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令人氣憤,家長及時關注,避免孩子受傷害

2021-01-18 木槿說親子教育

你好,我是木槿,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一級專業教師,從教十餘年,接觸孩子千餘人,幫助過百餘名孩子及其背後的家長順利度過人生迷茫期。

我找到了孩子及家長經常會被絆倒的15個坑,讓我們來抽絲剝繭,把它們一一解決。

引自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2020年11月7日報導:潘某與黃某本是同學,2020年7月8日,在課間活動時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吵。在同學的勸解下,爭端很快得以平復,兩人各自離去。在黃某看來這只是一件不足掛齒的小事,沒過多久便忘在腦後。不料,事情卻並沒有和想像中一樣。2020年7月9日晚,潘某假借「談談」為由將黃某帶至寢室內,後夥同李某等7人對黃某進行了毆打,致使黃某閉合性胸部損傷,左側5、6肋骨骨折、頭部損傷。經公主嶺市公安局傷情鑑定為輕傷二級。黃某家人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被告連帶賠償醫療費、住院夥食補助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鑑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30000餘元。

近幾年,由於媒體曝光,一些校園內的暴力事件頻頻展示在人們眼前。「校園霸凌 」這一詞彙,逐漸被我們所熟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全世界每3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曾經遭受過欺凌,校園內學生之間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漸漸浮出水面。原本屬於花季的少年,卻將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展示給了世人。人們不禁要想,純潔的孩子為何會如此兇惡?是社會變化了,還是人性扭曲了?

校園霸凌現象,在全球各地幾乎都有報導。

歐美國家常因種族、膚色、語言的原因,出現校園霸凌。

在中國,近幾年類似事件也屢見報端。在這些事件中,受欺凌的學生,都會或多或少地留下心理陰影。

而施加傷害的學生,事後雖然進行了道歉賠償,但這絕不是人們想要的。公眾需要的是,要從深層次、從根源上對校園霸凌予以打壓。

校園霸凌為什麼會出現?究竟是誰的責任?

