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聲之形》:面對校園霸凌,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更為重要

2020-12-21 黃小莉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看過《你的名字》的觀眾對《聲之形》一定不陌生,這是繼動畫大片《你的名字》後的又一部動畫經典大片。

很多小在看《聲之形》的時候是抱著一副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的心態,但實際上,這個唯美畫面下隱藏的,卻是一個非常現實黑暗的問題——"校園霸凌"。

聽到這四個字我想每個家長一定都會眉頭緊皺,孩子在入園後就遠離了我們的視線,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

今天我就想從校園霸凌的角度解析《聲之形》,同時也想談談在校園霸凌下,如何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

一、《聲之形》:唯美畫面下隱藏的"校園暴力"

日本動畫大片的一大特點,就是每一幀畫面都非常唯美驚豔,像《你的名字》一樣每一張都可以做壁紙,配上美妙的音樂,誰也想不到這能和恐怖的"校園霸凌"聯繫在一起。

這部電影講的是將也和西宮硝子的故事。

西宮硝子是一個有著聽覺障礙的女孩,她美麗溫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小姐姐人美心善",她轉學到了將也所在的班級。

一頭粉紅色的頭髮,就像電影裡常常出現的"櫻花"意象一樣,美好但卻轉瞬即逝。

就在硝子轉學到班級裡沒多久,就成為了將也欺凌的對象,久而久之硝子實在忍受不了這種霸凌,只好被迫轉學。

但沒想到平時和將也一起欺負硝子的同學開始逐漸將矛頭轉到了將也身上,於是將也從霸凌者變成了被霸凌者。

經過了5年的被孤立的生活,將也上了高中,也慢慢體會到了硝子的心境,於是內心開始自閉,甚至一度將自殺當做自己唯一的自我救贖方式。

男女主角當然緣分未盡,可能是命運開了個玩笑,他們兩個再一次相遇了,這一次,將也似乎找到了另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他開始接近硝子,為硝子做各種暖心的事情,甚至主動學習手語和硝子交流。

但是這樣的救贖對硝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在將也的行動下卻讓硝子內心的自卑越來越強烈,她做出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用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將也抓住硝子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單方面的自我救贖行為對硝子來說是多麼大的困擾,總是自卑、總是害怕給身邊人添麻煩的硝子,是多麼討厭自己啊。

當然,電影的結局還是以男女主人公解開心結而圓滿結束。

電影最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要殘酷很多。

二、孩子面對霸凌時,對父母的求救信號有哪些?

電影的男主角將也是校園裡十足的惡霸,他和他身邊的混混朋友,一組三人可以說在校園裡就是橫行霸道的存在。

他們在校園裡各種欺凌他人,但故事環境竟然設置在小學。

但是如果我們聯合現實也不難理解,似乎每個學校都會出現這麼幾個惡霸,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所以我們更要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千萬不要在與孩子遇到欺凌了都不知道。

知乎上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曾經無意中犯過哪些錯誤?"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我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這個網友說:一天女兒放學回家,她發現原來身材胖胖的女兒突然瘦了很多,她也沒多少想沒多問,甚至覺得孩子瘦下來更好看了。

在家裡她也發現女兒變得不愛吃飯,只是啃玉米來充飢,而且幾乎油鹽不進,吃的很素。

在她的詢問下,女兒才說自己有"進食障礙",但她卻不以為意,覺得女兒只是不想好好吃飯。

女兒在上完課回家後,都會和她說自己睡不好吃不好,但她只覺得女兒不適應國外生活而已。

直到兩年後,她才了解到"進食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有極高的死亡率,她才急急忙忙聯繫女兒。

而女兒告訴她,自己在這兩年裡一直無法擺脫身體上的症狀,心理和情緒都極度低迷,已經徘徊在抑鬱症的邊緣。

加上媽媽的不相信,更加重了她心理的重擔。

其實不只是這位媽媽,生活中其實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孩子的訴求,因為孩子小,家長總覺得孩子說的話無關緊要,只是隨口一提。

那麼,孩子通常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呢?

