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察民情 為民辦實事」——天門山鎮王姓埡村向永定區發改局...

2020-12-23 瀟湘晨報

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16日訊(通訊員 趙剛)11月16日上午,永定區天門山鎮王姓埡村部分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一行將印有「扶貧察民情 為民辦實事」的鮮紅錦旗送至區發改局,感謝區發改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給予的傾情幫助和大力支持。

「扶貧察民情為民辦實事」,一方面代表著王姓埡村全體村民對永定區發改局扶貧工作的認同與感激,另一方面也見證著永定區發改局為王姓埡村付出的一點一滴。

王姓埡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24人,原先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收入單一。2019年8月,按照上級統一安排部署,王姓埡村被確定為永定區發改局的對口幫扶點,同時向該村派駐了第一書記,吸納2名優秀骨幹力量,成立了駐村幫扶工作隊。

一年多來,永定區發改局先後為王姓埡村下撥專項幫扶資金20餘萬元,幫助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因地制宜實施產業扶貧,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栽種油茶50畝,帶動20戶貧困戶就近務工就業,為其帶來穩定的收入保障;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新修農田機耕道150米,鋪設了1500米長的管道成功引水到集中式供水水池,鋪設3000米入戶管道,有效解決了該村季節性缺水問題,有效改善轄區內飲水條件,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第一書記與工作隊員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挨家挨戶了解村情民意,在了解到村內第一手資料後,根據群眾提出的建議,第一書記向幫扶後盾單位進行了專題匯報,發改局黨組班子多次深入王姓埡村進行實地調研和現場辦公,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要求,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倒排工期逐一解決。堅持開展「屋場會」「送戲下鄉」等系列活動,通過「嘮家常」,讓村民們感受到政策幫扶帶來的切身實惠,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對比,提高對村民群眾對幫扶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實現群眾思想、觀念、情感齊脫貧。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約湘遊·永定區旅遊精品線路
    呼吸著溼潤的空氣,負氧離子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就像為皮膚做了一次深層的補水SPA,清透舒適。 原始的農耕方式生產的稻米,早在清朝年間就被定為朝廷貢品。 柳葉溪古村落 位於天門山鎮王姓埡村,是湖南省休閒農業五星級農莊,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景點。
  • 永定區:甄如輝深入天門山鎮督查指導脫貧質量 「回頭看」
    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17日訊(通訊員 陳淑華)4月15日,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甄如輝深入天門山鎮,督查指導脫貧質量「回頭看」工作。在簡要聽取了鎮村兩級關於脫貧質量「回頭看」前期安排部署和近期推進落實情況匯報後,甄如輝傳達了區委區政府對此次脫貧質量「回頭看」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並對參與入戶調查的區直幹部、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幹部,就如何有效開展入戶調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靈山縣:不忘扶貧初心 牢記為民使命
    2020年1月13日,煙墩鎮建檔立卡貧困戶黃松高在「靈山縣扶貧成果——特色產品迎春展」活動上接過了縣級脫貧榜樣人物表彰之後,堅定地說。遍訪——察民情送溫暖為全面落實遍訪貧困戶的工作,落實好各項幫扶措施,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 張家界永定區:「同心屋場」成為帶貨平臺,促成訂單額20多萬元
    說起屋場會,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的村民劉德民最有感觸的,是黃莊村「同心屋場會」為村民與商會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品供銷關係。屋場會成帶貨平臺,助力穩定脫貧12月16日,黃莊村又舉行了屋場會,村民們烤著火,聊著村裡的發展。劉德民也參加了這次屋場會。說起屋場會,他興致勃勃。
  • 關於印發2020年欽州市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級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認真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各項優惠政策,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優化項目辦理流程,為項目實施提供快捷服務。要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將為民辦實事工作列為重點工作,把完成為民辦實事工作任務作為密切聯繫群眾、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措施,作為改善民生、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實際行動,大力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實施,確保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 海南省委、省政府發布2020年為民辦實事事項,與你息息相關→
    ,並就落實好這些事項向全省人民作出鄭重承諾。從結果來看,8個為民辦實事事項有7個全部完成任務,只有菜籃子工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事項由於臨高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未完成任務,所以未能兌現承諾。圍繞「一老一小」、學生、農民等重點群體的實際需求,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將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高考考場空調設施配置、高中階段學校安裝AED自動除顫儀設備、加強基層新生兒科能力建設、學生眼疾病篩查、「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培訓、農民小額貸款貼息等8個項目作為2020年為民辦實事事項,以切實解決群眾普遍反映的實際問題
