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2020-12-24 騰訊網

浙江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的故鄉。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下午二時,蔣介石帶著兒子蔣經國,乘坐專機「美齡號」從鳳凰山機場起飛,倉皇逃至臺省。從此以後,蔣氏父子再無緣回鄉。

數十年後,蔣介石、蔣經國在臺省先後去世。二人去世後,都沒有下葬,其靈柩都暫厝在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以待時機成熟時,歸葬故鄉溪口。

蔣介石敗退臺省後,極為掛念家鄉以及蔣氏墳墓。

1950年代中期,有說蔣家故居和墳墓已遭剷平,蔣介石對此寢食難安。

後來,曹聚仁先生致信蔣介石,在信中,向蔣介石強調: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這才讓蔣介石安心。

蔣介石、蔣經國二人生前都說想歸葬大陸。蔣經國一直想在去世後能葬在其母毛福梅的身邊。而蔣介石給自己選定的第一個墓地則是在故鄉溪口西翠屏魚鱗岙松樹林中蔣母墓旁。老蔣曾在此又修建了規模較大的墳莊,並建了新式洋房慈庵。他打算把自己埋在母親身旁,身後仍能盡孝。

然而,因緊張對峙、相互隔絕,蔣介石和他兩個兒子蔣經國、蔣緯國,都沒能回到故土。

蔣介石和他的兒子沒能回到故土,但他們的後人則替他們實現了這個願望。隨著兩岸關係逐漸得到改善,蔣介石的後人曾多次回溪口故鄉祭祖掃墓。

1993年8月4日,蔣介石長孫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代表蔣家後人第一次回溪口老家。

徐乃錦的溪口之行,非常成功。引起了蔣孝勇的極大關注。

蔣孝勇是蔣介石的孫子,是蔣經國和他的俄籍妻子蔣方良所生的幼子。

孝勇於1948年出生。長大後,進入臺一所軍校開始讀書。

1973年7月,蔣孝勇與方智怡結婚。婚後,育有三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

1995年4月的一天,方智怡告訴蔣孝勇,她想隨同父母到大陸訪問遊覽。蔣孝勇立即表示贊同,並說:「我讓你打前站,以後我也要去。」

1995年5月17日,方智怡與父母抵達京城。之後,她們遊玩了長城、故宮。真真切切站在這片大地上的感覺真好,方智怡感慨道:「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真偉大!」

方智怡回到臺北不久,身體一向不是太好的蔣孝勇在醫院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患了癌症,食道癌。

在病魔面前,48歲的蔣孝勇感慨生命的渺小。他淚花閃閃對妻兒說:「即將逝去,對餘生倍感珍惜,要做的事太多。祖父和父親移靈大陸葉落歸根的願望還沒實現……」

方智怡說:「大陸在治癌上有豐富經驗,我們回家鄉一趟如何?」

蔣孝勇欣然同意。

1996年5月,載著蔣孝勇一家五口的飛機從臺北抵達京城,低調的蔣孝勇在家人的陪伴下,沒有驚動媒體,悄悄的住進了醫院。

在醫院,蔣孝勇對家人說:「此番到祖國大陸,一是為了自己的絕症來京求名醫,希望對病魔來個斬草除根;二是為了祖父、父親的移靈,然而,這兩件事,我知道都不是能夠輕易辦成的,困難重重,但我抱著希望,還是來了,因為我對中國統一的前景是有信心的。」

蔣孝勇又對兒子蔣友柏說:「你要記住,中華民族統一的必然是不容置疑的。」

在京經過中醫專家的診治、調理後,蔣孝勇的體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然而,療程還未結束,蔣孝勇就迫不及待地說:「要去故鄉溪口,了卻多年的心願。」

