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人取代?想要在職場中修煉硬本領,你要懂「10000小時定律」

2020-12-28 有範兒職場

你需要不停地重複訓練,練習得越多,你就越有可能達到這個領域的巔峰。——《異類》

一、明明很想成功卻隨心所欲,在行業沒拿到結果。那是你沒有過硬的技能

今年年初,一畢業就進國企的老奇,突然問我爸借錢。原來老奇的老婆生了重病,他為了給老婆治病,已經搭上了十年的積蓄。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實在走投無路,這才找了過來。

當時我們全家人都很詫異:曾經是我爸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如今怎落得這個地步?原來,他進國企後,因為受不了工作氛圍,選擇離職。後來,又轉戰三四個行業,事業都沒有起色。

而和他同期進入國企的同事,一路升職加薪,早已成為中層領導。他卻由於多次轉行,缺少核心技能,沒有一項硬本領,只能在基礎崗位苦苦煎熬,急需用錢的時候也不敢離職。

這就是職場人的辛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老奇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認知,修煉一項硬本領,他會一直在基層崗位徘徊,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修煉硬本領,他才能有核心競爭力,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要遵循"10000小時定律"。

二、職場人想要在事業上更有前途,你必須要遵循"10000小時定律"

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完美地掌握某項複雜的技能,就需要一遍又一遍艱苦地訓練,而且這個練習的時間,必須達到最小的臨界值,那麼這個臨界值是多少呢?就是10000小時。《異類》

能讓你練成硬本領的"10000小時定律"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其處理結果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毫不誇張地說,一套失敗的修煉硬本領方案,其影響力不但是災難性的,而且是深遠的。

在職場中修煉硬本領,為什麼懂"10000小時定律"?

1.縮短你修煉硬本領的時間

如果你不懂"10000小時定律",很有可能在一些產生不了累加法則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如果知道這個定律,那麼你就可以自我判斷,什麼樣的技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訓練出來。

比如文中的老奇我相信他,也想通過努力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可他確實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10年,絲毫沒有任何競爭力。

2.提升你的職場核心競爭力

你只有懂了"10000小時定律"才能根據指引,去有效訓練自己的競爭力。很多職場人人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如何開始做,以及如何高效把它做好。

比如文中的老奇,我相信他也想過去提升自己,要不然不會一個又一個行業的來回切換。他總覺得自己會遇到更好的,總覺得當前的工作沒有前途,可時間卻在選擇中流逝掉了。

3.提升你的抗壓能力和自律力

用10000個小時去訓練一門硬本領,它所花費的時間最起碼要3年,沒有一個良好的抗壓能力和自律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做任何事情堅持很重要,中途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只要有目標,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比如文中的老奇,他其實就是太沒有耐心了,總覺得一個行業做一段時間不行了再換,但這種心態和做事方式怎麼可能做出結果。

所以說想要修煉硬本領,必須懂"10000小時定律"對於職場人來說,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三、如何在修煉硬本領的同時,遵循"10000小時定律",給你三個方法

我們可能認為只有自律能力非常強的高手才能掌握"10000小時定律",普通人要想掌握這個來修煉硬本領太難了。其實,修煉硬本領是有技巧可循的,而且簡單易學,人人都能習得

1.找到你想要的技能,刻意去練習

01.如何判斷所學的技能,遵循"10000小時定律"?

儘量不要去做那些簡單的、重複的、機械性的勞動,單純的低等工種,任何人無須接受什麼複雜的技能培訓,很快就可以上崗,即便你在這些事上花費了10萬個小時的時間,在自我提升方面也是零回報。也就是0乘以10000依然等於0。

10000小時定律的一個基本適用原則就是,需要有技術門檻作為前提。反之,技術難度越高的事情,你在上面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有可能修煉好它,也就是說,它的時間價值也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時間投資具有性價比。

10000小時定律,還必須以累加法則作為前提。累加法則的含義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之前做的事的基礎之上進行累加,從而產生效果。

同事小劉想成為一名舞蹈演員,要學會一項舞蹈技能,她需要學會一千個動作,可以把它們分為五個動作一組,分組去進行訓練,一共是200組,每一天就像打怪獸做任務那樣,把這一組的動作訓練一遍,最後再把它們拼裝起來。

在修煉第一組動作的時候,可能是零基礎在修煉,但修煉第二組動作的時候,就是在第一個組合的基礎之上進行累加了,這時產生的效果就叫作累加效果。

02.如何去進行刻意練習?

