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拜師禮不是只學生給老師行禮,而是全家都要向老師行禮

2020-12-26 抽菸不喝酒飲茶不讀書

本文為"抽菸不喝酒飲茶不讀書"原創文章,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引用或者轉化音頻、視頻,特此聲明。本人為高校教師,從事教育類寫作,以前寫了很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之前寫過一些,以後將要寫一些相關的帖子,有興趣的可以加一下關注。因為你懂的原因,我需要繞過一些詞才能發表,所以。只能保證你能看懂,不能保證你讀得非常流暢通順。

天地君親師,以前拜師禮不是只學生給老師下跪,而是全家都要向老師下跪

現在老師的社會地位一言難盡,甚至出現了老師因為管教學生,被學生投訴,導致老師向學生下跪道歉的事件。這讓我想起了在古代的老師的社會地位。這在中國古代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很多自媒體或者影視劇描寫古代拜師,往往是描寫學生怎麼給老師拜師,但是有一個細節缺失,當然可能是編劇或者自媒體不知道,就是古代拜師禮,不僅僅是學生需要給老師拜師,這個學生的全家老小,也就是上至祖父,下至傭人,一起都要給老師下跪拜師的。

學生給老師拜師是一定的,中國古代學生一定要下跪給老師拜師,無論這個學生的身份是什麼。就算是太子拜師,也是需要下跪拜師,沒有任何例外。唯一有點特殊的,就是孔府的衍聖公的嫡長子,因為祖上實在太霸氣,老師需要第一次下跪回禮。也就是衍聖公的嫡長子,先給老師下跪拜師,然後老師需要下跪給衍聖公的嫡長子下跪回禮。但這種給學生下跪回禮只有一次,並且只有衍聖公的嫡長子有這個禮遇,其他人,就算是太子,也沒有這個待遇。

那麼古代是所有的家長都需要給老師下跪拜師嗎?當然不是,這裡的家長給老師下跪拜師的禮節是有門檻限制的。

什麼門檻那?就是有沒有功名。只要是家長有功名就可以免去這個下跪拜師禮。因為古代的哪怕是秀才,也是國家正經認證的讀書人。在讀書人的角度上面,家長和教書的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家長就不需要下跪給老師行拜師禮了。順便說一句題外話,很多人認為古代一個秀才很普普通通,其實古代的秀才其實也很了不起,可有很多的特權和禮遇。

但是要是沒有功名,也就是連一個秀才都不是那麼你就需要給老師行跪拜禮了,哪怕你是很大的地主。但是古代很大的地主,哪怕考不上什麼功名,往往會花錢買一個功名,或者災年救災有力,朝廷往往會賞賜一個功名。所以,真正的大地主給老師行跪拜禮的不是很多。

但是要是真的沒有功名的地主,在拜師的時候,真的是全家老少一起給教師行跪拜禮。當然不是地主,一般人家的家長更是需要給老師行跪拜禮的。

為什麼家長需要給老師行跪拜禮那?因為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家裡沒有讀書人,那麼這個家庭就沒有社會地位。那麼怎麼改變這個家庭的社會地位那?只能通過學生的學習。

所以這個學生不是他自己的問題,而是承擔了整個家族的希望。這個孩子出人頭地不但對這個孩子本身有好處,並且承擔了整個家庭的希望,就算是對於家長也是有利的。因為就算是家長的社會地位都和老師的教學有關係,所以要拜託老師用心教。

這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沒有功名的家長也需要給老師下跪行拜師禮。因為這個學生的學習承擔了家族的希望。

