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會一行30人到石井延平王祠(鄭氏家廟)祭祖。不同尋常的是,這支鄭氏宗親是在清朝時離開石井的,這是他們200多年來第一次重回家鄉認祖歸宗。
「三跪六拜九叩首。」昨日10時許,宗親會的30名宗親在延平王祠內,莊重祭拜宣讀祭文。
「我們要用最高禮節來祭祖,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創會會長鄭大義老人激動地說,這是他們這一支到臺灣後時隔200多年第一次回鄉祭祖。
祭拜之後,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與石井鄭氏宗親交換了族譜和匾額。
石井鄭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鄭新新說,這次送給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會的匾額寫著「心手相連」,寓意宗親間親密無間、血濃於水。
「認祖歸宗後突然有種歸屬感和油然而生的光榮感。」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會理事長鄭森心說,這塊匾額他們會帶回高雄一代代傳下去,告訴子孫他們的根在南安石井。
「我從小就聽長輩講『石井是我們的故鄉』,當時心裡一直很嚮往,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一直沒機會回來祭祖。」鄭森心介紹,根據家族記載,他們這一支的先祖參公、賜公、陸公以及佑公兄弟4人,與清朝年間從大陸遷往臺灣開枝散葉。當時兄弟四人渡臺奉請祖佛娘祖媽護佑鎮宅,並記下家鄉地址「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裡十四都稠厝堡治頭鄉墘田社石井鄭」,這個地址一直記錄在族譜內。民國初年,臺灣高雄鄭氏娘祖媽宗親每年都會在農曆三月初一聚會,俗稱「吃會子」,向娘祖媽祝壽並祭拜祖先,同時一步步完善族譜,借聚會告訴子孫後代「石井鄭」是他們的「根」。
去年,鄭森心來到大陸,就特意到石井探訪,回到高雄後就將石井的情況跟宗親反饋,大家心裡都很激動,才有了這次的「尋根之旅」。
「就是回到家鄉的感覺,沒有任何陌生感。」鄭森心說,他們以後會經常回來祭祖,同時也歡迎石井鄭氏宗親到臺灣交流。(記者 陳江濤 通訊員 黃文驕 鄭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