001:選擇你的學習區

我認為但凡要做一件偉大的事,也就是10000小時定律適用的事,你就需要拿出整塊的高質量時間來進行修煉。《人生效率手冊》

比如我,我要提升自己的硬本領——寫作能力,每天早上4、5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到8點,這三四小時,就是我高效學習的時間,我一般用這一大段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完成10000小時定律的訓練。

002:聚焦你的注意力

為什麼我選在每天早上學習呢?因為這個時間是我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每個人的精力旺盛時段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適合做百靈鳥,有的人適合做貓頭鷹。

以我個人來說,早起之後的那段時間,是沒有人會來打擾我的,整個世界非常安靜,但是晚上的時候,朋友圈依然活躍,消息時不時會干擾我,各類社交軟體都在嘀嘀作響。唯有早晨,我可以不受打擾地學習,可以以主動的方式,沉浸到全情忘我的心流狀態,達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我覺得,注意力的集中一定是內在和外在的高度統一,內在上,你的精力完全集中,外在上,一切幹擾因素都沒有。這樣的時間區域,如果你不用來學習、不用來修煉硬本領,簡直就是對生命和時間的極度浪費。

003:大量重複機械性訓練

學寫作、學演講、學銷售技能、學個人品牌、學社會資本……學各種硬本領,其實都不是困難的事,真正讓你覺得困難的事,是堅持。

那些能夠做到從不會到會的人,都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他們在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也跟你一樣一無所知,但是他們能夠堅持大量的重複訓練,堅持積累學習10000小時,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2.用技能整合法,讓知識為你所用

在職場中,一個人職級的高低,跟他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整合和歸納的能力密切相關:職級低的人,一般做分解動作,或者他們更願意從事分解類型的工作,比方說開一個創意會和頭腦風暴等。

而職級高的人,更優先或更傾向於去做歸納總結的工作,換句話說,他們是被工作磨礪以及訓練出了歸納整合的能力。

那麼我們,如何完成技能整合?

01.技能整合需要你去做刻意的練習,提升自己的歸納能力。

遇到一些零散的知識點,你需要迅速地用大腦中的作業系統裡把它們分類,這個過程就叫作歸納的過程,你需要把它們歸納到不同的範疇和不同的維度當中。

02.你需要把每一個小技能,修煉到純熟的程度。

如果10分為滿分,你需要把每項小技能都修煉到7分以上的水平,再做到知識性的整合工作,否則,基礎知識點不紮實的話,上層建築也就無法構建。

比方說,你訓練的是寫作能力,那麼詞彙量就是你的基礎技能,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詞彙量,寫作中就會經常犯錯誤,詞不達意。把每一個小知識點的基礎打牢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03.請注意你輸入和輸出的系統要結合。

你聽到的、學到的和看到的,就叫作輸入;你寫出的、說出的和以其他方式表達出來的,就叫作輸出。你需要學會把兩個不同的系統完美結合。「學會」的最高標準是會教。

教是什麼?教學就是輸出,學習是輸入。如果你能把一項知識點做到不僅自己學會,還能把別人教會,實際上你就真正地把輸入跟輸出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

04.技能整合同樣遵循單點突破法。

技能整合也符合閉環結構,從技能學習,到總結、評估、反思,到再次計劃,是一個學習的完整閉環結構,遵循了單點突破法。

3.用準確模仿法,讓你的學習更高效

01.快速學習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說過:模仿就是創造的第一步。

準確模仿法包括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缺一不可,需要在同一維度按照順序一一進行:

