哈哈!野史最大的戲說是乾隆與和珅之間有同性之戀。
他們的理由是和珅長相與年貴妃相似,說起年貴妃與乾隆有一段含冤之死的歷史。
他們的證據是京城和珅的府邸,即恭親王府裡有一幅當年和珅和年貴妃的畫像,畫像裡的年貴妃與和珅有幾分相似。
和珅府邸
他們的傳說是乾隆還是和碩寶親王的時候,就十分喜歡父親的這位年貴妃。
據傳,乾隆還是和碩寶親王就非常喜歡年貴妃,乾隆有一次見到年貴妃,偷偷從後面用雙手蒙住年貴妃的雙眼睛。年貴妃以為是那一位宮女惡作劇,急忙用右臂往後揮,乾隆藉機急忙抓住年貴妃的右臂。年貴妃回頭一看,見是和碩寶親王弘曆,就順勢倒在弘曆的懷中。
沒想到,此情此景正好被弘曆的母親熹妃和隨行的宮女看見。此時,皇后烏喇那拉氏已駕崩,熹妃掌管六宮。她看見此情此景,心中不滿,有眾人看見,那樣一傳揚出去之理,如傳到雍正那裡,必定震怒,事太嚴重還會影響兒子弘曆繼承皇位。
熹妃為了位威「殺一儆百,以絕後患」,暗中賜年貴妃三尺白綾讓其自盡。
當時的乾隆覺得好玩,不知道竟釀出大禍。他感到很內疚,希望她如有來生來世再補償她。為了相認,還用硃砂在年貴妃額頭做了一個標記。
乾隆像
故事中,乾隆喜歡年貴妃,而和珅長相似年貴妃,他們就說乾隆與和珅之間有同性戀之說。
年齡上不相對
乾隆25歲繼承皇帝,而雍正皇帝在位13年,年貴妃在雍正登基三年十一月,丙辰日逝,即是乾隆14歲左右年貴妃逝去,14歲還是虛歲,實歲是13歲。由於乾隆是9月25日出世,真正的實歲才是13歲多2月多幾天。
年貴妃(?—1725年12月27日),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有正史記錄,年貴妃多病體弱,她懷皇九子,由於康熙剛逝,要多下跪,從而影響懷中的皇九子,小皇子難產夭折,她的身體也一落千丈。她生病要人服待也得一、二年時間才逝去吧!
和珅像
要說年貴妃能夠單獨一個人能站立、能行走,在宮中自由行動的時間,也要減去一、二年。這樣,乾隆和年貴妃兩人能夠單獨相見的時間,也就是乾隆十一、二歲左右。
小孩十一、二歲的喜歡
以現在的角度而論,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他的喜歡能夠說是男女之間的喜歡嗎?
這樣的小孩喜歡只能說是下輩對上輩的喜歡,一個孩子對母愛的喜歡,談不上是男女之間的喜歡。
如果說年貴妃倒在乾隆的懷裡,出現這種情景,那不是一個大人倒在一個小孩的懷裡,只有大人和小孩玩,很偶然的機會才會出現的場景。
乾隆通寶
就算出現這種場景,也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很正常的大人和小孩玩的事情,大人和小孩喜戲的生活小事,談不上男女之情。
乾隆與和珅的君臣關係
和珅(1750年5月8日—1799年2月22日),有傳和珅額頭和年貴妃額頭上的位置大小、顏色都一模一樣的硃砂記。
再從和珅的升官之路中,乾隆有獨寵和珅一樣,他們就傳出乾隆由喜歡年貴妃而喜歡和珅,並且還傳出乾隆與和珅有同性戀的可能,要明白他們有沒有可能,得一步一步深入探討。
演乾隆
1、乾隆喜歡年貴妃什麼?
年貴妃逝時封為敦肅皇貴妃,漢族女人,她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堯。
從清朝的九子奪嫡中,開始誰也不會想到雍正最後登基成為皇帝。而輔佐他成為皇帝最大的幫助是年貴妃和她哥哥年羹堯,一內一外。內方面,雍正學正年貴妃的品性。
年貴妃是漢家女人,在滿清裡面是不被人另眼相看的,她只有一步一步地謙虛謹慎地走下去。
九子奪嫡的雍正也一樣,他排行第四,開始發夢也不會想到能當上皇帝,只能像年貴妃一樣,謙虛謹慎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演員演乾隆
由於有嚴謹的態度,從而得到康熙的賞識,最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九子奪嫡中取得了皇帝的寶座。從雍正的一言一行中,有著年貴妃為模範。如果雍正沒有年貴妃的品行為模範,雍正不可能登上皇帝寶座。
乾隆喜歡她的這一性格,為雍正默默貢獻一生,不求有何回報。《清實錄》有言:年貴妃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雍正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大小事皆盡禮,能幫助雍正內政。
2、乾隆為何喜歡獨寵和珅?
