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 · jun | 巴黎歌劇院的百年魅影

2022-01-04 藝術星球artplanet

巴黎歌劇院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擁有近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

這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由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所設計(所以也被稱之為「加尼葉歌劇院」,摩納哥的「蒙特卡洛大賭場」也出自這位建築師之手),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

歷史

上面的這段視頻是奢侈品牌克裡斯汀·迪奧於2013年秋季在巴黎歌劇院上演的《歌劇院之夜》的時尚大片廣告,「夢回巴黎歌劇院」的創意大概和下面的這張照片有關。  


1948年,克裡斯汀·迪奧品牌創立後第三年

身著Dior時裝的模特在巴黎歌劇院

巴黎歌劇院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由豪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改造計劃」城市規劃藍圖中的中心項目。項目開始幾年後,規劃中的其他項目陸續完成。1860年12月,拿破崙三世終於決定興建巴黎歌劇院,在171件作品之中,年僅35歲的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的方案脫穎而出,不過那時候他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1861年夏天,歌劇院開始著手興建,不過問題接踵而來:首先是地基下面有條溪流使地基無法穩固;其次,1870年的普法戰爭和第四次革命使尚未完成的歌劇院停工。就這樣在1862年奠基的巴黎歌劇院在重重困難下方於1875年正式完工啟用,建造費一共超過4700萬法郎。


19世紀末照相技術已經發明,但並不普及

1875年啟用的盛況只能從畫中感受了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上世紀30年代


上世紀40年代


上世紀50年代

劇院魅影

其實很多人知道巴黎歌劇院是從《劇院魅影》開始的,小說、電影或者是歌劇。 《劇院魅影》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所撰著的一部愛情驚悚小說,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時出版,1911年時首度被翻譯成英文版。


故事以19世紀時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作為舞臺,講述了一個毀容的音樂天才在歌劇院的地下墓穴裡神出鬼沒,還經常出來鬧一鬧鬼。當他愛上了可愛的年輕女演員克裡斯汀·黛伊之後,魅影決定不遺餘力的把克裡斯汀打造成為一位耀眼的明星。


1925年版電影劇照

但是一位年輕的子爵勞爾在看過克裡斯汀的表演之後發現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馬,克裡斯汀也很有好感認出了勞爾,兩個人相愛了,更偷偷的訂了婚。而後來知道真相的魅影怒不可遏,他強烈的控制欲,對克裡斯汀強烈的愛讓他認為自己受了欺騙。於是在這一對戀人和一個歌劇院魅影之間,複雜的關係和強烈的感情徹底的改變了他們三個的命運……


2004年版電影宣傳

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劇院魅影》形象元素

加斯東·勒魯的原著小說在出版之後被重新詮釋許多次,改編成無數的舞臺劇、電影或其他更少見的表演型式。


1925年版電影海報


2004年版電影劇照

2004年版電影片段  

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由著名音樂人安德魯·洛伊·韋伯在1986年時所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該劇上演後大受好評,《歌劇魅影》成為在百老匯上演最長的一部音樂劇,它打破了音樂劇《貓》在2006年1月9日創下的7486場演出的紀錄。主題曲自1986上映以來流傳至今,仍然被傳唱。


音樂劇《劇院魅影》劇照

音樂劇上演25周年巡迴演出的謝幕

外觀

巴黎歌劇院長173米,寬125米,建築總面積11237平方米,它既是折衷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也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重要紀念物。劇院立面仿義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築風格,並摻進了繁瑣的雕飾,對歐洲各國建築有很大影響。








很容易被忽略的後門

內景

巴黎歌劇院具有十分複雜的建築結構,劇院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6英裡長的地下暗道。



地下暗河

進入歌劇院,馬上就會被壯觀的大樓梯吸引,大理石樓梯在金色燈光照射下更加閃亮,據說是被當時貴族仕女的襯裙擦得光亮,可以想見歌劇院當年的盛況。










大樓梯上方天花板上則描繪著許多寓言故事。



歌劇院兩側的走廊提供聽眾在中場休息時社交談話的場所,精美壯觀程度不下大樓梯,加尼葉構想將大走廊設計成類似古典城堡走廊,在鏡子與玻璃交錯輝映下,更與歌劇欣賞相得益彰。







巴黎歌劇院有著全世界最大的舞臺,可同時容納450名演員。劇院裡有2156個座位。




細節

巴黎歌劇院建築風格華麗,處處裝飾著精美的色彩繽紛的大理石橫梁、廊柱和大量的雕像,其中很多是希臘神話中神的肖像。演出大廳的懸掛式分枝吊燈重約八噸。其富麗堂皇的休息大廳也堪與凡爾賽宮大鏡廊相媲美,裡面裝潢豪華,四壁和廊柱布滿巴洛克式的雕塑、掛燈、繪畫,有人說這兒豪華得像是一個首飾盒,裝滿了金銀珠寶。








夏加爾

巴黎歌劇院演出大廳的天頂畫出自白俄羅斯裔法籍畫家夏加爾之手,據說夏加爾受委託繪製巴黎歌劇院天頂畫時,出身為珠寶商女兒的妻子貝拉還和他合力完成舞臺設計、製作戲服。





夏加爾繪製的天頂畫和加尼葉的天頂

撞擊出了愛與美的童話


知名腕錶製造商「江詩丹頓」

也把夏加爾的這幅天頂畫設計在了產品中

小品





- END -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添加微信號:shenchenglian 邀您來尬聊!