001.攻讀相關領域的工具書;

002.找尋跟隨模仿對象;

003.深度研究模仿案例。

我曾經錯誤地認為,只要堅持重複去做就好了,只要有量變就一定能引發質變,後來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學習不是為他人而學,不是為考試而學,不是為老闆而學,是為自己而學。

學習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學無止境,學習這個動作跟我們吃飯、睡覺、刷牙、洗臉一樣,是需要重複地一遍又一遍地貫穿在整個生命當中的,但不講方法的盲目重複,只是自己欺騙自己,這樣的重複投入,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只是對時間的白白浪費。

02.讀書學習

這裡的讀書與一般意義上的讀書不是一回事。在這個板塊當中,讀書不是用來陶冶性情的,而是需要帶著明確的目標去讀書。這裡的讀書指的是工具書,能夠幫助你迅速地了解一個學科的書籍。

最迅速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噹噹、京東和亞馬遜這些平臺查看書籍的排行榜,看看最熱銷的、好評度最高的書是什麼。比如我就經常用得到app,看裡面的電子書,有時候也會聽書,為我節省了不少時間。

03.找尋模仿對象

人是知識以及行動力的集合載體,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之上,我們需要向人學習,我把它稱為以人為師,但是學什麼很關鍵。《人生效率手冊》

說到向人學習,我認為有三種方式:

001.你跟這個人只是遙遠的膜拜關係

你可以通過關注他的微博,把他寫的書或者文章讀完,當然,你也可以持之以恆地給他發私信,從而讓他關注到你的存在,讓他知道你是他的一位追隨者,這就是第一步了。

002.如果你有幸得到了他的關注

能夠直接跟他對話,那麼就可以進展到第二步:把你過去讀過的他的書跟實踐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整理成一個問題清單,在適合的場合向他請教,比方說在他講完課之後,或在任何他方便的時機,交給他。

003.若他對你產生了進一步的關注

你有機會跟他單獨會談,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把你的問題都拿出來,包括你所記錄的一些筆記,讓他看到你的誠意、你所做的功課。

04.前期先模仿別人

模仿是你能夠快速入門,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學習的初始階段其實就是在模仿。無一例外,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只有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你才能有機會超越巨人。此外,如果你想通過模仿精學的話,我建議你要有一個好導師,身邊有人指路和沒人指路,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想模仿一件事,或者進行系統的學習,身邊卻連個老師都沒有,很可能你看不懂別人的套路,看不懂別人的玩法,而一個優秀的指引者,能夠幫助你看到很多你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重塑你的思維。

四、總結

總之,修煉硬本領中遵循"10000小時"定律的核心,是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這聽起來似乎很難,但如果你能反覆練習修煉硬本領中"10000小時定律"的技巧,不斷在實踐中總結自己的經驗,讓其成為你的機械記憶,你就會發現這並不難,你就可以把握住職場的晉升時刻。

你會發現你的領導、同事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優秀、那麼不可超越,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成為具備多種硬本領的高手。漸漸地你不僅不會畏懼職場,還會創建一種全新意義的人際關係。你會在自己的職場路上走的更為從容、堅定。

