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畫我猜。
你我都知道的遊戲,很流行,不管是在綜藝節目還是朋友聚會,都會經常看見。但是,當神父讓我們玩這遊戲時,他不是簡單的一個人比劃一個猜,而是一項團隊活動。
當時,我們有13人,分成甲乙兩組,每個組會表演三組動作,然後由另一個組選出一名成員來猜。遊戲開始後,我們兩組在各自的房間策劃著要做什麼,在我的那一組(甲),思考著該表演什麼,好能即不容易猜,又是大家都知道的。各有意見:演動物,比如猴子,鴨子等,又覺得太簡單,最後苦思冥想,定了三個:1.蜘蛛,由隊裡靈活性較好的一越南人表演.2.手推車,由兩個人扮演.3.人猿,由一人扮演。
比賽開始,我們隊的「蜘蛛」先是走在乙隊面前鞠了個躬,然後突然趴倒,讓乙隊隊員一臉懵,接著,這「蜘蛛」開始用他的四肢左右爬行(原諒這蜘蛛沒有八隻腳)…,他橫著在他們面前爬著,還不時扭動著自己的身體,頭腦左看右看,笑得大家都沒注意猜他在演什麼。表演很快就結束,乙隊表示沒看清楚(估計沒看過癮)要求再來一次。我們的「蜘蛛」也爽快的答應了。再一次表演後,我們隊都很期待著他們說出的答案,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希望他們說對還是說錯,我看都行,說對了說明演的好,說錯了我們賺一分。最終,出乎我意料,他們答對了。當時,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在我看來,這「蜘蛛」分明就是「螃蟹」,走路只會橫著走。我們的第二個表演是兩人表演手推車,乙隊又猜對了,但具體動作我不能記得很清楚(留給你們自由想像),第三個表演是最有爭議的,表演者時而捶胸像猩猩,時而做出大叫的動作,這看看那瞧瞧。我猜,他大概是表演《人猿泰山》電影的那個人猿(因為前面他說的英文我聽不懂…全靠猜)。而他的表演,即使被要求演了兩次,對方還是爭論不停,似乎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不過,那爭論得到了好結果,因為他們又一次對了,就好像他們偷看了參考答案,居然又答對了(事實上沒有,答案全憑表演者的意思)。接下來輪到他們的表演,可能他們演技比較正常不大誇張,演的3個動作,我只能記起一個表演(能記住1個一年前的表演,可以了)。那個表演是這樣的,一個人把雙手放在前面合著像是抓一個東西,然後在身體前繞著圈,身體也隨之晃動(你應該能腦補),我當時立馬靈光一現,想到呼啦圈,不小心說漏嘴被對面的一個隊員聽到,這個隊員看我們有這個想法,表示我想太多,在第一遍表演結束後,還特意友情提醒:這個動作很簡單,你們不要想太多,答案是一個動作。這回是我一臉懵,這不是呼啦圈是什麼?當他第二次表演時,我終於看出這個表演的意思:推磨!!!當時高興的我,立馬和同伴分享,大家好像也都知道明白了這個意思,就是在磨豆子,可是還沒高興兩秒就哭笑不得。這個推磨的單詞是啥?怎麼寫?尷尬(比賽不能查詞…)。不過,最後我們猜的是對的(英文Grind磨碎),但答錯了(grand?不知道當時讀的是什麼詞)。遊戲結束了,但神父給我們的課開始了...
遊戲給我的課:
1. 人際關係。遊戲促進團體成員的關係,如同在上一篇提到的,增加人們之間的溝通,互動,此外,還能看到存在的衝突,找到處理的方法,在信仰中成長。
2. 意見衝突。一個團體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看法,衝突難免,但神父很明智的要求隊員選代表,猜動作時,每個隊只有一個答案,以免看法或者意見不合鬧起來。
3. 取捨精神。有時候你的意見可能好或者是對的,但是少數服從多數,你要學會服從,謙卑。就算結果你對了,團體錯了,你也不能去指責他人,因為你不能保證每次你都對。
4. 諒解不同。團體中,了解每個人的心理和想法是重要的,這幫助你理解他們為什麼做了這事情。其實,這次比賽其實沒有那麼的一帆風順,就比如我們表演人猿的隊員,他對比賽的勝負看的很重,心中想贏,他在上演前對我們隊員說:「等等我表演,如果他們猜人猿,我們就說是猩猩,如果他們猜猩猩,我們就說人猿。」我們沒有理會。結果,當他們答對人猿時,表演者:不,是猩猩。「不,我覺得就是人猿」對方的代表說道。神父看到情況說:結果由裁判(一個助教)決定。最終裁判認為他們回答正確。但這想法讓我又開始思考:因為看重輸贏太多?...(估計掉發是這樣想太多來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沒權利因此看低他,因為都是被主召來的罪人(耶穌說我來召罪人),沒有誰更好誰更好。彼此更多需要的,是多些理解和包容,風雨同行...
5. 選擇了不選擇。最後再燒腦一次,回想剛剛的情況,隊友表達自己的意見。看到我們沒做出反應,即使認為是不好的。我想,這確實反映了個問題,選擇不做選擇,不贊同不反對,喜歡在舒適區,不得罪任何人。但耶穌要求「是就說是,非就說非」...我想,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修道不是一兩年就能結束的,因為修行是一輩子的旅途,在這路上,他允許你犯錯,跌倒,好能從中認錯成長,向善前進。
感謝閱讀,願生活的點滴記錄,帶給你一小份對團體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無條件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