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讀】那年,我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中國人質解救事件

2021-02-20 俠客島

往伊拉克前,孫必幹大使在約旦駐地與武警隊員合影(居中為孫大使,右三為隊長席栓柱,左三為副隊長李亞光)。攝/新華社記者操鳳琴

最近,兩名中國人質在巴基斯坦遇害,這讓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在伊拉克,曾親歷和親知過的兩次營救被綁架同胞事件,其驚心動魂之程度,不亞於驚險電影大片。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薩達姆束手被擒,美國及其支持的伊拉克新政權還未站穩腳跟,伊拉克基本處於真空狀態。中國官方和民間的一些公司開始進軍巴格達,一些勞工也聽信中介的忽悠,來到伊拉克「淘金」。

 

進入伊拉克,必須轉道鄰國約旦。我當時任新華社駐約旦記者,敏感地發現最近來此的華人在增多,通過調查,我寫了一篇內參:《索要高價勞務費哄騙國人到伊拉克的苗頭值得關注》,提醒國內有關方面要預防國人被綁架。

 

但遺憾的是,當時國內瀰漫的基本是盲目樂觀主義精神——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都是好朋友,中東的恐怖分子怎麼會拿友好的中國人開刀呢?——這篇內參沒有引起重視,沒多久就有中國七名勞工在伊拉克被綁架,事實證明,恐怖分子的目標是不分國籍、民族和膚色的。

 

劫持

 

2004年4月11日,7名從中國工人從福建赴伊拉克打工,在伊拉克中部城市費盧傑至北部城市摩蘇爾的公路上被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扣押。

 

阿拉伯電視臺率先獲得消息,滾動字幕報導:「7名中國人在費盧傑被綁架。」這一消息立刻震動了在伊拉克的中國人。一同震驚的還有國內上上下下,畢竟,這是中國人在海外的第一起被綁架事件。

當時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剛剛復館不到兩個月,駐伊大使為孫必幹。復館之初,為了保證安全,中央還派了6名武警特戰隊員隨復館小組警衛。獲知人質劫持事件後,中國駐伊拉克使館、新華社巴格達分社記者及駐伊中國公司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渠道打聽他們的下落。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組織——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這是個宗教組織,而中東地區的宗教組織有時起著政府難以起到的特殊作用。這個長老會在當地很有影響力。

 

但是長老會表示暫沒有接到有關的消息。孫必幹大使在臨時拼起來的餐桌上辦公,不停地與伊拉克臨時政府外交部、內政部及伊臨管會主席團聯繫,頻繁約見各方人士,並在當地電視臺上用阿拉伯語呼籲恐怖分子立即釋放人質。

 

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也對國人遭劫持十分關注,指示外交部和有關駐外使領館全力開展營救工作,中國外長親自與伊臨時政府外長通話,要求伊方協助解救。

 

經穆斯林長老會出面斡旋,這七名人質最終獲釋,被送回到長老會所在的清真寺,中國外交官在使館警衛隊副隊長李亞光等的護衛下來到清真寺,將他們領回。 七名人質總算解救成功了。

 

這次營救,應該說比較順利,雖然牽動各方,但營救者本身尚沒有多大風險。而大半年之後,伊拉克又發生第二起綁架中國人事件。

在伊拉克,警衛隊員護送孫大使公務活動。

二次遇險

 

2005年1月,正值國內春節前夕,又有8名在伊拉克打工的工人被綁架。當時,這 8名工人正租車趕往約旦。從伊拉克回國乘飛機要從鄰國約旦轉機,不僅飛機班次少,而且價格昂貴。中國工人們為了省錢,於是決定租車前往約旦。沒想到在途經反美武裝最活躍的費盧傑和拉馬迪地區時,被當地武裝組織劫持。

 

彼時,伊拉克局勢不穩,境內各種形式的抵抗、暴力、恐怖活動此起彼伏,槍擊事件、汽車爆炸、人體炸彈接連不斷。巴格達更被戰火摧殘得滿目瘡痍。走在街上,到處都是美軍軍車,街邊的汽車可能成為下一個爆炸點,槍聲、爆炸聲更成為尋常之事。

 

到了夜晚,空無人煙的巴格達街道更透露著危險的氣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還要馬不停蹄地尋找人質線索。

恐怖分子綁架中國福建八名人質。

 

當時使館人手少,一方面要確保使館駐地不被恐怖分子搞自殺性爆炸襲擊,另一方面還不能死守在相對安全的使館裡,要冒著四處爆炸的危險外出,動用一切渠道活動,在各大媒體宣讀營救聲明,竭力營救這八人。

 

