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70歲,2年前因為心臟疾病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醫生給他做了胸部的CT檢查,發現肺上有一個非常小的結節,醫生告訴家屬定期觀察,對於醫生說的話家屬也是似懂非懂,認為反正現在也沒啥事,就沒有在意。

2年後李先生突然出現腰痛,平時還能下田幹活的他連下床都非常費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2年前只有幾毫米的肺結節變成了雞蛋大小,腰椎有骨頭的破壞。取得病理後診斷為肺癌,已經是晚期。當我拿著患者2年前的胸部CT問家屬是否知道病人肺上有結節時,家屬果斷的說知道,醫生當時讓觀察,但是她們根本沒有明白該怎麼觀察。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肺的影像學上顯示小於3釐米的陰影,一旦陰影超過3釐米多數都是惡性的。除了影像學上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外,不會出現肺不張、胸腔積液和肺門淋巴結腫大的表現。引起肺結節的疾病可以是良性疾病,也可以是惡性疾病,還可以是介於良惡性之間的疾病。就是因為有時通過各種檢查方法也無法確定肺結節的良惡性程度,所以醫生經常採取觀察的方法,即不同的人群間隔不同的時間進行影像學複查。
因為肺結節的定期複查,不同人群複查方式不同,所以了解肺癌的高危人群非常重要。

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40歲以上人群伴有以下一項:
1.長期吸菸,每年≥20包(400支),或以前吸菸≥20包,但是戒菸<15 年;
2.有石棉、鈹、鈾、氡等致癌因素的接觸史;
3.以前有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或肺結核病史;
4.以前得過癌症或者有癌症家族史。

肺結節該怎麼觀察?
1.肺結節≤4毫米時如果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結節為良性的可能性很大,可以間隔1年以上複查,如果為肺癌高危人群,需要間隔1年複查,如果穩定以後每一年複查一次;
2.肺結節4-6毫米,如果不是肺癌高危人群間隔1年複查,如果穩定以後每間隔1年複查。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每半年複查一次,連續複查2年,如果穩定2年後每1年複查一次;
3.肺結節為6-8毫米,不是肺癌高危人群每半年複查1次,連續複查2年,如果穩定2年後每1年複查一次。是肺癌高危人群每3個月複查一次,連續複查2年,如果穩定2年後每1年複查一次。
8-30毫米肺結節處理複雜,不再表述。
特別提示:普通胸片很難發現肺上的小結節,一旦發現肺結節均需要採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