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鬥到「北鬥」

2020-12-27 歷史行程

要說人們的方向感,我覺得在中國沒有誰能勝過老北京的大爺大媽,畢竟他們能將「東西南北」而非「前後左右」完全、徹底地應用於日常生活。馬未都曾講過一個笑話:「老北京人方向感極強,夫妻倆上床睡覺嫌擠,丈夫就講『勞駕您往東一點兒!』」為此我曾問過北京朋友,據他所說,豈止是在床上,北京人連擰水龍頭都是分東西的,仿佛每個人的腦子裡都自帶一個導航系統。

確實,這種「自帶導航」在古老的狩獵採集時代很有優勢,畢竟那時的人類經常需要離開居住地外出尋找食物,不擅長認路和記憶路線的人總是會被大自然給無情淘汰。當然,由於農業社會也並不需要人類具備特別敏銳的空間方位記憶能力,所以那些「路盲」、「路痴」也就並沒有被徹底淘汰,結果就是人類、尤其是現代人類的自我導航能力和大自然的很多動物比起來明顯相形見絀,所以才有老馬識途的典故嘛。

老馬識途

除了依靠動物,古代人類最常用的導航辦法應該就是天上的星星了,特別是大熊座北鬥七星。畢竟北鬥七星是北天夜空中最顯眼的星群之一,它的形狀5萬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在夜空中的辨識度很高。當然,北鬥七星本身沒有導航價值,但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可以通過它發現靠近北天極的小熊座北極星,從而確定北方。雖然因為歲差因素影響,不同時代利用北鬥七星尋找北極星的方法有所差別,但你總能找得著北,不會犯南轅北轍的錯誤。

正因為北鬥七星與北極星的作用如此重要,中國古代將其賦予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北極星被稱為「帝星」,或者叫「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徵。大熊座的北鬥七星則分別被稱為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據說破軍星平時被武曲星所壓制,是以天下太平;而破軍星每過二三百年便會爆發一次,徹底蓋過武曲星君,到時便會帝星不明甚至改朝換代。當然,這種說法比較唯心,今人看來不足為據,但在古代可是很有市場,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北鬥七星與北極星的重要性。

而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不再完全依靠精度不高的北極星了,取而代之的是衛星定位系統。在這方面,美國確實走在前面,其GPS系統的導航衛星從1989年開始發射,1994年全部發射完畢,它由24顆衛星(21顆工作,3顆備用)組成,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傾角為55°的軌道面上。

美國的老對手蘇聯從1976年開始也著手建設國產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格洛納斯),並在1982年發射了第一顆導航衛星,原定計劃發射24顆,分布在軌道傾角為64.8°的三個軌道面上,1995年系統初步建成,但由於蘇聯解體,加上該項目耗資巨大,所以隨著衛星一顆顆到達設計壽命而退役,到後來整個系統只剩6顆工作衛星了。從2001年起,俄國咬著牙給這個導航系統補充衛星,終於在2010年補齊了24顆衛星。和GPS不同的是,格洛納斯更偏重於高緯度地區的導航定位,這應該是與俄國大部分國土位於中高緯度地區有關。

由於擔心美國人壟斷衛星導航市場並有可能干擾和關閉特定區域的GPS導航信號,因此,歐洲國家決定聯合起來搞一個自己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即「伽利略」。2002年,歐盟15國交通部長會議決定啟動這個計劃,按照計劃,伽利略系統由30顆衛星組成(27顆工作,3顆備用),分布在軌道傾角為56°的三個軌道面上,2006年開始部署,2008年發射完畢,建成後能夠提供免費的1米精度、付費的1釐米精度服務。

2003年9月,中國應邀參加「伽利略」計劃並投資2.3億歐元,但隨後中國在該項目中處處受到排斥,因此於2006年憤而退出該計劃。之後伽利略計劃就命運多舛,正式工作衛星的初次發射從2006年一直推到2011年,直到2020年2月的在軌衛星數目也只有22顆,且2019年7月還出現過一次全部衛星服務中斷的大bug。

正因為不甘於仰人鼻息,而且也沒辦法仰人鼻息,中國才致力於開發國產衛星導航系統,並定名為「北鬥」。1983年,無線電專家陳芳允提出用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來測定地面和空中目標的設想,這成為「北鬥一號」雙星導航系統的理論基礎,這一方案很有中國特色,最大優點就是省錢,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94年1月國家才將其立項;由於經費不足,「北鬥一號」所要發射的衛星不得不佔用其他衛星計劃的備份星指標。2000年10月,北鬥一號導航系統首顆衛星被送入軌道;12月21日,第二顆衛星入軌,系統建成(2003年5月發射了一顆備份星,2007年2月又發射了一顆接續衛星)。由於衛星與地面中心站和接收機之間存在交互通信,因此「北鬥一號」也在導航定位之外提供了一項GPS等系統不具備的短報文服務,這個特色服務一直延續至今。

