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人止步不前,關鍵在這3個問題,可惜多數人太晚知道

2021-01-08 遼寧臺奇趣百科

王陽明,明朝哲學家,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其一生著文無數,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和《傳習錄》。雖然歷史久遠,但是對當代的我們都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做人做事和修心。

王陽明的很多觀點都能幫助我們解決那些困擾我們的難題。王陽明: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關鍵是在這3個問題,可惜大多數人不知道。

1.人的問題: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王陽明說:「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人在遭遇不好的事情,非常容易抱怨: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黴?運氣為什麼這麼差?……

其實最難問出口的一句話是:為什麼是我?你想要的一切,不管是什麼都需要等價交換,而你拿什麼來交換?財富需要自我價值來交換;愛情需要付出真心交換;健康需要鍛鍊來交換,而幸福需要陪伴來交換。

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是自己沒有做好。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只有從自己入手,才能解決問題。

2.事的問題:但求過程無愧於心,不求結果事事如意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功夫,乃有益」。相信你也有這樣的經歷:還沒有開始工作,就擔心自己能不能做好?做不好的結果是什麼?我能得到什麼?做事情的時候,猶豫不決,真正用心去做的事情很少。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擔憂並沒有意義,不僅沒有幫助,甚至還消耗我們的精力,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一件事,想得越多,希望越大,最後可能失望越大。所以不管做什麼,過程永遠比結果重要,要做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3.思想的問題:要做到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過去和未來,不用想太多,想了只會給自己增加煩惱。過去和未來都是不真實的,過去的事情已成定局,無須再想;未來的事還沒有發生,不用幻想。

最重要的是過好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在。但是我們錯誤總是在當下懷念過去,憧憬未來。但是如果過分沉迷過去,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在過去,未來和當下之間,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當下。

上面三點,就是王陽明點出的讓人止步不前的3個問題。王陽明的智慧,常常是一語道破,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直指問題的根源。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於王陽明的智慧,推薦你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