當時中國駐伊拉克大使是楊洪林,使館警衛隊長席栓柱回憶:每次護衛外交官出門尋找營救途徑時,槍拿到手裡,心裡壓力就特別大,一要確保中國外交人員的安全,二要確保自身安全。

 

「可以說,他們的生命都在我肩頭」。碰到堵車,或者有穿著長袍的乞丐靠近汽車,他們就很緊張——誰知道哪輛車是汽車炸彈?誰知道長袍子下有沒有藏著武器?風吹著門動,他們也會下意識地跳起來拿槍,以至於回國後,心理上的抑鬱和壓力遲遲緩解不過來。

警衛隊員護送楊洪林大使出席公務活動。

中央為此事還專門向伊拉克派來營救人質特別工作小組,與使館並肩工作。五天後,營救努力總算有成果了:一個神秘的線人給使館打來電話:八名人質將被釋放。地點可能是伊拉克最危險的遜尼三角地帶,距離使館所在的首都巴格達有一兩百公裡,這條路是死亡之神經常光顧的「死亡之路」。

 

而中國方面並不知道這個線人消息的可信度如何。也許對方只是誘敵深入、將中國外交官們也「一網打盡」?而且那地方面積太大,「撈人」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決定冒險一搏。使館人員表示,一定要將中國同胞救出來,「哪怕用我們的命,換回他們的命。」

 

隨後,在各方的努力下,武裝分子有了回應,他們要求工作組人員在夜間前往指定地點談判。

 

營救

 

這給使館警衛隊出了個難題,畢竟6人的警衛隊本就人少,這次既要兼顧保衛使館,又要解救人質,怎麼安排?隊長席栓柱決定自己親自帶隊,護衛大使解救人質。這一次,他們帶上了輕機關槍。

 

「臨行前,出發營救的每個人都錄了音,留下遺囑,使館留守人員和出去營救的人合影,默默地把我們送上車,大家誰也不說話,也許這就是永別了…….」

 

漆黑夜色中,營救小組出發了。一兩百多公裡的行程中,為防止遭遇不測,也為了向綁架分子表示誠意,所有人全部切斷通信,與外界隔絕一切聯繫。這也為他們帶來了另一個風險,一旦發生意外,他們將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繫。

 

趕路的過程,大家粒米未沾,杯水未喝。營救小組,在那片廣闊的區域挨個打聽,終於從當地的長老口中獲知了準確的控制人質地點。

 

經歷2個小時,營救小組的車輛成功穿越了死亡之路,抵達了武裝分子要求到達的指定地點。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營救之路才剛剛開始。營救小組到達後,席栓柱第一個下車。他面對的是幾十個臉蒙頭巾、荷槍實彈的當地武裝人員。

席栓柱隊長

這種場合下,說不緊張是假的,然而職業軍人的本能讓席栓柱告訴自己不能緊張。

 

隨後,在席栓柱的指揮下,警衛人員將外交人員圍在中心。

 

沒想到,這個舉動引起了對方的警覺,武裝人員端起槍瞄準了他們。面對此情況,席栓柱用手勢示意對方,在懂當地語言的同事喊話配合下,對方終於同意進行談判。

 

經歷了3個小時的艱難談判後,營救小組成功將這八名同胞帶回了使館駐地,營救活動圓滿完成。

如今,席栓柱回憶起這次解救經歷,仍舊後怕不已,然而千鈞一髮之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談起前兩天在巴基斯坦被綁架並被殺害的兩名中國同胞,席栓柱提醒赴外的中國公民,一定要關注外交部的公告,不讓前往的危險國家和地區儘量不要去。

12年過去了,警衛隊副隊長李亞光已轉業到北京某法院做法警,隊長席栓柱現在北京武警某師工作,而孫必幹大使早已退休,據說老人已有老年痴呆的跡象,與老伴安靜地生活在北方某一小小民居裡,也許他會忘掉生命中的很多時光,而多年前那刀光劍影、硝煙瀰漫的難忘戰鬥,也許會永存在老人的記憶裡。

 

