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沒有拍出來的內容更重要: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年少的你」

2021-02-18 一起學語文

她目睹了朋友胡小蝶被同學欺凌,卻不敢發聲。當胡小蝶跳樓死去,施暴者害怕陳念說出真相,於是陳念就成了新的被霸凌對象。

她的椅子上被撒上紅色的不明液體;

她因為媽媽逃債被嘲諷,咬著牙強忍眼淚;

她被人推下樓梯,忍受眾人的冷漠;

在自家門口,被剪掉頭髮、拍下裸露的視頻;

……

最近,這部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在全國熱映,還原了真實的校園暴力。

僅4天,票房就已突破6億。口碑同樣炸裂,豆瓣評分高達8.7。

人民日報轉發呼籲全社會關注校園霸凌,保護「少年的你」。

這是中國少有的直面校園暴力的現實題材電影,把家庭教育、高考、青春話題融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了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愛與痛。

高三優等生陳念和社會青年小北,兩個同樣未曾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孩子,因為抵禦校園暴力互相取暖。他們本該是青春洋溢的快樂少年,卻提早見識了世界的冷漠無情。

施暴者魏萊,被陳念推下陡峭的樓梯,當場死亡;

小北為了保護陳念,製造假的案發現場,為她頂罪坐了牢;

陳念愧對小北,去自首坐了4年牢……

當校園霸凌的遮羞布被狠狠撕掉,留給我們的課題很多。

是什麼讓單純的孩子變成施暴者?

是什麼讓無辜的孩子成為被霸凌者?

當屈辱和死亡靠近時,少年的你,該如何保護自己?

「你見過野生動物的眼睛嗎?他們在死之前,毫無表情。」

「因為它們害怕,所以才有那種眼睛。」

魏萊是逼死同學的施暴者,也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她誤入歧途、走向毀滅,和嚴厲的家庭教育有關。

那些從小經常性地目睹暴力、親歷暴力、被暴力對待的孩子特別容易成為小霸王。

「什麼事不能老像個孩子一樣隨便去做,什麼樣的人值得交往、怎麼交往,這都是學問,別的孩子可以不考慮,她不能不考慮。」

魏萊的媽媽就是這麼無情,不分是非,人格扭曲,無視被欺凌者,傲慢自私。而她的父親因為她復讀,已經一年沒和她說過話。

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冷暴力嗎?

她一直在父母精心的安排和控制下長大,人生的每一步早已被父母設定好。這個孩子像個被奪去大腦和感知的提線木偶,從小就被控制思想、限制交友。

魏萊在長年累月的無助和暴力下,失去對人的同理心。老師面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父母眼中溫順的乖女兒,只是個冷漠又可憐的孩子。

她習慣了討好父母,以至於一切行為都在力圖不讓父母失望。迷失了自己,根本分不清什麼是惡和善。

為了不讓陳念將自己的欺凌行為告訴警察,魏萊甚至跪下來開始脫衣服求陳念拍她裸照,她認為這就可以羞辱相抵,讓錯誤歸零。

父母在精神上摧殘、扼殺孩子,讓魏萊早已沒有「未來」。

作為被欺凌的對象,陳念又何嘗不是帶著家的痛。

自卑感強的孩子,內在力量羸弱,無力反抗,於是成為最好欺負的對象,這很好理解。

而這種自卑和無力,毫無疑問,來源於家庭,主要來源於父母——不是來源於父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是來源於對孩子關心不關心,而是來源於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陳念生活在單親家庭,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做著「三無」面膜生意,為躲避追債逃往外地,讓陳念一個人留在家裡備考。

讓女兒獨自忍受追債人的騷擾,不擔心孩子會被壞人傷害,這樣的母親有點狠心。

她一直在對女兒說:「媽媽全指望你了,你好好學習,等你考上大學了,我們就解脫了,好日子就來了。「

陳念被同學欺負,哭著打電話給媽媽。電話接通,她卻抑制住哭聲,說了一句「我很好」——她的媽媽無力給她愛、給她安全感,她不相信這樣的媽媽可以保護她。

媽媽還將高考設定為這個家唯一的出路,導致陳念相信只有高考取得好成績,才能改變自己和媽媽的處境,因此不敢把事情鬧大,以免影響考試。

千萬家庭將高考奉為改變命運的神聖之路,卻從未告訴孩子,未來有很多種可能,高考不是唯一。

本應母女共渡難關,到頭來卻只有陳念獨自背負壓力。

「長大就像跳水,什麼都別想,閉著眼往裡跳就行了,那水裡有石頭有沙子有蚌殼,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如果長大是這樣的,是不是有點可怕?

