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升 詩 詞
馮強升/著
一、《東升詩詞》內容簡介:
《東升詩詞》,馮強升著,收錄馮強升近幾年創作的格律詩詞八百首。作者把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以詩詞的形式記錄下來,用詞考究,格律嚴謹,文思縝密。每一首詩都蘊含哲理,既勵志又抒懷,將自己從教,從戎,從政的履歷寄於詩中,從中展示出一位人民公僕的襟懷於擔當。
二、作者簡介:
馮強升,筆名,東升,山東安丘人,生於1966年,研究生學歷,從戎28年,上校軍銜。曾任河南省方城縣人武部部長和山東省肥城市人武部部長,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正處級檢察員山東省紀委監委一級調研員。現任山東省紀委監委駐省檢察院紀檢監察組副組長。業餘時間尤喜格律詩詞,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詩詞學會會員,濰坊詩詞學會會員,安丘市詩詞楹聯協會顧問。作品散見於《中華詩詞》《解放軍報》《法制日報》《山東文學》《歷山詩苑》《甘肅武威詩詞》《安丘詩詞》等多家報刊雜誌。
三、《東升詩詞》序
詩緣於情,詩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永恆主題。詩詞從來是真情的載體。詩家的心與現實生活是詩意的溝通。真情,既是詩意的深度、高度的有機統一,也是詩家感情和思想的詩意凝結。《尚書· 堯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清初詩論家葉燮說「:詩之基,其人之胸襟也。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宏,志遠則旨永」。清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白居易曾說: 「 大凡人之感於事,必動於情,然後長於嘆,發於吟詠,則形於詩歌矣。」馮強升先生正是受到深深的震動有感而發。雷蘭克林曾有句名言「:你熱愛生活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馮強升先生除了天資聰穎、才思敏捷,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珍惜時間,不讓每一刻虛度。他勤於思考,敏於即興,能利用點滴時間,隨時隨地醞釀詩稿。這本詩集中的不少詩作就是他在外地考察、開會、辦案的旅途中寫成的。試看:《改革開放四十年與檢察機關重建四十年有作》初心不改鑄輝煌,砥礪前行士氣昂。因正衣冠常對鏡,為除蠅虎備行囊。春秋四十未虛度,使命一肩仍未央。鑄就檢魂憑傲骨,廉明公正有擔當。詩人寫詩不只是為了藝術,更是為傳達或強化某種思想而作而吟。馮先生的七律《省級紀委紀律審查業務研修班圓滿結業感懷》最是清風常入戶,不教案牘染塵埃。再看馮先生的《暴雨》瞬間銀練已縱橫,捲地風雷肆虐傾。馬路穿行如渡水,房簷飛瀑作和聲。一簾雲幕樓群遠,萬柱激流溝壑平。忽覺心頭憂患起,家鄉父老可安寧?我更看重他這些關乎平民疾苦的詩作。一場暴雨,他首先想到的是家鄉父老,家鄉是否水患?鄉親是否受災?這些情真意切、自然感人的詩句 ,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內涵 ,增強了作品的厚重感和現實感。明人胡應麟在《詩藪》中說「:近體之難莫難於七言律」。又說「:七言律,對不屬則偏枯,太屬則板。二聯之中,必使極精切而極渾成,極工密而極古雅,極整嚴而極流動,乃為上則。」馮先生的七言律詩,不僅意境富有哲理,且對句工整 ,如行雲流水,疏密適度,張馳恰到好處。白居易曾說過「:歌詩合為時而作」。一個詩人應該密切關注所處的時代,關注身邊發生的大事,關注國計民生。「 詩,應該有意境、有思想、有哲理,給讀者以生活的啟迪和激勵。詩,應該寫出色彩,寫出聲響 ,給人 以圖畫美和音樂美的享受。」