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錯過了最愛的那個人,
不是愛情敗給了現實,
而是我們每個人真實的人生需求,
選擇了我們伴侶的樣式,
選擇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本公眾號留言功能已經開放,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
♥
記憶裡,見過鞏俐三次在公開場合流淚,都跟張藝謀有關。
鞏俐第一次公開流淚,是1996年跟張藝謀在坎城電影節上的重逢,那時候兩個人已經分手,記者問起兩個人還會不會合作?張藝謀沉默不語,鞏俐淚如雨下。
鞏俐第二次公開流淚,是在2006年3月,兩人分手11年後的再次合作,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電影發布會上,張藝謀提及在14年前,他曾經在長城上許願,一定要讓鞏俐演一次女皇——鞏俐的眼淚在剎那間奪眶而出。
鞏俐的第三次流淚發生在前幾天,她出席一個活動,本來一襲白裙、笑容甜美、雍容華貴的她,在見到張藝謀的瞬間,突然泣不成聲,哭成了淚人……
張藝謀不愛鞏俐嗎?答案是——並非如此。
張藝謀跟鞏俐相遇在1987年,當時張藝謀找鞏俐演《紅高粱》的女主角,在拍戲的過程中,兩個人走在了一起,自此開始了他們珠聯璧合的電影人生。
當時的張藝謀還是有婦之夫,他跟鞏俐的戀愛,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承受了公眾最嚴厲最尖銳的口誅筆伐,在鋪天蓋地的罵聲中,張藝謀甚至做好了身敗名裂離開演藝圈的準備,有一段時間,他沒有戲拍,不得不通過親自去演電影來轉移公眾的注意力。
無論有多少反對意見和社會壓力,張藝謀都沒有屈服,他堅決要求離婚;前妻肖華跟他相識於微時且溫柔賢惠,張藝謀對她有著深深的歉疚和深切的感恩,可鞏俐的出現,猶如天雷勾動了地火,他的激情一發不可抑制,他無法讓自己忘記她,只好選擇背棄妻子。
他跟前妻離婚後,跟鞏俐走在了夫唱婦隨的大道上,他們合作的8年,是張藝謀導演成就達到巔峰的8年,是鞏俐一生中最輝煌的8年,他們都激發出了對方最璀璨最光芒四射的一面,成為世界影壇上最耀眼的夫妻檔。
我們印象裡的張藝謀都是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可是跟鞏俐在一起,張藝謀會搞怪、會調皮,也會含情脈脈、柔情萬種;他傾盡全力去打造她,一手把她推到國際巨星的位置上。而且,自鞏俐開始,他的審美已經固定化,他之後選的女主角,相貌都神似鞏俐,他再也不曾有過御用女主角。
他一直記著自己對她的承諾,無論隔了多少年都要實現鞏俐的「女皇夢」,他其實一直都想跟她再合作的,只要有適合她的角色,他的第一選擇都是她。
可以說,鞏俐是張藝謀此生唯一一次轟轟烈烈、撕心裂肺的愛情故事的女主角,經歷了鞏俐之後,張藝謀內心洶湧澎拜的激情漸漸平息,他終於不再為情所困,終於成了一個純粹的電影人。
在這裡,我們先拋開道德的批判,畢竟在感情的世界裡,對錯對結果的影響並不大,我們在這裡只是單純地探討一下,這樣真切深邃的愛情,他為什麼不願意娶她呢?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愛情的結局只能是花好月圓,可是,當你經歷了更多的人生,體察過更多的人世滄桑,你就會明白,愛情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結局:那就是黯然離去。
愛情只需要相互吸引,而婚姻卻需要彼此適合。張藝謀比鞏俐大了15歲,他看得很清楚,他很愛她,但是她未必是適合他的妻子。
張藝謀是老派的大男人,理想的妻子是那種溫柔內斂、甘於站在他背後默默奉獻的傳統女人;而鞏俐是一個經常拋頭露面的大明星,豔光四射且張揚自信,這樣的女人充滿了野性的魅力,可以滿足一個男人對於女人的所有幻想,可是作為一個朝夕相處的伴侶,她卻經常讓張藝謀覺得很不自在。
從張藝謀跟陳婷生了3個孩子才結婚的事實看,張藝謀是信奉多子多福信條的男人,而鞏俐這樣的大明星,有可能放下演藝事業一口氣生一堆孩子嗎?
更深層的原因是,當年跟張藝謀在一起的鞏俐還太年輕,還不能處理好跟愛人的孩子的關係,還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
張藝謀跟前妻的獨生女兒張末爆料,鞏俐堅持不讓張藝謀接她的電話,這件事讓小張末記恨鞏俐很多年,在張末成年後終於有話語權的時候,她直接向媒體表達了她對鞏俐的強烈不滿。
毫無疑問,鞏俐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很小氣,張藝謀雖然跟前妻離婚,但是孩子始終是無辜的,孩子需要爸爸,在思念爸爸的時候給爸爸打電話,爸爸的女友竟然不讓爸爸去接,這件事對張末造成的傷害以及給張藝謀造成的困擾,始終是他們關係裡不能提的暗傷。
可是當年的鞏俐也只有二十多歲,她的年齡讓她不具備設身處地替人著想的能力,作為一個年少成名的女孩子,她受盡萬千寵愛的同時,也無形中滋長了一些驕橫和跋扈,成功的光芒掩蓋了她為人處世上的不成熟,這些幼稚最終凌遲了她的愛情。
其實不僅是鞏俐,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最後嫁的男人,也許都不是我們最愛的那一個。
那些刻骨銘心的愛侶,往往走不到最後,那些撕心裂肺的感情,總是以悲劇收場;有多少個有情人,愛過了又分離,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
正因為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才有了無數的痴男怨女,
才有了難償的風月情債,
才有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悲鳴,
才有了一次一次地情不自禁,一次一次地淚流滿面。
真愛過,才會懂——終有夢,終有你,在心中。
我們總是錯過了最愛的那個人,不是愛情敗給了現實,而是我們每個人真實的人生需求,選擇了我們伴侶的樣式,選擇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真愛永不泯滅,但是婚姻需要的,從來都不僅僅是愛情,這也許就是鞏俐的眼淚告訴我們的人生真相:很多時候,分手不是因為不愛,只是不適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