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去世前的願望:不去爺爺的故居,我死不瞑目

2020-12-24 西部人文地理

1996年,對於蔣孝勇來說,是痛苦的一年。

1996年,對於蔣孝勇來說,也是痛苦的一年。

痛苦的是,這一年,蔣孝勇被診斷出患有食道癌,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幸福的是,這一年,蔣孝勇終於回到了大陸,完成了祖父蔣中正和父親蔣經國的心願。

據說,蔣中正最後一次離開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境內的蔣氏故居、祖墳時,有人問他:「總統,你什麼時候可以再回來呀!」蔣中正沒有說話,只向問話的人伸出了3個手指,問話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反正,他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而蔣氏故居、祖墳也便成了他晚年的難斷的牽掛。1910年4月27日出生於浙江奉化的蔣經國,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學,1922年入上海萬竹高等小學,1924年就讀於上海浦東中學。1988年逝世,享年78歲。對溪口故居、祖墳也是魂牽夢縈。但和父親蔣中正一樣,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他們出生的奉化。

蔣孝勇1948年10月27日出生於上海,蔣介石幼孫,蔣經國五子。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後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1973年7月23日與蔣方智怡結婚。婚後,兩人育有3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後將全家遷往加拿大定居。幾年後加入加拿大國籍,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因患癌症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去世。

被診斷出患有食道癌後,蔣孝勇沒有太多沮喪,他首先告訴家人的是自己要奉化老家探親祭祖。隨後,他告訴家人:「我這輩子有一個遺憾,沒有去爺爺故居去走一走看一看,如果我無法如願,我死不瞑目。」

蔣經國的妻子叫蔣方良,出生於俄羅斯,16歲時她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認識了蔣經國,並在兩年後的1935年3月15日結婚。當年12月,他們的兒子蔣孝文出生。1938年又添了女兒蔣孝章。1937年4月,和蔣經國來到了中國。1945年,蔣方良生下次子蔣孝武。1948年,三子蔣孝勇出生。

蔣孝勇自小深得蔣中正、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1964年,蔣孝勇考取了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蔣中正十分高興,以為自己的孫子輩會出個將軍。但是,事與願違,在一次受訓操作時,蔣孝勇把腳扭傷,先後動了兩次手術,迫不得已,只好離隊而去,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畢業後從政,但讓人們頗感意外的是,將全家遷往加拿大定居,還加入加拿大國籍,遠離政壇,媒體在偶然提到他時,往往都用「沉寂」兩字來形容。

蔣孝勇在對家人說出自己的心願時,他的兩個哥哥都已去世了,蔣孝文1989年就去世時54歲;蔣孝武去世時才46歲。知道自己時光不多的他說走就走,在探親祭祖的同時,他還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在北京看看中醫,希望中醫能看好他那西醫看不好的病。在北京看過中醫後,他便匆匆回來到溪口祭祖。他沒有搞「特殊」,和遊客一樣買了門票。

這裡面有兩個細節值得述說,一是他在祖墳前跪了下來,說出了4個字字鑽心的話:「我回來了!」二是,由於他到來時,處於「保密」的狀態,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在祖屋,導遊講解時,發現作為「老外」的他還會說溪口,就好奇地問他是怎麼回事,但他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

賀知章《回鄉偶書》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在那時候,用來形容蔣孝勇的心情是再也恰當不過了,但比《回鄉偶書》更有「背景」的是,他當時代表的還有祖父和父親,雖然他笑著,但心中一定是五味雜陳,這就是他的痛苦,也是他的幸福。

離開大陸不久,蔣孝勇便去世了。其後,蔣家來中國大陸省親的人變成了蔣方智怡。蔣方智怡1949年生於臺灣省高雄市,籍貫浙江杭州。與蔣孝勇談戀愛時,蔣家就對她期望很大,據說,蔣介石特別喜歡她圓圓大大的臉,曾說:「這才是大家閨秀應有的樣子。」嫁到蔣家後,她很努力地扮演蔣家媳婦的角色,與兄弟、妯娌都相處和睦,深得長輩喜歡。

人們都沒有想到,在蔣氏三代人的歸鄉路上,「繼承人」會是蔣方智怡。她分別於2014年10月、2016年8月來祭祖省親。2016年08月的這次很多媒體都做了報導,她帶小兒子蔣友青,還有蔣友青的未婚妻。在祭祖省親過程中,她不斷說,家鄉這麼美麗,鄉親如此可親。願家鄉的人們世代幸福地生活下去。另外,她還曾向媒體透露了蔣經國先生「遺願」:他在日記裡曾經說過身為人子,母親在世時無法隨侍在側,如果過世後,希望可以葬在母親身旁。」而這也是蔣中正的願望。