馮先生的詩作, 「 不論是感事抒懷還是山河遊蹤,不論是憑弔緬懷還是題和贈答, 從謀篇構思到遣詞用句 ,都嚴循詩詞韻律 ,且詞藻閃爍 ,詩意縱橫。能寫出這樣的好詩,不單單是因為他掌握了嫻熟的韻律技巧, 更重要的是靠他自己豐實的生活沉澱和深厚的文化學養。」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們再看看他的詠花詩。《汶河溼地晨練得句》(之十二) 田田託出幾枝來,佔盡天姿不染埃。露滴晶瑩彩雲繞,湖心透澈碧波開。三千香韻風傳送,兩岸晨光柳剪裁。許是蜻蜓識人意,搶先一步上蓮臺。《題畫 梅雪情緣》嫣紅萬點競風流,待嫁東君卻帶羞。新著婚紗情不禁,初臨春色意難收。暗香已為冰魂動,勁骨還因料峭留。緣結三生終未了,芳心悄悄遞枝頭。他的詠花詩多達百首 ,詠花詩不僅有家喻戶曉的名花、如雍容華貴的牡丹,朱唇浥露的桃花,風前笑靨的杏花,柔波靜臥的睡蓮,出汙泥 而不染的荷花,鐵 骨冰心的臘梅 ,清波傲 蘭的水仙 ,勁節虛心的翠竹等。馮先生的詠花詩獨具自然清新、厚重大氣、樸實無華的特色。
詩集中 ,有許多篇章是描繪山川風光的 ,這些詩寫得自然貼切,情景並茂,從不同時空、不同角度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品在描繪和讚頌風光的同時,又滲入現代意識,使其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思想內容,更具有鮮明的時代感。《雨中登山》幾朵傘花開落落,三千瀑布唱潺潺。《憑窗瞰秋》一碧高天排雁陣,抒懷最是賞秋光。《戊戌冬至》入九回陽梅欲紅,但求瑞雪也相從。莫教騷客空提筆,一過今宵春漸濃。《廈門乘飛機到青島》摘片雲霞作帔肩,扶風漫步碧雲天。《詠春》一夜東風柳幕開,桃花香裡燕歸來。榆錢串串買單後,梁上舊巢新夢栽。寫山水詩,自晉謝靈運以來,1600多年 ,其間名家輩出 ,寫法各異,但有一條共同的規律,那 就是情景交融,景有特色,情要真摯。馮先生的許多詩作不僅表現了對大自然的讚美,猶能融入現 代生活氣息 ,將抒情寫景說理結合起來 ,讀 來詩中有畫 ,耐 人尋味。錢鍾書先生曾談到,「好詩是靈感所致,隨物應機,詩來尋我,是偶然欲作最能工。」強調沒有詩情不要硬做,是心中有詩情之湧動,不得不做。偶然為之,方有好詩。
馮先生的詩作是多彩的,我們再看看他的生活點滴。《贈韓校長》胸羅經緯化春雨,心寄教壇任白頭。《題海天食府特色水餃》三千沸浪玉顏洗,一席光鮮口水盈。七律《為兒子侍廚》後四句:入廚精選菜優劣,舉箸先嘗味淡鹹。唯恐手拙有疏漏,聞聽可口便欣然。《父親節感懷》音容如昨又潸然,仙逝椿堂廿六年。立志從戎圓夢後,有心侍奉遠床前。常將囑託諄諄記,總把言行脈脈傳。欲報深恩時不待,古今忠孝兩全。
豐富的人生經歷 ,多 彩的現實生活,為馮 先生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詩材,他勤奮好學,詩才獨具,常常從身邊捕捉詩的具象和意境,狀物抒懷,寄情言志。
馮先生平易近人,在詩友面前、在父老鄉親面前曾不擺譜,沒有半點「 官味兒 」。詩友 相戲 ,稱他為「 馮大檢」,我 們從他的作品裡,隨時都能看到他詼諧幽默的影子。《學詩有感》照著葫蘆畫個瓢,揣摩過後欲招搖。豈知功底在書外,畫虎不成成了貓。
陸遊曾說「 功夫在詩外」,馮先生感悟到了。在他的筆下,有對山河湖海 、亭臺樓閣、綠樹 紅花的描繪和頌揚,有對國 事家事、商海萬象、古今人物的評判,有清新之靈氣,也有時代之正氣。題材 之廣泛,內容之豐富,無不彰顯出他獨特的思想追求和藝術風格。所以寫出了近八百首對仗工整 ,音 韻嚴謹的詩作,這些 作品無不浸透著他深沉的思想,誠實的品德,自然的意趣和婉約的情致。正如王昌齡所說「:意高則格高」。古今詩人無不以抒情言志為己任,唐之李杜、宋之蘇辛,今之魯迅、柳亞子等,皆能含英咀華,以詩詞名滿天下。逮之今人,即景詠物,遂成華章者不乏其人,蓋馮強升先生即此中人物也!每覽古人詩詞,常覺逸興遄飛,深思泉湧,錦詞華章,不絕於篇。今讀馮先生詩詞,頓感颯颯清風,凜然正氣。風格曠古,聲律浩蕩。洪鐘鳴處,天音筆落。詞章華彩,詩意深邃。人言,思想者,物我相融,闌珊處,靈光再現。馮先生詩詞,殘紅寄遠,胸襟坦然,秋聲偶遇,心境高潔。
