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看過《你的名字》的觀眾對《聲之形》一定不陌生,這是繼動畫大片《你的名字》後的又一部動畫經典大片。
很多小在看《聲之形》的時候是抱著一副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的心態,但實際上,這個唯美畫面下隱藏的,卻是一個非常現實黑暗的問題——"校園霸凌"。
聽到這四個字我想每個家長一定都會眉頭緊皺,孩子在入園後就遠離了我們的視線,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
今天我就想從校園霸凌的角度解析《聲之形》,同時也想談談在校園霸凌下,如何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
一、《聲之形》:唯美畫面下隱藏的"校園暴力"
日本動畫大片的一大特點,就是每一幀畫面都非常唯美驚豔,像《你的名字》一樣每一張都可以做壁紙,配上美妙的音樂,誰也想不到這能和恐怖的"校園霸凌"聯繫在一起。
這部電影講的是將也和西宮硝子的故事。
西宮硝子是一個有著聽覺障礙的女孩,她美麗溫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小姐姐人美心善",她轉學到了將也所在的班級。
一頭粉紅色的頭髮,就像電影裡常常出現的"櫻花"意象一樣,美好但卻轉瞬即逝。
就在硝子轉學到班級裡沒多久,就成為了將也欺凌的對象,久而久之硝子實在忍受不了這種霸凌,只好被迫轉學。
但沒想到平時和將也一起欺負硝子的同學開始逐漸將矛頭轉到了將也身上,於是將也從霸凌者變成了被霸凌者。
經過了5年的被孤立的生活,將也上了高中,也慢慢體會到了硝子的心境,於是內心開始自閉,甚至一度將自殺當做自己唯一的自我救贖方式。
男女主角當然緣分未盡,可能是命運開了個玩笑,他們兩個再一次相遇了,這一次,將也似乎找到了另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他開始接近硝子,為硝子做各種暖心的事情,甚至主動學習手語和硝子交流。
但是這樣的救贖對硝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在將也的行動下卻讓硝子內心的自卑越來越強烈,她做出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用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將也抓住硝子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單方面的自我救贖行為對硝子來說是多麼大的困擾,總是自卑、總是害怕給身邊人添麻煩的硝子,是多麼討厭自己啊。
當然,電影的結局還是以男女主人公解開心結而圓滿結束。
電影最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要殘酷很多。
二、孩子面對霸凌時,對父母的求救信號有哪些?
電影的男主角將也是校園裡十足的惡霸,他和他身邊的混混朋友,一組三人可以說在校園裡就是橫行霸道的存在。
他們在校園裡各種欺凌他人,但故事環境竟然設置在小學。
但是如果我們聯合現實也不難理解,似乎每個學校都會出現這麼幾個惡霸,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所以我們更要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千萬不要在與孩子遇到欺凌了都不知道。
知乎上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曾經無意中犯過哪些錯誤?"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我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這個網友說:一天女兒放學回家,她發現原來身材胖胖的女兒突然瘦了很多,她也沒多少想沒多問,甚至覺得孩子瘦下來更好看了。
在家裡她也發現女兒變得不愛吃飯,只是啃玉米來充飢,而且幾乎油鹽不進,吃的很素。
在她的詢問下,女兒才說自己有"進食障礙",但她卻不以為意,覺得女兒只是不想好好吃飯。
女兒在上完課回家後,都會和她說自己睡不好吃不好,但她只覺得女兒不適應國外生活而已。
直到兩年後,她才了解到"進食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有極高的死亡率,她才急急忙忙聯繫女兒。
而女兒告訴她,自己在這兩年裡一直無法擺脫身體上的症狀,心理和情緒都極度低迷,已經徘徊在抑鬱症的邊緣。
加上媽媽的不相信,更加重了她心理的重擔。
其實不只是這位媽媽,生活中其實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孩子的訴求,因為孩子小,家長總覺得孩子說的話無關緊要,只是隨口一提。
那麼,孩子通常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呢?
1.身上有不明傷口、淤青,這些可能是受到了身體上的毆打和欺凌;
2.睡覺經常做噩夢,睡不好,可能是學校的陰影始終圍繞著孩子;
3.食欲不振,或者突然的暴飲暴食,都有問題,可能是孩子身心都受到傷害的外在表現;
4.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特別是本來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不愛說話,經常發呆,這些都是心理創傷的表現;
5.厭學,突然哭著喊著不去上學。
總的來說,只要孩子出現了和日常生活不相符的消極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和孩子溝通了,一定要弄明白期間出了什麼事。
三、面對孩子"求救信號",父母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
1、通過孩子的變化來感受孩子的信息
這就是我前面講的"求救信號",父母要觀察孩子回家後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或者經常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說話,身體上是否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傷痕,或者無緣無故地討要錢財,卻結結巴巴說撇腳的原因等等。
這些都是隱藏的信息,因為孩子可能被霸凌者威脅過不準說出去,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指責孩子的隱瞞,反而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2、引導孩子將事情清晰地表達出來
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語言系統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家長靠著對孩子的觀察,然後引導孩子將這些信號清楚地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更好地判斷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傷害。
我們平時看到孩子身上的傷就要問清楚孩子傷是怎麼來的,但在溝通中一定要切忌用命令或生氣的口吻表情,不然孩子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反而不敢說了。
3、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很多時候真正壓垮孩子的除了身體上的霸凌,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各種負面的情緒也會隨之而來,家長在了解完原因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疏導孩子的情緒,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也可以通過一起玩遊戲,或者做孩子喜歡的事情,慢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
4、教會孩子懂得向別人求助
這是非常重要的,懂得求助,也是一種獨立生活的技能。
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而孩子遇到困難如果不會主動求助,在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壓倒。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和其他小朋友不愉快,可以告訴爸媽;遇到校園霸凌,一定要向同學朋友和老師尋求幫助,也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等等。
只有學會向別人求助,別人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困境,孩子才能更快的獲救。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不能光依靠學校制度,更要加強對孩子的觀察和用心,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更重要。
我是黃小莉的育兒經驗,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