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孫子48歲時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

2020-12-24 騰訊網

從古至今,我們秉承著「父母在,不遠遊」的思想,許多詩人也都拿思鄉、鄉愁來做主題,在外遊子,總是家鄉有著深切的思念。

遲暮之年,也想回歸故裡,希望死後化作故鄉的一捧土,永遠留在故鄉的土地中。

新中國成立後,臺灣與大陸禁止通行,許多家庭分隔兩地,無法相見。

有的人終生也沒有和自己愛的人再次相見,有的人卻是幸運的,他提著最後一口氣,等到了相見的時刻。

年輕時的他,聰慧惹人喜愛

在1948年於中國上海出生的蔣孝勇,是蔣介石最為疼愛的孫子,從小聰明機靈,也十分乖巧懂事,在長輩面前非常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寄予了厚望。

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成為了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

長大之後,蔣介石替希望他可以像自己一樣,於是讓他報考了軍校。

但是在學校裡,有一次訓練,不小心扭傷了腳腕,在家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

當他再次回到學校的時候,發現已經跟不上課堂的進度了,於是就離開了軍校。

隨後,他進入了其他大學讀政治學。

遠離政治,定居他鄉

大學畢業後,蔣孝勇並沒有從事政治工作,他看透了政治場上的爾虞我詐,想選一條與政治截然不同的道路,於是決心放棄從事政治工作,選擇了下海經商。

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自己的家人,他的父親一直希望他能夠從政,父親雖然對他有些失望,但也尊重孩子的選擇。

後來,他的父親病重,蔣孝勇又重新回歸了政治工作,每天給父親匯報工作要點。

但是待父親病逝後,他決心到加拿大定居。

或許是看透了時局的變化,走向將朝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但自己無法改變,於是選擇眼不見心不煩,就遠離了這個地方,這不失為一種上策。

雖然定居他國,但是蔣孝勇一直記得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沒有改變自己的名字。

而且在去國外之前,他在中國購買了許多家具,要帶著它們去國外,放在自己在加拿大的家裡,他說自己是中國人,一定要用中國的家具。

回歸故土,失聲痛哭

1995年,在加拿大的蔣孝勇被查出了癌症,他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己的生命也將走到了盡頭,於是特別想念中國的故土。

他在生前唯一的願望就是再去祖父蔣介石的故鄉看看,如果沒能彌補這個遺憾,他說他死也不會瞑目。

在1996年,他終於彌補了這個遺憾,蔣孝勇去了奉化溪口鎮老家,但是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

他沒有讓當地政府知道自己來了這裡,他只是想看一看祖父的家,當看到祖宅的那一刻,他激動地潸然淚下,說道:我們是中國人。

他心中感慨萬千,終於回到了這個想念已久的地方,也終於完成了祖父和父親的心願,也彌補了自己的遺憾。

他也是蔣家第三代中唯一一個回到大陸老家的人。

在當時,臺灣與大陸禁止通行,直到蔣經國接任大權,才緩和了兩岸關係。

蔣家人的每一位後代,都希望自己死後能夠葬在大陸,與親人在一起。在蔣孝勇回到臺灣不久,就去世了,他臨終前的遺願同祖父和父親是一樣的,希望自己能夠葬在大陸。

蔣孝勇終於在自己的生命結束前,完成了三代人的心願,了無牽掛的走了。他是幸運的,因為他還能再次回到自己的故土。

然而許多人都是不幸的,他們這輩子都沒能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走一走家鄉的地,聞一聞家鄉的空氣。

許多異國他鄉的人,年輕的時候沒有感覺,但是到了遲暮之年,便會萬分思念自己的家鄉,想念那裡的人和事,回想起自己幼時所發生的一切。

願所有人都能夠在遲暮之年回歸故裡,了無遺憾。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著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汙合流。

