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還在堅持「中藥是純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的觀點,所以日常養生或者有不適的時候都會放心選擇中藥,
但實際上,很多中藥看上去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把控不好服用量的話,也會造成對於身體的傷害,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害。
從日常經常被用到的中藥材中看,這5味中藥要警惕!
1、白果
現在也正是銀杏果實成熟的季節。其實從中醫學的角度看,銀杏的果實被稱為「白果」。
白果的主要組成是肉質外種皮、骨質中種皮、膜質內種皮、種仁四個部分。並且各自都有不同的藥用價值。
但是,如果使用白果的時候,用法或者用量不當的話,很容易發生中毒,威脅生命安全。
2、番瀉葉
日常面對便秘困擾的人群,有些時候會選擇番瀉葉以輔助排便。但是番瀉葉其實並不適合長期使用。
通常情況下,番瀉葉支持緊急情況下使用,並不建議長期使用。長期使用的話,不僅會導致依賴性的產生,而且也會導致營養不良的出現。
3、艾葉
艾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經常被使用到,例如驅蟲、輔助做食物、泡腳等。
另外,艾葉泡水喝也具有止咳化痰、緩解痛經的功效,因此體寒的人比較適合使用。
但是要注意不能長期使用艾葉,因為其中具有揮髮油,使用過多就會對於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
4、何首烏
何首烏作為常用的中藥,此前一直被廣泛應用在多種慢性疾病的輔助治療中。
但是近些年,部分患者在使用何首烏之後,出現了肝損傷,因此何首烏要注意不能長期使用。
5、苦參
苦參的藥用價值很高,具有抗菌、抗腫瘤、抗炎的諸多功效,咳嗽的時候使用苦參也是有明顯的效果。
但是在使用苦參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嗜睡等症狀,而一旦苦參中毒,則會有身體無力、心煩意燥、心率加快等表現。
最後提醒,如果想要使用中藥養生或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切不可自行使用或加量,避免身體受到健康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