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抽抽卡」逼近「學生圈」,你家孩子「盲」買了嗎?

2021-01-18 青島新聞網

孩子痴迷引發家長擔心,專家建議「疏堵結合」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80後的寶爸寶媽們現在還記得小浣熊方便麵裡的108水滸好漢卡嗎?1999年,水滸卡上市,這些「盲卡」隱藏在方便麵裡,在沒打開包裝之前,不知道它會是哪位好漢。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張卡,一些人會不停地購買,甚至還為了集齊整套卡片,一箱一箱地買。近段時間,和水滸卡類似的一種盲盒抽抽卡片「重返」校園周邊,讓不少學生們私下裡掀起了「集卡風」。男生玩的奧特曼系列、女生玩的葉羅麗系列等,讓很多小學生們以抽到「高級卡」為樂,當然此舉也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擔憂,擔心盲抽卡、盲盒玩具等令孩子難以抵擋誘惑。

小學生放學後小賣部分享抽卡經驗

「買一包2元卡。」下午放學時間,一位五六年級模樣的男生背著書包走進了校門口的小賣部,他一隻手遞給商家錢,另一隻手裡已經握著一大摞卡牌,有四五十張。在小賣部最顯著位置的貨架上,依次擺放著各種圖案和主題的盲抽卡牌。記者看到,有奧特曼、漫威、第五人格、刺激戰場等男生玩的系列,還有葉羅麗、神奇寶貝等女生玩的系列,都是源自動漫、電影或手機遊戲,價格從2元一包到100元一包不等,數量從一包5張到一包幾十張,當你購買一包的時候不知道裡面會有什麼卡。

「我們班很多男生女生都玩,很少集植物大戰殭屍系列,第五人格和奧特曼在男生中最火。」這名叫歡歡的男生告訴記者。當記者問道:「你已經有這麼多卡了,為什麼還買?」歡歡答道:「我還沒集齊呢,一些重複的低級卡就直接扔了,或者送給同學,而有的特別罕見的『高級』卡非常難抽。」而價格越貴的卡包,抽出「高級卡」,也就是TR卡、黑金卡和超鉑金卡的概率越高。採訪中,歡歡已經第三次付給商家錢,顯然前兩次的盲抽結果都不滿意,這次他買的是10元包,裡面共有8張卡,「耶!」歡歡高興得跳起來,「一張幻影卡!這個超級難抽。」正說著,小賣部又進來三四位同學,他們紛紛圍著歡歡表示羨慕,歡歡驕傲地分享著經驗,還把手裡一摞卡裡重複的幾張送給了朋友,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最火」卡牌價格不一文具也出「盲盒款」

記者隨後走訪島城多家中小學附近小賣部,看到均有卡牌在出售。「你拿回去孩子保準喜歡,賣得可快了。」商家紛紛介紹著卡牌,記者買了一盒,並隨後拆開看到,這包8張卡片中,還分為不同等級,如「普通、罕見、稀世、奇珍」,相對而言,越稀有的卡片,印刷也越精緻,卡牌高度還原了原作中精美的角色、皮膚、立繪以及海報,檔案式卡背設計包含了對應角色的外在特質等有趣信息。可對於非遊戲玩家,這些卡片的人物和技能介紹很難理解。商家表示,抽抽卡一直在賣,原來一天賣不了多少,最近幾個月才火起來,來買卡的有大人,也有學生。「多數學生來買卡並不會帶著很多錢,還有的學生們會結伴來,買完後當場交換。」一位商家說道。

記者在小賣部遇到了一位家長帶著孩子來買抽抽卡。這位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不知道卡是做什麼的,但女兒說同學都在玩,她也想要一包,「可能就是現在孩子們的一種玩具吧,我答應女兒會偶爾花2元、5元為她買一包,但是要求她絕不能從同學手裡買,也不能帶到學校去。」還有幾名四五年級的學生表示:「因為卡牌非常酷,我才收集。一包卡牌用不了幾塊錢,用零花錢就可以買到。」「每包卡牌打開的瞬間都是最激動人心的,誰有高級卡都會很有成就感。」