請點擊輸入圖片

相關焦點

  • 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拜師行禮 聆訓成長」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
    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拜師行禮 聆訓成長」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 2020-12-11 12:33:58
  • 跳芭蕾,為什麼要行禮?
    女性芭蕾舞者的行禮用到的是西方貴族的傳統禮節——屈膝禮。在歐洲傳統中,女性會向皇室成員行屈膝禮。之後屈膝禮被視為一種宮廷禮,與男性的鞠躬的禮節相對應。傳統上,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行禮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而如今,行禮更多是表達尊敬或感謝的方式。西方對禮節的重視更是源於想要將男孩、女孩培養成真正的紳士、淑女的願望,因此西方禮節在儀態上不卑不亢,卻又謙敬有加。挺拔的脊柱,微含的下頜充分顯示出其高貴、優雅的儀態。
  • 浦江某小學復原」古代拜師禮校「,美女老師身著飄逸漢服甚是搶眼
    浦江人一定要關注的新聞平臺。歡迎親們給小編爆料身邊的新鮮事兒喔!身著大袖漢服 浦江一學校古代拜師禮校復原金華城事金華新聞網[微博]許乾虎2016-09-17 08:059月14日下午,金華浦江縣黃宅鎮中心小學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新教師們身著飄逸的傳統漢服,復原古代拜師禮,為師傅們奉上「束脩六禮」。
  • 拜師禮是中國古代優良傳統,連皇子也不例外,也要三叩九拜。
    拜師禮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禮儀之一,連皇帝也不例外,拜師也要下跪行三叩九拜之禮,這裡所說的皇帝應該是未成年的皇帝或者皇子。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尊師重道。皇帝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一般人見了皇帝都要行叩拜禮。
  • 教師節 四川仁壽一學校4000學生高呼:老師,我愛您!
    潘建勇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啊,每當想起你,敬愛的好老師,一陣陣暖流激蕩。
  • 古代尊師重道風氣濃,學生開啟求學之路,行拜師禮還得準備六樣
    不管學生為老師準備什麼的禮物,老師們都會由衷的感到歡喜與欣慰,即使學生不過是對老師輕輕說上一聲「辛苦了」或「謝謝」,都可以是所謂謝師宴的一種形式。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開學的時候,似乎學生入學就開始上課,頂多就是一場開學典禮,但並沒有與謝師宴相對應的,專門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儀式。
  • 沈鴻維老師2018收徒儀式暨共贏師門拜師大典側記
    2018年7月12日,維泰教育集團在河南商丘華池粵海酒店多功能大廳舉辦共贏師門2018拜師大典暨企業文化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位企業家和嘉賓匯聚河南商丘,共同見證維泰教育集團董事長沈鴻維先生禮受兩百多位弟子的拜師大典。上午九時,沈鴻維老師在弟子簇擁下進入會場,拜師大典正式開始。
  • 同袍見面尷尬現場,穿著漢服行禮的人,你們不要再演了
    「中華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我國自古以來都以「禮儀大國」著稱,本著「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理念,隨著漢服的復興,古代的禮儀也逐漸的出現在同袍之間,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不知在什麼時候,這個新風氣突然變了味,開始往令人迷惑的方向發展。
  • 為何總督見到貝勒都要行禮?
    在很多的清宮劇中,都很容易見到類似的情境,那就是由於功勳卓著所以成為封疆大吏的總督,在見到一些姓愛新覺羅的,看上去吊兒郎當的傢伙時,也會恭恭敬敬地對其行禮
  • 泰國合十禮 你真的學會了嗎?
    男行禮人的頭要微低,女行禮人除了頭微低外,還需要右腳向前跨一步,身體略躬。長輩還禮時,只需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見國王或王室重要成員時,男女還均須跪下。國王等王室重要成員還禮時,只點頭即可。無論地位多高的人,遇見僧人時都要向僧人行禮而僧人則不必還禮。
  • 跪不是用來感恩的,一說感恩父母就讓學生下跪,這個老師真的錯了
    12月17日,安徽蚌埠一小學的趙老師就對學生又進行了一次跪拜式感恩父母教育。 趙老師稱,接到一位家長電話,說孩子在家不聽話。於是,第二天上午,趙老師在大課間對學生們進行了感恩教育。
  • 拜師行禮,硃砂啟智!發情報,壹點帶你過一個儀式感滿滿的教師節