隨即,蔣孝勇一家乘坐飛機抵達寧波。之後,蔣孝勇一家驅車直奔溪口。

在溪口,蔣孝勇一家像其他遊客一樣,每人花了三十元買一套旅遊聯票,然後進入祖宅——溪口蔣氏故居豐鎬房裡開始「參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溪口豐鎬房燈火闌珊,念親恩,思故鄉。在彌留之際,蔣氏父子留下遺願,想要歸葬大陸,葬在母親身旁。」

聽導遊向遊客介紹著蔣介石、蔣經國及其家人的種種典故時,蔣孝勇熱淚盈眶,感觸頗深……

參觀完蔣氏故居後,休息片刻,蔣孝勇又帶著全家人去祭拜曾祖母王採玉。

蔣孝勇一家來到溪口西翠屏魚鱗岙松樹林。從山腳寫有「蔣母墓道」的青石牌樓到山上的墓道,有大概600多米的石階。

蔣友柏、蔣友常二人扶著身材瘦削的父親,拾級而上。一些轎夫見狀,蜂擁前來招攬生意:「你們好啊,到上頭很高的,你們坐轎子上去吧,20元。」

蔣孝勇聽後,搖頭謝絕了,他感慨地對家人說:「這回鄉的路,這認祖的路,四十多年了,才有機會走第一遭,得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啊。」

經過半個小時的走走停停,蔣孝勇終於喘著粗氣來到了曾祖母的墓前。

自蔣介石、蔣經國一九四九年離開老家奉化溪口鎮後,近半個世紀以來,沒有蔣家後代去祖墳上掃墓、祭拜。蔣孝勇是蔣家第三代中第一位回大陸老家祭祖掃墓的人。

蔣孝勇站在曾祖母的墓前,十分激動,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我們回來了……回來了……」在場眾人聽後都落淚了。

