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奇旅》主角設定成黑人只是為了政治正確?那是你沒看懂電影

2021-01-13 木暖月

關於《心靈奇旅》這部電影的討論,其實已經說了很多了。

不過今天有個讀者說起,為什麼電影裡的主角喬恩是個黑人青年?難道這又是出於好萊塢的政治正確?

確實,好萊塢大片出於政治正確的原因,很多電影必須要在白人主角之外,再安排一個黑人,一個墨西哥裔,或者一個亞裔做配角,這是典型的政治正確搞法。

而最近幾年,好萊塢的政治正確發展到了一種病態的程度。比如最近迪士尼準備拍攝真人版的《小美人魚》,結果選了個黑人女主角。

這就純粹是搞笑了。

畢竟全世界所有看過這個童話故事的小朋友,當年看的插畫都不是這種畫風啊。

所以說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已經有點魔怔了。

所以很多人認為《心靈奇旅》給安排黑人主角,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那你就理解錯了。

這才還真不是為了政治正確,而是為了電影劇情需要。

這個要從電影片名說起。這個電影翻譯過來是《心靈奇旅》,香港那邊翻譯叫《靈魂奇遇記》,但其實英文片名,就是一個簡單的單詞《soul》

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心靈或者靈魂。所以國內翻譯過來就是《心靈奇旅》或者《靈魂奇遇記》。

但是,咱們漢語的翻譯,體現不了這部電影背後的文化內涵。

如果你光知道soul是靈魂或者心靈,而不知道soul在美國流行音樂方面的含義,那也就沒法完全理解這部電影了。

電影裡的主角,是個小學音樂老師,他一直的夢想就是可以搞專業演出,而不是窩在學校裡。

電影裡有一段,是喬恩回憶他小的時候,被他的爸爸帶去爵士酒吧,他一聽到爵士樂,就瘋狂地迷戀上,從此覺得演奏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這是電影裡主角的一個背景。

所以後面喬恩一直心心念念要去加入二分一酒吧的樂團,因為這是他從小的一個夢想。

所以爵士樂在這部電影裡非常重要。

這裡咱們就要簡單說說美國的爵士樂發展歷程。

實際上,美國的流行音樂,很大一部分都離不開黑人文化。咱們現在經常提到的布魯斯、爵士這些詞彙,都和黑人文化息息相關。

美國的黑人都是當年被歐洲殖民者從西非販運而來。美國的黑人依然保留了西部非洲的音樂風格,黑人音樂的風光就是節奏明快,黑人的節奏感真的特別強,這一點咱們不服不行。

然後美國的這種黑人音樂,和白人的基督教教會音樂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今天美國流行音樂的各種流派。

爵士樂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類型。

據說爵士樂出現在19世紀末期,最初流行於美國紐奧良一帶,在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裡面有個著名橋段,就是鬥琴。

電影裡和1900鬥琴的這個黑人,歷史上確有其人,他自稱發明了爵士樂。

當然他的說法並不被所有人認同,不過爵士樂和黑人關係很密切那是毫無疑問的。

然後1960年代,爵士樂裡面又發展出了一個分支,叫做靈魂爵士(soul jazz),這種音樂類型又和funk樂有一定相似。反正它們的特點,都是非常講究節奏,非常強調即興感,就是自由發揮來一段,超脫靈魂的感覺,所以叫soul,或者funk。

美國著名歌手火星哥,他的著名歌曲《uptown funk》全球累計播放量達到27億次。這首歌曲就非常具有soul音樂和funk音樂的特點,節奏性特別強那種感覺。

好了,咱們再說回soul jazz這種音樂,在60年代的美國,通常演奏靈魂爵士音樂的樂團就是2、3個人,其中主角通常演奏薩克斯。

所以電影裡喬恩要去演奏的這個樂團,黑人女主唱就是拿的薩克斯。

所以說啊,這部電影片名叫《soul》,它其實是一語雙關,既包括了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們靈魂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同時電影的故事也是從一個喜歡soul jazz的歌手展開。

電影裡面,還專門致敬了一些黑人傳奇歌手。比如這個鏡頭

還有電影裡,「二十二」和喬恩等人參觀喬恩的過往,那些沉醉在音樂環境的瞬間,有這樣一個鏡頭

這個人就是美國傳奇黑人音樂家ray,後來他的經歷也被拍成了同名電影,翻譯過來叫《靈魂歌王》。

所以,美國的黑人音樂真的是很強。

既然這種靈魂爵士音樂主要都是黑人為主,那麼讓一個黑人當電影的主角,當然就再恰當不過了,對吧?