    」兩字,簡單但蘊藏著重大的責任在古代,拜師禮是「稷下四禮」之一開學拜師禮遠比現在要隆重的多,它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與成人禮、婚禮等一起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9月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帶領同學和老師們走進濟南方特東方神畫,正衣冠、點硃砂,傳承尊師重道之美德,弘揚勤奮好學之精神,體驗一場樸素而隆重、別開生面的拜師禮。先正衣冠,後明事理。9月10日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同步直播,讓孩子在傳統文化禮儀的感召下,啟迪智慧,學會做人,把「弘揚國粹,傳承經典」融入素質教育中。
  • 西安老師被學生殺害:老師還是以前的老師,學生已不是以前的學生
    西安某中學一名老師,被學生殺害,老師年僅38歲,正是年富力強幹事業的年齡,卻命喪學生之手。是什麼深仇大恨,讓學生對老師下此毒手呢?說出來不值得一提,僅僅是因為一部手機,因為學生上課時間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學生兩次向老師索要手機未果,最後就動了殺心。
  • 規矩大過天,泰王原配要向王妹公主匍匐跪拜,叩頭行禮一點不馬虎
    頌妃也不是外人,她是詩麗吉王太后的親侄女,從小就經常進王宮和表姐妹們玩耍,從年紀上跟她最為親近的就是朱拉蓬公主了。瑪哈國王在接替了父親的王位之後,二妹詩琳通和三妹朱拉蓬公主都被尊為"王妹公主殿下」,在地位上比較尊貴,因此儘管頌妃是國王的髮妻,又是長公主的親生母親,但她還是每次在公開場合,都要對兩位前夫的王妹公主行深深的匍匐跪拜大禮。
  • 一說感恩父母就讓學生下跪,這個老師真的錯了
    12月17日,安徽蚌埠一小學的趙老師就對學生又進行了一次跪拜式感恩父母教育。趙老師稱,接到一位家長電話,說孩子在家不聽話。於是,第二天上午,趙老師在大課間對學生們進行了感恩教育。趙老師表示,剛開始讓學生跪下來的時候,學生有點不樂意,老師解釋說,「你們跪下,這是給你們父母跪的,我跪下是給我父母跪的」,孩子們才接受,立即和老師面對面跪拜父母……(12月18日西安商報漩渦視頻官方微博)按照該老師的說法,這次讓孩子下跪——給自己父母下跪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 為何拜師?如何拜師?拜師流程詳解)
    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須經過師父長期的反覆考驗,符合條件得到認可後,經人介紹,本人寫拜 師申請,師父和師兄弟們認可後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拜師儀式上徒弟向師父行過三拜大禮,呈上拜師貼,內有壓貼禮,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在拜師帖上簽字等一 系列手續後,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
  • 西遊最牛的凡人,篡改生死簿後,閻王聲都不敢吭,見到他還得行禮
    孫悟空拜師菩提祖師,練就一身高超的法術,自以為得道成仙,長生不老,可是,他三百多歲那年,閻王還是派鬼差勾他的魂。甫到地府時,孫悟空一臉懵,還以為是做夢,或者地府一日遊,壓根沒想到自己陽壽已盡。得知真相後,又驚又怒,一時情緒爆發,大鬧地府,並劃掉了生死簿自己的名諱,然後揚長而去。
  • 一招學會柬埔寨合十禮
    此拜禮源自印度,除印度佛教外,印度教、婆羅門教等古老的宗教都有此禮。東協國家的佛教沿襲了這一傳統禮節,最初僅為佛教徒之間的拜禮,後發展成全民性的。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到訪柬埔寨首都金邊。「合十禮」(Sampeah)是柬埔寨人民的傳統見面禮,原為古代印度禮儀,後被佛教信徒沿用為日常禮節。柬埔寨人在見面、告別、道歉、道謝或途經佛像時均要行合十禮,其規範動作為:以雙手合十,十指伸直併攏,掌心相對,舉起至不同高度,頭微低,身子略下躬(女性),整體動作緩慢溫柔。
  • 同樣的爵位,皇帝兒子碰見皇帝兄弟,應當誰給誰行禮?
    對於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可能大家都在影視作品裡了解得差不多了,雖然大都都是虛構的,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是切合歷史實際。不如在皇家生活中,都是先君臣,後父子,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誰見到皇帝都要行禮,除了黃太后——皇帝的母親,就算是皇帝的哥哥也是要行跪拜之禮的。
  • 細數古代諸多成年禮
    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叫作:「男子20歲而冠,女子15歲而笄。」這裡的「冠」「笄」是指冠禮和笄禮。冠禮是男子的成年禮,笄禮是女子的成年禮。按周制,男子20歲行冠禮,然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12歲而冠,成王15歲而冠。 古代冠禮在宗廟內舉行,日期為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贊冠」者協助冠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