就像是「拼人品」的盲抽,不僅在卡牌中風靡,文具盲盒也成為不少學生們的最愛。幾位小賣部商家表示,普通文具賣得不如文具盲盒好,尤其是文具盲盒更適合用來送人。記者看到僅僅是晨光的中性筆盲盒,就有林深不知處、與子成說、航海王黑金、錦鯉系列、櫻花祈願系列等十多種。這些聯名款色彩鮮豔、設計感強,一眼就能抓住小學生甚至年輕女孩的心理,銷售非常火爆。「這些文具盲盒和福袋裡有筆記本、便箋紙、貼紙、橡皮、鉛筆、中性筆等物品,唯美的畫風和驚喜的打開很有『治癒』功能,很減壓,對於有選擇強迫症來說,盲盒還直接做了選擇。」一位同學表示。

面對擔心質疑家長老師紛紛想對策

「我覺得有點兒嚇人,不明白孩子怎麼喜歡這個。」劉睿的孩子今年四年級,平日裡很少玩手遊,即便玩也是一些裝扮類的女孩遊戲。「孩子有交流的需要,比如大家都玩這個,你沒有、不知道,就會被孤立,孩子很失落。」劉睿坦言,如果孩子只是單純把卡牌當作同學間交流、收集的工具,她覺得也能理解,「但是已經跟孩子約法三章,不能帶到學校去,約定玩卡牌的時間、地點、時長等條件。」

「小時候的我們和同伴有大把時間在外面玩,創造出各種各樣遊戲和玩法,也會交流卡牌,比如買來一大張封神演義人物,要自己用剪刀一格一格剪下來玩。到中學時,交流的是港臺明星卡牌。還有很多不用花錢買的社交玩具,最常玩的就是『鬥香菸殼子』,把大人丟棄的香菸包裝紙撿來,摺疊好再扔到地上拍,拍翻了就歸自己。」80後的家長王先生回憶,類似這樣的社交玩具還有糖紙、火花(火柴盒貼紙)、瓷磚(建築工地廢棄的馬賽克)、子彈殼(打靶場撿來的)等,所以他能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集盲抽卡,就像是成年人都會陷入「盲盒坑」一樣,但要避免攀比炫耀。相對而言,有些家長的態度更為激烈,希望能直接禁止這樣畫風的卡牌和相關遊戲,尤其是網上已出現兒童為主角的「抽卡」視頻,容易出現不理性的風潮。

碰上學生痴迷類似的盲抽卡牌,該怎麼辦?記者也在多所小學做了小調查,有的老師表示沒在學生手中見過,因為強調過禁止帶卡片到學校;還有的老師會當場沒收或阻止:「主要是覺得一來浪費錢,二來影響學習,所以特地找家長溝通,也單獨教育過孩子。」有老師認為,這和大人集盲盒一個道理,是商家針對人的心理展開的營銷手段,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合理引導、宜疏不宜堵。老師們也分享了幾種小心得,例如召開「集卡牌到底好不好」的辯論會、玩傳統遊戲大會如跳皮筋、踢毽子、打彈珠、竹節人、翻花繩等,甚至設計一款「唐宋詩詞名家收藏卡」,把唐詩三百首作為裝備武器進行對戰……

說法

從執劍者變執盾者

記者從律師處了解到,教育部曾於2004年的時候,出臺過一個部門規章,要求杜絕小學周邊,一些帶有博彩、賭博性質的商販,來銷售卡片的行為,但這種奧特曼卡片,是否能被如此界定還沒有明確答案。國家心理二級諮詢師劉文杰指出,現代社會孩子面臨的種種誘惑在不斷增加,首先家長需要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並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金錢觀念,尤其要避免盲目跟風、鋪張浪費、一時衝動的感性消費,適時監督,控制購買頻率。另一方面,從家長的角度出發,認為那些暗黑元素容易侵蝕孩子心靈,如果就此「果斷」沒收銷毀,這樣的處理方式並不得當。不如開誠布公地與孩子探討,為何喜歡、如何理解卡牌這樣的玩具,看看背後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是為了減壓,為了同齡人之間更多的共同話題,還是集齊全套卡牌後的成就感?為人父母者首先要認識你的孩子,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與其做孩子身前的執劍人,不由分說地替他們斬斷一切可疑的危險,倒不如做孩子身旁的持盾者,陪伴他們見證這世界或絢爛或兇險。