肯定是施暴一方,這個當然不容置疑。但是不要忽略,還有別的原因作為幫兇。

作為這一類事件的始作俑者,施暴一方的學生,其行為的產生,自然是會有它的原因的。

原因之一:家庭教育和背景的影響。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或其他長輩,或是有權,或是有錢,在傳統封建式思維的影響下,自覺得理應高人一等。在生活中的一些盛氣凌人的風格,霸道無理的作法,影響了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長期受家庭環境的薰陶,在學校中也會流露出驕橫之氣,繼而付諸實際行動,欺凌弱小的同學。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之前有一場很火電影,這場電影哪怕是現在已經播出很久,熱度卻一直未減,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太一樣;孩子越大越不喜歡跟家長/老師說自己的事,導致校園霸凌不易被發現;像語言衝擊、孤立等軟暴力行為,更隱匿,更不易被發現;部分校領導/老師/家長,對什麼是霸凌行為認知不足,未能正確及時處理
  • 氣憤!湖北孝感發生一起事件,校園霸凌再次上演,結局令人不安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生,很多暴力場面很難想像,未成年人如何在校園保護自己,成為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最近,在湖北孝感某中學再次上演校園霸凌事件,場面令人痛心,結局令人不安。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市某中學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事件。從視頻中我們看到,身穿粉色上衣的女生被其他多名女生堵在學校廁所裡,輪流對其扇耳光,這一幕場景不敢想像居然是中學女生所為,場面令人氣憤。據了解,這起霸凌事件的起因是被欺負的女士和班內的一名男生走得很近,引起這些女生們的不滿。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如何預防校園霸凌#那麼,什麼是校園霸凌呢?
  • 校園霸凌是孩子不懂事?3個原因告訴你答案,每1位家長都應該知道
    校園霸凌在當今社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校園霸凌事件也曾一度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校園霸凌為什麼會在當代頻頻登上社會新聞的版面?面對這種事件,老師和家長又是如何對待的?真的是孩子不懂事?還是家長教育的不足?3個原因揭開校園霸凌的真相,從根源上制止校園霸凌的發生。不要讓社會為自己的孩子買單。
  • 初三女生被初一女生霸凌!央視新聞給出7大建議,能避免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又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霸凌者囂張跋扈令人憤怒,被欺凌者弱小無助讓人同情。2021年1月5日晚,重慶萬州第三中學被曝出現校園欺凌事件。一名初三女生被一群初一女生狂扇耳光,還被拍下視屏。同時拍攝者不僅輕鬆戲謔,更是大言不慚不斷自嘲:「好久沒有校園霸凌了,這是我在萬州第一次欺凌,是我不夠社會還是你太社會?」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但最令人叫好的還是它把「校園霸凌」再次搬上了屏幕,引發了大家的深思。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越來越多的出現,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凌?以及要是孩子正在受到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可能給孩子帶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很多經歷校園霸凌的孩子後期都會表現出恐懼、消沉抑鬱 、憂慮、 胃痛、 厭食、厭學、逃學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被「受害者有罪論」支配的孩子,往往在跟父母求助失敗之後,就失去了再次求助的勇氣,最終可能導致霸凌者的變本加厲,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2、幫孩子出頭的心態 「我的孩子是最好孩子」、「我的孩子怎麼可以受委屈」是持有「幫孩子出頭」心態家長的典型理念。這類家長通常會罔顧事實,輕信孩子的一面之詞,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衝動。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孩子被欺負家長應該快速反應1.幫助孩子分析「欺凌,霸凌」的本質與界限首先幫助孩子分析,他是不是惡意的要傷害你,就像那個親暖暖的小男孩兒,是因為喜歡暖暖,但是只是不會正確的表達。像有的小朋友搶玩具發生了衝突,主觀上是搶玩具,而不是打人,出於自我保護,但是方法選的不對。但是不代表不是惡意,就不管,只要孩子感覺到不舒服了,就要警惕了。
  • 傅首爾兒子、施柏宇都遭遇過校園霸凌,旁人卻對校園霸凌態度不一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講的是校園霸凌,很多人講真正經歷過校園霸凌的人,看電影時會犯噁心。我認為是那些會讓孩子感覺心理會受到傷害的,如:暴力(包括語言和身體)、排斥、孤立、冷落等,孩子明顯排斥的行為。前陣子有一個新聞,就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被男同學強行往眼睛裡塞了數十張紙片。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換位想了一下,如果小勳被這樣對待,我會非常、非常心疼和氣憤。可是,這樣嚴重的事件,那個學校的校長卻回應:他們就是鬧著玩,沒有惡意的。
  • 周冬雨,易烊千璽《少年的你》遠東電影節獲獎,孩子被校園霸凌該...
    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獲得義大利遠東電影節觀眾票選金桑樹獎,周冬雨用英文表達了感謝,短片中她呼籲大家關注校園霸凌問題。「我希望《少年的你》對你們所有人及對我自己都是能帶來啟發的」 。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被暴打致傷,家長如何才能真正保護孩子
    近日,江蘇一名13歲男孩,在學校遭遇校園霸凌。因為沒向校霸們交「保護費」,就被一耳光打倒在地,連踢帶踹。男孩疼得大哭,打人者卻一邊嬉笑,一邊繼續暴打,旁邊的人還在起鬨:「踹他右邊!踹他右邊!」男孩遭遇如此暴打,卻不敢聲張,直到回家洗澡,才被母親發現傷痕。一問之下家長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是肺部出血挫傷。
  • 關於校園霸凌
    「為什麼不告訴家長和老師?沒同學知道?」「蒼蠅不叮無縫蛋,你自己肯定也做錯了什麼吧?」按常理來說,凡事有因才有果,可校園霸凌大部分是沒有理由的,然而,選擇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很多,霸凌的方式也很多,也許被霸凌的孩子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被盯上。
  • 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們要多多關注
    美國兒童專家曾經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小時候遭受到校園暴力,他們會出現嚴重的心理陰影,甚至影響一生。」 近幾年來,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校園霸凌的事件,教育局和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在校情況,尤其是去年熱播的《少年的你》上映後,校園霸凌的話題又被推向了高潮。
  • 15歲少女遭校園霸凌,被蒙眼狂扇耳光:活在「地獄」裡的孩子,活該被人欺負?
    幫媽看到了一條令人氣憤沉重的視頻。視頻中,一位瘦小的女學生被口罩蒙眼,被多位年紀相仿的女學生圍攻在角落裡狂扇耳光。從視頻來看,被打的女生嘴裡都被打出血了,霸凌者這才收手。事後,視頻被多位網友曝光,學校也正面回應了確實有此事,並對涉事的學生做出了相應的懲罰。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校園暴力的新聞出現。
  • 父母需做好1個準備,提前培養孩子2個能力,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我們只覺得校園霸凌事件,是在網絡或者電視上看到的新聞,仿佛離我們的生活很遠,而這是一個誤區,校園霸凌事件就在身邊,隨時有可能發生,或者說已經發生了,只是孩子沒說我們不知道。
  • 校園欺凌 | 用防霸凌繪本保護你的孩子
    「霸凌」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但「隱性霸凌」人們了解多少?大家可能要問:「霸凌」到底是什麼?「隱性霸凌」又是什麼?近幾年,「霸凌(bully)」這個詞才進入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視野,但多數人的理解還停留在「霸凌就是學生之間的暴力欺凌」這個層面。實際上,暴力事件只是校園霸凌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霸凌行為藏在水下。
  • 解析《聲之形》:面對校園霸凌,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更為重要
    很多小在看《聲之形》的時候是抱著一副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的心態,但實際上,這個唯美畫面下隱藏的,卻是一個非常現實黑暗的問題——"校園霸凌"。聽到這四個字我想每個家長一定都會眉頭緊皺,孩子在入園後就遠離了我們的視線,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
  • 孩子有這些反常的表現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他可能被校園霸凌
    當孩子經歷這五個異常現象時,這意味著他可能正在校園裡遭受欺凌。 父母需要小心謹慎。類型1:厭倦學習如果孩子突然上學並發展了心理,這意味著他很可能在校園裡遭受欺凌。 當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或欺負他們時,他們害怕上學,不想上學。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每年約有10億兒童遭受不同形式的傷害。這一數據背後恰恰反映出校園霸凌問題已經十分嚴峻,不容忽視。 報告顯示,每3個11-15歲的學生中就有1個遭遇霸凌,而在所有遭遇霸凌的11-15歲的孩子中,有13%的學生無法正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