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衝刺階段」一定要知道的3個心理學效應

2021-01-18 左右談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今年初高中畢業班的孩子們。時至今日,高考和中考的備考複習都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了。

在最後兩個月裡,好多次問自己:我的成績還可以大幅度提高嗎?我成績中等偏下、有可能逆襲嗎?我能進入我理想中的學校嗎?

同學們,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肯努力,能行!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只靠努力,還要運用一些小知識、小方法。今天我們分享3個廣泛驗證有效的心理學效應,了解並知道怎麼運用這些「效應」,將有助於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1自驗預言效應

自驗預言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學上的「人際期望效應」,原來是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日常學習中,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從而轉化為內心驅動力,使期望成為現實,讓自己的夢想成真。

自驗預言效應告訴我們,這段備考衝刺的時間裡,無論是老師或家長的正向反饋和美好期望,還是孩子自己的自驗預言,對學生的複習衝刺階段的努力和結果都非常重要。人的精神作用是巨大的,別人說自己行就成功了一半,自已也說行一定就行。

還是更要注重自己對預言的心理暗示力量,也就是說你在學習上要對自己有信心,哪怕是假裝自己有信心,因為即便只是假裝自己有信心,也可以增加成功率,而增加的成功反過來會給你實際的信心,一環接著一環,最後實現自己有信心的預言。

02近因效應

在多種刺激依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近因效應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近因效應告訴我們,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在每一天的學習時段中,我們應當選擇在一個體驗最好的時刻結束,這時的結束,感覺上是愉悅的、充滿收穫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這種感覺長期積累下來,我們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肯定會是正面的,不僅僅態度是正面的,連情緒也是正面的。

在較長時間段來看,不管是初中三年還是高中三年,備考衝刺階段的努力正是近因效應要發生作用的時刻,把握最後的日子反倒顯得更加重要,畢竟一個好的結尾其實在我們的即將獲得的成功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03荷花效應

荷花效應說的是這樣的現象:池塘裡種滿了荷花,荷花第一天開一朵,第二天開兩朵,第三天開四朵,第四天開八朵……以此類推,每天荷花開放的數量都是前一天的兩倍,第30天的時候剛好開滿整個池塘,那麼在第幾天的時候荷花剛好開滿半個池塘呢?是第15天嗎?不對,應該是最近尾聲的第29天。

荷花效應告訴我們,最接近勝利的時候才是最重要、最需要堅持的時候,也是收穫最多的時候。最後階段的努力所達成的效果,也許是我們之前努力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相信你所努力的每一天,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由量變到質變。終有一天,你會感受到這種「厚積薄發」的力量。

04總結

因此,當你在「備考衝刺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按「自驗預言效應」所說,樹立起信心,一定會成功;再者,學習要找到樂趣,稍微有感到痛苦的時候適時而止,因為「近因效應」告訴我們,這樣學習更有效更長久。最後,實在覺得堅持下去的時候,想想「荷花效應」,不要輕言放棄而錯過自己的「完美盛開」。所謂拼到最後,拼的都是毅力。