全家人獻花跪拜後,蔣孝勇動情地告訴妻兒:「你們記住,蔣家人永遠是中國人!」

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去世,享年48歲。

相關焦點

  • 45年後,蔣介石孫子終於回來祭祖,買票進祖宅後說了五字,令人嘆息
    後來,蔣介石就十分重視黃埔出身的人,在國民黨隊伍中,如果是黃埔一期、二期出身,那毫無疑問的就是高人一等。沒別的話說,關鍵是老蔣信任。再有就是老蔣是奉化人,他的家鄉情節還是十分濃厚的,來自於浙江的人,他總是格外信任。對於老家奉化,在蔣介石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到了緊要關頭,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時候,或者覺得自己的處境有危險的時候,蔣介石都會回到奉化,見一見自己的父老鄉親。
  • 蔣介石孫子回溪口祭祖,買門票進祖宅,嘆息後說了一句話!
    1949年,蔣介石永別故鄉溪口。這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過去,淮海戰役落幕,國民黨軍一敗塗地。四面楚歌中的蔣介石,無奈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隨後就去了臺灣。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在曾祖母的墓前跪地痛哭
    這個家庭不尋常,這是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一家五口——蔣孝勇、蔣孝勇的夫人方智怡,以及三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 蔣孝勇是蔣介石的孫子,是蔣經國和他的俄籍妻子蔣方良所生的幼子。 孝勇於1948年在淞滬出生,出生不久後,家人就帶著孝勇移居到中國的臺省。 蔣孝勇自幼聰慧,深得祖父蔣介石和祖母宋美齡的疼愛。 長大後,孝勇進入一所軍校開始讀書。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在臺灣的那些日子,蔣家人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祭祖。因為,不管他們身處何處,他們不敢忘記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情一直到蔣介石的孫子輩中,終於實現了回家的夢想。當蔣介石的後人來到魂牽夢繞的家門口時,竟然需要買票才能回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蔣家子孫能否回到家鄉祭祖嗎?新中國成立之時,曾經與人民抗衡許久的國民黨蔣介石的政權,隨著老蔣逃往臺灣而告終。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時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
    新中國成立後,臺灣與大陸禁止通行,許多家庭分隔兩地,無法相見。有的人終生也沒有和自己愛的人再次相見,有的人卻是幸運的,他提著最後一口氣,等到了相見的時刻。年輕時的他,聰慧惹人喜愛在1948年於中國上海出生的蔣孝勇,是蔣介石最為疼愛的孫子,從小聰明機靈,也十分乖巧懂事,在長輩面前非常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寄予了厚望。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蔣孝勇學習軍、政、商,最終選擇從政1948年,蔣介石最喜歡的孫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他從小就十分聰慧,在長輩面前非常聽話乖巧,而且很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賦予了很大希望。最終他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十分有前途。待蔣孝勇長大後,蔣介石想讓他像他自己一樣有軍事才能,所以為他申請了軍校。
  • 老蔣之孫48歲才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談到蔣介石,相信大家比較熟悉,他是近代中國國民黨的領袖。但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角卻不是蔣介石,而是蔣介石的孫子,他在四十八歲那年終於返回大陸祭祖,見到蔣家祖屋時,竟失聲大哭。以下將具體介紹一下這個故事!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叫蔣孝勇,他出生於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家中。因為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再加上他從小就很懂得討大人喜歡,所以他幾乎是在家裡長輩的寵愛下長大的,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驕縱,而是變得非常懂事。家裡的長輩們對他的成長寄予了厚望,特別是在他上了軍校以後。
  • 1996年蔣孝勇回老家祭祖,含淚告訴他的妻兒:我們是中國人!
    而敗走的蔣介石軍隊,只能倉皇逃跑轉移陣地,前往臺灣,積蓄力量,試圖重返中國內陸奪得政權。可是他的夢想終究沒有實現。他們只能在臺灣建立國民政權。隨後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他的夢想,可大局已定他再也沒有辦法改變當時的局勢。20多年後蔣介石突發心臟病離世,當時的臺灣政權便交到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手中。