(本版撰稿攝影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相關焦點

  • 【瘋狂的盲盒·文具篇】買筆拆盲盒,昆明學生最近也流行拆拆拆
    其中一家叫博古文具的文具店,店裡晨光文具貨架上擺滿了柯南、海賊王等各式各樣盲盒,有筆、膠帶等,其中筆佔據了半壁江山,一個盲盒價格在5元左右。而在另一家幾米文具店,同樣也有盲盒筆售賣,工作人員介紹,店裡中學生買的比較多,也有大人買給孩子。「盲盒筆最近比較流行,我們家賣得最好的一款是「與子成說」系列。新產品肯定比較有吸引力,盲盒其實就是滿足大家的一個好奇心,很多學生買的過程很快樂。」
  • 這樣抽盲盒,分分鐘發達…
    這期名創優品家的盲盒,真的「大手筆」!抽盲盒還只想著隱藏款?NO!我們都是奔著抽鑽石款、水晶款去的! 除了大家熟悉的迪士尼、三麗鷗盲盒,名創優品家還有敲多擺件、掛件、徽章等盲盒系列,都有機會抽到鑽石水晶款盲盒,而且還是有國際gia證書的真鑽!
  • 鶴城學生熱捧「盲盒」,家長卻吐槽:就是賭博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張「好漢卡」,一些人會不停地購買,甚至還有人為了集齊整套卡片,一箱一箱地買方便麵。近段時間,和「水滸卡」類似帶有「賭博」色彩的一種盲盒「重返」校園,很多校園都掀起了「集卡風」……↑↑↑這些具有賭博色彩的盲盒我們班同學都有這種火影中性筆,而且還有書籤。我就差一張漩渦慕留人的卡片就能集成一套書籤了,我希望能抽出來一個漩渦慕留人的卡片,我下次不買了。」
  • 燒錢拆盲盒有多爽?小學生抽得上頭,老母親恨得牙癢
    「10月份的時候,『盲盒』裡拆出來的小娃娃、蝴蝶仙……都來了。唉,作為家長,我們真的恨啊……」  這位媽媽說,接觸了「盲盒」之後,孩子的學習心思真的分散了很多。她覺得,這種帶有博彩色彩的商品經營模式不適合面向未成年人。  學習分心,是盲盒的鍋嗎?
  • 9.9元抽iPhone 11,35元就能抽貓狗,帶血盲盒一場極致缺德的生意!
    有人為喜歡盲盒娃娃上一擲千金,有人將iPhone 11放進盲盒搞營銷充業績,同時也有寵物為這場買家跟賣家之間的消費盛宴獻出生命。想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知道抽盲盒的時候,大概率會害死一條小生命,你還會買嗎?
  • 抽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有質量問題 能「7天無理由退貨」嗎?
    劉鈞(化名)第一次接觸盲盒,是在2018年底,他收到朋友送的一個眼睛大大的,穿著衣服的小人。「第一次知道這個小人有名字,叫Molly。」從此以後,他便迷上了買盲盒。支出最多的時候,劉鈞每個月花在盲盒上的錢超過一萬塊。「主要是買了自己收藏,有一個就想有一套,有一套就想有更多套,現在家裡的盲盒至少有一千個了。」2020年10月9日,劉鈞在位於一家泡泡瑪特店裡參加了抽獎活動。
  • 泡泡瑪特molly為什麼火,可能是想抽「盲盒」
    泡泡瑪特molly為什麼火抽的越多越上癮泡泡瑪特在年輕人中的流行也讓「盲抽」一詞成為熱搜詞。「盲盒,我抽得越多,就越上癮。」盲盒就是瞎選瞎抽,買的時候不能打開箱子,只能憑運氣抽是什麼。事實上,這就像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必須收集卡片,去買乾脆麵。
  • 慢生活|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於盲盒還不太了解。簡單來說,盲盒裡面裝的大多是動漫、影視周邊,或設計師特地設計出來的玩偶。因為銷售時不拆封,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 燒錢拆盲盒,在學生圈有多火?杭州媽媽被女兒「神操作」氣炸:作為...
    孫女士說,「盲盒」這種模式,別說孩子,大人有時候也把持不住。這是盲盒的鍋嗎?很多網友並不認同市民李先生,自述孩子也對「盲盒」著迷。他表示,孩子戀上「盲盒」不應全怪廠商和商家。整家店裡,文具類的盲盒包括中性筆、便利貼、膠帶和盲袋,印著「猜猜」、「驚喜」、「自由選」等誘人的字眼。款式多樣,便利貼多達十三款,而中性筆幾乎都推出了最難抽中的「隱藏款」。不像玩具,文具並沒有把各種款式都陳列出來。文具盲袋上有的標註了內含五種文具,有的則沒有。
  • 你在抽盲盒,瑪特在抽你
    泡泡瑪特上市之前,步入中年的喵老師還不知道這世上竟然還有盲盒這種神奇的玩法,在我多方提問下,收穫了諸多鄙視,尤其我媳婦兒的言辭最為犀利: 「你個死宅已經多久沒陪我上過街了,現在各大商場裡都擺著盲盒機,你陪我去商場就能長長見識!」
  • 「學生圈」流行文具盲盒?專家提醒:要小心