  • 今年泉州市實施3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
    剛剛過去的2020年,市委、市政府實施3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35個項目順利完成,1個項目基本完成。今年,泉州市繼續開展為民辦實事工作,將實施39個具體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文體、交通等多領域。3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如下:1. 新改擴建20所公辦幼兒園;2. 改善全市60所中小學校教室視覺環境;3. 持續實施呵護母嬰健康工程;4.
  • 樁樁村中「小事情」 鋪就扶貧康莊大道
    鋪埡村山清水秀,守著個金娃娃過著貧困的生活。如何打造脫貧攻堅升級版,幫助更多的貧困戶脫貧?經過商議,大夥形成共識——發展旅遊業。1.第一次做導演。我準備拍攝鋪埡村歷史上第一部宣傳片,向外界介紹村裡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幾十萬的拍攝經費成為最大的攔路虎,讓我幾乎沒有信心堅持下去。
  •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
    ,區婦聯、區政府扶貧辦擬通報表揚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10個、「巾幗扶貧之星」30名、「巾幗脫貧之星」40名(名單附後), 現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0月16日—2020年10月20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信函、來訪等方式向區婦聯反映。
  • 民警「第一書記」張立冬的扶貧故事:肩扛重任 不負使命
    「我生於大山,長於大山,我是農民的孩子,回到農村為父老鄉親辦實事是我的願望,回報養育自己的農村是我的初心,幫扶貧困村脫貧奔小康是我的使命。」張立冬是隴南市公安局派駐武都區的「第一書記」,曾先後在魚龍鎮孟家山村、坪埡藏族鄉俄兒村任職。2013年12月,張立冬來到魚龍鎮孟家山村時,這裡是市級深度貧困村。
  • 吹響年度脫貧攻堅衝鋒號 永定區法院到九龍村召開扶貧工作會
    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13日訊(通訊員 何莉)年尾將至,在審判執行工作特別繁重的情況下,為全面做好脫貧攻堅工作,11月11日,永定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軍帶領全體班子成員,來到四都坪鄉九龍村召開專題黨組會。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一片丹心向扶貧
    這是鵬程村28歲尿毒病患者康海清含淚握著李柏平扶貧隊長講的話,樸素的話語背後折射出扶貧隊長李柏平的一片丹心。幹一行愛一行,不改軍人本色圖為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李柏平,新化縣發改局價格監測中心主任。曾經在部隊從軍20年,正營職專業。
  • 常德市桃源縣梨樹埡村村莊規劃榮獲全省一等獎
    尚一網訊(記者 陳穎 通訊員 袁媛 文/圖)「感謝專家們為我們編制了實用性村莊規劃,我們梨樹埡的明天一定會更好。」常德市桃源縣龍潭鎮梨樹埡村的老百姓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憧憬。黎樹埡位於常德市桃源縣龍潭鎮北部,是「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的樣板村,獲《人民日報》推介,也是2020年常德市「雙助」活動的示範村。產業規劃。梨樹埡村位於常德市桃源縣龍潭鎮北部,地處武陵山餘脈,自然風光秀美,是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也是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的對口扶貧點村。
  • 柔肩亦擔重任 巾幗不讓鬚眉——張家界市永定區脫貧攻堅戰場「娘子...
    貧困戶在扶貧工廠。 張明濤 攝坐在群眾的炕頭,面對著面,心就會貼得更近;走在鄉間的田埂,手拉著手,情就會變得更濃。區扶貧辦主任向洛漩的丈夫是現役軍人,只有休假才能回家,平時只能在視頻中看看對方。2017年,向洛漩28歲生日時,老公打報告請假,準備回家陪她過生日。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⑿—— 盡顯本色乃「老於」
    自2018年派駐黃羊城鎮米糧局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我像熱愛專業一樣,全身心投入到精準扶貧一線,以「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的決心,俯下身、沉下心,克服個人困難,和村兩委一道,盡心盡力為米糧局村謀發展,為村民辦實事,在脫貧攻堅一線和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村民眼裡,我既是第一書記,更像是家裡的好鄰居,全村人都親切地稱呼我「老於」。懷為民初心,當好群眾服務員。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作者:玉燕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堅守和踐行,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閉門」抓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6年,56本民情日誌丨仁懷市美酒河鎮婁子坳村駐村...
    駐村六年,他記錄了56本民情日誌,有工作上的,也有與村民們嘮家常的,他就是婁子坳村駐村第一書記——秦鬱。2015年3月9日,秦鬱第一天到婁子坳村,正式開展駐村工作,他在民情日誌中寫道:想到基層為百姓做點事,可是我們又可以幫助什麼,既然已經接受了任務,那必須做好,無愧組織和人民。
  • 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駐村鐵軍」踐初心
    盡銳出戰,奮戰扶貧一線 2019年12月9日一大早,市中級人民法院駐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前村坪村第一書記王波就忙得腳不沾地:走訪貧困戶、察看「扶貧車間」、驗收戶戶通自來水……「有兩個星期沒回家了。」他說。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願為鄉親們辦實事、辦好事丨從江縣停洞鎮架...
    「我能當選為村長,是我的榮幸,我不為別的,就是想踏踏實實的為相親們辦實事、辦好事,為架裡村的發展出一份力。只要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架裡村一天比一天更美,那我這村幹就沒白當。」我當初這麼想的,這一年來,我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