所以,逆襲絕不是智商的奇蹟,逆襲是毅力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衝刺階段該複習什麼?「山東博學教育」
    距離省考只剩25天的時間,2019年公務員省考備考已經進入到衝刺的階段,那麼在衝刺階段該如何進行高效的複習呢?我們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1. 我們的複習重點是什麼?2. 每個模塊的考點是什麼?一、複習重點我們都知道公務員行測考試的筆試內容分為五個模塊,分別是常識判斷、言語理解、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那麼在衝刺階段,必勝君根據題型,把這判斷推理這一模塊分成了四個模塊,分別是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和圖形推理。
  • 軍隊文職教育學備考,你需要知道這些事情
    中教一共分為四個級別,由低到別是:助理講師、講師、高級講師和教授。中教和高教的授課對象有一定的差別,但兩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基本類似,即進行課程教學。另外,享有寒暑假、待遇較高等等都讓教學崗成為軍隊文職中的「香餑餑」。
  • 《阿甘正傳》與「羊群效應」|經濟心理學(第12期)
    在電影中,阿甘這個角色被設定成一個智商只有75的「傻孩子」。△阿甘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一直用母愛保護著自己的兒子智商75是個什麼概念呢?普通人的智商水平在85到115之間,115以上是高智商人群,70-84被稱為「邊緣智力」人群。這部分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但在複雜的情況下則難以適應,需要他人的幫助。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教育心理學告訴你該怎麼複習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教育心理學告訴你該怎麼複習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 不僅僅是「PPAP」!ピコ太郎其他的魔性作品
    12日點擊量已經突破了4000w,並取得了YouTube的世界排行「TRACKS」的1位,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排行榜一位的日本人。而這個排行榜第三位的是被ピコ太郎稱為師父的Justin Bieber所參與的MAJOR LAZER的「Cold Water」。這段視頻的流行多虧了Justin Bieber,是他發現並作為喜歡的視頻在推特上介紹了,才被大眾所流傳。
  • 初三複習衝刺應該怎麼學 名師送上中招備考「錦囊」
    為了幫助省會初三畢業生在衝刺階段有效提升複習效果,鄭州外國語中學名師齊聚,為學子送上各科目備考「錦囊」。  道德與法治 多角度關注時政熱點  【名師檔案】朱朝亮,高級教師,政治學科教研組長,鄭州市師德標兵。
  • 英語六級衝刺階段如何複習?
    英語六級考試複習的時候需要各位考生掌握一些技巧,那麼今天環球青藤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英語六級衝刺階段如何複習?希望能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祝願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那麼完型填空的做題步驟是必須在進入考場前大家要明確的。在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一般不會出題目。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充分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中心思想。因此,完型填空的第一句話對於我們理解全文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另外在做題的過程中必須先略讀全文了解各段的結構再去做題目。因為完型填空300個單詞,在除去20個考察我們的選項單詞後,必須保證除去的20個單詞不會影響我們對於全文的理解。
  • ​「特斯拉效應」下,蔚來的「最快今年」?
    與常規策略不同,特斯拉中國選擇在保持基本毛利率的前提下直接將成本下降同步到售價上——我把這件事叫做「特斯拉效應」。 「特斯拉效應」對新/老用戶、覆蓋不同價格區間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乃至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鏈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文是一則短評,聊聊「特斯拉效應」下的眾生相。
  • 讓『瓦倫達效應』無能力為
    平時他都只是單純地想著要完成表演』」。後來,心理學家把這種「為了達到目的,而過度緊張、患得患失」的心理稱為『瓦倫達效應』。圖片來源於網絡『瓦倫達效應』在學習中也非常常見,當孩子在面對重大考試的時候,可能會暗示自己「這次要是考砸了我就完蛋了」、「如果考不好爸爸媽媽一定會對我非常失望」、「我的人生就要靠這一搏了」.
  • 28個心理學效應,產品人的提升法則
    筆者從數百個心理學效應中仔細篩選了產品設計中常用到的28個心理學效應,並且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了這些效應在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應用場景。希望這些心理學理論能夠對大家走向「理解人性」的偉大產品經理有所幫助。產品經理必懂的28個心理學效應1. 暈輪效應定義: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即「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 高三一模≠高考成績「撞牆期」來臨,備考階段咋辦?
    一模考試被稱為診斷性測試,目的就是檢測高三線上教學及一輪複習效果,指導學校優化完善高考計劃和安排,提高複習備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並對下一階段的課程安排、教學調整做周密安排,幫助老師們結合學生一模成績,找到學生知識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煙臺四中副校長李豫威介紹,通過一模,可以診斷學生在備考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 「湖北遴選備考經驗」湖北省遴選備考要做到以下四點
    不要太頻繁的交友,朋友聚會,考上後也可以,備戰期間要全力以赴。複習什麼?在湖北省參加遴選,當然要注意湖北省的機關黨報,還有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湖北日報、長江日報評論員文章,都可以用手機隨時查看。還有一定要看相關書籍。平常多關心國家和省上的時政大事,特別注意領導講話,如果能背下來當然更好。
  • 心理學知識點-印象形成效應
    印象形成在教師考試心理學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考點。從近幾年試題來看題型較為固定,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多考例子類的反選題。所以要求我們考生能夠配合例子深入理解知識點。(一)社會刻板印象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
  • 異性之間,想要對方持續對你著迷,這五大經典心理學效應一定要懂
    說實話,看到這三個問題,我真的有很多話想說,不可否認,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渴望一份真摯的感情。 然而愛情,卻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難題,如果不懂得愛情的底層邏輯,不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該怎麼做,那麼無論你談多少次戀愛,或者遇到一個多麼喜歡的人,最後還是有可能被打回原形,以至於難以收穫想要的幸福。
  • 山東高考倒計時 名師支招如何在衝刺階段再提分
    距離2017年高考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高三的複習備考已進入關鍵的衝刺階段。俗話說,「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接近終點和成功的時候,也是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  那麼考生們該如何做好衝刺階段的備考呢?本報特邀省實驗中學、山師大附中、歷城二中的9位名師,為即將上戰場的高三考生支招。
  • 備考教資筆試,分享我的經驗給大家!總結10個心理學常考人物助力備考!
    教育知識與能力是難度比較大的一科,書上的重要知識點一定要背會!背會!背會!不要心存僥倖心理,卷子上出現沒有背到的知識點真的是蒙都不會蒙。 首先,一定要提前做好時間規劃,不要漫無目的,亂抓亂撓,那樣不僅影響心情還沒有效率。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考研道路千萬條,科學備考最重要!一定要看的百日衝刺注意事項!
    考研已經邁入最後100天的倒計時了,很多同學還沒有找到適合的衝刺道路,俗話說:考研道路千萬條,科學備考最重要。因此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儘量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養成定時睡眠和按時起床的習慣,睡前避免各種興奮刺激和飲食過飽。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