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臺天上有,今日落蓬萊。」蓬萊地處我國山東,自古以來便有許多神話傳說描繪此地。該地瀕臨渤海與黃海,漫漫無際的大海更為這裡增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1988年6月1日,6月14日以及6月17日,在蓬萊的海面之上竟然出現了3次海市蜃樓,總時長達6小時,令人驚豔不已。
「風和日麗海天色,海市蜃樓畫勝詩。」海市蜃樓乃是光線折射所形成的奇妙自然景象,既是光線折射,那就一定有源頭。但令人驚訝的是,蓬萊出現的海市蜃樓找不到原型。
是真有其事還是眾人的謠傳?蓬萊此地為何又會頻頻出現海市蜃樓的奇景?奇妙的海市蜃樓,為蓬萊塗上了綺麗的色彩。
地理位置造就海市蜃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蓬萊屬於山東煙臺,該地被渤海黃海環繞,擁有非常優美的自然環境,而此地也是海市蜃樓的高發地帶。
古人認為,海市蜃樓是蛟龍吐氣形成的神奇景象,乃是祥瑞之兆。因此蓬萊自古便有著許多奇妙的傳說,又有蓬萊仙島之稱。
但在科學的角度來看,海市蜃樓乃是一種光學現象。由於平靜的海面具有很好的折射性,因此蓬萊獨特的地理位置為該地頻現海市蜃樓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蓬萊曾多次出現過海市蜃樓的景象。
但1988年出現的這三次時間相距之短、持續時間之長、展現場景之豐富,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年的6月到9月,都是蓬萊海市蜃樓的高發時段。在此期間的雨後,往往會出現這一奇妙的自然景象。在外國人看來,海市蜃樓是惡魔留下的幻影,會給人間帶來更多的苦難。但在中國人看來,這是神仙留給普通人的饋贈,人們可以藉此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
海市蜃樓的景象令人難忘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大文豪蘇軾,就是海市蜃樓的親歷者之一。
雖然他是一個古人,卻也明白海市蜃樓都是幻影的道理。而蓬萊的海市蜃樓,卻有著神秘的色彩。許多人堅信它的存在向世人宣告著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秘密,等待著有緣人前去發現。
蓬萊1988年的這三次海市蜃樓,呈現出的並不是現代化的景象,而是古時候的畫面。
據目擊者描述,在當時的海面上空還可以見到幾名女子匆忙走過的場景。更有人將海市蜃樓的景象與現實中逐一對比,竟沒有找到這一景象的原型。若是沒有原型,這一景象又是從何反射而來的呢?
自此之後,人們對於海市蜃樓產生了種種質疑。蓬萊這一次的海市蜃樓,可否證實這一現象並不如科學家解釋的那樣,僅僅是光學的自然現象。
某種超自然的能力,或許正在給人類暗示些什麼。這一想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他們也渴望知道海市蜃樓背後的秘密。但疑雲的背後也給了人們遐想的空間,在中國各地並不乏出現海市蜃樓的地方。
但像蓬萊這般因海市蜃樓知名國內外,引得無數人嚮往的地方,卻少之又少。這個神話故事中的海外仙山,寄託了無數人的美好願景,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遊客。
超自然能力還是自然現象?
對於蓬萊的海市蜃樓,目前眾說紛紜,尚且沒有準確的定論。但社會各界人士的觀點總結下來,不過如下幾種:
其一,為劇組景象說。科學家提出這樣的看法,蓬萊的海市蜃樓乃是劇組的拍攝場地反射而來。
由於劇情拍攝之後布景便撤掉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原型。這一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也解釋了為什麼會出現古裝女子移動的景象。但由於缺乏具體的證據,劇組影像說也僅僅停留在口頭階段,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其二,為時空穿越說。這一觀點認為海市蜃樓反映的是同一地點不同時代的場景,這也解釋了為何蓬萊海面會出現古裝女子的形象。
在此之前,就有科學家表示宇宙間存在第四維,而第四維恰恰就是時間。人類生活在三維的世界,因此無法查看過去與未來。
但海市蜃樓的出現打破了三維的限制,讓人們看到了古時候的景象。這一說法頗具浪漫色彩,也是人們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說法。
其三,為平行空間學說。該觀點認為在宇宙之中有多個時空同時進行,由於時空的發展有快有慢,自然呈現出不同的景象,而蓬萊海市蜃樓展現的恰恰是一個發展較為緩慢的時空景象。
通過研究海市蜃樓,人類或許可以弄清楚平行世界的秘密,甚至能在不同的世界間進行穿梭。
最後,還有人認為蓬萊海市蜃樓不過是眾人想像的產物。受到當時設備的限制,人們無法輕鬆拍下照片記錄這一動人的場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普通的畫面經過人們的再加工,展現出了神秘的奇幻色彩。蓬萊海市蜃樓,不過是人們想像中的產物。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最後一種看法有著很高的可能性。因為在我國的歷史上先後發生過多次海市蜃樓,但僅蓬萊1988年的這三次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測。
而蓬萊是神話傳說八仙過海故事的發生地,本就有著奇幻的色彩。海市蜃樓的頻繁出現,為人們的想像創造了條件。
至於找不到原型一事,其實也比較容易解釋。
首先針對蓬萊的海市蜃樓,並沒團隊展開系統的研究。人們表達的種種看法,也僅僅是停留在猜測階段。並沒有人拿出證據證明,在我國真的找不到這一景象的原型。
隨著時間的流逝,要想找到原型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也使得蓬萊的海市蜃樓變成一個未解之謎。
諸多說法讓蓬萊更加神秘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但無論如何,蓬萊的海市蜃樓帶給當地的影響,確是利大於弊。或許也是出於這一考慮,當地政府才沒有用科學打破眾人的種種猜想。
現如今,有許多人為了一睹海市蜃樓這樣的人間奇景,不惜跨越千裡來到山東煙臺,這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而1988年蓬萊海面先後三次出現的這6小時的海市蜃樓,則成了當地的一張名片。
比起背後隱藏的種種科學道理,種種神秘的猜想更符合大多數人的獵奇心理。在古時候,人們遇到難以解釋的自然現象,往往會將其歸於神明的旨意。這不僅會讓人免於未知的恐懼,還可以寄託美好的祝福。
如今的蓬萊已經成為文化歷史名城,來到這裡的人們在欣賞海洋極地世界、三仙山等景區的同時,還能對海市蜃樓的奇景產生一種憧憬。
當遇到陰雨天氣之時,本該為形成打亂而惆悵的心,也因為海市蜃樓的存在變成了一份期待與驚喜,而這,就是海市蜃樓對於當地的重要意義。
1988年蓬萊海面上空出現的三次海市蜃樓,原型至今尚無定論。但對於人們來說,追根究底固然可以讓大家了卻一樁心事,但懸而未決的謎題,卻給眾人留下了更多想像的空間。
也恰恰是因為這一緣故,並沒有哪位科學家刻意打破這份美好。真相固然重要,但人們的生活也需要美麗神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