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適合職場後浪的心理效應:蘑菇定律

2020-12-27 心理諮詢師西叻

什麼是蘑菇定律?蘑菇定律是20世紀70年代由國外的一批年輕電腦程式員總結出來的。彼時正處在電腦行業的開端,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並不被人們理解和重視,而他們不修邊幅的樣子也常常被詬病為工作態度不認真。於是,這些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就以直男思維來激勵自己:要像蘑菇一樣生活。沒有陽光,就在心中植入陽光;有了陽光,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棲身陰暗的角落。

初入世者,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過程中。但是,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發定律。

蘑菇蘑菇定律對於現代職場萌新有什麼樣的啟發呢?

其實作為剛進入職場或者社會的後浪而言,也許不能再像在家裡或者校園過得一帆風順了,職場上的上級和同事大家都非常忙,如果他們沒有時間好好地帶你怎麼辦呢?這時候,做一朵蘑菇,沒有陽光時,自己製造。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學習,市面上各種知識技能付費的app,得道、喜馬拉雅、慕課、網易雲課堂等等。接受各種環境的、職場上的鍛鍊,讓它們轉化成你的陽光,遇到了實在過不去的坎就自己給自己,也不必覺得自己很糟糕,偶爾在菌蓋下蓄勢,躲避狂風暴雨也是不錯的選擇。

想成蝶先破繭。

相關焦點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情感錯覺的心理認知:吊橋效應
    阿瑟·阿倫通過這個實驗很好的論證了吊橋效應。心理學上,將人們對自己的感受做出錯誤推論的過程稱之為喚醒的錯誤歸因。在另外一組實驗中,研究者找到一位漂亮的女性做為研究助手,由她到一些大學男生中做一個調查。調查的內容並不複雜,首先,讓這些男生完成一個簡單的問卷,然後,根據一張圖片編一個小故事。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割捨不下心理狀態:蔡格尼克效應
    這個效應就叫做「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是指人們天生就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有時候很容易忘記已經完成的工作,因為他想要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了滿足。這就是「蔡格尼克效應」在作祟。俄羅斯心理學家Bluma Zeigarnik還注意到,服務員對未付訂單的記憶(recollection)都很好。但在顧客付了錢後,他們就不會記得訂單的那麼多細節了,所以她就開始研究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蘑菇效應
    蘑菇效應,指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會開始被人關注,可此時它自己已經能夠接受陽光了。人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蘑菇效應」。英文名稱:Mushroomseffect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木桶定律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啟示:每個人在這個社會生存,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酸葡萄效應寓言中狐狸的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們拿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來安慰自我,以避免心理上受到的傷害。啟示:心理防衛功能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然而沉迷其中對生活卻只有明顯的副作用。
  •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多少人敗在不懂社交!悟透這人際交往的六大心理定律,人生越來越順。利己,則是利人的回贈,是付出後的所得,也是社交的終極目的之一。三、「投桃報李」定律人們之所以參加社交活動,目的之一是因為可以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與此同時,也有義務給予別人想要的,從而互相補償,取得投桃報李的心理效應。
  • 異性之間,讓男人對你著迷,要懂這些心理學效應
    不要以為男女之間的感情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其實不然,當你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的時候,竟然發現一切都很簡單,一切都很通透,一切都很清晰。異性之間,讓男人對你著迷,要懂這些心理學效應,第一,吸引力法則。憑實力來吸引住對方的欣賞,而不是一味地討好。第二,曝光效應。
  • 【物理心理】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那些2018年1月1日時說過的新年計劃,又在兩個月後又重新說了一次。」  為了新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心理騙了。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  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  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用這4個心理學定律破局,讓你不再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這麼4個心理學定律,可以讓你不再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魯迅先生的這個例子一語中的,後來,這種人們面對困難「循序漸進」的心理就被稱作「拆屋效應」。這個心理被很多人利用,例如,老闆會給員工分配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老闆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制定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願景,而老師也會從小問我們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工作。
  • 「心理知識小課堂」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職場必懂)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並不矛盾。它們直接區別是什麼?在對陌生人的印象中,首因效應比較明顯。
  • 【薦讀】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那些2018年1月1日時說過的新年計劃,又在兩個月後又重新說了一次。」為了新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心理騙了。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1飛輪效應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
  • 職場新人進化論:學會2個效應、2個定律快速成長,提升個人競爭力
    他們看起來比較迷茫,每天在職場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完全沒有了方向。公司新人的成長是HR部門的一件大事,作為HR部門負責人,10年職場老兵,我擬定了一個關於實習生的成長方案,並跟運營部主管商討後,決定一起按照方案執行。
  • 《阿甘正傳》與「羊群效應」|經濟心理學(第12期)
    這是我開闢的一個全新的系列——《經濟心理學》。我將不定期地為大家帶來一些案例,看看那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背後都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和心理學邏輯。希望我的講解,可以幫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今天,我想從我最喜歡的一部美國電影開始本期的話題。這部電影就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是一部老片了,它上映於1994年,距今已有26年。
  •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其實心理學效應絕就絕在,當你遇到一件事情或者出現某種心態,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反覆問為什麼都找不到答案的時候,看到相應的心理學效應會覺得:天啊,原來是這樣!它為每一種行為都給出了解釋,讓人們在理解自己的同時,也能理解他人的心理,並通過這些效應規避風險,趨利避害。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一)類型登門檻效應:當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這叫做登門檻效應,又稱登門坎效應、得寸進尺效應。天窗效應:又稱為拆屋效應,是指在談判過程中,先提出一個很大的、對方難以接受的要求,然後再降低條件,提出較小的、對方能夠接受的要求,如此一來,對方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達成目的。
  • 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塔瑪拉效應初入職場時,有沒有人提醒過你,要多做事、少說話?為什麼很多「過來人」都要給新人這樣的忠告呢?這是因為,言多必失,一不小心說錯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熱切的期望和讚美具有超乎尋常的能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激發人的潛能。當一個人得到他人的信任與讚美時,會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尊,從而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動力。為了不讓對方失望,會更加努力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盡力達到對方的期望。
  •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那些2018年1月1日時說過的新年計劃,又在兩個月後又重新說了一次。」為了新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心理騙了。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有人說,這是典型的「節後綜合症」,也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
  • 28個心理學效應,產品人的提升法則
    希望這些心理學理論能夠對大家走向「理解人性」的偉大產品經理有所幫助。產品經理必懂的28個心理學效應1. 暈輪效應定義: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即「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 「備考衝刺階段」一定要知道的3個心理學效應
    今天我們分享3個廣泛驗證有效的心理學效應,了解並知道怎麼運用這些「效應」,將有助於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更要注重自己對預言的心理暗示力量,也就是說你在學習上要對自己有信心,哪怕是假裝自己有信心,因為即便只是假裝自己有信心,也可以增加成功率,而增加的成功反過來會給你實際的信心,一環接著一環,最後實現自己有信心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