相關焦點

  • 職場精英:修煉硬本領,打造核心競爭力
    作為老闆,他們會鼓勵具有硬本領的職場人跳槽,因為這能倒逼他們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在新的環境中持續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收穫更快速的成長。但是他們都不願意聘用那些頻繁跳槽的人,原因有兩點:一是頻繁跳槽的人,他們工作不具有穩定性,不會對企業的發展做出太多的貢獻。
  • 做交易必須要知道的10000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 什麼是10000小時定律,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標準?
    什麼是一萬小時定律,如果你堅持一件事10000小時會變得怎樣?什麼是10000小時定律,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標準?所謂一萬小時定律,最早出自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一書,其中列舉了世界上許多名人成功的例子,並對他們的事跡做了總結,最終得出結論。這個結了就是:一個人如果想要在某領域成功變為專家,或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名人,那麼就需要在他專注的一件事上至少要用心堅持一萬小時。這一定律被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 比伯婚後首支單曲:10000小時定律,我願了解你
    你看那個少年,從稚嫩到成熟,如今成家立業,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知為何,小愛竟有一種老母親般的感動。整首歌又歡快,又溫馨,可以說是一首非常適合在結婚典禮上播放的音樂。相較於此,小愛更喜歡這首歌的立意。10000小時定律,我們耳熟能詳。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
  • 10000小時定律了解一下,有意思嗎?
    這位頭髮蓬亂名叫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人因寫成《引爆點》而名噪一時。馬爾科姆帶來更直觀、更勢利的觀點,他在新作《異類》中高喊:你想成功嗎?那重複做一件事,堅持10000小時。其實,馬爾科姆的1萬小時理論是借鑑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的精髓部分。
  • 看懂《西遊記》的本質:你才能真正修煉成優秀的職場人
    透過現象看本質後,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優秀職場人修煉的過程跟這部書是一樣的。我聽了許多名師解讀一些耐人尋味的點:1.書中有個奇怪的現象:說孫悟空修煉了七十二變法術,一個跟鬥可翻十萬八千裡。而唐僧帶著四個徒弟去西天取經也正好是十萬八千裡,為什麼孫悟空不直接背著唐僧翻個跟鬥就到西天了,就取得真經,而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呢?這件事情真相的本質是說孫悟空所有的本領是指人心,心猿意馬,人心是善變的,人生過程就是修心的過程,只有自律,克制自己,做好自控,不斷的修煉自己才能做做好其他事情。
  • 對「一萬小時定律」的兩大誤解
    Ericsson等人找了一些音樂家,讓他們回憶自己在職業生涯中每周刻意練習樂器的量。他們發現那些成就高的音樂家積累的刻意練習量要比成就低的音樂家高出許多。根據他們的統計模型,同樣是在7~8歲開始練習,「最有才」的小提琴家們到20歲時平均積累了10000小時以上的刻意練習;「有才」的小提琴家們20歲時積累了平均約7800小時的練習。
  • 一萬小時定律,成功之路必經的隘口
    凡事都是滿足10000小時定律的,真正當你在某一個領域做到10000個小時的時候,那麼你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比你天賦高的人,比你更加努力,你感覺可怕麼?2朗朗,世界鋼琴的大師,中國的驕傲。3歲開始練琴,每次學習一兩個小時。10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郎朗每天要完成8個小時的訓練。鋼琴練習是一項超級枯燥寂寞的事,這種難耐的寂寞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沒有外力的監督是難以為繼的。
  • 職場素人逆襲為《大贏家》,你需要知道這個定律!
    一群人,把它當兒戲,輸了。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職場是素人,工作憑認真。在我看來,嚴謹就是認真的職場素人代表,他們的認真有點軸,有點不招領導喜歡,有點被同事排擠。可他們就像蘑菇一樣,雖然在陰暗的環境中生長,但是依舊認真執著,堅持初心,最後成了大贏家。
  • 職場社交飲品「硬通貨」咖啡排第一,四成人在咖啡店逗留1小時
    女性較男性更愛社交,也更愛咖啡;42%的職場人選擇在咖啡館「速聊」,時間縮短為1小時之內;69%的職場人喝咖啡時的狀態是聊天,只有31%獨處……近日,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聯合《中國消費者報》共同發布的《中國職場人咖啡社交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有四成人每次會在咖啡館逗留1小時,不過儘管咖啡是職場飲品最強
  • 作為職場人,這5個職場生存法則,你必須要懂!