北鬥一號的定位精度是100米左右,和早期的GPS民用信號精度差不多,但它有幾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用戶容量有限,不能測速,並且設備笨重。因此,只能說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好用還是談不上的。2012年12月,北鬥1號完成使命,正式退役。

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起步於2004年。2007年發射了一顆試驗星,2009年開始持續發射,到2012年10月陸續發射了16顆導航衛星,到這年年底建成了由14顆工作衛星組成的亞太區域導航系統。北鬥二號實現了亞太區域的導航定位功能,它將無源定位和有源通信衛星相結合,民用定位精度可達10米,可提供實時導航、快速定位、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信等五項服務。

中國第三代衛星導航系統是在北鬥二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名為「北鬥三號」。它啟動於2009年,從2015年起陸續發射5顆北鬥三號試驗衛星,驗證並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此後從2017年11月開始到2020年6月,短短兩年半時間密集發射了30顆工作衛星,其中地球靜止軌道3顆,傾斜同步軌道3顆(傾角為55°),中軌衛星軌道24顆(均勻分布在傾角為55°的三個軌道面上)。在全球範圍內可以提供基本導航(定位、測速、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服務,民用定位精度優於10米;在亞太地區可以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和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民用定位精度優於5米。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縱觀人類導航定位技術,始於北鬥而又復歸「北鬥」;從一開始利用自然界天體到利用人造天體,完美走過了一段螺旋式上升歷程。那這一成就靠什麼?靠的是自力更生與艱苦奮鬥,畢竟身為大國,如果不為強國,註定不見容於這個叢林世界。

