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大衛劫蔣緯國專機回大陸,走時說:告訴蔣介石,老子走了!

2021-01-12 觀妙識微

隨著在解放戰爭中戰敗,國民黨不得不退守臺灣,但仍然妄想著有一天可以反攻大陸。為此除了捲走了無數金銀財寶之外,國民黨還運送了大批部隊到臺灣。

並且除了現役部隊之外,還抓了很多壯丁去臺灣。很多人被迫背井離鄉,和家人被一道海峽所分離。

其中幸運地在多年後得以家人再團聚,不幸的就從此天各一方,只能泉下再重逢。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命運,即使被拐到了臺灣,他們也極富冒險精神的想方設法回到了大陸。韋大衛,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被拐

韋大衛1930年出生在廣西桂林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家族裡面,他的三個叔叔中都是飛行員,因此在韋大衛的心中,從小也有一個飛行員的夢。

上大學的時候,敢說敢言的韋大衛當上了學生會主席,並且思想也是很激進,經常愛搞學生運動。

很快,他就被國民黨當局盯上,並且派出警察要抓捕他和其他學生運動的組織者。

韋大衛他們聽到風聲,就趕緊逃跑,並且一路跑到了廣州。所幸那個時候信息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一個小小的學生運動組織者在廣州似乎也沒有人關注,安全應該是得到了保障。

但是因為是逃亡,韋大衛並沒有帶多少盤纏,沒多久就身無分文。飢腸轆轆的韋大衛思索著得給自己找個生存下去的手段。

很幸運的,他和同學們看到了一則「教育培訓廣告」,大抵的內容是國民黨要招人做軍官,管吃管住管培訓。

韋大衛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如果真成了軍官,那麼以前的事兒估計一筆勾銷,就算不成,先混口飯吃也是沒有問題。

韋大衛等人的如意算盤打得挺好,卻沒想到這其實是個陷阱。

那個時候國民黨已經敗退,需要抓一批人到臺灣去當兵做苦力。而負責招兵的人則是按人頭拿銀元,於是設下了這個騙局。

到了海上韋大衛才知道原來是被騙了,但是船已經開到了海上,而且有國民黨的士兵看守,沒法逃跑,這個時候韋大衛就發誓,到了臺灣後,一定要逃回大陸。

到了臺灣後,韋大衛成了一名二等兵,每天的任務就是扛槍枝送彈藥。國民黨怕他們逃走,不停地將他們調來調去。

並且下了死令,誰跑被抓住了就槍斃誰。雖然很危險,但膽大的韋大衛無時不刻不在籌劃著逃跑,先從部隊裡跑出去,再找時機回大陸。

後來他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有一天晚上風雨交加,即使是看守的崗哨,視線也是非常的模糊。

韋大衛和其他兩個人一起抓住這個機會就逃走了,跑了整整20多裡路後,三人遇到一個老鄉,被好心的老鄉隱藏了起來。

但後來風聲越來越緊,抓捕他們的人放出話來,首先要抓的就是韋大衛。

同行的人見韋大衛的目標如此之大,覺得和他一起待著可能反倒更危險,於是商量了一下撇下他跑臺中去。

而韋大衛也怕牽連老鄉,就自己在一片甘蔗林裡藏了整整21天。餓了就挖地瓜、抓捕些魚蝦烤著吃,渴了就吃甘蔗、喝溪水。

晚上睡在露天的甘蔗林裡的時候,還會有蛇在他身邊爬來爬去。躲了一陣後,風聲漸漸地輕了,畢竟部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不會為了抓捕一個逃兵花費太多的精力。

韋大衛此時從甘蔗林裡出來,開始往平東逃去。一路上他風塵僕僕,小心翼翼。通常他白天睡覺,晚上趕路,就這樣一路逃到了平東。

在平東,經過一個同鄉的介紹,韋大衛去了臺灣的空軍第11大隊,5個月後他又考取了空軍軍官學校,也算圓了他小時候的空軍夢。

也許有人會有疑惑,一個逃兵還能考軍校?這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通訊落後,而管理又比較混亂所致。但不管怎麼樣,韋大衛總算穩定了一段時間。

