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著名歌唱家張明敏唱出了眾多中國人的"中國心",自古以來,為民族之大義做出貢獻者數不勝數,夢想回到祖國的人不計其數。
鄧稼先、錢學森等等,他們為了中國之崛起而奮鬥,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他們的名字始終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在外的遊子始終心懷家國情懷,正如余光中先生筆下所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魂牽夢縈想要跨越海峽兩岸。而這也是這位久居臺灣,時任空軍中校的林賢順心中的願望。
這種從心底裡散發的家國情懷始終提醒著他要回歸大陸,甚至不惜做出架機飛躍海峽兩岸回歸祖國、讓眾人為之驚嘆的舉動,時至今日,再次提起也依舊讓人肅然起敬。
01隊友"叛逃"給啟迪
"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這是促使他想踏上大陸的深層內因。
臺灣苗慄縣土生土長的林賢順從小就認為自己來自大陸,祖先是廣東人,冥冥之中就與大陸相關。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任何人都無法磨滅的。
臺灣海峽天然阻擋讓林賢順從小有了一個軍校夢,如果能開上飛機,這一願望不就能實現了嗎?
1976年軍校畢業後的林賢順就被分配到了臺灣東部某飛行基地工作,僅一年被調離到桃源飛行基地。林賢順內心是十分喜悅的,這距離他的計劃又近了一步。
但事實是實際情況並不允許,臺灣問題存在多時,並非一朝一夕可消除,時至今日,兩岸人民依舊期盼臺灣回歸,祖國統一。
但這都遭到了臺灣當局某些勢力的阻攔,宣稱大陸落後,人民飢不裹腹,但依舊有人想要回去看看,這其中就包括了林賢順,但不知當局在哪裡得知有人有此"叛亂"之心,開始嚴控出臺灣之路,這就使得本來只能憑藉水路出行的臺灣雪上加霜。
1981年,林賢順剛執勤回來就聽聞了一個爆炸性新聞——他的好友黃植從桃園機場架機逃離回了大陸,黃植誠是他的工作夥伴,兩人還曾一起配合執行飛行任務,而黃植誠的這一舉動讓林賢順震驚之餘,更給以他啟迪,黃植誠可以,那他又有何不可呢?
黃植誠"叛逃"後的幾年裡,飛行部進行了大的調整,明升暗降,林賢順被任命為飛行中隊的輔導員,每天的思想教育任務要比飛行任務多得多了。
天天宣傳消極思想,這顯然是林賢順不想做的,事業上不順心,回到家裡還和妻子吵架,這無疑是促使林賢順出走的催化劑。
02架機穿越臺海
1989年春節剛過,林賢順便去了機場巡視,眼尖的林賢順首先就注意到了停機坪上的一架滿載油的F-5E飛機,恰逢這幾日臺灣陰雨天氣,任誰也不會想到這時會有人起飛。
當他認識到這是一個機會時,直接上了飛機,兩分鐘後,飛機起飛,當地勤意識到形勢不對趕忙報告時,飛機早就飛入臺灣海峽。
也正是由於地勤的遲疑,給了林賢順機會,當局得知後震怒,隨即派出12架殲擊機追擊,並開啟雷達全力追尋,但卻並沒有發現林賢順。並下令只要發現林賢順蹤跡可直接擊落。
多年的飛行經驗,讓林賢順在飛機起飛之時就關閉了雷達裝置,並採取了低空飛行的方式,為的就是躲避追擊。眼看就要飛躍海峽中線,林賢順心情有點激動,但正因關閉了雷達,他不知道的是背後的情況有多麼兇險。
12架戰機窮追不捨,大陸相關部門隨即派出四架戰機嚴陣以待,以備不時之需。眼看靠近海峽中線,卻沒有林賢順行蹤,臺灣當局這才下令飛機返航。
林賢順飛過海峽中線後便緊急打開了雷達,但卻在大陸部門眼下失蹤了。隨後在一個水塘中被當地居民所救,據他所說,飛機在越過海峽中線後便打開雷達等待指令降落,是在孤立無援且燃油耗盡之下,他才選擇了跳傘,可謂驚險萬分。
當地居民剛開始還不相信林賢順的身份,再三調查,這才確認,而林賢順便被帶回了廣東療養院休整,期間廣東省省長和其好友黃植誠聽聞後都有來探望。
而12架戰機追捕,雷達探尋等事情還是聽後來這些老戰友所說才知道的。
03順利落地大陸
來到大陸的林賢順看著高樓林立,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美滿,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才是那個井底之蛙。
林賢順的回歸帶來了最新的F-5E戰機,在他幫助下,大陸部門迅速掌握相關技術,他還主動請纓擔任了飛行導師,為大陸培養了眾多飛行員。
在這件事情後,林賢順被任命為石家莊空軍航校的參謀長,之後卻又"消失"在大眾眼前,在後方為我國飛行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談及自己的"隱退",他並不後悔,每個人理想不同,有的為了家庭小我,有的為了民族大我,而他正是這樣一位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的人,不論功名不論財富,一心只為祖國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從1990年之後,林賢順"步步高升",但每一個職位都與百姓息息相關,他說:自己在大陸生活這麼多年,深刻感受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變化,他深感自己當年的行為是無比正確。
而當他與臺灣的舊友談及祖國大陸這些年的變化時,他們還以為林賢順是在吹噓,一個委員能掙多少錢呢?唯金錢論,這是林賢順最想要離開臺灣的原因。
1991年與臺灣妻子離婚之後,林賢順便與當時石家莊電臺主持人趙爽結了婚,還有一個女兒,如今一家幸福。
一身軍裝,一副笑顏,他看起來那麼親切,他長得不出眾,卻是兩會的熟面孔,也是記者們嘴裡的常客。作為一個臺灣人,卻一心心向大陸,即使12架戰機在身後也面色從容,他是有氣魄的軍人。
他盛讚中國大陸的繁華盛世,感慨百姓的安居樂業,擁護黨中央的一切為了人民的舉動,相比勾心鬥角,他更喜歡一切為了人民。
離臺多年,他未曾回去一日,但卻始終心繫家鄉,每當電視節目談到臺灣,他絕不缺席,他用自己的心動向所有人證明,只有在中國黨的領導下,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我們的生活才更幸福。
這樣的人生態度讓我們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