所以《心靈奇旅》這部電影的主角設定為黑人,還真的和政治正確沒多大關係。

其實皮克斯的動畫電影真的已經超越了種族,將視角放眼於全球的優秀文化。

正如皮克斯上一部《尋夢環遊記》一樣,主角也是一個墨西哥裔的小男孩,他的膚色看起來也是偏黑色為主的。

電影取材於墨西哥的亡靈節文化。講述的是關於生存和死亡,記憶和遺忘的故事。

所以皮克斯的動畫電影,真的令人佩服,眼界很高。人家是真的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多元文化的理念,這一點不服不行。

所以,就不要用政治正確這種狹隘的觀念去套用這部電影了吧。

相關焦點

  • 《心靈奇旅》中的藝術「彩蛋」,你都看出來了嗎?
    動畫電影《心靈奇旅》的價值觀一句話總結就是「活在當下」。為了論證這個價值觀,《心靈奇旅》使用了和《尋夢環遊記》類似的主角墜入死後世界,再反過來思考活的意義這個結構。皮克斯這兩部動畫都是在生/死極端下討論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人生態度,而且都以音樂作為人物塑造的核心。但它們在具體背景、人設、場景、故事事件等表現形式上大相逕庭。
  • 充滿禪意的迪斯尼X皮克斯大片《心靈奇旅》,你真的看懂了嗎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迪斯尼x皮克斯的全新大作《心靈奇旅》,我被迫看了兩遍,但也終於看懂了些片中所表達的深意。為什麼是樹葉,意味著什麼?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沒有看懂,為什麼已經黑化了的22號會被男主Joe的一片葉子喚醒,而這片子在片中又反覆出現了那麼多次,究竟是為了什麼?
  • 格林威治村——"心靈奇旅"之處
    ——《心靈奇旅》正在上映的皮克斯新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將故事設在了紐約,並以紐約的爵士樂圈子為背景。也難怪後來的爵士音樂家,尤其是黑人爵士音樂家,比如《心靈奇旅》裡的喬,想要在格林威治村的爵士樂俱樂部裡,取得一席之地。
  • 《心靈奇旅》:皮克斯將「靈魂」呈上大銀幕
    」《頭腦特工隊》一旦選定了主人公的職業是「音樂家」,主創們便選擇了「爵士樂」這個樂種,而由於黑人與爵士樂的主題最搭(畢竟是黑人發明的),《心靈奇旅》變順理成章地成了皮克斯動畫中,首部以黑人為主角的動畫片,也是第二部以有色人種為主角的皮克斯動畫(上一部是《尋夢環遊記》)。
  • 《心靈奇旅》:皮克斯將"靈魂"呈上大銀幕
    《頭腦特工隊》  一旦選定了主人公的職業是「音樂家」,主創們便選擇了「爵士樂」這個樂種,而由於黑人與爵士樂的主題最搭(畢竟是黑人發明的),《心靈奇旅》變順理成章地成了皮克斯動畫中  上文提到的坎普·鮑爾斯是黑人,他在影片開發的早期階段只是聯合編劇,後來投入越來越多,他也隨之「升職」變成了聯合導演,也因此成為了皮克斯史上第一部黑人的聯合導演。坎普在塑造主人公「喬伊」時,許多內容都是改編自的親身生活。為了更準確地描繪黑人文化,片方僱了很多黑人顧問。
  • 草根評《心靈奇旅》:溫暖治癒 撫慰心靈
    如果說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記住,那麼心靈奇旅也許就是放下吧。「一條年輕的魚對年老的魚說,我的夢想是去大海。年老的魚說,你現在就在大海啊。年輕的魚說這只是水」執念會讓你迷失自我,「生活不一定要有目標,要熱情,你可以的平庸的活著」朋友問我,電影講的什麼。我說,是生活的意義吧。後來想了想,也可以是生活的意義可以沒有意義吧這是一部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感受的電影。
  • 年度神作《心靈奇旅》,是皮克斯送給我們的一記「摸頭」
    說起《心靈奇旅》這個名字,你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前些年大火的《尋夢環遊記》,不過一個描述的是「生前世界」,另一個則是「死後世界」。如果你真正看過《心靈奇旅》這部電影,會發現兩者根本沒什麼好比較的,一個關於群體,一個關乎個人罷了。
  • 《心靈奇旅》:平凡靈魂的非凡旅程
    當所有目光都在院線上映一周後就流媒體上線的《神奇女俠》(Wonder Woman)時,另一部年內重磅的電影卻也悄悄上映了。 皮克斯《心靈奇旅》(Soul)在全球部分地區影院上映同時,也在迪士尼流媒體上線了。 本片目前爛番茄新鮮度97%,風評非常好。
  • 心靈奇旅,還是心靈雞湯?
    2020年末,一部電影悄無聲息地上線,皮克斯的新片《心靈奇旅》(Soul)。許是因為黑人、靈魂樂的題材過於小眾,在上映之初,它並不被看好,排片只有少得可憐的2%。許多看完電影的人驚呼,在這個寒冷的歲末,《心靈奇旅》帶來了久違的溫暖,「皮克斯送給社畜社恐的一記摸頭」,「皮克斯講了一個所有元素都見過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終於夢想和目標都不再重要」。
  • 《心靈奇旅》:皮克斯將"靈魂"呈上大銀幕 專訪傑米福克斯與蒂娜菲...
    導演彼特認為《心靈奇旅》解答的問題是,「你生命中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在地球上這麼多年,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生活中的什麼東西值得我活下去,讓我還沒有自殺?」《頭腦特工隊》  一旦選定了主人公的職業是「音樂家」,主創們便選擇了「爵士樂」這個樂種,而由於黑人與爵士樂的主題最搭(畢竟是黑人發明的),《心靈奇旅》變順理成章地成了皮克斯動畫中