回到故鄉,就這樣成了蔣氏三代人生前和去後都掛念著的事情,漫長得讓別人看過多少都有些心酸。在蔣方智怡為其繼續的腳步裡,蔣氏已逝的三代人的心分明還在跳。而這與蔣中正當年向問話的人伸出的3個手指,似有某種巧合。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蔣介石敗退臺省後,極為掛念家鄉以及蔣氏墳墓。 1950年代中期,有說蔣家故居和墳墓已遭剷平,蔣介石對此寢食難安。 後來,曹聚仁先生致信蔣介石,在信中,向蔣介石強調: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這才讓蔣介石安心。 蔣介石、蔣經國二人生前都說想歸葬大陸。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在曾祖母的墓前跪地痛哭
    這個家庭不尋常,這是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一家五口——蔣孝勇、蔣孝勇的夫人方智怡,以及三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 對此,蔣孝勇對妻子坦言:「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認祖歸宗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情節,蔣家人自然也不例外。父親、祖父(蔣經國、蔣介石)他們在臨終前都要求自己的棺槨不要在臺省下葬,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葬在故鄉奉化溪口的祖上墓旁。」 1993年8月4日,蔣介石長孫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代表蔣介石後人第一次回溪口老家。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蔣孝勇學習軍、政、商,最終選擇從政1948年,蔣介石最喜歡的孫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他從小就十分聰慧,在長輩面前非常聽話乖巧,而且很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賦予了很大希望。最終他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十分有前途。待蔣孝勇長大後,蔣介石想讓他像他自己一樣有軍事才能,所以為他申請了軍校。
  • 蔣介石孫子裝遊客回大陸祖居,一個破綻,讓管理員發現了他
    1996年春,本是充滿希望的季節,不幸的是,蔣介石的小孫子蔣孝勇身體出了狀況,確診食道癌。 這個春天,或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抹綠,本是幸福的5口之家,快樂不起來了,一家人的情緒降至冰點。 癌症是個世界難題,蔣孝勇自知時日不多,他還有好多待完成的事。
  • 蔣介石有6個孫子,其中4個英年早逝,剩下的兩個過得怎麼樣?
    蔣介石的這六個孫子分別是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蔣孝嚴、蔣孝慈與蔣孝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蔣家第三代,也就是蔣介石這六個孫子的故事:蔣介石這六個孫子有四個英年早逝,如今還剩下兩個,他們過得怎麼樣?首先是老大蔣孝文,他出生於1935年,出生在蘇聯,他是蔣經國與夫人蔣方良的長子,回國後蔣介石為他取名為蔣孝文。1949年,蔣孝文跟著父親蔣經國與爺爺蔣介石一起到了臺灣。
  • 蔣介石之孫蔣孝勇:同學女友照顧成了妻子
    情竇初開的他們簡單而快樂,或是在小店裡吃牛肉湯麵,或是結伴去看電影。有次他倆坐著公路局班車由陽明山到基隆郊遊,車子經過七星山時,蔣孝勇看著身邊如花似玉的方智怡,靈機一動稱其為「七星仙子」,因為在他眼裡她就是仙女一般。而蔣孝勇自己因為在南部讀軍校,所以自號「天南獨龍」。像每個戀愛的孩子一樣,兩人度過了天真爛漫的初戀季節。當方智怡沉浸在一片幸福的眩暈中時,才發現這個男友身份可不一般。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因為,不管他們身處何處,他們不敢忘記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情一直到蔣介石的孫子輩中,終於實現了回家的夢想。當蔣介石的後人來到魂牽夢繞的家門口時,竟然需要買票才能回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蔣家子孫能否回到家鄉祭祖嗎?新中國成立之時,曾經與人民抗衡許久的國民黨蔣介石的政權,隨著老蔣逃往臺灣而告終。於是,蔣介石在臺灣就以國民黨總統的身份,渡過了26年的歲月。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蔣介石孫子身患絕症,臨終前回大陸故鄉,在祖先墓前哭著說了七字
    1996年年初,蔣介石最喜愛的孫子蔣孝勇經常感覺食道很不舒服,而且食欲不振,身體日漸消瘦。蔣孝勇預感到身體可能出問題了,他去了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食道癌。從醫院出來的那一刻起,蔣孝勇就下定決定完成一件事,代替父親和祖父回大陸浙江奉化溪口鎮老家看看,順便祭祖。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不僅只有國民黨士兵渴望回到大陸,蔣介石自己和他的兒子,兄弟姐妹們都渴望回到大陸。於是在蔣介石去世後不久,蔣經國在一次會議中提出,所有的軍人和公職人員只要在大陸地區有自己的親人,都可以申請一份探親表回到大陸和他們團聚。