書中詳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事業止步不前,多半是卡在了3個點上,別等50以後才頓悟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後人稱之為繼孔子之後的聖人,王陽明、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可見王陽明在歷史上的地位之高。王陽明一生致力於心學的研究,關於人如何做事、修心,王陽明的許多話一語道破,幫助後來者解決了困擾了很多年的難題。
  • 王陽明:不要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讀懂3句話,漫步人生路
    特別是做人做事以及修心上,王陽明的很多觀點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困擾著我們多年的難題,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得到答案。王陽明說,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大都是卡在了3個問題點上不得解脫,以至於無法前行,終日鬱鬱寡歡。
  • 王陽明制勝法則:男人想成大事,需悟透這3個要訣,很多人不知道
    王陽明,一代心學大家,哲學家、軍事家。一個「心學大師」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勝利,可見王陽明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大家應該知道,王陽明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低谷,但是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走出困境。
  • 王陽明: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王陽明知行合一》,這句話說得一點不過分。」很多人都忍受不了成功之前的種種打擊與灰暗,總是輕易地放棄,怎麼可能獲得成功呢?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提到: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挫折後的放棄王陽明: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 千古奇人王陽明,為何在日本備受歡迎?只因為看透了這3點
    王陽明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在近代的中國提到他的不多,我們只是簡單地知道他是明朝的思想家,官二代,為人清廉,打過仗,他喜歡搞學問。但是,在日本他非常的受歡迎,在近代一直都受到日本人的推崇。之後他擔任日本海軍軍令部長,在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一頓誇讚,他只是把自己的隨身腰牌拿出來,上面只有七個打字:一生伏首拜陽明。在日本,伊藤博文,西鄉隆盛,東鄉平八郎都是王陽明的粉絲。王陽明之所以在日本備受歡迎,只是因為王陽明看透了這3點。1 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王陽明在被貶之後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在惡劣的環境中思考人生的,以求悟透先賢的大道。
  • 王陽明的告誡:男人慾成大器,錢和能力是次要,關鍵在這2個字
    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就先要學會立志,否則便像無頭蒼蠅一樣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沒有成就。所以說,一個人沒有志向,必定走不了很遠,成不了大事。王陽明認為,做聖賢才是第一頭等大事。當一個人定了自己的志向之後,他後來所做的一切也都以此為出發點。
  • 王陽明:「人有三,必窮」,有這3個特徵的人,註定難以成功
    有太多人奔波了一輩子卻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這就是社會的現狀。很多沒錢的人都很羨慕那些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人,他們有足夠的金錢和人脈資源作為依靠。但是實際上,人生在世,壓根就沒有「註定」的貧窮,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現在,一個人未來會如都是當下所做的決定影響的。
  • 王陽明:不成功並不是你不努力,關鍵是你有沒有做到這幾點
    做事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的重要思想,是王陽明眼中唯一能指導人們做人做事的道德行為準則。它告訴我們,一個人既要明白事理,也要做出行動,知道什麼是對的,就要毫不猶豫去做到,內在的知識和行動保持一致!這裡說的內在知識,是發自內心的第一直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是知善惡的德行和明是非的智慧。
  • 王陽明的這5句話,堪稱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王陽明正是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多數人不在意
    現在這個社會最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這個時候你就要求你懂得人情冷暖,讓你不得不接受社會的現實,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怎樣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渲染,對此王陽明早已言明,王陽明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
  • 肝癌來臨之前,身體給你發的4個警告,可惜多數人卻不知道
    在我們的平時生活當中,如果一提到肝癌這件事情,就引得很多人議論紛紛,這主要是很多人都害怕癌症這件事情,其實如果說肝癌在平時發現的早,那麼也許有治療的機會,但是很多肝癌前期出現的一些症狀並不明顯,再加上肝臟是沒有神經末梢的器官,所以肝臟即使出現異常,也不會給身體帶來明顯的疼痛,肝癌患者通常的情況下來說
  • 一個人走運前的三大徵兆,現在知道或許還不算太晚,建議收藏!
    而相對於平常人而言,《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著作。因此,你若是能到達易經裡的這三大徵兆,想不發達都難!第一條、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北京清華大學的校風校訓「自強不息,天道酬勤」,便是依據《易經》中這一句來的。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點拼搏的心態。並不是一定要活成個樣兒來,但卻一定要活得熱氣騰騰。俗話說得好「不爭饅頭,爭口氣」。
  • 巴菲特:活得精彩的人,一輩子做對3件事就好,可惜多數人做不到
    巴菲特:活得精彩的人,一輩子做對3件事就好,可惜多數人做不到「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巴菲特。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不僅聰明絕頂,更是家產萬貫。以身價6450億元位居福布斯富豪榜第二位。也因此,每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可謂一餐價值連城,但依然吸引了全球各界的精英們趨之若夫,為了就是能與巴菲特進餐時學習一些財富密碼。
  • 「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有的人始終「很衰」,多數2個原因
    有的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的人說「一輩子伏首拜陽明」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心學曾說過:「「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有的人運勢不好,多數2個原因」。王陽明心學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輩子的修為事實上修的也是自身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累的也是自身的內心。內心平靜,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
  • 王陽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這3種人很難成功,看看你是嗎?
    早中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被後世譽為是「千古聖人」,是與孔子孔聖人齊名,同樣被尊稱為聖人的唯一一個,就連「晚清名臣」曾國藩也只是被稱為「半個聖人」而已,由此可見,這個人有多優秀,他就是——「心學大師」王陽明!
  • 王陽明智慧: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王陽明智慧: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當壞情緒湧上心頭時,人就會不受控制,變成一個衝動的「魔鬼」,傷人又傷己。很多人也理直氣壯地認為:「我就是天生脾氣差,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能怎麼辦呢?」而在王陽明看來,情緒穩定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通過智慧和修行來獲得的能力。
  • 王陽明: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可能是碰到了這三個「雷區」
    人到中年,生活的包袱重重地壓在了我們的肩上,在這個上有雙親下有兒女的關鍵時刻,我們的事業仍然還是沒有起色,一直停在原地。可「千古第一完人」的王陽明中年在龍場悟道之後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人有所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 王陽明:男人落魄時,錢和人脈不是關鍵,牢記這兩句,會越來越順
    幾百年前,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心學大家——王陽明他創建的心學引領了中華上下無數人走出迷茫,號稱取之不盡的寶藏。這個世界上如果分為兩種人,那就是窮人和富人,有些窮人認為自己的貧窮就是因為命運的不公,憑什麼人家出生就是在宮殿裡,而自己出身就是在茅草屋裡?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要懂3不爭,早知道才能早受益
    王陽明作為世間一等的聰明人,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他就曾給後人留下3不爭」的教誨。不爭口舌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朝中有很多的奸臣嫉妒他,但王陽明卻選擇了「不爭」。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行得正做得直,無需與這些小人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