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 寒露讀詩:那些露水盈盈的詩情

2020-12-24 漯河統戰網



悲春傷秋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繞不過去的一道坎,露水和落在草上的春雨,也往往都是借景抒情的唯美意象。而無論夏春秋冬,但凡遍地冷露,露水盈盈,都會勾起詩人們的無限詩情。



《池上》

【唐】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涼風習習,晨露清冷,蘭花凋零,荷葉雖殘破依然帶綠的寥落景象,正在無聲地訴說著寒露的到來。酒意初醒,如果這是真的,天地之間的變化真讓人如夢初醒。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懷鄉思親之情悽楚哀感,濃重悲涼。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桂花怡人,絲絲寒意,望月興嘆,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宋】柳永


望處雨收雲斷,

憑欄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萍花漸老,

月露冷、梧葉飄黃。

遺情傷。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灑會,

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

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

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斜陽已盡,無人與我立黃昏,用孤雁哀鳴,來襯託自己的羈旅之苦和孤獨悵惘,可謂妙合無垠,聲情悽婉。



《野有蔓草》

詩經·國風·鄭風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田野郊外,草蔓露濃。一對青年男女不期而遇,情長意濃,自然結合,表現出內心的無限喜悅。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梧桐是雨天黃昏的哀惋悽迷,是秋天的蕭瑟清冷,是月色寒風裡的惆悵。但此時此刻悽美的不只是一層秋雨一層涼,更是詩人因與朋友聚散無常的哀怨與悲涼。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閒。


雖然描寫的是在秋風瑟瑟的空樓中,衣著單薄的妙齡少婦幻想著如意郎君能來陪伴她共度歡顏。實則是詩人借女子的閨怨表達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的壯志難酬。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雲英化為水,光採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朝飲花露,夜臥松下」字字都在表達著詩人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孤高自足於風霜之際的人生境界。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入蒹葭秋色動,雨餘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古木蒼臺,蒹葭風動,楊柳暮煙的秋日蕭瑟是詩人年華已逝的寫照;露溼野花,露重壓枝,更是詩人年老方得志,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愁苦鬱悶的象徵。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後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草黃葉落,冷露蒼茫,秋天本就是充滿著衰敗與凋零之感。而今詩人卻要在此情此景之下送別友人,天涯路遠,濃濃的不舍也只能化在烈酒中,道一聲珍重,來日再相逢。


