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8日,一代巨星鄧麗君在泰國清邁香消玉殞,年僅42歲。整整20年過去了,關於鄧麗君的一些謎團仍未解開,比如,她真的死於哮喘嗎?為什麼她去世時臉上有一塊紅色掌印?還比如:她到底是不是間諜?
鄧麗君去世後不久,臺灣的《獨家報導》雜誌發表了一篇重磅文章,其中,臺灣情報機構退役少將谷正文出面作證說:「鄧麗君是國民黨國家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工作人員,隸屬於臺灣安全局第三處,協同工作的是國民黨軍事情報統計局。」
谷正文是誰?1946年,接替戴笠出任軍統負責人的毛人鳳在查閱戴笠日記時讀到了這樣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郭同震即谷正文的原名,從此毛人鳳對谷正文刮目相看,委以重任。谷正文也沒有辜負戴笠和毛人鳳的栽培,正是他策劃了刺殺周恩來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而共產黨在臺灣的地下組織,也正是因為谷正文的瘋狂捕殺破壞殆盡,在毛人鳳眼裡,谷正文是個比他還要狠的角色。
有「活閻王」之稱的谷正文一向深居簡出,輕易不露面,一個恐怕只有老蔣小蔣才能降服的特務頭子,你認為他有沒有必要撒謊搏出位?之後,日本記者宇崎真及自由作家渡邊也寸二人共同對鄧麗君的生平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追蹤採訪調查,出版了《鄧麗君的真實》,得出的結論是:「關於鄧麗君是間諜一事,我們的結論是肯定的……冷酷的國際政治硬將鄧麗君推上了政治舞臺。」
如果真有其事,那她是什麼時候加入臺灣情報部門的呢?
按照谷正文的說法,1968年的夏天,鄧麗君應邀去新加坡參加慈善演出,出入境申請的審查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申請人如果能利用現有條件為臺灣政府進行情報工作,那麼臺灣情報部門斷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鄧麗君正是在這時與臺灣情報部門籤訂了相關協議之後才獲準離開臺灣的,於是,年僅15歲的鄧麗君,稀裡糊塗地被收編為「臺灣國家安全局」的秘密工作人員。
如果外表甜美斯文的鄧麗君真是個《色·戒》王佳芝似的人物,你會不會感到訝異?
始終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鄧麗君為臺灣情報部門提供了什麼有價值的情報,但鄧麗君的政治立場也很鮮明,她曾經斬釘截鐵地說:「我回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那一天。」而事實上,鄧麗君也是極少數終其一生都未登陸內地的港臺歌手之一。
和其他臺灣歌手不同,鄧麗君從小就與國民黨軍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她的父親鄧樞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4期,在中央軍32師任國民黨陸軍中尉,1953年,即鄧樞來臺的第二年,升為上尉。在鄧家所居住的蘆洲,早期只有兩處「眷村」,一處是鄧家所住的中正路,一處則是信義路的空軍「眷村」。空軍防炮部隊的勞軍樂團康樂隊——「九三康樂隊」——正在「空軍」眷村。當時,鄧樞前同事李成清在「九三康樂隊」擔任二胡手,聽聞鄧家出了一個天才歌手,便讓鄧麗君跟隨康樂隊前往各地勞軍演出。
可以說,李成清是鄧麗君的啟蒙老師,他教會她一些歌唱技巧以及舞臺經驗,雖然每次勞軍演出只有五元、十元的微薄收入,但是卻讓小小年紀的鄧麗君迅速成長,積累了很多演出的經驗,為日後成為歌壇巨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因於此,鄧麗君成名後依然熱衷於勞軍以及其它慈善公演,並有了「義演皇后」的美譽。
1979年的「假護照風波」之後,鄧麗君遠走美國。不想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之後,鄧麗君成為眾多內地青年男女痴迷的對象,這令臺灣當局感到恐慌,他們害怕臺灣對鄧麗君的批評會導致鄧麗君倒向內地。於是,臺灣高層派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與鄧麗君聯繫,宋楚瑜夫婦還與鄧麗君共進晚宴,相談甚歡。但臺灣方面仍未放下戒心,通過鄧麗君還在軍中的三哥鄧長富與她的父親鄧樞接洽,得到鄧父的表態才決定重啟力捧鄧麗君的議程。