文/操鳳琴

本文作者現供職於新華社

曾任新華社駐中東記者

編輯/夜下長川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警僅用8秒解救客車人質,俄式反恐卻把人質炸上天?
    ▲開幕式上廣東公安的摩託表演其中特警帶來了包括真人反恐表演、模擬現場解救人質、擒拿罪犯等項目在內的綜合反恐演練表演。精湛的技藝讓現場觀眾驚呼不斷,掌聲連連。其中給軍武菌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一場特警反巴士劫持的模擬演練。
  • 蔡鷺《解救吾先生》飾人質 「男友力」感動網友
    蔡鷺《解救吾先生》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丁晟執導,劉德華、劉燁、吳若甫、王千源主演,蔡鷺、李龍君傾情加盟的電影《解救吾先生》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點映,蔡鷺在片中飾演人質「小竇」,同影帝劉德華、王千源有著大量的對手戲。
  • 《解救吾先生》——現實比電影更驚心動魄
    根據「吳若甫綁架案」真實事件改編的警匪片《解救吾先生》在國慶前登陸各大影院。值此上映之際,我們就著電影與現實的異同之處來回顧一下當年那驚心動魄的綁架案。2004年2月2日晚,吳若甫在位於兆龍飯店對面的豹豪酒吧與人洽談一部電視劇。電影中的吾先生身邊只有程總一位朋友,而在真實事件裡,吳若甫是與三位朋友一起。
  • 解救人質 現實比電影殘酷:美國大兵營救人質 且敗且戰
    ▲綁架者本已同意釋放來自南非的人質科爾基,不想美軍的營救行動反而讓他送了命。本月初美國特種部隊長途奔襲到葉門解救人質,可惜功敗垂成導致人質被殺死。經歷西亞和北非地區政局動蕩後,薩默斯轉行當了攝影記者,為西方媒體報導葉門局勢。2013年9月,身在薩那的薩默斯在去一個超市途中遭「基地」組織葉門分支「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綁架。該分支被美國視為蓋達組織最危險的分支。據專家分析,該組織此舉意在向美國施壓,以得到贖金或交換人質。上次營救竟然撲了空這起事件要從上次人質營救行動失敗說起。
  • 美國海豹突擊隊夜襲索馬利亞解救人質
    打死9個海盜解救2名人質 歐巴馬:不遺餘力地解救我們的公民被解救人質索馬利亞當地時間25日凌晨2點左右,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隊員潛入索馬利亞,打死9個海盜嫌疑人,成功解救美國和丹麥人質各一人。得知成功解救人質後不久,歐巴馬走進國會,手指聽眾中的國防部長利昂·帕內塔,說了句「今晚的行動幹得好」。當時,其他人不知所云。國情諮文演講結束後,白宮發表歐巴馬聲明:「作為總司令,我為我們部隊的這次行動感到驕傲,為支持這次行動的專業化隊伍感到高興。」歐巴馬說,他於23日授權行動。他說:「傑茜卡·布坎南(為事業)無私奉獻,卻遭罪犯和海盜的綁架,他們根本不顧及她的健康。
  • 普京與莫斯科大劇院人質事件
    △別斯蘭人質事件十周年紀念而在全球十大恐怖襲擊事件中,除了別斯蘭人質事件外,俄羅斯還有一起人質事件震驚全球,那便是——莫斯科大劇院人質事件。俄聯邦安全局緊急召會他們,希望借鑑西方國家解救人質的經驗。但此時,西方情報部門也提不出任何建議。
  • 「槍王」對決,解救「人質」
    ……在硝煙瀰漫的賽場上,參與對抗的紅藍雙方隊員在槍林彈雨中勇敢穿越,通過戰術手語配合溝通,靈活採取交叉掩護、火力壓制、突擊追擊等戰術,緊抓有利時機「擊倒」對方,解救人質。廣州市公安局白雲區分局以賽促練,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第四屆「穗警工匠杯」警務實戰標識彈訓練賽。
  • 史上最經典解救人質:以色列跨五敵國突襲救人
    右圖為一名人質獲救。 在秘魯解救72名人質事件中,秘魯軍警開始向館內突擊。 在秘魯解救72名人質事件中,秘魯軍警在日本大使館周圍警戒。 在以色列突襲烏幹達事件中,恐怖分子的家屬為在襲擊中喪生的親人痛哭。
  • 源自真實事件,《解救吾先生》人質劉德華和大反派王千源互飆演技
    《解救吾先生》是一部2015年警匪劇情片,由丁晟編劇並執導,劉德華、劉燁、王千源和吳若甫主演。電影大致改編自2004年男演員吳若甫被綁一案,講述來自香港的演員吾先生遭劫匪綁架後、冷靜求生以及警匪對決最終獲救的過程。
  • 真實的故事比電影更驚心動魄 《解救吾先生》背後的殘酷
    最終,拍攝完成的《解救吾先生》還原度超過70%,紀實拍攝手法亦讓觀眾如同身臨其境。丁晟自己說,生活中的東西遠比編的要精彩太多,當冷酷畫面取代對白,旁觀視角渲染暴力,時隔11年,這部基於真實案件的銀幕影像帶給我們的震撼絲毫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值此上映之際,我們來回顧一下當年那驚心動魄的綁架案,對比一下原案件與電影情節的主要異同點。
  • 《我是特種兵》小莊誤殺人質小影后提前退伍,這事就這麼簡單嗎?