相關焦點

  • 詩詞中的寒露:娟娟寒露中 靜看秋意漸濃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寒露和此後的霜降,是季秋的兩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季秋」是什麼?  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九月。
  • 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寒露節氣」
    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寒露節氣」張秀陽/整理
  • 庚子寒露節氣詩詞36首,一網驕陽觀北海,滿屏瑞雪看新疆
    詩家九愛黃花酒,一字千金凝露香。翁客養生相合好,老人節日壽綿長。賞景詩情漾,填詞展麗章。註:「金英」菊花的雅稱。《庚子秋分》原創詩詞19首,誰將晝夜恰平均,又把秋天對半分原創《白露》詩詞27首,九月秋添雲水長,西風吹雁下瀟湘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今天寒露,聽最美的節氣詩詞
    寒露,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全年第十七個節氣。一個月前是白露節氣,彼時陰氣漸重,在草葉上出現了晶瑩的露水。四季(春夏秋冬)與五行(木火金水土)對應,秋屬金,金色白,所以用「白」來形容秋天的露水。隨著一天天冷下去,今天到了寒露節氣,顧名思義,就是露水變得明顯寒冷了。今天推薦的這首詩,叫《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讀古詩詞,邂逅詩畫夕陽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太陽收回炙熱的光芒,柔和的夕陽灑落溫情的餘暉,此刻,陽光不燥,微風正好,倦鳥歸巢,工作了一天的人們也陸續進入了家門,開啟了一天中最為安逸嫻靜的時刻,溫馨又從容。時光荏苒,四季更迭,朝霞燦爛,夕陽如畫,生命裡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 【詩路心語】東升詩詞 / 馮強升著
    東 升 詩 詞       馮強升/著一、《東升詩詞》內容簡介:    《東升詩詞》,馮強升著,收錄馮強升近幾年創作的格律詩詞八百首。作者把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以詩詞的形式記錄下來,用詞考究,格律嚴謹,文思縝密。
  • 詩詞大會:9歲「小詩神」吳雨曼,敗給北大博士,離場詩驚豔四座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結束,這一季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彭敏奪冠,第九期裡,田涵辰小朋友的開場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讓我發現詩詞大會的孩子越來越多了,而且表現越來越好,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名「小神童」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出風頭的9歲小女孩——吳雨曼。
  • 專訪「詩詞大會」蒙曼 | 詩詞無用的年代,為何我們還要讀詩?
    學生聽她的課輕鬆快樂,沒人知道那些笑話都是她對著鏡子練好的。第一次上「百家講壇」的時候,蒙曼只有32歲,是這個節目最年輕的講師。「我並不比別人強,事實上人家先天會覺得你不如人,而你不能坐實這種想像。因為介意,所以要努力。」
  • 那些年我們讀不懂的詩
    很多詩,我們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語文課裡就有歷朝歷代的許多古詩。從最簡單的《詠鵝》《憫農》開始,到後來讀初中、高中,以及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詩歌,始終伴隨著我們學習語文的歷程。當然,詩,不僅僅指的是狹義上的「律詩」,還包括詞、賦等。 小時候因為要求背誦詩歌,我還一度反感過,心想為什麼老師非要讓背這些沒用的東西?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詩)篇
    1、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詞》 唐·劉禹錫2、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3、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4、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漁家傲》 宋·李清照5、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 今日寒露|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年年鴻雁飛萬裡傳消息那些穿梭於天際的精靈寄託了誰的思念誰的別情二候雀入大水為蛤嘰喳的鳥雀悄悄消失>而蛤蜊卻被衝上沙灘向新一年的秋天報到三候菊有黃華小詩如秋菊豔豔霜中明秋天裡的那抹亮色讓人心醉神迷只是轉而在靜默中積累寒露·詩詞《池上》唐·白居易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詩情「話」意迎新年!東區舉辦詩詞朗誦盛會
    詩情「話」意迎新年!東區舉辦詩詞朗誦盛會 2021-01-0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三希講堂節氣專題第十一期之寒露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來,秋意濃,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從前夕連日的忽陰忽晴、忽雨忽熱,雨來寒涼、雨聲伴夢。到今晨霧薄霾淡,秋高氣爽風拂逐雲開。甚至是門前階上,幾片脫枝的黃葉飄落。無一不令我們由心而嘆——寒露悄悄來咯。那麼,伴隨著寒露的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同學們快來本期的三希節氣小課堂尋找答案吧!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 讀詩和不讀詩有什麼區別?下場雪就知道了
    講真,讀詩和不讀詩真的區別很大,一場雪,就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詩詞的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詩亦如山應有骨,筆難比月更多情——楊逸明詩詞選抄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上海詩詞學會顧問。庾樓中秋詩會未克赴約賦詩寄諸友海上中秋夜,心馳到鄂州。前賢應矚目,今彥正登樓。月映人人醉,風傳句句遒。彙編留一頁,我亦有詩投。賀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步馬凱同志原韻騷客聚京城,欣然聽雪聲。一堂皆笑語,五屆滿詩情。
  • 每天讀一首古詩,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詩詞之美人人愛之,哪怕是在以白話為主旋律的今天,我們還在學古文,讀詩詞。《詩品序》中指出「作品都是作者的文本心靈,是作者感情活動的外在表現。」詩詞是智慧結晶,是思想的載體,用詩轉述自身生活中感悟與心情,是懷才不遇,是思念的故鄉,是江河之大的感悟,是歲月的如梭的嘆息。
  • 詩詞丨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立秋,標誌著秋天的開始,也是一年中最富有詩情的時刻。酷暑已盡,人人喜涼;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綠意將褪未褪,草木將黃未黃,伴著明亮而不毒辣的陽光,品嘗最宜人的自然。這個季節,最適合在午後品讀唐詩宋詞,一杯花茶,一碟點心,偷得浮生,半日閒。有人說,秋天是寂寞的,也有人說,秋天是淡然的,那麼,詩人眼裡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
  • 詩詞丨初讀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總有一句詩,讓你讀來驚豔無比, 總有一句詩,讓你想起久久回味。 在那麼多詩詞中,總有一句戳中了你的心,鐫刻其中,讓你感嘆詩人的際遇,映射自己的內心,總也無法忘懷。
  • 敕勒歌是詩嗎?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我們中國人大多從小學習過詩詞,有這樣一首詩和《靜夜思》、《詠鵝》一樣家喻戶曉,但是這首詩為什麼讀起來好像有點彆扭呢?仔細分析,原來是因為前幾句讀起來不押韻,那麼這首詩為什麼前面讀起來不押韻呢?不押韻的還叫作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音闕詩聽二十四節氣系列再出新歌《寒露》來襲戲腔驚豔全場
    這段時間無論是在短視頻平臺,還是大街小巷,相信都能聽到一首以節氣命名的歌曲,這首歌就是由音闕詩聽工作室出品的《芒種》。歌曲發布後迅速走紅,引發了全網翻唱熱潮。而在《芒種》之後,音闕詩聽再度推出了二十四節氣系列的音樂作品《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