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名號
北鬥七星的名稱分別為:
●北鬥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天樞)
●北鬥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天璇)
●北鬥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
●北鬥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天權)
●北鬥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
●北鬥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
●北鬥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搖光)
主命星君《尚書緯》說:「七星在人為七瑞。北鬥居天之中,當崑崙之上,運轉所指,隨二十四氣,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為七政。」道書承此說,除繼續論述其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影響外,著重強調其對個人生命的決定作用。
《太上玄靈北鬥本命長生妙經》云:「北鬥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鬥之政命也。」一些道書又說,根據人的出生時辰,人們的生命被分屬於七個星君所掌管:「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巨門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祿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屬之;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武曲紀星君,己未生人屬之,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
各人根據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據稱,「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淨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災罪消除」。
相關傳說北鬥七星君是鬥母所生,鬥姥,即是紫光夫人。
相傳,龍漢時有一國王名周御,其妃名紫光夫人。某日,夫人於蓮池中沐浴,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餘七子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紫光夫人亦號北鬥九真聖德天后,道身玄天大聖真後,……
《河圖帝覽嬉》曰:「鬥七星,富貴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祿;其中一星,主壽夭。」「鬥主歲時豐歉。」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鬥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有兩種名稱,一為《春秋運鬥樞》所記, 二為《洛書》所記。
《春秋運鬥樞》《春秋運鬥樞》曰:「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道教形成後,以北鬥為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
《雲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樞,魂神鬥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鬥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精鬥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精鬥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鬥次行;第六星名曰闓陽,魄靈鬥次行;第七星名曰搖光」。同時又稱北鬥有九星,為九皇之神,謂「北鬥九星,七見(現)二隱」。
《雲笈七籤》卷二十四《北鬥九星職位總主》云:「《黃老經》曰:北鬥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
《河圖寶錄》還敘述了九星之姓諱及職掌。以上《雲笈七籤》所述北鬥七星之名,即據緯書《春秋運鬥樞》。
《洛書》《洛書》除記上述七名外,又記有另外七個名稱,曰:「開陽重寶,故置輔翼,易鬥中曰北鬥:第一曰
破軍,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祿存,第六曰巨門,第七曰貪狼。」
另一批道書則據此以述北鬥七星,只把次序作了顛倒。如《北鬥治法武威經》所云:第一天樞,名魁,字貪狼,第二天任,名?,字巨門,第三天柱,名?,字祿存,第四天心,名?,字文曲,第五天禽,名?,字廉貞,第六天輔,名?,字武曲,第七天衝,名魒,字破軍,……」並各有具體職掌。
《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等,亦稱「貪狼」、「巨門」等為北鬥七星之名,並有紫光夫人感蓮花化生北鬥七星的故事流布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