    你知道買只筆、買塊橡皮也要拆拆拆了嗎?盲盒作為年輕人的新寵,今年一度成為熱點話題。店員告訴記者,這些文具盲盒,近期很受學生的喜愛,小男孩常挑選柯南、航海王的,女生一般喜歡粉色包裝系列,「下午放學後就常有學生來挑選,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多買自動鉛筆盲盒,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多買中性筆盲盒。」
  • 在線抽盲盒:抽了個「智商稅」
    除了可以在線抽取盲盒,還能提供盲盒公仔直接回收的服務,一旦玩家抽到不喜歡或重複的盲盒公仔,App 運營方可以立即回收,免去轉售、發貨等等繁雜的過程。這對於很多盲盒玩家而言似乎真的是一個 " 好消息 "。" 你知道嗎,我手裡光是畢奇的馬戲團系列,就有將近 80 只重複款。"
  • 在線抽盲盒:抽了個 「智商稅」
    這對於很多盲盒玩家而言似乎真的是一個 「好消息」。「你知道嗎,我手裡光是畢奇的馬戲團系列,就有將近 80 只重複款。」為了籌集資金抽取泡泡瑪特剛剛推出的 「Q 版哈利波特」盲盒公仔,廣州玩家 「素素」最近忙著整理手中多餘的盲盒公仔,準備陸續發布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出售。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   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抽起盲盒一時爽 抽完錢包很受傷 提醒大家節制
    ■盲盒實體店。■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盲盒作為一項「潮玩」,正在年輕一代中盛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受到其影響。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句著名的臺詞:「人生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 貴陽青年的多巴胺來源,原來是拆盲盒!
    到了21世紀,盲盒的概念逐漸定型,2016年後,盲盒營銷漸成風口。盲盒愛好者們進入潮玩社區,交換潮玩、曬娃改娃、交流經驗,形成了年輕人獨有的小眾盲盒圈。盲盒的未知性讓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抽中的是哪一個,一切只有在拆開盒子那一刻才揭開神秘面紗,整個過程充滿驚喜。
  • 欲罷不能買盲盒,年輕人真的在盲目消費嗎?
    原標題: 視頻|欲罷不能買盲盒,年輕人真的在盲目消費嗎?  幾乎是一夜之間,「盲盒」成了年輕人之間交流的高頻詞,你玩盲盒嗎?有沒有抽中隱藏款?不玩的人可能一頭霧水,覺得這是非常小眾的圈子,但某二手交易平臺今年年中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30萬盲盒玩家通過其平臺進行交易,而且交易額達千萬級,盲盒月發布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0%。
  • 盲盒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
    「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花費掉不小一筆錢。」盲盒愛好者嘮嘮說,她是從2019年初進入潮玩圈的,至今一共購入了300多個盲盒產品,其中更是有8隻單價近千元的「大娃」。而嘮嘮的「戰績」在潮玩圈中不算拔尖,曾有玩家為了抽中某款單價約999元的限量版玩偶,一次性買了500隻盲盒,單次消費就高達三萬多。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1個新造型,玩盲盒是交「智商稅」?
    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做三國殺的遊卡也出盲盒玩具了?這可能是史上質量最高的盲盒!
    很多讀者可能心裡會有疑問:遊卡?是那個專門做"三國殺"的遊戲公司嗎?一家遊戲公司來做盲盒,沒有任何經驗,產品能好到哪裡去? 如果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遊卡這次推出的盲盒叫做"桌上桃園",聽這名字,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耳熟?沒錯,這個盲盒系列取材於三國中的一個典故:桃園三結義! 而說到三國,這可不就是遊卡的強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