    尤其是《我是特種兵》系列的軍旅題材電視劇,更是讓觀眾們領略了中國特種兵的風採。電視劇屬於藝術作品,藝術來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電視劇中特種兵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雖有誇張的成分,但跟一般的兵種比起來,特種兵還是要厲害很多。在《我是特種兵》第一部中,有一個非常虐心的鏡頭,那就是主人公小莊在解救人質小影時,竟開槍誤殺了小影,而小影正是小莊的女朋友。
  • 海豹突擊隊成功解救人質,自身零傷亡,美總統稱是重大勝利
    據國外報導,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第6小隊在西非解救了一名美國人質。川普在社交網上稱讚這是一起「重大勝利」。 據悉,在10月31日凌晨,海豹突擊隊第6小隊在奈及利亞展開了一項人質營救行動,海豹突擊隊員在殺死了幾名綁匪後,成功營救了27歲的美國人質沃爾頓。
  • 以色列人絕對不會拋棄同胞,跨越千裡解救數百人質
    1976年6月27號,一架由以色列飛往法國的航空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到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包括84名以色列人在內的242名人質被劫持。事件發生後,摩薩德迅速出現在恩德培機場附近,為一切可能的行動做好情報工作。
  • 評析:跨國解救人質動武需謹慎 未雨綢繆是上策
    非洲接連傳出的兩起中國員工被劫持事件,引發了國人的持續關注。如今2000多家中國公司和數以萬計中國員工散布在非洲各國,有觀點認為,若不「示之以強」,劫匪的「成功效應」會不脛而走,一些人甚至主張派出特種兵實施跨國營救,走動用武力之路;也有人認為生命至上,破財免災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到底應怎樣去營救在海外遇險的我國公民?
  • 昆明人質劫持現場:被劫孩子全程沒哭,劫持者要求見女記者聊聊
    1月22日,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門口發生劫持人質事件,犯罪嫌疑人被擊斃,人質獲安全解救。1月22日,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門口發生劫持人質事件,犯罪嫌疑人被擊斃,人質獲安全解救。這名刑警提到,根據深圳公安經驗,優先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危機,過程中也會有特警運用戰術、地形接近對象,等待合適戰機,解救人質,使用武器是最後選擇。針對人質解救事件,這名刑警認為,解救人質沒有統一標準,也無法做到完美解救。「現場的環境和氣氛、嫌疑人的情緒波動、人質的掙扎、圍觀群眾的大呼小叫都有可能成為導火索,沒有任何一例案件是相同的。」
  • 在線觀影 |《解救吾先生》背後的故事比電影更驚心動魄
    吳若甫立刻意識到這幾把五四手槍絕非假貨,「我當時一看,這要是真開了槍,我這幾位朋友肯定出事。」於是,吳若甫馬上表示:「我跟你們走。」吾先生被解救後,心情高低起伏,一句話都說不上來。實際上吳若甫同樣心潮澎湃,但用言語表達了自己的難以置信。張鐵林和周潤發:王立華被抓住後,警察問:你為什麼要綁架吳若甫?王立華:吳若甫是誰?我不認識啊,我還以為綁的張鐵林呢!張華被抓住後,警察問:你為什麼要綁架吾先生?張華:吾先生是誰?我不認識啊,我還以為綁的周潤發呢!
  • 特警自捆手腳換人質,撲向劫匪的瞬間受傷!視頻曝光
    僵持近一個小時後,王培挺身而出,向歹徒提出用自己替換人質,捆住手腳的王培蹦跳著到了歹徒面前,瞅準時機將其撲倒。人質解救了,王培受傷了。王培警官解救人質過程 視頻來源:漯河警方關鍵時刻的本能舉動,讓人不禁感嘆:是什麼力量,讓他不顧個人安危主動替換人質?
  • 雪梨咖啡館劫持事件:人質的故事
    人民網雪梨12月17日電 雪梨馬丁廣場咖啡館人質劫持事件最終通過警方的強攻結束了17個小時與劫匪的對峙,包括劫匪摩尼斯在內的3人在事件中死亡,數名人質受傷已送往醫院救治。對峙期間,為了避免影響警方的部署,相關信息並未公開。事件結束,讓我們來梳理一下目前已知的人質的情況。
  • 《解救吾先生》:平實的解救
    非線性敘事的電影手法,運用20小時的限制時長營造了時間上的緊迫感,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解救吾先生》,在節奏氛圍上無疑是對仗工整,張弛有度的,但另一面真實事件同也成為了電影格局的桎梏,使其呈現上僅只是困鎖於了一個平實的小格局故事。
  • 昆明劫持人質事件致1死7傷:孩子,這個世界有惡魔,但也有天使
    昆明劫持人質事件落幕了,兇手被一槍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