1.身上有不明傷口、淤青,這些可能是受到了身體上的毆打和欺凌;

2.睡覺經常做噩夢,睡不好,可能是學校的陰影始終圍繞著孩子;

3.食欲不振,或者突然的暴飲暴食,都有問題,可能是孩子身心都受到傷害的外在表現;

4.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特別是本來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不愛說話,經常發呆,這些都是心理創傷的表現;

5.厭學,突然哭著喊著不去上學。

總的來說,只要孩子出現了和日常生活不相符的消極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和孩子溝通了,一定要弄明白期間出了什麼事。

三、面對孩子"求救信號",父母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

1、通過孩子的變化來感受孩子的信息

這就是我前面講的"求救信號",父母要觀察孩子回家後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或者經常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說話,身體上是否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傷痕,或者無緣無故地討要錢財,卻結結巴巴說撇腳的原因等等。

這些都是隱藏的信息,因為孩子可能被霸凌者威脅過不準說出去,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指責孩子的隱瞞,反而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2、引導孩子將事情清晰地表達出來

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語言系統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家長靠著對孩子的觀察,然後引導孩子將這些信號清楚地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更好地判斷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傷害。

我們平時看到孩子身上的傷就要問清楚孩子傷是怎麼來的,但在溝通中一定要切忌用命令或生氣的口吻表情,不然孩子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反而不敢說了。

3、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很多時候真正壓垮孩子的除了身體上的霸凌,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各種負面的情緒也會隨之而來,家長在了解完原因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疏導孩子的情緒,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也可以通過一起玩遊戲,或者做孩子喜歡的事情,慢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

4、教會孩子懂得向別人求助

這是非常重要的,懂得求助,也是一種獨立生活的技能。

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而孩子遇到困難如果不會主動求助,在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壓倒。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和其他小朋友不愉快,可以告訴爸媽;遇到校園霸凌,一定要向同學朋友和老師尋求幫助,也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等等。

只有學會向別人求助,別人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困境,孩子才能更快的獲救。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不能光依靠學校制度,更要加強對孩子的觀察和用心,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更重要。