相關焦點

  • 「北鬥+」與「+北鬥」!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在昨天(22日)舉辦的北鬥應用領域相關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除了我們常見的導航應用外,北鬥的應用將滲透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並發揮其巨大作用。
  • 北鬥、北鬥!火車頭給你發來感謝信
    北鬥、北鬥!作為一個文科女本編一直誤以為「北鬥」離我們的工作生活很遠沒曾想原來「北鬥」早就在為我們鐵路服務了不知道「北鬥」的同學,請先跟本編一起補課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英文名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簡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
  • 北鬥星辰原來被誤讀了幾千年,不是北鬥七星,而是北鬥九星!
    在風水術數裡有北鬥七星的說法,即觀測北鬥七星的不同位置、明暗情況可判斷國運和人之命脈。有所謂「北鬥注死,南鬥注生」的說法,諸葛亮在五丈原觀測北鬥七星可知自己命在旦夕,而司馬懿觀測北鬥七星也能預測到諸葛亮之死,可要是本來北鬥七星不是七顆星,而是九顆星,那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佔星術,或有瑕疵。那麼,到底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呢?其實,在我國很早的時代裡,就一直有北鬥九星的說法。
  • 山寨北鬥App連夜更名「鬥鬥導航」,專家:北鬥地圖完全不等於北鬥...
    北鬥火了以後,山寨版「北鬥」也來蹭熱點。近日,記者在安卓手機軟體應用商城搜索「北鬥」時發現,出現了「北鬥導航」「北鬥伴」「北鬥侍衛」等多個帶有北鬥字樣的應用軟體。然而就在8月7日,記者意外發現「北鬥導航」更名為「鬥鬥導航」,評論區用戶發出疑問:「換臉比AI還快,前一秒北鬥,下一秒鬥鬥。」「不是北鬥嗎,怎麼變成鬥鬥了?」。
  • 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
    在北半球,當北鬥七星鬥柄指向東方時,為春季;當鬥柄指向南方時,為夏季;當鬥柄指向西方時,為秋季;當鬥柄指向北方時,為冬季。      其實肉眼看不到的還有兩顆星,在開陽和瑤光兩顆星的鬥柄兩側,還有洞明、隱元兩顆星。
  • 北鬥九星
    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鬥七星之說。距地距離78光年-124光年北鬥第一陽明貪狼星君左輔右弼北鬥在上古可能為九顆星,位置、形狀與現在不同,後由於歲差或觀察地的原因,有兩星或隱,所以有北鬥七星之說。但在先秦的文獻中,仍保留有北鬥九星的說法。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 北鬥七星
    這位馬千金只能用潑婦罵街來形容,每天碎碎念,破口大罵,而馬千金不知自己帶衰害了姜子牙,最後還把姜先生離掉,結果,姜子牙離開這位衰妻而成了一國之相,咽不下這口氣的馬千金後悔之餘,自縊而死,太白金星反正天庭缺神,就領她到巨門星駐守,這星入口有一高大門戶而得名。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南鬥注生,北鬥注死」——說說北鬥星君與南鬥星君
    北鬥真君:又稱北鬥星君、北鬥七元星君。
  • 北鬥七星君
  • 北鬥的尊嚴
    《力王》要比它血腥不少,《風雲》等招式也更誇張,這裡面我們不討論這些表面的東西,單說這部漫畫的內核,在內涵上,最豐富的無疑是北鬥神拳! 以往這類漫畫中追求視覺效果,故事情節相對簡單,基本以復仇等內容為主線,打怪升級,人物的刻畫均比較模式化、紙片化,到後期想像力匱乏後就用不斷的數學原理來拉觀眾了(比如都是招衝擊波,從一招毀滅個石塊最後進化到一波幹爆星球)。
  • 北鬥星君
    亦稱天罡,在北方有七星聚成鬥形,故名北鬥根據《河圖帝覽嬉》的說法只是掌握爵祿富貴收成豐歉的星鬥,但是被早期道教吸收後,形成了「北鬥注死,南鬥注生」的說法。北鬥星君受命聽取天下人功勞過失,並因之決定其人壽數際遇,對於民間來說是行使莫大權力地位非常重要的神靈,因此自古以來泰山上供奉北鬥星君的香火長盛不衰,是別的神靈難以比擬的。  與南鬥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天神,掌管北鬥星。
  • 也許是最好的《北鬥神拳》漫改遊戲:《人中北鬥》評測
    有些原作中角色的命運在《人中北鬥》裡被改寫了(比如茶几雷依舊是個茶几,甚至還變得更菜雞了,但他有著和原作不一樣的Happy End,並坐實了南鬥第一妹控之名),不過像是和大萌王甲基之戰、上屆第七嫂子的對決、拳王拉歐之戰等,全都保留在了主線流程中。你在原作中所能欣賞的那些戰鬥,都能在這裡體會到。
  • 《北鬥:一個殺人者的回心轉意》北鬥 一個殺人犯的懺悔
    北鬥 一個殺人犯的回心轉意一個家庭式/家暴的悲劇一個在記憶中從未被人溫暖抱過認為自己不該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從未體會過家人給予的愛--北鬥多次想通過自殺來逃出這個地獄諷刺的是在一次離家出走中 一部自動販賣機給了他有生以來最溫暖的懷抱 在16歲時 他終於遇到能救贖他的人給了他無私的愛
  • 北鬥三號總師:我怎麼成了「北鬥狂人」
    7月31日,習主席向全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建成正式開通,也表明了我們北鬥正式向全世界人民,也就是向全球提供服務。現在北鬥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方面了,比如說疫情防控、珠峰測高、以及泥石流災害防護等。縱觀中國四十年來的發展歷史,可以說經歷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我先說說中國製造。其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引進技術、人才、和管理,建立了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
  •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北鬥七星屬於哪個星座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 北鬥收官發射成功,"北鬥+"大賽再燃戰火
    6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同日,一場"北鬥+"雙創大賽也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大賽主辦單位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介紹了第四屆"北鬥+"創新創業大賽的基本情況。
  • 北鬥七星...(轉載)
    把北鬥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此外,按照北鬥七星鬥柄曲線延伸,畫出一條弧線後,會遇到21顆亮星之一的大角,即牧夫座α星。小北鬥小北鬥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 ,遠不及北鬥七星醒目。勾陳一,也就是「鬥」中最亮的一顆星是現在的北極星。
  • 北鬥七星圖片,北鬥七星形狀會發生改變嗎?
    只有位於北半球國家的人才能觀測到。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的形狀是不會動,那麼被動七星是如何保持它如勺子般的形狀呢,不妨跟外星探索網一起看看北鬥七星圖片解析,了解北鬥七星的真實樣子。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現在是不會變的,一直是勺狀,但是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 在北方天空的位置略有不同,鬥柄所指方向也會變化。季節不同,北鬥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 北鬥經全文
    於是說大聖北鬥解厄應驗曰: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三災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四殺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五行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六害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七傷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八難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 能解九星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