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事業止步不前,多半是卡在了3個點上,別等50以後才頓悟

2021-01-10 潮觀大自然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後人稱之為繼孔子之後的聖人,王陽明、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可見王陽明在歷史上的地位之高。

王陽明一生致力於心學的研究,關於人如何做事、修心,王陽明的許多話一語道破,幫助後來者解決了困擾了很多年的難題。

王陽明說:「人的事業之所以止步不前,大多是因為卡在了3個點上」,50歲之前悟透都還來得及!

一、糾結過去

王陽明說:「過去之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了就意味著他沒有那麼重要了,如果還是一味地在意過去,只不過是給自己增加煩惱罷了。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在意過去而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秦檜不為大宋效力,而過分在意金國過去的榮華富貴,殘忍地謀害了一代英雄嶽飛,終遺臭萬年。如若秦檜一心為大宋謀興盛,而不太在意過去,又有誰會比得過他呢?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糾結過去之事上,不如放眼現在,展望未來。

二、擔心結果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功夫,乃有益」

意思就是人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事情上,注重過程,結果不會太差。

一個人如果太注重結果而不在乎過程,那結果一定不會好到那裡去,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如果在這你沒有一個細心照料的過程,有怎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人的一生,生是開始,死是結束,剩下的全都是過程,所有人都想過得幸福,當然是在追求生活過程中的幸福,因此為人處世,多關注過程,結果也不會太差。

三、抱怨天命

王陽明說:「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生而為人,都有七情六慾,也會遇到我們無法預知的事,但如果在每一次遇到困難時,都抱怨老天不公,抱怨命運不濟,那結果只會更遭。一度的抱怨不但不會得不到他人的同情,還會讓人感覺你這個人能力太差。

記住,天空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放晴,戰爭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和平,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完美,苦難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告停……所以抱怨是徒勞的,不如把心態放平,感受人生的輕盈。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神奇的地方在於,他所說的話,所闡述的道理雖然容易理解,但卻常常一語道破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拖泥帶水,這也是王陽明被推崇的原因之一。