    在職場中有很多規則存在,而利於我們適應職場環境的規則與方法,就稱之為"生存法則",今天就說說玩轉職場必須掌握的"五個職場生存法則,哪怕暫時做不到,但一定要懂,未來用得上。可以幫人做事,但要凸顯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在背後搞些小動作,但要一擊致命或讓領導挑不出任何毛病,雖然這麼說有些不好,但職場如戰場,有些人的生存手段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所以在職場中,做好人或做壞人取決於自己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我們才有了幫助別人的資格和能力,同樣也有與其他同事叫板的資格。
  • 職場中,能力越強的人,性格越孤僻?孤僻背後藏著的可能是大智慧
    小二哥,職場6年,是我們部門的高級程式設計師。很可能你會說了,工作6年了才是高級程式設計師,幹6年足以朝著架構師的崗位了。這個就像是開車一樣,你看得遠,路自然就直了。」是啊,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好像都走偏了,強迫著自己去合群,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最後除了留下一句性格很好之外,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 職場焦慮症無處不在,不要成為情緒的垃圾人,時刻警惕垃圾人定律
    現在的社會,浮躁感上升,越來越多的人處於負面情緒中,尤其是在職場,整日抱怨工作各種問題,或者將離職掛在嘴邊,甚至向周圍同事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垃圾人定律,來自於一個明星回懟網絡媒體人的話,大概意思是,本來自身就負面垃圾很多,需要找個地方傾瀉,恰巧隨意遇到了一個人,就將自身心中的負面垃圾丟到這個人的身上。其實垃圾人定律無處不在,比如你在路上隨意走著,都有可能有人向你挑釁,如果你搭理,便會引發一場衝突,如果置之不理,或許就會將此事化解。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適合職場後浪的心理效應:蘑菇定律
    什麼是蘑菇定律?蘑菇定律是20世紀70年代由國外的一批年輕電腦程式員總結出來的。彼時正處在電腦行業的開端,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並不被人們理解和重視,而他們不修邊幅的樣子也常常被詬病為工作態度不認真。於是,這些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就以直男思維來激勵自己:要像蘑菇一樣生活。沒有陽光,就在心中植入陽光;有了陽光,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棲身陰暗的角落。初入世者,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過程中。但是,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 上新 || 10000小時法則,是對美麗的選擇!
    10000小時法則帶來的結果大家都是在生活中努力尋找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從小到大我們學習的人生道理道理告訴我們,努力很重要,但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個片段,是劇中關曉彤妹子飾演的梁爽在宿舍跟其他室友說的這段話,10000小時法則,我們成就一件事,或者說得到每一個結果,背後都是這10000小時法則日積月累帶來的。
  • 《我的前半生》暴露的職場潛規則,比離婚好看10000倍
    >臨面試前賀涵還對羅子君說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後再考慮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初入新環境,你必須儘快熟悉各個環節,打造自己360度無死角的技能,才能在長江後浪拍前浪的競爭中穩如泰山,然而從唐晶到賀涵,隔著100個職場精英的距離,當然不能就此止步,你仍需挖掘出自己的核心優勢所在,並無限化擴大它,直到他們成為你的爪牙和鋒芒,你終於可以無可替代。
  • 我們仍舊要追求有趣的靈魂,懂這些只是日常的修煉
    整個社會都在面臨新的變化,經歷過世功和喧囂,我們終將歸於平靜,對於物質我們希望做減法,同時有更高的品位,因為我們都希望做一個有趣的人。如何修煉有趣的靈魂?懂得這些事情,只是你的日常修煉:懂一些說話技巧。
  • 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做事要硬,要有真本領
    不去怪任何人虧欠你的人,教會你釋懷。正所謂:漫漫人生路,只要不負當下,就是最好的未來。 餘生,不必責怪生命裡的任何人;生命,不負不欠,才能如願。 做事要硬,要有真本領有句話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本身」。當下穩定的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已經消失,只有能力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 驚人的社會定律(醍醐灌頂)
    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口水定律: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多起來。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沒用。鴿子問:你要飛到哪?烏鴉說:其實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所以我想離開。鴿子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聲音,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變得更加美好,就從改變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