從軍

入了空軍後的韋大衛不安生,覺得海軍好像更有意思,又轉而去考海軍學校。

韋大衛確實是個出色的人才,很順利地就考取了海軍學校,畢業後又登上了永泰軍艦。永泰軍艦是國民黨八大艦中的一艘,是艘大軍艦。

在軍艦上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韋大衛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空軍,就又偷偷跑去重新考了空軍學校,並且非常順利地又考上了。

看上去,韋大衛真是一個很能折騰的人,但其實後來有人說,韋大衛之所以在海軍空軍中反覆,是因為他在尋找可以回大陸的契機。

韋大衛第二次考取空軍軍官學校考取的是飛行員。世界上無論哪個地方,飛行員都非常的稀缺。

因為飛行員對身體要求極其的嚴格,因此能考上的真是鳳毛麟角。而空軍一旦有合格的人選,也是當個寶貝一樣,輕易不會放手。

那個時候,韋大衛是以海軍現役的身份考取的空軍學校,這引起了海軍的不滿,就是不同意放韋大衛走。

無奈的韋大衛就只能再次選擇從海軍部隊裡逃跑了出來。空軍這邊見狀反而非常的高興,還沒等到入伍的時間,就暗中聯繫上了韋大衛,給了他一筆錢讓他找地方先租住著躲起來。

告誡他千萬可別讓海軍抓住,否則空軍也不好去海軍的軍營裡搶人。

果然優秀的人才無論在什麼時候在哪裡都是稀缺資源,這段非常有意思的經歷頗有點現在清華北大爭搶高考狀元的感覺。

韋大衛經歷了數月忐忑不安的隱藏和等待,終於等到了入伍的時間。韋大衛畢竟是從飛行員家族裡出來的人,僅僅半年以後,他就開始正式駕駛戰鬥機升空飛行了。

每次在空中,遙望對岸大陸的海岸線,韋大衛都深深地思念自己的故鄉。但是他知道機會還沒來到,只要他輕舉妄動,馬上就會被追擊擊落,他需要等待一個好時機。

但是在空軍的韋大衛沒有等到那個好時機。做過學生會主席的他是個性情中人,即使到了空軍,也是非常的受歡迎,在同僚之中頗具號召力。

再加上因為他本身的叛逆的性格,常常激進的言論,讓政治部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共產黨派去的間諜。政治部開始觀察他,但是一直也沒有抓住確鑿的證據。

於是就每天晚上派人來找韋大衛談話,一談就是好久。韋大衛當時每天早上三點多就要起飛訓練,並且一直到中午時分才能回來,到了晚上還要被政治部約談。

過了一段時間,韋大衛非常疲勞,但是他心裡卻沒揣摩明白為什麼。

不過此時他的飛行教官卻看出了政治部的小伎倆。教官告訴韋大衛說政治部肯定已經懷疑他是共產黨間諜,但是肯定沒有抓到證據。

政治部一向寧可錯殺一千,不會放過一個。於是想通過影響韋大衛的精神狀態,試圖製造飛行事故,從而除掉韋大衛。

「為什麼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呢?」教官臨末一句話正中韋大衛的心思,韋大衛知道自己必須加緊行動了。

但是此時空軍總司令部突然把他調任,實際上是把他軟禁起來。

再之後,空軍政治部終於有所行動,抓了8個有通敵嫌疑的人,其中就有韋大衛。

韋大衛被押送到了火沙島,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而他的運氣著實不錯,被抓的人裡有一個的後臺非常強硬,最終苦於沒有證據,8人全部被釋放。