(請備註來自微信)

相關焦點

  • 劇院 巴黎歌劇院的百年魅影
    巴黎歌劇院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擁有近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
  • 巴黎歌劇院:魅影的家
    對於當地人來說,這座裝飾絢麗的融歌劇與芭蕾舞劇於一體的殿堂,同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一樣,都是巴黎城市文化中極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而對於某些人來說,巴黎歌劇院之所以聞名是因為著作《歌劇魅影》以其作為背景環境。巴黎歌劇院是一座融合多種建造風格的建築。從外面看,劇院是模仿義大利晚期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而劇院裡面則布滿了裝飾精美的雕刻藝術品。這對歐洲國家的建築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 巴黎歌劇院與《歌劇魅影》的前世今生
    巴黎歌劇院所是查爾斯·加尼葉在1861年設計的,但其實早在兩半年前,這裡已經有法王路易十四下令修建的皇家歌劇院了,只不過後來被大火燒毀了。拿破崙三世下令重建了它,所以歌劇院最上方的浮雕中有代表著拿破崙三世的字母「N」和代表了皇家的字母「E」。音樂劇《歌劇魅影》取材於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同名小說。
  • 【三周年專輯】走馬觀花法蘭西——巴黎歌劇院與《歌劇魅影》
    而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音樂劇以及根據音樂劇改編的由喬·舒馬赫導演的同名電影《歌劇魅影》,更是以其美妙動人的音樂、曲折浪漫的劇情,直觀地將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心。每每看此劇,無不為三位主人公不同的命運結局感動落淚,故此番到巴黎旅遊,計劃好了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故事的發生地——巴黎歌劇院。
  • 舞臺名場面盤點 | 走進《劇院魅影》中的巴黎歌劇院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是音樂劇大師「韋爵爺」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經典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劇院魅影》至今已經在全世界數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上演了超過65000場,為超過六千萬名的觀眾演繹了發生在1870年巴黎歌劇院的神奇故事。
  • 故事 │ 歌劇魅影 - 潛藏在巴黎歌劇院的幽靈
    )的同名小說 -- 《歌劇魅影》而永生。看似幸運的加尼葉,卻在巴黎歌劇院的修建中歷經萬難與坎坷。從1860年到1875年,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和第四次革命,帝國政權和巴黎公社相繼垮臺,在資金斷缺,物資匱乏,人心惶惶的動蕩時期,加尼葉的建築團隊幾經沉浮,在超出計劃數年後的1875年1月15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 -- 巴黎國家歌劇院終於竣工了。
  • 法國·巴黎歌劇院 I 劇院魅影取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抒情舞臺
    在眾多劇目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有著「音樂劇之王」稱號的《劇院魅影》(也譯作《歌劇魅影》),這部劇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創作的愛情偵探小說,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傳奇愛情。《劇院魅影》以通俗的音樂來表達作品的悲劇性與矛盾,所展現的絕不止一座金碧輝煌的歌劇院和一個沒有得到的愛情故事。劇中神出鬼沒的「幽靈」魅影,不止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也為現實裡的巴黎歌劇院籠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 《歌劇院魅影》漫談
    況且,卡梅隆並沒有限制《歌劇院魅影》在美國百老匯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演出。他在中國最流行的作品是《貓》、《艾維塔》和《歌劇院魅影》:我再加一個我喜歡的《愛情故事》,這也是他的作品,其中《愛改變了一切》非常好聽。我喜歡的另外兩部音樂劇《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就不是韋伯的作品了。
  • 巴黎歌劇院