王陽明死後,他的心學被千秋萬代的人所推崇,包括曾國藩、張居正、左宗棠等人都是陽明心學的繼承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評價他:「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和處世智慧被整合進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裡,書裡將王陽明的學說進行全面且系統地總結,整合了王陽明生平的作品,包含了工作、學習、處世、婚姻、事業等方面的智慧,是當代人為人處世、涵養福報的經典。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跌倒後才頓悟!
    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提及:「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面對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我們要能夠識別出,才能消災減禍第一種:獐頭鼠目,左顧右盼這種人在和別人說話時,眼神躲避,環顧四周。他不敢直視你的眼睛,只是偷偷地假裝漫不經心地瞥了你一眼。
  • 王陽明:一個人止步不前,關鍵在這3個問題,可惜多數人太晚知道
    王陽明,明朝哲學家,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其一生著文無數,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和《傳習錄》。雖然歷史久遠,但是對當代的我們都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做人做事和修心。王陽明的很多觀點都能幫助我們解決那些困擾我們的難題。
  • 王陽明:不要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讀懂3句話,漫步人生路
    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遠,我們就要不斷的前進,不斷的經歷一些事情,才能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在那給我發現自己的人生智慧。特別是做人做事以及修心上,王陽明的很多觀點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困擾著我們多年的難題,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得到答案。
  • 王陽明:真正厲害的人,一生有三不管,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如果想要在社會上混出頭,成就一番事業,就不得不把這3碗面做好。  其實早在幾百年前,老祖宗就已經在尋找做好這三碗面的方法,明代的王陽明也是這樣,他認為這個世界上除了修心非常複雜,其他的一切都不過是浮雲。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管,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早在百年前,明代一哥王陽明就已經在探究為人處世的奧秘,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人心是最複雜的,別的都是浮雲。作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一生都在研究如何治心,他曾提到:「為人處世做到三不管,往後餘生順風順水!」
  • 王陽明:真正自在的人,一生3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身體的疼痛往往可以忍受,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卻會擊潰你最後的心理防線。為什麼你每天晚上失眠痛苦?為什麼你過得不快樂呢?其根源就在於你的心。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也是一場修心。心學集大成著王陽明說:「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他告誡世人,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問,才能過自在人生,別等老了以後才知道!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摔倒了才知道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摔倒了才知道!著名人物心學大師王陽明不用多言大家都了解,他創辦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兩大心學體系備受了眾多後代的青睞,不但影響到了我們中國人,乃至在國外也是有他的一波忠實粉絲。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而人上構成社會的基本因素。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出現3種怪相,別等40歲後才明白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相信「相由心生」,一個人再會偽裝,帶著多厚的面具,從面相上都能看出一些端倪,暴露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明代的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多年研究「心學」之道,他提到: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出現3種怪相,及早知道及早避免。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摔倒了才知道!
    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提及:「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 第一種:獐頭鼠目 什麼叫「獐頭鼠目」之人呢?就是那些經常賊眉鼠眼,眼神飄忽不定的人,他們的眼睛總是到處亂瞟,和他說話時他們也不怎麼和別人對視,總是一副心虛的樣子。如果你身邊有人給你這樣的感覺,就要小心了。
  • 王陽明:一個人是否命苦,到了50歲的時候,就會一目了然,別不信
    王陽明:一個人是否命苦,到了50歲的時候,就會一目了然,別不信。1、人到五十,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難免命苦。一個人,如果到了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穩定的收入,這樣的人,就會活得比較卑微。一個人的命苦,多半是自己的懶惰造成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老了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正在奮鬥路上的你,千萬不要怕吃苦。人生就是如此,小時不吃苦,長大了就會吃苦。每一個笑看人生的人,都是在大起大落中悟出來的。吃過苦的人懂得珍惜,吃苦是一種磨礪,吃苦也是智慧,要想有好命就得從吃苦開始。
  • 王陽明:世界上有3種人命苦,不容易幸福,希望你不在其中之一
    有些人的幸福是賺多多的錢,有些人的幸福是多活很多年,有些人的幸福是自由自在,有些人的幸福是子孫滿堂……其實真正的幸福是由心而生的,倘若內心幸福了,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都能幸福;倘若內心不快樂,即使家財萬貫也不幸福。
  • 王陽明:世界上有3種人命苦,不容易幸福,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有些人的幸福是賺多多的錢,有些人的幸福是多活很多年,有些人的幸福是自由自在,有些人的幸福是子孫滿堂……其實真正的幸福是由心而生的,倘若內心幸福了,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都能幸福;倘若內心不快樂,即使家財萬貫也不幸福。
  • 千古奇人王陽明,為何在日本備受歡迎?只因為看透了這3點
    王陽明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在近代的中國提到他的不多,我們只是簡單地知道他是明朝的思想家,官二代,為人清廉,打過仗,他喜歡搞學問。但是,在日本他非常的受歡迎,在近代一直都受到日本人的推崇。之後他擔任日本海軍軍令部長,在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一頓誇讚,他只是把自己的隨身腰牌拿出來,上面只有七個打字:一生伏首拜陽明。在日本,伊藤博文,西鄉隆盛,東鄉平八郎都是王陽明的粉絲。王陽明之所以在日本備受歡迎,只是因為王陽明看透了這3點。1 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王陽明在被貶之後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在惡劣的環境中思考人生的,以求悟透先賢的大道。
  • 王陽明提醒:真正聰明的人,一生有3不問,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最困難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片「浮雲」,王陽明,也是如此,他把「修心」當作自己一生的摯愛。王陽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這輩子別問了,別等到40歲才知道!」第一,不要問過去王陽明:「思考過去有什麼好處?你放心吧。」
  • 王陽明:忙時心不亂,閒時心不空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著,有的人停下腳步去欣賞。這其中的差異,都能從心上找到原因。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事務繁雜,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思慮過多,內心得不到安寧,也是一種忙。王陽明的弟子曾問他:「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也忙,何也?」這位弟子對王陽明說,自己一忙起來就容易煩躁。有事時固然心煩意亂,沒事時也鬧得心緒不寧。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別等到50歲才知道
    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計較過去,其實是在和自己過不去。真正聰明成熟的人,只會活在當下,不會讓太多的昨天佔據自己的今天。活得乾淨灑脫,才是愛自己最好的方式。不問結果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只有活在當下,在一件事上多磨練、多下功夫才會進步成長。
  • 王陽明:人想要幹大事,一輩子「三不爭」,別等到40歲以後才明白
    王陽明出生於書香之家,不以官做多大為追求,一心只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做一番事業。志向遠大,不畏強權,和荒唐皇帝打太極,和跋扈太監斡旋,鬥智鬥勇,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只有王陽明臨離世時無愧於心的說:「吾心光明,夫復何求」。
  • 王陽明的「英雄之旅」
    更有意思的是,英雄的成長軌跡都是相同的,通常會包括啟程、啟蒙、歸來三個階段。在英雄成長的旅程當中,通常都會遭遇一個「掉入深淵」的過程,他們會經歷一次或者多次的失敗,並且在這種失敗中爬起來,從而獲得了一種人生的頓悟,這種頓悟可以稱之為命運之神的一種「恩惠」,英雄會帶著這種「恩惠」歸來,並把這種恩惠回饋給更多的人。
  • 王陽明忠告:人過了50,別把錢和人脈看得太重,牢記「六字真言」
    在中國歷史上,可以稱為聖人的古人屈指可數。例如,司馬遷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被公認為「史聖人」。例如,孔子是古往今來的萬世師表,被稱為「孔聖人」。王陽明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也因其獨創的心學而躋身於聖人之列。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