不過韋大衛已經知道空軍不能再待了,於是他轉而退伍來到了臺北尋找機會。

蔣緯國

返航

來到臺北的韋大衛輾轉了很久,知道臺北飛行社有飛機,最終通過各種關係和活動來到了臺北飛行社工作。

因為韋大衛是飛行員出身,順理成章成了飛行社的飛行教員。做了一個月之後,通過暗中觀察,韋大衛對飛行社的情況已經非常的了解。

臺北飛行社的飛機裡面,其中有一架是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的旅遊專機。

這架飛機保護得非常嚴密,一切都是專門待遇。比如專門的飛行員,專門的機庫,其他飛行員輕易不能接近這架飛機。

但這架飛機原本是裝甲兵的指揮機,因此性能和航程方面都有優勢。韋大衛決定就要開著這架飛機回大陸。

於是每天都用望遠鏡觀察這架飛機的起飛和降落,甚至連它的操作、儀表等信息都設法了解得一清二楚。

等韋大衛已經有了把握可以駕駛這架飛機之後,他就確定了回大陸的日期。

1956年1月7日,是韋大衛這一生最特別的日子,距離來臺灣已經7年了。

這一天蔣緯國專機要進行例行保養,韋大衛讓把飛機推出來,他要聽聽發動機的聲音是否有異常,隨後他隨便找了個藉口就把警衛給支開了。

韋大衛隨即立即跳入駕駛艙,駕駛著這架飛機迅速飛上天空。頓時臺北附近的桃園、新竹空軍基地警報響起,地面指揮臺通過無線電命令韋大衛回航。

開工沒有回頭路,好不容易有機會,韋大衛怎麼可能放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說:「請告訴蔣介石,老子走了!」臺軍基地隨即迅速派遣4架F-86戰鬥機升空追擊。

韋大衛為了擺脫F-86的追擊,駕駛飛機一頭扎進了山裡,因為他對山裡的地形非常熟悉。

那天正在下雨,視距受限,F-86戰機不敢飛得太低。韋大衛最終成功躲過了追擊。

他原本想要去福州,但是空軍的從軍經驗讓他料到臺軍一定會在福州附近部署戰機攔截他,於是他決定轉而飛往泉州。

葉飛

當時福建軍區司令員葉飛接到報告有一架臺灣飛來的飛機,判斷這可能是起義,於是下令:如果這架飛機一直往大陸內陸飛,那麼不許開炮,一旦有返航跡象,那麼極有可能是偵察機,一定要打下來。

最終韋大衛九死一生,飛機成功迫降。他終於再次回到家,回到了祖國大陸。

韋大衛駕駛飛機返回祖國的事跡極富冒險精神和愛國精神,成為了當時無數青年崇拜的英雄。

回到祖國的韋大衛,在經歷了許許多多之後,也一直心系海峽。因為自己是「起義」而返回大陸的,因此即使在兩岸通航後,臺灣始終拒絕他赴臺和老友見面。

韋大衛最大的心願就是祖國能和平統一!