    巴黎歌劇院金碧輝煌的大廳裡,在6000顆璀璨的水晶燈下,克裡斯汀在訴說衷腸,而角落裡的魅影正唱出了同樣的傷痛。        《劇院魅影》,從1986年到現在,演出了74000多場,現在還巡迴在世界各個角落。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
  • 巴黎歌劇院影像欣賞
    當時,巴黎歌劇院剛剛在一周前開放「歌劇魅影」主題密室逃脫遊戲!就這樣在1862年奠基的巴黎歌劇院在重重困難下方於1875年正式啟用,建造費一共超過4700萬法郎。1875年1月5日,第一套歌劇《猶太少女》在歌劇院上演,巴黎歌劇院正式揭幕。在1896年,在歌劇《忒提斯與培雷》的第一幕正要結束的時候,懸掛在觀眾席上方的水晶燈因為短路走火掉下,一名中年婦女不幸死亡,此事後被改編為《歌聲魅影》中的著名場面。
  • 《歌劇魅影》—從歌劇院傳說到哥特小說到音樂劇(1)歌劇院傳說
    熱門音樂劇《歌劇魅影》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故事。故事裡的歌劇院就是著名的巴黎歌劇院,又名卡尼爾歌劇院。建築師埃裡克(Erik)據說小說的作者在歌劇院附近遇到一名修建卡尼爾歌劇院的建築師名叫埃裡克(與後來小說中的魅影同名)。埃裡克說他想在卡尼爾歌劇院的地下生活。後來再也沒有人看到過他。真實的克裡斯汀小說女主角克裡斯汀·戴的原型可能是克裡斯汀·尼爾森,一位當時巴黎很著名的瑞典女高音。
  • 世界歌劇院之旅|這裡流傳著歌劇魅影的傳說
    在巴黎歌劇院的地底深處,有一個巨大幽深的湖,人們紛紛傳說,一個才華橫溢的幽靈住在湖裡,這個被稱作魅影的幽靈,愛上了歌劇院的女歌手Christine,於是他化身「音樂天使」在化妝間用天使之聲引導女孩,將她調教成一個出色的主唱
  • 巴黎不僅有鐘樓怪人,還有魅影...
    這位總是戴著面具的音樂天才並未就此放棄。在隱匿了半年之後,面具男突然出現並要求劇院演出他親自創作的歌劇,並指定那位他愛慕的女歌手為女主角。誰料,表演當日這位面具男居然殺掉男主演,自己頂上!由於在演出中一直戴著面具,女歌手起初並未認出這個音樂天才。
  • 丈量巴黎 | 貴族之旅——巴黎歌劇院
    正如莎士比亞形容的「人生如舞臺」,當你踏上歌劇院的大樓梯,相信你將深有體會此話的含義。、樂譜、舞譜、照片等),其中包括巴黎歌劇院舞劇的模型以及演員的服飾。歌劇院冷飲廳走進這裡猶如走進巴黎的「美好年代你想知道巴黎歌劇院芭蕾舞明星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嗎? 你想知道地窖裡真有歌劇魅影小說中傳說的湖泊嗎?你知道咱們中央芭蕾舞團也曾在巴黎歌劇院上演了舞劇西爾維亞?
  • 雙語|巴黎歌劇院,一場延續百年的視覺盛宴
    世界上最驚心動魄的地鐵出口,可能是在巴黎歌劇院廣場站。最後幾級臺階,通往宛如明信片般壯美的巴黎加尼埃歌劇院(Palais Garnier),這是一座讓人或愛或恨的劇場,是巴洛克、文藝復興全方位華麗集大成之作,每個角度都讓人震撼和著迷。
  • 「鬧鬼」的巴黎歌劇院,馬上就要開超真實的密室逃脫了
    如果你知道傳奇音樂劇《歌劇魅影》,多少會了解一些巴黎歌劇院的「靈異事件」。莫扎特著名歌劇《魔笛》的彩排進行得很順利。突然,在第一場演出的前夜,恐慌卻瀰漫了整個劇院,因為一系列的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正在發生:凡是有些歷史的建築,很多往往會有點靈異事件的發生,今天的故事發生在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巴黎歌劇院。說到巴黎歌劇院,很多人首先就想到那兩隻金光閃閃的大雕塑。
  • 「鬧鬼」的巴黎歌劇院,馬上就要開超真實、巨豪華的密室逃脫了
    到目前為止,巴黎歌劇院的第5包廂也一直空著,像是專門留給這個劇院的幽靈一樣。他將巴黎歌劇院的這些傳聞融入進了這部名叫《歌劇魅影》( Fantme de l』Opéra )的哥特愛情小說中。而這位被克裡斯蒂娜稱作「音樂天使」的老師其實就是巴黎歌劇院人人談之色變的「魅影」。
  • Paris: 巴黎歌劇院 + 聖心大教堂
    巴黎歌劇院(Palais Garnier)巴黎歌劇院於1860年由Charles Garnier所設計,傳說中的「歌劇魅影」(
  • 【傳說】巴黎歌劇院的5號包廂為什麼沒人敢租?
    1910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Gaston Leroux)以真實的事件為藍本,寫下了小說《歌劇院的魅影》(Fantôme de l』Opéra),暢銷全球。上世紀30年代中國導演馬徐維邦將這部小說改編,拍攝了《夜半歌聲》,這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恐怖片。
  • 巴黎歌劇院自黑開起了密室逃脫,揭秘鬧鬼傳說...
    現代比較古老的建築多多少少都會有傳說中的靈異故事。而巴黎歌劇院自從1875年建成以來,就一直被各種詭異事件所籠罩。這讓還多遊客好奇前往,而歌劇內的工作人員卻在瑟瑟發抖~最讓人好奇的就是那從未被租的巴黎歌劇院5號包廂更有著一段更詭異的故事。這次開放的密室逃脫主題竟然就是以5號包廂裡發生的故事——「歌劇魅影」。這也就是加斯東•勒魯(Gaston Leroux)筆下的《歌劇魅影》(Fantôme de l』Opér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