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子所首席研究員、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趙一帆 攝)
10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高鐵一線科研工作者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子所首席研究員、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從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工作已經23年,全程參與了鐵路的「購票之變」,一步步實現了從鐵路手工售票轉向計算機售票、從車站獨立售票轉向全國聯網售票、從傳統線下窗口售票轉為12306網際網路線上售票。
單杏花介紹,這些年,通過持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12306售票系統運行越來越穩定、功能越來越豐富,12306售票系統已經由百萬級系統躍升為千萬級系統,整個系統也成為全球最大的票務交易系統,一年售出的車票有30多億張。目前,網際網路售票比例已經超過了80%,網際網路高峰日售出車票量達到1280多萬張,高峰時每秒售票超出1000張,網站高峰日訪問量超過1600億次。正因為12306售票系統這些年的發展,才讓中國人民多少年來揮之不去的「通宵達旦排長隊購票」之痛徹底成為歷史。
單杏花表示,對於負責鐵路客票系統研發的工作人員來說,旅客的需求就是技術創新最大的原動力。要緊跟信息技術的前沿,不斷結合鐵路運輸場景去開展鐵路信息技術創新,用信息技術研發了包含網際網路、手機、窗口、自助語音電話等全渠道的售票服務功能,讓旅客購票更方便。基於這個龐大的系統和網絡,研發了人臉自助識別進站、自助檢票等裝備和自助服務功能,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單杏花指出,針對12306網際網路售票系統面臨的高峰期訪問難,首先是研發了分布式內存的餘票計算技術,餘票計算變得非常高效,解決餘票查詢問題。其次是研發異步交易排隊系統,把旅客購票需求排隊,視核心系統的能力,有序提交到系統中去。最後是解決內部處理能力不夠問題,設計了「售取分離、讀寫分離」的核心系統架構,同時設計了「雙中心雙活」的系統架構,給系統上了「雙保險」。系統的核心處理能力、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旅客購票體驗越來越好。
單杏花表示,從旅客出行體驗的角度來說,未來的高鐵應該是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更加溫馨。從信息技術的角度來說,未來的高鐵應該是知您所想、想您所需,要充分地去運用「雲大物智移區加」,在新一代信息基礎和信息資源上,為旅客提供更加智能的出行服務。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