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懷孕、墮胎、生活...

2021-02-13 電影偏見



最近李星星控訴養父鮑毓明性侵一案幾度登上微博熱搜——

禽獸還要洗白還要反咬一口,魔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的情節,正活生生的發生在我們的世界。

好在現在案件已經在大眾輿論的關注下,獲得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介入,相信遲到的正義,終將有日大白於天下。

 

今天要推一部此類題材的影片,獲得2019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關注公眾號:電影偏見,後臺回復片名獲取資源)

影片的關鍵詞是——

少女、懷孕、墮胎、生活

四個看似正常向的詞語

連在一起,就變得聳人聽聞

這個稍顯晦澀的電影名稱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卷調查回復

女主來到曼哈頓進行墮胎手術前

診所的顧問對她例行問詢

可以從四個答案中選擇答案——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問卷裡的問題都涉及女性在性關係裡會受到的各種壓迫——

你的性伴侶是否妨礙你避孕

是否被伴侶強迫性行為

是否曾被伴侶恐嚇威脅等等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小鎮

17歲的女孩奧秋發現自己懷孕了決定墮胎,但她所處的州不僅不允許墮胎。

當地女醫師甚至本著宗教和「人道主義原則」試圖勸解她把孩子生下來。

(太可怕了,這生下來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李星星」啊)

媽媽要照料家裡更小的孩子無暇顧及她,而整天把slut當作口頭禪的繼父要是知道她懷孕了只會對她冷嘲熱諷。

身邊沒有一個人能幫助她,同學和打工的經理都對她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性騷擾。

她只能以打一個鼻釘的方式發洩內心的苦悶。

她只能以嘗試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自行墮胎。

好在奧秋還有個年齡相仿境遇類似的表妹,發現她懷孕之後兩人也一不做二不休地偷了店裡的錢,開始了一場墮胎之旅。

倆人抬著沉重的行李出發了

可這短短兩天一夜的墮胎之旅並不順暢

先是在地鐵上遭遇了暴露生殖器的猥瑣男,接著又在巴士上碰見了一個搭訕的紐約男,約男看中了貌美的表妹。

而彈盡糧絕的兩人遠遠沒想到她們帶的錢根本不足以應付昂貴的旅費、賓館住宿和醫療費。

逼不得已聯繫了紐約男,向他借錢買車票。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表妹陪紐約男打保齡球、唱K,還得和他當街親吻。

此時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明知道表妹是為了自己在隱忍這一切的奧秋躲在轉角,偷偷勾著她的手指。

兩個弱勢的女孩,就這樣無聲的守護和扶持著對方。

總算做完了這場該死的墮胎手術後,奧秋終於可以大吃一場了。

表妹問關切地問她痛不痛,能不能吃那麼油膩的東西,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這時,兩個的對話總算顯出一點點她們這年齡該有的稚嫩和活潑。

 

網友熱評的一句話:從不期待,很少幫助,有時崩潰,永遠沉默,或許能更好的解釋影片的主題。

影片全程奧秋都用寬鬆的外套遮著隆起的淤青的肚子,和表妹也一路無語。

她沒有談起孩子的父親,我們從頭至尾也不了解這孩子的到來時怎樣的意外。

沒有控訴,沒有復仇,只有默默吞咽。

但在醫院裡的一場問詢和一場崩潰的哭泣,大概能讓人猜出了一些端倪。

不過猜到了又如何,不過是辛酸的無奈和無力罷了。

這些還不諳世事的孩子

根本不知道怎麼求救

遇到常人都無法理解的侵害時

他們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十分冷漠,甚至連身邊最親的人也給不了任何幫助時,她們只能愈來愈沉默。

但對這個世界逆來順受

生活就會好過一點嗎?

影片結尾,當奧秋坐在回家的大巴上

穿過隧道時,光影一陣一陣交替

在陽光與黑暗中來回穿梭時

她的神情是冷漠的

但似乎又有了一點堅定

好像一切都未曾改變

又好像一切都已經改變

這部電影好像開了戶小窗口,平淡而寫實的讓我們透過奧秋兩天一夜的墮胎之旅,看到了一絲隱秘地抗拒的力量。

2020才過了三分之一,就已經發生了舉世矚目的韓國N號房事件,到近期煙臺的性侵養女事件,這世界還有多少沒被曝光的陰暗角落,無數女性正遭受這種侵害。

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究竟要經歷多少恐怖的覬覦,才能平安變成一個正常的大人?

很多男性都沒有意識到,在沒人的街道上、小區裡和電梯裡,很多和他相遇的獨行女性其實都是把他當作潛在強姦犯的,她們都在腦子裡模擬過一個你死我活的場景——

如果這個陌生人獸性大發

自己要如何逃走,如何反擊,如何活下來

如果林奕含還活著

她今年應該過29歲生日了

而還在打著官司的李星星和她比起來似乎要幸運一些。

不過我們要明白

星星能逃離魔爪絕不是幸運

而是星星長大了,不符合鮑毓明的「標準」了

他放鬆了對星星的控制,去尋找新的目標了

星星如今勇敢的站出來

是救了一個,甚至者幾個女孩子

所以,即使只有一個李星星站出來了,即使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也不要因世界存在黑暗面而放棄擁抱光明,人間是否值得,需要我們共同書寫答案。

猜你喜歡.