在當年,臺灣方面曾經用黃金千兩誘騙中國大陸的飛行員叛逃,也確實有幾個敗類為了金錢選擇了背叛祖國。

同樣是飛躍海峽,但他們是為了黃金,而韋大衛則是為了祖國、為了回家,兩者高下立判。

相關焦點

  • 他駕飛機從臺灣飛回大陸,臨走前:告訴老蔣,我走了,我要回老家
    韋大衛駕駛著蔣緯國的專機,從臺灣飛回了大陸,狠狠的給了國民黨政權一個「巴掌」韋大衛是廣西象州縣人,他自幼在桂林長大,因為他三個叔叔都是飛行員,因而他從小就喜歡飛行,1949年,他懷揣著夢想加入了國軍,誰知道那個時候的國軍已經是潰敗不堪,在國軍的欺騙下,他坐上輪船來到了臺灣,在臺灣,韋大衛舉目無親,他實在是想念在大陸的日子。
  • 宋美齡告訴孫子,如果不能將蔣介石安葬回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
    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蔣介石的後人也不例外。宋美齡在1995年曾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說過,希望能將「二蔣」移靈回大陸老家安葬。蔣孝勇聽後很吃驚,不知為何阿婆宋美齡為什麼那麼堅持。
  • 蔣緯國的生父真的是蔣介石?
    當時曾流傳一個笑話:戴季陶在大小會議上發言時,常常慷慨激昂,一說就很長,往往超過了主持人規定的時間。於是主持人就往往笑著友善地提醒他說:「你姐姐來了!」他一聽,立即戛然而止。這足以說明他對妻子的懼怕之情。眼下在日本的這段錯亂情緣,他豈能讓「姐姐」知道?願不願要這個兒子,也就不言自明了。戴季陶回國後,在妻子面前絕口不提這段東瀛情緣。日子也就一天天地過去了。
  • 蔣緯國到底是不是蔣介石兒子?
    蔣介石每次從外地回家,遠遠一見緯國就連喚「囝囝」,急奔上去把緯國抱起親吻。平常時,只要蔣緯國說想父親了,蔣介石就把緯國接到自己身邊。人們經常能看到蔣介石把緯國抱在懷裡,有時讓他騎在自己的肩上,十分親暱。
  • 蔣緯國身世之謎,到底是不是蔣介石的兒子?
    為此,美智子便不把別的追求者如蔣介石放在心上了。蔣介石對盟弟心甚嫉妒,卻又不便於插足。倒是戴季陶看出了蔣的心思,覺得兄弟如手足,不能讓一個女人疏遠了兄弟情義,所以當時的留學生中就有傳言他慷慨禮讓與蔣同歡共好。蔣介石年輕時,也是個五官端正的美少年,美智子自然不會推辭,所以對蔣和戴兩個人應付得都遊刃有餘。
  • 蔣介石與蔣緯國:父子真相
    這說明,重松金子在緯國5歲時即已去世,戴季陶將此消息告訴了蔣,而蔣在哀悼之餘,更多的是為緯國將終生得不到親生母親之愛而惋惜。這段日記,也直接否定了臺灣政界的另一傳言。該傳言說,蔣緯國的生母叫津淵美智子,與蔣緯國長期保持著書信來往,1957年緯國與邱愛倫結婚時,曾由戴安國陪同到日本東京舉行婚禮,主婚人正是他的親生母親津淵美智子。
  • 蔣介石在接班人問題上一直視蔣緯國若無物 蔣緯國自己道出了原因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但是在接班人問題上,蔣介石眼中從來都是蔣經國,從來沒有把蔣緯國列入其中。 在臺灣,蔣緯國被奉為「軍事戰略學家」。 蔣介石有這樣一位懂軍事、懂戰略的兒子,而且當時正處於國民黨反攻大陸用人之際,他應該考慮到蔣緯國的存在。
  • 80歲的蔣緯國,代表家人第一次對臺媒吐露心聲:希望蔣介石移靈大陸
    蔣介石泉下有知一定會埋怨他兒子欠考慮,或許蔣經國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失誤呢。此話怎講? 兩蔣是腿一蹬眼一閉一抹黑啥都不用管了,然而,他的後代子孫們招架不住了。
  • 蔣介石得病後三天三夜無法入睡,名醫束手無策時,蔣緯國將病治好
    蔣介石得病後三天三夜無法入睡,名醫束手無策時,蔣緯國將病治好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蔣經國,小名建豐;二兒子是蔣緯國,小名建鎬。 蔣緯國於1916年10月6日生在上海,據說其生母為日本女子。日本女子在生下他以後回日本了。
  • 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浙江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的故鄉。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下午二時,蔣介石帶著兒子蔣經國,乘坐專機「美齡號」從鳳凰山機場起飛,倉皇逃至臺省。從此以後,蔣氏父子再無緣回鄉。
  • 蔣介石後代回大陸掃墓,曾提出將兩蔣歸葬大陸
    蔣介石逝世前,曾交代後人,棺材不落地,暫厝慈湖寢陵,有朝一日,回大陸入土安葬。蔣經國逝世後,遵從父親遺志,棺材亦暫厝慈湖。等回大陸。現在臺灣慈湖兩蔣寢陵,仍然可見兩具棺材離地而厝,靜等歲月流逝。蔣家第三代之後,從政當權者越來越少,逝世後的孝字輩,不再從祖父遺志,安魂故裡。
  • 蔣經國、蔣緯國為何都保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外戚」是蔣介石大忌
    蔣介石與蔣經國、蔣緯國 這背後,又有深層的隱因,蔣介石在大陸執政後期,認定自己之所以政治上失敗、不得人心,是孔祥熙、宋子文等「外戚」造成的