陳念喊道:「你敢讓自己的孩子,來到這樣的世界上嗎?」

「殺死我的,是你們每一個人!」

當校園霸凌發生了,如果有人站出來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發生悲劇的可能性就少很多。

事實上,冷漠的旁觀者佔了大多數。

陳念的朋友胡小蝶是受害者,她經歷的,猶如地獄:被鋒利的言語辱罵,座位上被灑上不明液體,被鋪天的衛生紙狠狠砸……

胡小蝶不堪忍受無休無盡的欺凌,從學校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胡小蝶跳樓自殺,同學蜂擁從教室竄出,齊刷刷舉起手機,圍觀血淋淋的現場。事發第二天,他們照常走在血跡未清的地上有說有笑。

面對胡小蝶生前的質問,陳念已經意識到自己也是殘酷的施暴者。

旁觀者的冷漠、懦弱和施暴者的囂張氣焰,一樣在刺痛著受害者,加速著一個千瘡百孔生命的凋零。

誰同情弱者,就是在昭告天下:你也是弱者!

受到良心譴責的陳念為胡小蝶冰冷的屍體蓋上衣服——這一行為卻讓她成為下一個欺凌對象。

去年的一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把校園霸凌中旁觀者的冷漠演繹得淋漓盡致。

女孩易遙遭受無情的欺凌後,痛斥旁觀者:「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兇手。」

校園霸凌頻發

反抗的勇氣,一定要有!

去年9月,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一份《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將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的校園暴力案件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超過1000件,2017年仍然接近800件。

在這些被審理的案件中,88%的受害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重傷及死亡的比例超過40%。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比例達到學生總數的32%。其中,將近30%的學生不會反抗

陳念不是沒有反抗,只是換來的是失望。

她將胡小碟死亡的真相告訴鄭警官,欺凌者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還可以繼續高考。她在生死之際求助鄭警官,對方卻未能及時接聽電話。警察不能時刻保護孩子。

那學校呢?

對高三學生,學校除了說高考就不管其他的了。警方進校向同學問話,老師卻讓同學趕緊回去複習,不要耽誤時間。人命關天的大事,都不如高考?

「你去問校長,校長只能去找老師,你去找老師,老師只能讓你去找家長,家長跟你說,我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見孩子一回,你說你找誰去?」

外殼堅硬、內心柔軟的小北,給了陳念稀缺的溫暖。兩個滿是傷痕的少年彼此吸引,相互保護,歷盡劫難,才從陰溝裡走了出來。

然而,家庭呢?學校呢?我們這個社會呢?


面對霸凌,誰在孩子身後?

電影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不再讓孩子如此孤獨。

讓我們看到光亮的是,就在前幾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增加了校園欺凌防控措施、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時強制報告制度、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準入資格等內容。

守護「少年的你」

父母可以這樣做

一位家長,將得知孩子被校園暴力後自己的處理方式,寫在了一篇文章的評論區,我們認為她做得很好,在此和大家分享:

「我女兒在高中上學,因為英語學習成績好被一個女同學威脅,說考試再超過她的成績就讓我女兒好看,砍斷你的手!

孩子很聰明當時就跟我說了。

我立刻馬上跟學校班主任校長取得聯繫,要了這個孩子的家長的電話,說我女兒無論是上學期間還是在放學期間如果出現任何危險,我就找這個同學,要她負責!