你再不點個在看,我就要停,停,停更了

相關焦點

  • 16歲少女5次懷孕,4次墮胎!男友卻說……
    已第五次懷孕的小玲  身處廣州異鄉,這名少女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留下孩子,但生下來怎麼辦?5次懷孕4次墮胎  小玲稱,在北京天天與阿輝待在一起,經常出入賓館。一開始,小玲住校,為了見阿輝一面,她不惜爬牆出走。後來兩人乾脆住進了出租屋。與阿輝交往半年後,年僅14歲的小玲發現自己懷孕了。
  • 《四月三周兩夜》:羅馬尼亞懷孕與墮胎的灰色地帶
    四月三周兩夜剛好是女主角從懷孕到墮胎的總時長影片講述1987年的羅馬尼亞,女大學生Gabita被前男友拋棄後發現自己懷孕了,她不想要這個小孩,但在羅馬尼亞墮胎是犯法的,她找來了女閨蜜Otilia幫忙出謀獻策,但在這個國家要墮胎絕對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對於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G知道自己肚裡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大,胎兒越大墮胎的風險也越大
  • 16歲少女5次懷孕四次墮胎 第五次懷孕離上次墮胎不足2個月
    過早的步入情感生活,往往會給他們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甚至會釀成慘劇!從生理上來說,青少年的身體、心智尚不成熟。懵懂的他們,不懂得什麼是「性」、什麼是「愛」,對異性慾望強烈,容易激動,感情難以自控,行為容易衝動。不理解愛情之後所包含的責任和義務。容易憑一時興致而不計行為後果,從而出現越軌行為。
  • 狠心 16歲少女2年內5次懷孕4次墮胎,男友不聞不問
    身處異鄉,這名少女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留下孩子,但生下來怎麼辦?做第五次流產手術,可能終生不孕……小玲來自湖南,從小至今一直在學習芭蕾舞,現在是北京一家藝術院校的大三學生了,在校表現的成績也不俗,專業課排前三,還曾經得過北京市五區舞蹈比賽的冠軍。本來鋪在她面前的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男友阿輝的出現,改變了小玲的生活軌跡。
  • 少女墮胎秀照片,誰奪走了中國女性的恥感?
    無論是宗教的約束、法律的規定、及至於個人情感的自我批評,開放的西方人卻能明辨底線的恥感,將墮胎視為「不光彩之事」的她們固然同樣有權照顧自己的身體、抉擇自己的未來,卻決計不會模仿中國的90後少女將一份個人私密的B超檢查圖明目張胆地顯擺在朝夕瞬變的網際網路上。本應對西方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中國少女們共性地「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鋌而走險地與西方人競賽起了奔放的、永無止境的下限。
  • 10萬少女「拼團墮胎」!9歲女兒懷孕後,我才後悔莫及
    這位老師沒有教別的,只是讓孩子們學習懷孕知識,而這位媽媽也是一個女人,也會懷孕、生子。但是……她似乎不想讓自己的女兒知道,自己到底從哪裡來。2020年了,沒想到母親對性教育的態度,仍然生活在封建社會。作為一個父母,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發現大部分中國父母的通病,就是喜歡過度保護孩子。中國的性教育到底匱乏到什麼地步?
  • 未成年少女墮胎的背後,竟是如此觸目驚心
    它所講的主題,有關未成年墮胎。另一部讓小妹印象深刻的同一題材,還是羅馬尼亞《四月三周兩天》。「四月三周兩天」正是女主懷孕到墮胎的時間總長。她的生活,也只有打工和上學而已。某天,她覺得自己有些不舒服,便去診所檢查,結果查出了懷孕。未成年懷孕,無論放在哪個國家都是一件讓人害怕的事。但你們猜,奧秋在得知自己懷孕後,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 被強姦懷孕也不準墮胎!美國最嚴苛反墮胎法案,有多可怕?
    首先,法案規定阿拉巴馬州的女性不得在懷孕中的任何時期墮胎。言下之意,「受精」後就不能墮胎。墮胎的女性雖然不會被處罰,但是為患者實施墮胎的醫生將背負刑事重罪,可判處10至99年有期徒刑。其次,法案規定,女性即便是因被強姦或亂倫導致的懷孕,也不準墮胎。也就是說,如果一名女性不幸遭遇性侵懷孕,她不僅要遭受那一刻的摧殘折磨,還必須要忍受一輩子的屈辱,把孩子生下來。
  • 6歲起就被叔叔侵犯的巴西女孩懷孕,合法墮胎,卻被反墮胎者阻攔
    很多國家對於女性墮胎都有法律強制規定禁止,醫院診所不能夠私自接收孕婦墮胎的要求,如果必須要墮胎,那麼只能走合法程序獲得許可後才能夠墮胎,否則就被視為犯罪。最近據《每日星報》8.18日消息,在巴西一位自六歲就被親戚侵犯的女孩,在一次侵犯後意外懷孕,罪犯被捕後,獲得了合法墮胎資格的她,去醫院墮胎卻引起了反墮胎人士與親墮胎者之間的衝突。據當地新聞報導,女孩從六歲開始就一直被親戚侵犯,但是出於恐懼,她一直保持沉默。