  • 蔣介石後代回大陸掃墓,曾提出將兩蔣歸葬大陸
    蔣介石逝世前,曾交代後人,棺材不落地,暫厝慈湖寢陵,有朝一日,回大陸入土安葬。蔣經國逝世後,遵從父親遺志,棺材亦暫厝慈湖。等回大陸。現在臺灣慈湖兩蔣寢陵,仍然可見兩具棺材離地而厝,靜等歲月流逝。蔣家第三代之後,從政當權者越來越少,逝世後的孝字輩,不再從祖父遺志,安魂故裡。
  • 揚州祖宅的記憶(散文)||江蘇 王家渝
    在我七歲時,爸帶我回老家看我爹爹①,我特興奮,久違的老家是個啥樣呢?!記得那是一年春節的大年初二,早上吃了點心就去南門汽車站,乘長途汽車回揚州老家。一路顛巔,一路歡笑。我問東問西,尋親問戚,充滿了稚趣和好奇。惹得老爸一連說,別問了別問了,到時你就知道了。那時沒有潤揚大橋,上汽渡過江,爸覺得慢,我倒覺得很好玩。
  • 蔣介石孫子身患絕症,臨終前回大陸故鄉,在祖先墓前哭著說了七字
    1996年年初,蔣介石最喜愛的孫子蔣孝勇經常感覺食道很不舒服,而且食欲不振,身體日漸消瘦。蔣孝勇預感到身體可能出問題了,他去了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食道癌。從醫院出來的那一刻起,蔣孝勇就下定決定完成一件事,代替父親和祖父回大陸浙江奉化溪口鎮老家看看,順便祭祖。
  • 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去世前的願望:不去爺爺的故居,我死不瞑目
    1910年4月27日出生於浙江奉化的蔣經國,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學,1922年入上海萬竹高等小學,1924年就讀於上海浦東中學。1988年逝世,享年78歲。對溪口故居、祖墳也是魂牽夢縈。但和父親蔣中正一樣,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他們出生的奉化。蔣孝勇1948年10月27日出生於上海,蔣介石幼孫,蔣經國五子。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
  • 一座祖宅承載的家國情(看臺灣)
    一座祖宅承載的家國情(看臺灣)——訪臺灣蘆洲李宅暨李友邦將軍紀念館   乘臺北捷運抵蘆洲站,不到一公裡即可抵達蘆洲李宅,這也是抗日將軍李友邦紀念館及故居
  • 大漢奸吳三桂的親舅舅祖大壽的墓在加拿大?
    克羅夫茨一想,我從來沒跟博物館打過交道啊,這副館長起碼也得是個科級幹部吧,這麼大領導找我啥事?副館長也不兜圈子,開門見山。原來安大略博物館非常想搞一套中國的明清古墓作為鎮館之寶,但是苦於在中國沒有路子,全館上下誰也沒去過中國,冒然派幾個人去幹這種事,怕還沒到地方就被人賣了。所以想找老克給幫幫忙去中國走一遭。
  • 尋根謁祖|蕭萬長廈漳泉謁祖尋根懇親巡禮
    《世界蕭氏》雜誌是由作家、資深媒體人蕭建平以及在宗族德高望重的宗長蕭光猛、蕭祺龍、蕭茂榮、蕭文亭、蕭錫鴻等發起,於今年9月創刊的一份唯一面向世界蕭氏,宣傳蕭氏文化的綜合性刊物,由萬長宗長題寫刊名,在新加坡第十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上舉行首發式,受到世界各地蕭氏宗親的好評。
  • 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時隔 200多年首次回鄉祭祖
    ­  昨日,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會一行30人到石井延平王祠(鄭氏家廟)祭祖。不同尋常的是,這支鄭氏宗親是在清朝時離開石井的,這是他們200多年來第一次重回家鄉認祖歸宗。­  「三跪六拜九叩首。」昨日10時許,宗親會的30名宗親在延平王祠內,莊重祭拜宣讀祭文。­  「我們要用最高禮節來祭祖,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
  • 尋根謁祖|蕭萬長廈漳泉謁祖尋根懇親聯誼巡禮
    《世界蕭氏》雜誌是由作家、資深媒體人蕭建平以及在宗族德高望重的宗長蕭光猛、蕭祺龍、蕭茂榮、蕭文亭、蕭錫鴻等發起,於今年9月創刊的一份唯一面向世界蕭氏,宣傳蕭氏文化的綜合性刊物,由萬長宗長題寫刊名,在新加坡第十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上舉行首發式,受到世界各地蕭氏宗親的好評。
  • 民間故事:血祖棺
    我是蘇九淵請來的保鏢,這是我第一次進墓,剛才棺材一動我就嚇得躲了起來。我正在猶豫要不要去救他,只見蘇九淵的徒弟小五衝過去,手起刀落把枯手砍斷了。蘇九淵「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陷入了昏迷。    棺材仍在震顫,更多的枯手從棺材裡伸了出來。    小五回頭看著目瞪口呆的我,罵道:「愣著幹什麼,過來幫忙啊!」
  • 蔣介石孫媳婦蔣方智怡母子回奉化溪口祭祖省親
    昨天,蔣介石的孫媳婦蔣方智怡和她的小兒子蔣友青回到寧波奉化溪口祭祖省親。隨同的還有蔣友青的未婚妻。蔣方智怡和丈夫蔣孝勇1996年8月2日第一次來溪口,同行的還有他們的3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以後,蔣方智怡多次來溪口祭祖省親。她對溪口的感情很深,曾多次說:「我願做溪口風景區的代言人,向外面宣傳家鄉的風光。」
  • 完顏汪氏家族祭祖
    完顏汪氏家族德高望重族人---汪盛濤為紀念完顏汪氏家族離散近百年後大團圓,特製作的完顏汪氏家族傳家寶----玉佩《岫巖玉》2017年完顏汪氏家族清明節祭祖,完顏汪氏家族第一任聯誼會會長汪勝利代表家族讀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