  • 蔣孝勇神秘的大陸之旅
    經過半個小時的走走停停,蔣孝勇終於喘著粗氣到了曾祖母墓前,全家獻花跪拜。之後,他們又去掃了祖母毛福梅的墓,祖母的墓在一所中學的操場內,除了赭色的花崗石墓碑及墳冢外,再無其他。蔣孝勇想起父親生前的交代,希望以後能安葬在祖母的墳旁,是啊,祖母太寂寞,是需要父親來陪伴她。    最讓蔣孝勇激動的當然是對祖故居的探訪。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時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
    年輕時的他,聰慧惹人喜愛在1948年於中國上海出生的蔣孝勇,是蔣介石最為疼愛的孫子,從小聰明機靈,也十分乖巧懂事,在長輩面前非常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寄予了厚望。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成為了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長大之後,蔣介石替希望他可以像自己一樣,於是讓他報考了軍校。
  • 蔣經國活了78歲,臨終前對蔣孝勇說了1句話,蔣孝勇泣不成聲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病去世,蔣經國順利成為了接班人,此時蔣經國大權在握,但他和父親蔣介石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他更看重的是「民主」建設和經濟發展,在他的努力之下,臺灣的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發展
  • 蔣介石曾孫蔣友柏回憶:12歲前享貴族待遇,歷史課都只是家事
    不過好在他的後人能夠重回老家祭祖,1996年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帶著兒子蔣友柏回到奉化老家祭祖掃墓。作為蔣家第四代的蔣友柏是蔣介石的曾孫,但是他卻沒有見過自己的曾爺爺,因為在蔣友柏出生的前一天,他的曾爺爺剛好去世。作為蔣家的新一代的希望,宋美齡給蔣友柏取了一個英文名「Demos」,這是希臘文中人民的意思。
  • 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事業一帆風順時加入外籍,晚年的結局如何?
    名人移民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出名了,有錢了就會選擇移民這條道路,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卻大不相同,他因為一些原因選擇移民,但是臨終卻叮囑妻兒要銘記中國人的身份。這個人就是蔣孝勇,大家對這個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祖父是無人不知的,那就是蔣介石。
  • 1996年蔣孝勇回老家祭祖,含淚告訴他的妻兒:我們是中國人!
    而敗走的蔣介石軍隊,只能倉皇逃跑轉移陣地,前往臺灣,積蓄力量,試圖重返中國內陸奪得政權。可是他的夢想終究沒有實現。他們只能在臺灣建立國民政權。隨後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他的夢想,可大局已定他再也沒有辦法改變當時的局勢。20多年後蔣介石突發心臟病離世,當時的臺灣政權便交到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手中。
  • 蔣孝勇移居國外,宋美齡叮囑2件事:別忘記你姓蔣,別忘你是中國人
    蔣孝勇移居國外,宋美齡叮囑兩件事:別忘記你姓蔣,別忘你是中國人人到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孫滿堂,享天倫之樂。蔣介石在1949年退臺後,一直都有子孫的陪伴,即蔣經國的三子一女,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
  • 蔣介石孫子首回大陸,解決2件頭疼事,一是兩蔣移靈,另一個是啥
    1996年1月,蔣介石的愛孫蔣孝勇,伴隨反胃和吐血症狀,意識到身體要出毛病了。 去榮民醫院瞧後,被診斷得了不治之症惡性腫瘤。思想一番激烈的鬥爭後,他拿起電話。
  • 45年後,蔣介石孫子終於回來祭祖,買票進祖宅後說了五字,令人嘆息
    當年孫中山先生並不太注意蔣介石,但是最後老蔣能夠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國民黨的最高領袖,自然也有他的過人之處。從後來的多次戰爭的結果來看,我們很容易看出,蔣介石的軍事才能非常一般。不過,有一點倒是非常確定的,那就是蔣介石是一個非常善於籠絡人心的人。
  • 蔣介石最不成器孫子,上學時就牛氣哄哄,還說我爺爺是中國皇帝
    蔣經國夫婦一共生育了4個孩子,即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幼子蔣孝勇。這四個孩子同屬「孝」字輩,分別被蔣介石以「文」、「章」、「武」、「勇」命名,目的是希望他們長大後能繼承蔣家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