  • 被養父欺凌、秘密墮胎,這個少女的故事是年度最佳之一
    故事的主角名叫奧秋,是一個生活在美國賓州小鎮的17歲少女。最近,她發現自己意外懷孕,對此手足無措,倍感困擾。 她們本打算在一天之內完成手術,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返回家裡。但當女主來到紐約的診所後,被告知已經懷孕18周,而非家鄉診所檢測的10周。
  • 俄亥俄州立法者通過最嚴苛「心跳法案」 懷孕6周後禁墮胎
    俄亥俄州立法者通過最嚴苛「心跳法案」 懷孕6周後禁墮胎 2016-12-10 06:03: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目前的年度最高分,拍的是「少女墮胎」
    但在這些冷冰冰的辯論背後,有誰真正關注過墮胎者的真實生活呢?魚叔最近看了一部電影,講的就是「墮胎少女」——《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自今年亮相以來,圈內口碑逆天。爛番茄新鮮度99%。Metascore評分92/100,暫居本年度最高分。
  • 激烈運動後意外懷孕,路遇帥T被掰彎,這趟墮胎之旅太瘋狂
    在國產青春片裡,「墮胎」這一話題似乎總會讓劇情充斥著狗血的味道,但是放在相對比較開放的國外劇情中,這個老梗卻也能玩出點新花樣。然而一次偶然的意外,卻改變了她的生活,那就是她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但他故意隱瞞真相的確是渣男行為,所以女主很憤怒地拒絕了他,並決定跨城去墮胎。
  • 兩個17歲少女的墮胎之旅,揭開1000萬中國女性的隱痛
    2個17歲的少女,沉默而無望地走上了前往紐約的墮胎之旅,她們的遭遇和經歷,零散的對話,讓屏幕之外的我們隱約勾勒出背後那個充滿傷害、掙扎、無助和沉重的女性困境,更揭開了1000萬中國女性的隱痛......
  • 阿根廷12歲女孩被侵犯懷孕,申請墮胎遭拖延處理,被迫生下雙胞胎
    在阿根廷北部有一個城市叫蒙特裡科,有一位12歲的女孩被侵犯了,不幸的事因此懷孕了,正常情況下,一般被強姦懷孕了,基本上都會打掉這個孩子,誰願意給強姦犯生孩子呢,這名女孩本打算墮胎,但墮胎手術並沒有那麼容易。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閉上評判的嘴,與17歲墮胎少女同行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海報2020年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獲獎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講述的是17歲未成年少女奧頓意外懷孕但對於少女奧頓來說,她並沒有做好成為母親的心理準備。當確認懷孕之後,她回家,用扣針、紙巾、冰塊親手給自己打了一個鼻釘。
  • 飽受爭議的柏林電影節獲獎影片,未成年少女墮胎日記,揪心到不忍
    在過去,墮胎一直是非法且受到譴責的,即便是女性受到暴力威脅或強姦而導致的懷孕,依然不允許墮胎。從宗教方面來說,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國家認為,生命是由神所賦予的,取回生命的權利也只有神,而不是人。
  • 阿根廷國會通過墮胎合法化法案,允許懷孕14周內婦女墮胎
    當地時間30日,阿根廷國會通過一項使墮胎合法化的法案,允許懷孕14周內的婦女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終止妊娠。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0日,阿根廷國會通過一項使墮胎合法化法案。圖為兩名婦女在參議院辯論墮胎法案時相互擁抱。
  • 泰國將修法,懷孕12周內女性可合法墮胎
    (觀察者網訊)泰國媒體《曼谷郵報》11月17、18日連續報導,泰國內閣於17日批准了《刑法》修正案草案,允許懷孕不超過12周的婦女墮胎。報導說,12周是泰國醫事委員會(Medical Council of Thailand)和泰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The Royal Thai College of the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建議可以安全墮胎的區間。
  • 巴西10歲女童遭叔叔性侵後懷孕,跨州墮胎引發多方衝突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李曉驍】近日,巴西一名10歲女童被爆遭叔叔多年性侵後懷孕。據巴西新聞網站「G1」17日報導,該女童跨州墮胎引發廣泛爭議,極右翼、宗教人士和兒童保護組織同場對抗。「G1」稱,這名10歲女童來自聖埃斯皮裡圖州北部的聖馬特烏斯市,8月7日因腹痛前往醫院就醫,驗血後發現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