  • 口碑炸裂的《心靈奇旅》,一部迪士尼致敬,中華文化的勵志電影
    引言:元旦佳節,抽空和妻子攜手去看了一部較小眾的電影《心靈奇旅》,由於工作忙碌也很少關注最近有什麼電影上映,對於該部動畫片電影導致沒有任何期待,只有不讓我睡覺就可以了。這一點在西方的教義中是沒有的,因為他們只有三界,天堂、人間、地獄,所以主角的心靈貿然的闖入了此處後,其中有一個細節,他問這裡是哪裡?幾個可愛的小心靈告訴他,這裡是地獄,而這時很像抽象畫畢卡索筆下的老師,告訴了他,這裡是既不是天堂又不是地獄的地方,那麼這裡是哪裡呢,她沒有再說下去,只是說是心靈學院。
  • 《心靈奇旅》:一部反迪士尼的迪士尼電影
    雖然這部電影有許多問題,但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卻沒有說錯。《心靈奇旅》肯定了生命以及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它批判了今天流行的自然主義、物質主義和表現型個人主義,更難得的是它挑戰了那些常被前輩們所提倡的迪士尼精神。
  • 《心靈奇旅》:究竟什麼塑造了真正的你?
    樂曲只是一個跳板,你明白嗎?演奏音樂只是為了引出真正的你。「 ——喬伊·高納,《心靈奇旅》 2020年秋季,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全新原創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將聚焦熱愛爵士樂的中學音樂老師喬伊·高納(傑米·福克斯配音)。
  • 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動畫電影——《心靈奇旅》
    怪物史萊克系列中的《怪物公司》告訴我們恐懼是由一些毛茸茸的藍領怪物創造出來的;《頭腦特工隊》則是把我們的情緒擬人化為色彩亮麗的精靈,他們會通過按按鈕來控制人的行為;《尋夢環遊記》更是將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與主人公的逐夢之旅結合起來,相當寫實;而今年年底上映的《心靈奇旅》,同樣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向觀眾們描繪了一個酷似天堂的世界。
  • 迪士尼動畫《心靈奇旅》,憑什麼抓住觀眾的心|睡前分享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近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角喬伊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儘管排片不高,上映以來卻以高口碑引發大家關注,成為2020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心靈奇旅》靠什麼抓住觀眾的心?
  • 《心靈奇旅》曝主角特輯 傑米·福克斯出鏡介紹
    《心靈奇旅》曝主角特輯 傑米·福克斯出鏡介紹 時間:2020.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 《心靈奇旅》觀後感:人生的無限可能.(無劇透)
    《心靈奇旅》這個譯名,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管是用中國人的思維來理解,還是用中國人自以為是的西方思維來解釋,都可以得到一個很好,完全不偏離電影內容的結果。因為這部片子講的就是心靈的奇旅,也或者是心靈的冒險。  《心靈奇旅》有兩條線,一條有目的(purpose),一條沒有目的;一條追尋目的,一條逃避目的。這兩條線最後交織到一起,既升華了電影,也讓每個觀眾感受到了令人震撼的,強烈的內心力量。
  • 《心靈奇旅》借銀幕「奇旅」療愈你我「心靈」
    《心靈奇旅》的導演彼特·道格特,之前就曾憑藉《飛屋環遊記》和《頭腦特工隊》獲過兩座奧斯卡獎盃,而這部《心靈奇旅》被認為超越了前兩部。《頭腦特工隊》用天馬行空的腦洞劇場,對大腦與情緒進行了深入剖析;而《心靈奇旅》則用神奇魔幻的心靈學院,更深一步探討著靈魂與生命的意義。《心靈奇旅》也是皮克斯公司的第23部動畫長片。這幾年皮克斯的作品,非常重視「生死」主題。
  • 角度 | 黑人電影政治正確就可以成功嗎?
    《月光男孩》在「最後時刻」成為奧斯卡大贏家《月光男孩》毫無疑問是一部「正確+正確」的LGBT電影。影片用三個篇章串聯起一位黑人同性戀男孩的成長史。 前者在單一的層面上建立起一個貧乏的黑人成長故事,除了在沙灘上緊握沙粒的那場戲外,幾乎所有一個可以深入展現人物內心或驅使他命運的情節點都被一筆帶過,縱然導演想在視聽上營造出王家衛式的韻味,但王家衛電影中特有地將情緒的張力通過人物的肢體行動來進行展現,而在《月光男孩》中對個體情感的渲染始終只是一個小火苗,遠不如他的膚色帶來的種族話題耀眼。
  • 《心靈奇旅》:這部動畫片打動了歐巴馬
    在他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的榜單上,有一部動畫赫然在列,那就是由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即將於聖誕節當日揭開面紗的《心靈奇旅》(Soul)。《心靈奇旅》12月25日公映原本,對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而言,2020理應是收穫的一年:一部皮克斯動畫長片的製作周期一般長達五年,因此一年中通常只會推出一部,而今年則有《1/2的魔法》和《心靈奇旅》兩部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