1980年,國民黨文工會主任楚崧秋親自赴美邀請鄧麗君回臺演出,排場盛大,等於是為「假護照風波」平反。一回到臺灣,鄧麗君也投桃報李,立即開始勞軍和義演,很明顯,此時讓鄧麗君勞軍,是給海峽彼岸看的政治作秀。
鄧麗君返臺演出第一站設在與廈門隔海相望的敏感地帶:金門。在金門,臺灣當局曾多次用氣球將鄧麗君的錄音帶飄至福建地區,以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這一次,鄧麗君在金門勞軍時,與三軍將士合唱的是內地所謂的「黃色歌曲」《何日君再來》,並用大型擴音器高聲對內地方向喊道:「各位大陸同胞:我是鄧麗君,我知道大家在聽我的歌,我感到非常榮幸,如果大家聽到我的聲音,就請跟我一起唱!」《何日君再來》這首抗戰時期的老歌,在歷史上就飽受爭議,一向被內地認為是鼓吹「國軍反攻大陸」的反動歌曲,此時鄧麗君演唱這首歌,似乎也不僅僅是演唱這麼簡單。
10月,鄧麗君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盛大義演,門票收入全部捐獻給自強愛國基金。1981年初,臺灣「新聞局」特別頒發「愛國藝人」獎給鄧麗君,同年8月,鄧麗君跑遍臺灣,勞軍一個月,軍中情人的形象牢不可破。在兩岸關係尚未緩和之前,冷戰陰影下的臺灣當局,順手就打出了一張「鄧麗君牌」,未必起到什麼反共救國的奇效,但是卻將鄧麗君裹挾其中,難以自拔。
不過,和羅大佑、陳昇、黃耀明等人鮮明的政治立場相比,鄧麗君給人的印象還是一個溫婉的小調歌后,和什麼間諜似乎扯不上關係。可是,你要說是捕風捉影,似乎也總有一點風聲在影響你的判斷。
鄧長富回憶,在王蒙和劉忠德擔任文化部長時期,內地都曾有機構跟鄧麗君的經紀公司積極接觸,具體商談過演唱會的事情。但因為鄧長富在臺灣軍中任職的關係,所以未能成行。但另一種說法是劉忠德回憶,當時他們之所以沒有邀請鄧麗君,是因為當時臺灣有報紙稱鄧麗君是特務。
請注意這一時間節點,此時鄧麗君尚未去世,《獨家報導》還沒有刊發報導,谷正文也沒有出面曝露鄧麗君的真實身份。臺灣媒體是怎麼知道這一情況的?如果報導失實,鄧麗君本人為何不以法律手段討回公道?連內地都知道了,為何鄧麗君本人視若無物?莫非,他們說的是真的?
最大的疑點還在於鄧麗君政治色彩濃重的葬禮現場。
1995年5月28日,鄧麗君出殯,所有在場的弔唁者都親眼目睹,鄧麗君的棺木上覆蓋著中華民國國旗!這在一名歌手的葬禮現場顯得太過扎眼。
曾經的「新聞局長」、時任「臺灣省省長」宋楚瑜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李登輝特頒「藝苑揚芬」挽額,國民黨追贈國民黨最高榮譽「華夏一等獎章」。國民黨政要連戰、吳伯雄、郝柏村、王金平以及民進黨大佬陳水扁係數到場,為其抬棺的,則是十幾位臺灣現役軍人,而她生前的愛過的人,無一到場。
這場聲勢浩大的葬禮共耗費新臺幣100萬元,出資者並非鄧家,而是中華電視臺。中華電視臺早年有軍方背景,是軍方教育部門主辦的電視臺。華視總經理張家驤將軍與鄧麗君關係非同一般,為鄧麗君安排數場勞軍活動。
鄧麗君一直熱衷於勞軍,1991年,已經淡出樂壇4年之久的鄧麗君自費返臺赴金門勞軍,至此,鄧麗君一共五次登上金門勞軍,在臺灣當紅歌手中絕無僅有。張家驤回憶,1992年春節,鄧麗君到華視來看他,張家驤問她能不能參加華視的演出,他說這是到三軍基地做勞軍演出,鄧麗君一聽說是勞軍,就馬上同意了。
1993年3月27日在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舉辦名叫「永遠的情人」勞軍晚會,鄧麗君完全自費前來,而且不收一分酬勞。1994年6月,黃埔軍校建軍70周年,在鳳山舉行「永遠的黃埔」勞軍晚會,鄧麗君又是自費回來參加。她還有個很大的心願,就是到陸海空三軍基地每一個基地都要去勞軍演出,但因為鄧麗君過早去世,這個心願沒有達成。
隸屬臺灣「國防部」的光華電臺和鄧麗君合作電臺節目《鄧麗君時間》,對內地廣播,這檔節目直到1995年鄧麗君去世才結束。可以說,就算鄧麗君不是間諜,她在那個特殊時期,也一直是臺灣當局向內地宣傳攻心的重要武器。這恐怕是鄧麗君去世後可以備極哀榮,享受僅次於老蔣小蔣的高規格葬禮的主要原因吧。
谷正文聲稱臺灣情報部門保留著鄧麗君的所有檔案,可以佐證他的話絕非虛言。
無人知曉真相的孤獨,那麼,我們就等待著這些檔案可以公諸於眾,讓籠罩在鄧麗君身上的謎團早日煙消雲散。
【微信號】hm15040343759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