  • 蔣緯國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子,父親是戴季陶,母親是日本人重松金子
    蔣緯國晚年在自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承認,其生父戴季陶,生母日本護士重松金子。蔣緯國出生後,母子曾來中國認父。因戴懼內,蔣介石決定收養,並交如夫人姚冶誠照顧教育。蔣緯國中學畢業後,立志要當一名軍人。蔣介石說:「你想當軍人,首先要學理科,從理工入手。」於是蔣緯國上了東吳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蔣介石又說:「還不行,你還要學文學,有文學氣質才有豐富的想像力。」這樣,蔣緯國又入文學院進修。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然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作為戰敗方,敗退到了臺灣,建立了國民黨政權。在蔣介石的一生中,曾經有過四段婚姻,而宋美齡成為了他最終的伴侶。但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以後,卻沒有生育過一兒半女。大家都知道,蔣介石名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蔣經國,是蔣介石與髮妻毛氏所生,而小兒子蔣緯國,是蔣介石從日本帶回來的,她的母親是一位日本人,至於他的身世,一直是個謎。
  • 蔣緯國的母親是位美麗的日本女子,親生父親不是蔣介石?
    蔣介石與戴傳賢在日本時期成為結拜好友蔣緯國早年曾否認是蔣介石的養子,惟晚年時,蔣緯國於自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中表示:生父乃戴季陶,生母為日本護士-重松金子。蔣緯國在蔣經國逝世周年前夕,在一演講中首次坦然談及他的身世傳言。他說,蔣公是父親,戴傳賢先生是義父,也是他的「親伯」。就他來說,「做誰的兒子,我都願意」語調中帶著詼諧和感懷。蔣緯國說,他第一次觸及到這個問題是在民國29年(1940),當時抗戰已三年,他留學德國、美國,在珍珠港事變前回到重慶。
  • 蔣緯國臨終前,為何宣稱「蔣經國也不是蔣介石的兒子」?
    根據蘇勵民曾感慨地說,戴季陶的兒子戴安國病危住院的時候,蔣緯國曾請作為蔣緯國辦公室主任的他幫忙前去探視,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戴安國的側面,跟蔣緯國的側臉幾乎一模一樣。 蔣介石和戴季陶二人在日本時關係很好,二人同居的時候,戴季陶結識了當地的一名護士。很快兩人就濃情蜜意,重松金子懷孕後,於1916年10月6日生下了一個男孩。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世人如何評價蔣介石呢?他平北伐、定中華、驅日寇、捍三民,說蔣公是一代英豪,應該不算太過。1949年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第三次蟄居溪口老家,這次返鄉並未給蔣帶來好運和轉機。紅軍以迅猛之勢跨越長江,蔣介石無力扳回大局,唯有暫時離開。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在曾祖母的墓前跪地痛哭
    1993年8月4日,蔣介石長孫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代表蔣介石後人第一次回溪口老家。 徐乃錦的溪口之行,非常成功。引起了蔣孝勇的極大關注。 1995年4月的一天,妻子方智怡告訴蔣孝勇,她想隨同父母到大陸訪問遊覽。蔣孝勇立即表示贊同,並說:「我是讓你打前站,以後我也要去。
  • 為何蔣介石二兒子蔣緯國身世成了謎,和蔣介石在日本留學經歷有關
    說起蔣介石的兒子,我們都知道一共有兩個。長子叫蔣經國,次子是蔣緯國。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成了他的接班人。和蔣經國相比,蔣緯國顯然沒有這麼的光芒萬丈。不僅沒有光芒萬丈,而且蔣緯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身世問題。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蔣緯國不是蔣介石的兒子。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和蔣介石在日本的留學經歷有關。
  • 蔣緯國
    你還要告訴她,說你不知道我的地址,也不知道去哪裡找我。」蔣介石有些為難地問戴季陶:「難道你真的不想見你的親生兒子?」戴季陶不耐煩地連連搖頭,皺起眉頭說:「我已有了家。我要美智子的兒子幹什麼?我的人生的那個階段已經結束了!你明白嗎,快讓她走!」蔣介石只有垂頭喪氣地下樓去,一直在想該用什麼藉口勸說美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