後來學校讓這個同學回家反省一個星期,家長也保證會好好教育孩子。

我從此給孩子配戴了定位電話手錶,隨時跟蹤,有事孩子可以趕緊聯繫我和老師和報警,無論多忙,上下學我都會親自開車去接送孩子!」

孩子信任父母,因為父母強,能給自己安全感。孩子相信父母若是知道自己陷入困境,會不顧一切地保護自己,才不會把屈辱憋在心裡。

一、不給孩子壓力,絕不打罵孩子,不攀比,讓孩子內心有豐足感,有快樂。一個快樂而有豐足感的孩子內在一定是自信的,他的氣度容不得別人欺負,也不會去欺負別人。

二、一定要把孩子當朋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永遠的靠山和港灣,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夠及時給你講。如果家長真正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是絕不會在外面遇到事默默獨自承受的。

第三、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愛孩子的朋友們。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同伴交流機會,也要教給孩子如何跟同伴相處。父母對他人的愛,不僅為孩子做出榜樣,也會給孩子增加自信。

第四、讓孩子有豐富的課外閱讀,加強體育運動。內在豐富、體魄健壯的孩子不會去欺負別人,也沒人敢欺負。

如果我們也能像小北對陳念那樣,讓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孩子的成長之路,就不必走得那麼苦。

