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與海市蜃樓
煙臺市蓬萊閣,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依山傍海,山光水色堪稱一絕。在古代傳說中,渤海裡有三座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相傳當年,秦始皇出海求藥和八仙過海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蓬萊閣仙境(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上,蓬萊閣常有海市蜃樓出現,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更為蓬萊平添幾分神韻。可以設想,在蒙昧未開的年代,當海市蜃樓突然出現在古人面前,將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震撼!車水馬龍,亭臺樓閣,那樣真實可見,卻又遙不可及、變幻莫測,如夢似幻…
於是,古人篤信,在蔚藍的大海上,漂浮著幾座迷人的島嶼,那是仙人住的地方,那裡瓊樓玉宇,那裡美樂飄飄…
顯然,這就是海市蜃樓奇觀,在古人嚮往世外仙境心理上的投射,而這種心理投射又是如此自然,如此順理成章,如此讓人無法抗拒。真實地說一句,擱我是古人,看過蜃景奇觀後,我也會這樣想。
蓬萊閣海市蜃樓(圖片來自網絡)
歷代文人留墨蓬萊閣
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蓬萊歷來為文人墨客,趨之若鶩之地,歷代文人,翰墨流芳,為蓬萊閣增色不少,節選如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
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萬物,豈有貝闕藏珠宮。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蘇東坡。
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沈括。
…
蓬萊閣(圖片來自網絡)
海市蜃樓形成原因
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海市蜃樓也慢慢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海市蜃樓的出現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由物理常識可知,當光線在同一密度的均勻介質內傳播的時候,它以直線的方向前進。但當光線傾斜地由一個介質進入另一個密度不同的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這就是所謂的折射。
空氣本身就不是一個均勻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它的密度是隨高度的增大而遞減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所以,當光線穿過不同高度的空氣層時,就會引起折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折射現象,所以並不覺得多稀奇。但如果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變化比較劇烈時,就會導致明顯的折射,甚至引起全反射現象。
這個時候,不知道哪個旮旯的景象拐彎抹角地,折射進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真真地看到了景象,但眼睛仍是習慣於直視,可直視過去的地方分明不應該出現這個景象啊!此時此刻,神秘的海市蜃樓就出現了!
海市蜃樓成因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說,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幻景,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自然現象,跟晚霞烏雲彩虹,打雷閃電下雨,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海市蜃樓極為少見,也正因如此,才凸顯了它的神秘和珍貴,人們都以目睹這一奇觀而引為平生一大幸事。如果海市蜃樓像晚霞烏雲一樣常見,大家也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海市蜃樓為什麼鍾情於蓬萊閣?
古人早就清楚,海市非「常人」所能見,正所謂「海市不是你想見,想見就能見」,考驗人品和運氣的時候到了。於是,長久以來,它的神秘指數與日俱增,更加令人心馳神往。
海市蜃樓(圖片來自網絡)
海市蜃樓之所以少見,是因為它出現的條件很苛刻:
首先,它需要空氣因溫度差異形成溫差層,從而形成密度差異層。其次,它需要海面能見度足夠清晰,最好是雨過天晴。另外,它還需要無風或風力極微弱的條件下,因為當大風一起,引起了上下層空氣的攪動混合,上下層空氣密度的差異減小了,光線不會再發生異常折射和全反射,那麼所有的幻景就會立刻消逝。蜃景更容易出現在沙漠、海灘等地,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地表和周圍的溫度和溼度差異較大,空氣密度不一,很容易發生光線折射。而山東蓬萊閣地區容易形成海市蜃樓,也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
關於蓬萊閣海市蜃樓的故事
海市蜃樓的出現,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地球人都知道蓬萊閣易出蜃景。於是,在1986年,中央電視臺聯合山東電視臺,專門成立了海市蜃樓攝製組,常年駐紮在蓬萊市,「守閣待蜃」。但二年多過去了,卻一直沒有捕捉到海市蜃樓的影子,只好遺憾地離開了。就在他們離開半個月後,蜃景出現了!這就叫「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個有福之人叫孫玉平,是一個攝影師。
蓬萊閣的海市蜃樓(圖片來自網絡)
1988年6月17日,孫玉平正和同事們在在蓬菜市拍攝一部電視片。下午二點二十分,孫玉平在鏡頭裡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揉了揉眼睛,離開攝影機,向遠處張望了一眼,頓時驚呆了。只見蓬萊閣對面,黑山島以東一百公裡的海面上,出現了一條巨大的淡黃色光帶,同時大霧瀰漫,慢慢地,在霧中隱隱出現了高樓大廈的輪廓。
孫玉平很清楚,那裡並不存在這樣的景色,他不禁興奮地叫起來:「快看!這不就是海市蜃樓嗎?」同事們聽到他的喊聲,定睛細瞧,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家激動不已,趕緊停下手頭的拍攝工作,將攝像機鏡頭對準海市蜃樓出現的方向。這次蜃景持續時間極長,從下午二點半,一直到晚上七點鐘,他們拍到了一套珍貴的海市蜃樓錄像。
海市蜃樓(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蓬萊閣以北海面上出現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清晰度最高的一次海市蜃樓。也是有史以來,最詳細完備的海市蜃樓影像資料。那些畫面變化萬千,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令人目不暇接。一會是蔚為壯觀的群山,一會是人流熙攘的都市,還出現有輪船、高樓大廈、樹木草地等不一而足。這些珍貴的鏡頭,填補了歷史上海市影像資料的空白,也用事實告訴人們:海市蜃樓不是虛幻!
後來,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一些國家獲悉後,紛紛願出高價購買這套錄像片,但都被一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