不難發現乾隆見到第一眼和珅時,乾隆已經是晚年的老人,大概和珅二十歲左右有機會第一次與乾隆正面相見。(1769年)和珅仕途名落孫山,19歲的和珅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
乾隆時的茶具
乾隆第一眼見到和珅,和珅外貌與年貴妃很相似,自然得到乾隆的另眼相看。乾隆一生寫過四萬多首詩,他的才華非一般人能及,晚年的乾隆自然想到人老了,很多事情不如年輕時期處理得那麼圓滿,必須要找一個如年貴妃一樣謙虛謹慎辦事的人。
眼前的和珅是不二的人選,從他一步步提拔和珅就是很好的證明,和珅也沒有令他失望。晚年的乾隆辦千叟宴,和珅發明火鍋,讓非常寒冷的天氣中,老人不至於吃上凍菜凍宴。
和珅只是一枚棋子
老子《道德經》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固之。是謂微明,……」
乾隆與和珅第一次見面時,他已經掌管帝位四十多年,他也發覺自己老了,要為下一代物色好的接班人。所以,他選擇與年貴妃相貌相似的和珅,希望能夠像年貴妃一樣品行的人。
老子的名言
擁有幾十年政治生涯的乾隆發覺和珅是個大貪官,有幾十年的政治生涯,誰的心想什麼?他心裡很清楚,乾隆四十幾年的統治時,找不到歷史記錄有內亂的事情發生,足以證明他讀心術很強大。
而對照他自己是一個喜大好功之人。一方面乾隆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商業寬鬆政策。另一方面發動多次邊疆戰鬥,大量動用物資。還有六次下江南,花費巨大。
他是接管上一代傳下的皇帝位,可以說是富四代子,自然是比較侈奢花費。他見到和珅時,大清國庫存變得羞澀,而天下太平有一百多年,真正有錢的是貪官汙吏和姦商。
常人想到清官吏和好的商人會有多少錢?
在清楚和珅是個貪官時,正合他心意。
1、和珅官職
開始和珅步軍統領,掌管兵權,到後來掌管稅務,一個掌兵權的人去掌管稅務,這正是乾隆有意無意間的任用。乾隆的意圖很明顯,讓掌有實兵權的人,可以「鎮壓一大批官員」。
和珅像
2、乾隆女兒與和珅兒子連婚
正如老子所說「欲取之,必固之」,乾隆很清楚,要從貪官汙吏和姦商手中得到錢財,必須加大和珅的官職以及連婚才有力度,讓和珅「大膽」去做,才有很好的收穫。
3、官職的變化和連婚證明是一枚棋子
開始的和珅是一位清官,不收賄賂,查安明的案不收賄賂,但是他向安明保證會向上級推薦。上級接到推薦而升安明,五天安明家父母過世,大清體制要回家守喪三年,安明隱瞞不回家。
和珅早得到消息有人告他和安明,連忙寫二份奏章上報。乾隆降和珅兩級,安明被殺。
和珅去查李侍堯案時,案結後和珅收受李侍堯的黨羽財產所有物資,而乾隆不但沒有降職,還與和珅的兒子連婚,這正是老子所說的欲取之,必固之。
乾隆和珅
讓和珅有更大的權力和後靠「管理天下錢財」,為後來的光緒皇帝鋪路。
作為有幾十年政治生涯的乾隆,和珅的一舉一動他很清楚。
從兩件案子中有很多疑問,一、和珅一推薦安明就升官,本身的案子還沒有了結,能有這麼快嗎?
二、安明會這麼巧嗎?五天父母過世。三、李侍堯案和珅收受所有賄賂和物資,能一點風聲也不透露嗎?有幾十年的政治生涯的乾隆,誰能隱瞞得過他?
4、和珅最後兩句詩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意為以後再有這樣水泛(鴻運)能繞到帝皇左右的日子,龍去到那裡伴隨著大量的水包含著。不要把後來的外貌當前人(年貴妃)來看待,香指女人,煙指湮煙。而光緒皇帝只說他:「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
光緒帝像
光緒皇帝之言,很大程度上就是乾隆之言,皇帝家之術,有的皇帝老時,把一些重要大臣進行貶降職,意為皇上老了,處理錯一些事情,讓新皇帝登基後重新提拔。而乾隆反著用,意為讓新皇帝登基後「殺一儆百」,樹立威信。
總結,乾隆與和珅不但沒有同性戀,乾隆把和珅當成一枚棋子,不要看他們表面上有連婚,作為帝皇家而說,犧牲幾個人比起犧牲大多數人要好得多,畢竟新換皇帝,一不小心天下大亂。
開始乾隆把和珅當成年貴妃一樣重用,希望和珅像年貴妃一樣謙虛謹慎辦事。但是,和珅沒有滲透帝皇心,反而成為一枚棋子,以貪治貪用完就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