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由一起學語文編輯部梟梟整理。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但最令人叫好的還是它把「校園霸凌」再次搬上了屏幕,引發了大家的深思。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越來越多的出現,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凌?以及要是孩子正在受到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校園暴力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甚至近年來愈演愈烈。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
  • 從《少年的你》看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
    但大多數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由於過於文藝的基調、個人話表達過強、內涵和隱喻過於深奧等原因並沒有取得良好的票房。比如姚晨主演的關注中年女性的《送我上青雲》以及文晏執導的關注兒童性侵的《嘉年華》,票房只有2000-3000萬。那麼豆瓣評分8.4分的《少年的你》,如何做到了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口碑票房雙豐收呢?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其實,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十分普遍,不管你長得漂不漂亮,成績好不好,家裡有沒有錢,都有可能會遇到。這種行為通常指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對「看起來比較弱」的孩子下手,打罵、侮辱,而對方卻無力反抗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學校裡,還發生在網絡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有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霸凌,其中將近30%的學生最終選擇沉默。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封 閉▲蔡仁偉                      (寫給校園霸凌事件)來源:《偽詩集》,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其實,並不太想從《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開篇,畢竟講述校園霸凌故事的早在它之前,就不勝枚舉,如《本X》《告白》……不過,《少年的你》正在上映,口碑不錯,所以就以它開篇來說說老話題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家庭教育好比扣扣子,第一粒扣錯了,後面就全歪了,衣服也便不平整了,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
  • 《少年的你》:實至名歸的「校園霸凌」題材電影
    《少年的你》劇照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校園青春片《少年的你》截至昨天,已經公映10天,目前的票房為11.48億元,成為今年十月檔第四部突破10億元大關的電影,該片的票房也超過了國慶檔明星雲集的《攀登者》。
  • 《少年的你》:作為言情外衣的校園霸凌,和女生墮胎沒有本質區別
    ,外表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東西是思想,是內涵。服道化、鏡頭、劇情、演技,這些都是《少年的你》的外表,藉助這些外表,導演想表達怎樣的一種思想,一種內涵,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說,《少年的你》,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題材在國內屬於罕見,揮劍所指更是大膽,所以該片的優秀是名副其實的。是的,在上映之前,《少年的你》所宣傳的重點,便是校園霸凌。
  • 電影《少年的你》,該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校園霸凌的負面影響
    負責調查胡曉蝶死因的警官鄭易(尹昉 飾)隱隱察覺到校園裡的古怪氣氛,可他的調查卻屢屢遭到校方的阻撓......當陳念艱難地度過這段時期,長大成人,並成為了一個關愛學生的老師,並且與小北再次相遇。故事給了一個令人慰藉的結局,但發人深省。作為青少年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其中,保護孩子遠離校園霸凌也非常重要。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校園霸凌不止是《少年的你》《嘉年華》,是時候看看這部「神作」
    這上面兩部講述的其實都是校園內部一些勢力對於更多的女性方面的霸凌。就連最近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拿獎拿了個大滿貫的《少年的你》也是講述學校裡的同學對於女孩子的霸凌。女性是弱勢群體。講述的不是童年的你,而是年少時期。在高中時期遭受的一些校園霸凌事件。既然說起「少年」和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了,小編就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吧。個人經驗是小時候校園霸凌事件更多的出現在小學,初中有一些(較少),高中幾乎就沒有了。
  • 少年的你是劉北山,年少的我是電梯俠,修電梯來保護世界
    電影《少年的你》大家都看了嗎?有別於很多無痛呻吟的青春片,這部電影反映了一種曾經並且正在發生在許多少年身上的「人間真實」。面對校園霸凌、暴力和漫無邊際的人言裡滲透出來的惡意,劉北山(易烊千璽扮演)和陳念(周冬雨扮演)儘自己所能的努力去改變。
  • 《少年的你》:真正的校園霸凌,悲傷不只是「逆流成河」
    《少年的你》意想不到的大火。《少年的你》上映之後,收穫了如潮般的好評。「口碑炸裂、爆棚」,「周冬雨又貢獻了影后級的表演」,「易烊千璽神演技」等等評論,不絕於耳。首日票房破2億,豆瓣評分8.6,貓眼評分9.7。數據給出了最直觀的市場反應。而關於影片本身,媒體也給出了較為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
  • 《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 思想界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電影《少年的你》和《雙子殺手》。《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今年6月遭遇撤檔風波的影片《少年的你》在10月25日正式上映,這部影片由於其反映校園霸凌的現實題材,又是易烊千璽的銀幕首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但上映的過程一波三折。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電影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沒有一堂課會告訴我們如何做大人」。年幼時期受到的傷害並不會隨著進入成年期,隨著人成年了,就突然消失了,克服了。人的心智也並非一定能隨著年齡的遞增,就變得成熟和堅強,意識和經歷才塑造人的心智。解決「校園霸凌」這個問題,絕不能只依賴於學校一方之力,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美好和睦的校園環境,需要學校和家長的雙方努力,才可能實現。世界上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最好的國家是美國。
  • 《少年的你》:掙扎在校園霸凌陰影中的孩子們該何去何從?
    自從去年看過電影《少年的你》之後,我被其中有關校園暴力的場景深深刺痛,本不打算再看第二遍了。但今天看到該片在本屆金像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大獎後,我竟情不自禁地重溫了這部電影。第一次看該片時,我更關注影片情節的發展,回顧之時卻更多地會注意演員的演技、體會臺詞的內涵等。
  • 面對校園霸凌,孩子還手反抗其實並不過分,可怕的是父母蠻不講理
    對於孩子,家長一直都有著滿滿的保護欲,從孩子開始上學,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是否能夠與他人好好相處。兩年前,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將校園霸凌事件在大熒幕上赤裸裸地展示了出來,去年一部《少年的你》也讓更直觀地將校園暴力事件擺在了人們面前。拋卻大熒幕的展現,很多社會新聞中也經常能夠看到「校園霸凌」這樣的字眼。
  • 電影《少年的你》:關注校園欺凌,為所有被霸凌的人發聲!
    電影《少年的你》在今天上映了。說實話,之前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也對這部影片沒有太多關注。尤其是看到介紹,說它是一部「校園青春」題材的影片時,那更是沒有了期待。眾所周知,前幾年的青春片都被拍爛了。但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說:驚喜滿滿,不容錯過!兩位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他們在這部電影裡,都貢獻出了十分不錯的演技,尤其是哭戲。
  • 親愛的寶貝,我該如何保護你?校園霸凌何時能停止!
    對於鄧同學提到的有老師路過但沒有阻止情況,威寧縣警方正在調查中。近年來,校園暴力亦或是校園霸凌是一個熱點的社會話題,有的人或許會覺得,校園暴力/霸凌是近些年來才發生的事情,有的人天真的認為只要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就能避免,有的家長簡單地認為只要孩子聽話就可以不發生,但是事實警示我們,校園暴力/霸凌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不論學習好與壞,不論性別,它一直存在。
  • 《少年的你》,15億票房,橫掃各類大獎,這部電影把校園霸凌說透
    而這部《少年的你》在導演的改編之後,整個電影呈現出一種少年人獨有的倔強,把遭遇校園霸凌的陳念和社會小混混小北刻畫地入木三分,兩個人在對抗霸凌時,從一次善意的幫助到相惺相惜,患難與共,再到最後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01 面對校園霸凌:少年,你不是一個人!《少年的你》是 2019-10-25(中國大陸) 劇情 / 愛情片,導演是曾國祥(曾志偉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