我是黃小莉的育兒經驗,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聲之形》: 一部未能深入探討校園霸凌的殘缺佳作
    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宿疾,隨著義務教育制度的普及與現代傳媒的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遭到曝光,我們開始接觸到青少年校園生活中最為黑暗的一面。尤其在近十年來,東亞各國家、地區都出現了性質極其惡劣,引起社會轟動的校園霸凌事件。
  • 聚焦校園霸凌,《聲之形》這部絕美的動畫電影其實是個校園霸凌事件的後續…送票!
    但是這部動畫畫風唯美的《聲之形》,卻反映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問題:校園霸凌。如果男主是霸凌的主要實施者,那冷漠的同學就是整個過程的加害者。在純愛動畫的連番轟炸下,這部作品深刻剖析校園欺凌主題,實在讓人驚喜。
  • 《聲之形》:荒唐的劇情,帶你走進校園暴力的惡
    不知道大家在動漫電影《聲之形》上映的時候有沒有去看,反正我是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但我想了很久很久,才決定動筆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我曾求助過很多人,同學,家長,老師甚至是求助到校長那裡,可我得到的只有漠視,除此之外,還有變本加厲的欺凌,甚至老師也開始加入這個隊伍。故事的結局,在我看來是魔幻的,西宮和石田在一起了,被霸凌者愛上了一直以來欺辱她的惡人,雖然導演強調過《聲之形》的主題並不是「欺凌」,不能簡單地把欺凌的一方稱之為惡人。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之前有一場很火電影,這場電影哪怕是現在已經播出很久,熱度卻一直未減,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
  • 我們未必經歷過霸凌,但一定受過傷害:《聲之形》
    從這兒就可以看出,拍攝《聲之形》的目的遠不止娛樂和賺錢,它更多的是防止校園欺凌以及自殺,並呼籲人們關懷殘障兒童。▲  節目完整視頻《聲之形》根據 大今良時 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圍繞男女主角 石田將也 和 西宮硝子,講訴了一個從受傷到治癒的故事。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學校應從幼兒園就教育孩子如何識別校園霸凌,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改變孩子的錯誤觀念和認知等。比如,可以在校園裡張貼供學生緊急聯繫的工作人員或心理疏導人員的名稱和聯繫方式,讓學生在遭到霸凌的時候有求救的意識和途徑。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其實,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十分普遍,不管你長得漂不漂亮,成績好不好,家裡有沒有錢,都有可能會遇到。這種行為通常指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對「看起來比較弱」的孩子下手,打罵、侮辱,而對方卻無力反抗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學校裡,還發生在網絡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有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霸凌,其中將近30%的學生最終選擇沉默。
  • 日本動漫《聲之形》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經典的日本動漫電影《聲之形》的賞析。《聲之形》是由京都動畫製作,於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反映校園暴力的現象級影片。在當今這個校園暴力越來越突出的社會,這樣的一部影片可謂是不可多得的。
  • 日漫《聲之形》,動漫和電影評分兩極化,校園霸凌應該被原諒嗎?
    今天小紅看的電影名字叫做《聲之形》,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畫,講的是關於友情、救贖、校園霸凌的故事。這幾年來校園霸凌的電影有很多,比如《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都很觸動大家的心。這部日本的電影也是同樣的壓抑和讓人難受。不過很多朋友認為電影並沒有表現出漫畫想要表達的情節,電影有些地方的邏輯和情感都有缺失。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但最令人叫好的還是它把「校園霸凌」再次搬上了屏幕,引發了大家的深思。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越來越多的出現,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凌?以及要是孩子正在受到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
  • 京阿尼電影票房榜首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我想說:這是一部佳作,女主人公看似「做作」的行為其實是她對友情的渴望,而電影本身呼籲的,是我們對於校園霸凌這一事件應該加以關注。我是童青蛙,一個喜歡動漫的大學生,喜歡我的文章不要忘記關注我~校園霸凌,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問題。作為一部面向大眾的動漫電影,《聲之形》很大膽,它敢於揭露這一事件,再一次把它拉到大眾視野。
  • 面對校園霸凌,孩子還手反抗其實並不過分,可怕的是父母蠻不講理
    兩年前,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將校園霸凌事件在大熒幕上赤裸裸地展示了出來,去年一部《少年的你》也讓更直觀地將校園暴力事件擺在了人們面前。拋卻大熒幕的展現,很多社會新聞中也經常能夠看到「校園霸凌」這樣的字眼。
  • 《聲之形》憑什麼擊敗《你的名字》再創神話?
    還有講述校園霸凌的《聲之形》初戀穿越時空來虐狗今天V總就帶大家看看「校園霸凌」的故事這部獲獎無數與《你的名字。》平分秋色的電影前半段保證讓你後背發毛:這些霸凌事件不就發生在我的周圍麼?《聲之形》講述了一個所有校園都會發生的事:霸凌患有聽覺障礙的可愛少女西宮硝子轉入新學校
  • 校園霸凌,加害者或許也是善良教育缺失的受害者
    【小筱薦文】在我們聽聞過的校園霸凌案件中,施害者的冷酷殘暴常讓人不寒而慄,以至於我們會忘記追問: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他們扭曲的想法和行為?在日本動畫電影《聲之形》中,曾經的霸凌加害者最後也變成了受害者,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在那種情形下,到底有錯的是哪一方呢?」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每每看到校園霸凌的案例,桃子爸爸也是恨得牙根痒痒,一方面希望國家能儘快出臺政策,阻止校園霸凌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也為我的小公主桃子暗戳戳地祈禱:這事可別發生在咱孩子身上。思來想去,桃子爸爸覺得只祈禱沒啥用,還不如寫點東西,讓各位家長學會幫助孩子向校園霸凌說再見。校園霸凌是指學生之間的權力不平等的攻擊性行為,是長期、反覆發生的,或者有持續發生的可能性。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是開學的日子,一想到面對新的學校,或者可以見到熟悉的老師或同學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甚至是開心?但是有的孩子卻覺得: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向地獄!他發出求救信號,但被同學們視而不見。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所有人,都無動於衷。校園霸凌有多可怕?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校園暴力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甚至近年來愈演愈烈。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但是在性善論的對面還存在著性惡論,從古至今,圍繞著兩個觀點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過,一個成人的善惡會受到成長過程中非常多的因素影響,而小孩子大部分時候就是純真的代名詞,雖然偶爾有「熊孩子」的稱呼,但是到底還是帶著善意的調侃意味,而最近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的新聞充斥在每一個新聞網站,有些內容殘酷得令人吃驚,甚至讓人背後一涼。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孩子是否真的是善良的呢?
  • 《少年的你》沒有拍出來的內容更重要: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年少的你」
    人民日報轉發呼籲全社會關注校園霸凌,保護「少年的你」。這是中國少有的直面校園暴力的現實題材電影,把家庭教育、高考、青春話題融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了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愛與痛。高三優等生陳念和社會青年小北,兩個同樣未曾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孩子,因為抵禦校園暴力互相取暖。他們本該是青春洋溢的快樂少年,卻提早見識了世界的冷漠無情。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1)家庭因素家庭是人們成長的搖籃,一個家庭的教育決定著一個孩子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式,同樣也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