我和先生同鄉,頻惠先生抬愛。今囑我作序,餘不諳詩詞,為「 序」自忖才疏,不免惴惴。然情感所致,不得不應命提筆,寫下這幾句感言。持取汶水一竿,寒江釣月;慨望雲山千疊,騷壇化雨。值此《東升詩詞》付梓之際 ,由衷的 祝願馮強升先生在詩詞創作道路上春風得意,邁向更大的輝煌!謝謝這位永射天狼、無愧使命的紀檢幹部!詩人因你而更加光彩!
庚子未月潘洪信寫於安丘
四、詩評
馮強升先生《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感懷》賞讀
王立軍
這首詩,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開篇大氣,意境開闊,繼而浮想聯翩。
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感懷
馮強升
一鶴騰飛萬鶴追,濰州處處響春雷。
東風託起心中夢,我不奪魁誰奪魁?
讀到一首好詩,猶如品一壺香茶,賞一園春色,擁一輪明月,使人身心愉悅心曠神怡。馮先生這首絕句是今年「鳶都之邀----濰坊國際風箏會詩書畫雙年展入選作品」,寫詩最關鍵的是立意,只有主題明確了,再來運筆,才能營造開闊向上的意境。這首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卻像一副大寫意畫卷,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個畫面,留白之處蘊就風流,意到而筆未到,給讀者營造了一個博大的想像空間,很自然的擄獲讀者的心,並感染著讀者。此詩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沒有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正如我們日常所說的秀皮不如秀骨,框架布局好,格局也就出來了,讓人讀來九曲迴腸,百讀不厭。
《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感懷》作者只是一位看客,他將自己的所見所感,以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帶領讀者觀賞了濱海放飛場,遊覽了濰坊,認識了濰坊。
我們知道,濰坊是一個被稱作世界風箏都的城市,歷屆的放飛場無論是規模和氣勢都非常壯觀。但是作者沒有寫放飛場什麼樣,而是去從放風箏入筆,一鶴騰飛萬鶴追,給讀者營造了一個壯觀的畫面,這個畫面使人很容易想到的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有了這一恢弘的氣勢,那麼放飛場的壯觀畫面也就不言而喻,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更讓人驚嘆的是「濰州處處響春雷」這一起一承,給讀者一個航拍的畫面。常言道,站的高才能看得遠,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感覺也仿佛鳥瞰了一遍大美濰坊。境由心造,言為心聲,目光所及之處,看到的是濰坊大地的一派春雷湧動的勃勃生機。這種景物的描寫手法,虛實相呼應,讓讀者身臨其境。轉句宕開一筆,轉為情語,直抒胸臆,「東風託起心中夢」心中夢,由實到虛。誰的心中夢呢,當你極想猜測的時候,結句一語道破,我不奪魁誰奪魁。至此,讀者很自然的想到的是,我就是濰坊,濰坊就是我。作者這種主人翁的形象也隨之高大起來了,熱愛家鄉,祝福家鄉,振興家鄉的主人翁情懷也就表現的淋漓盡致了,從而使整首詩升華。 這首詩的特點是,運筆大氣,豪放,託物言志。字面上隻字未提濰坊的發展與未來,但是卻讓讀者對濰坊的發展和美好未來,充滿了期待,「我不奪魁誰奪魁」,濰坊必定領先!
水平所限,雖不能深層次探究,但是好的詩詞讀後,總有一種感慨,故將我的讀後奉呈,以期拋磚引玉,不妥之處,還請作者和眾詩友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