支持,請點亮小花!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中國迎來新的曙光之後,臺灣和大陸禁止通行,許多家庭彼此分離,無法相見。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他們所愛的人,而另一些人則是幸運的,他們等到生命最後一刻,終於有機會回到故土。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蔣孝勇學習軍、政、商,最終選擇從政1948年,蔣介石最喜歡的孫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
  • 老蔣之孫48歲才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談到蔣介石,相信大家比較熟悉,他是近代中國國民黨的領袖。但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角卻不是蔣介石,而是蔣介石的孫子,他在四十八歲那年終於返回大陸祭祖,見到蔣家祖屋時,竟失聲大哭。以下將具體介紹一下這個故事!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叫蔣孝勇,他出生於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家中。因為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再加上他從小就很懂得討大人喜歡,所以他幾乎是在家裡長輩的寵愛下長大的,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驕縱,而是變得非常懂事。家裡的長輩們對他的成長寄予了厚望,特別是在他上了軍校以後。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在臺灣的那些日子,蔣家人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祭祖。因為,不管他們身處何處,他們不敢忘記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情一直到蔣介石的孫子輩中,終於實現了回家的夢想。當蔣介石的後人來到魂牽夢繞的家門口時,竟然需要買票才能回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蔣家子孫能否回到家鄉祭祖嗎?新中國成立之時,曾經與人民抗衡許久的國民黨蔣介石的政權,隨著老蔣逃往臺灣而告終。
  • 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1993年8月4日,蔣介石長孫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代表蔣家後人第一次回溪口老家。 徐乃錦的溪口之行,非常成功。引起了蔣孝勇的極大關注。 蔣孝勇是蔣介石的孫子,是蔣經國和他的俄籍妻子蔣方良所生的幼子。 孝勇於1948年出生。長大後,進入臺一所軍校開始讀書。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在曾祖母的墓前跪地痛哭
    這個家庭不尋常,這是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一家五口——蔣孝勇、蔣孝勇的夫人方智怡,以及三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 在病魔面前,48歲的蔣孝勇感慨生命的渺小。他淚花閃閃對妻兒說:「即將逝去,對餘生倍感珍惜,要做的事太多。爺爺蔣介石和父親蔣經國移靈大陸、葉落歸根的願望還沒實現,自己也想回大陸看看。 方智怡說:「大陸在治癌上有豐富經驗,我們回家鄉一趟如何?」
  • 45年後,蔣介石孫子終於回來祭祖,買票進祖宅後說了五字,令人嘆息
    當年孫中山先生並不太注意蔣介石,但是最後老蔣能夠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國民黨的最高領袖,自然也有他的過人之處。從後來的多次戰爭的結果來看,我們很容易看出,蔣介石的軍事才能非常一般。不過,有一點倒是非常確定的,那就是蔣介石是一個非常善於籠絡人心的人。
  • 蔣介石後代回大陸掃墓,曾提出將兩蔣歸葬大陸
    蔣介石逝世前,曾交代後人,棺材不落地,暫厝慈湖寢陵,有朝一日,回大陸入土安葬。蔣經國逝世後,遵從父親遺志,棺材亦暫厝慈湖。等回大陸。現在臺灣慈湖兩蔣寢陵,仍然可見兩具棺材離地而厝,靜等歲月流逝。蔣家第三代之後,從政當權者越來越少,逝世後的孝字輩,不再從祖父遺志,安魂故裡。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卻忍不住抱頭痛哭,寫下5個字,字字戳心
    因為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分別了幾十年,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到現在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其實,早在蔣介石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兵都嚷嚷著要回祖國探親,但是,當時的蔣介石,絲毫不在乎這些老兵的心情,說不能回就不能,即便蔣介石自己也是想要回到大陸看看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回到大陸。
  • 蔣介石孫子身患絕症,臨終前回大陸故鄉,在祖先墓前哭著說了七字
    1996年年初,蔣介石最喜愛的孫子蔣孝勇經常感覺食道很不舒服,而且食欲不振,身體日漸消瘦。蔣孝勇預感到身體可能出問題了,他去了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食道癌。從醫院出來的那一刻起,蔣孝勇就下定決定完成一件事,代替父親和祖父回大陸浙江奉化溪口鎮老家看看,順便祭祖。
  • 1996年蔣孝勇回老家祭祖,含淚告訴他的妻兒:我們是中國人!
    短短5個字到出了蔣家遊子的心聲,這個縈繞蔣家祖孫3代的心願終於達成,但其中的過程卻讓人艱辛。當年蔣介石退居臺灣,在臺灣以國民總統的身份度過26年,在異鄉他無時無刻都想有朝一日可以重回那個他從小長大的故鄉。自從1949年,蔣介石最後一次祭拜自己父母的墳墓,帶著滿心的悲傷與遺憾在登上飛往臺灣的飛機,之後他在也沒有機會回到家鄉。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蔣介石1975年4月逝世後,蔣經國宋美齡根據其遺願,將其棺材暫厝於臺灣桃園縣慈湖寢陵,四腳墊起來,棺材不落土,稱為浮棺。根據蔣介石1973年的遺囑,將來有一天回大陸安葬。不知道蔣公為何給後代出這個難題。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蔣介石去世43年,何時回葬大陸?其孫預言了時間
    許多人紛紛回到家鄉祭祖,以示不忘故土先輩,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葉落歸根,死後葬在自己的家鄉故土,比如蔣介石,今天是清明節,也是他去世43周年的忌日。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根據他生氣的遺願,蔣介石的棺槨並沒有下葬,而是選擇停放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慈湖附近,取名為慈湖蔣陵。
  • 蔣介石後代首回大陸發生了啥事?在記者面前哭的這麼傷心
    孿生兄弟章孝嚴、章孝慈,是蔣介石的孫子。您會問,老蔣的孫子為何姓章而不姓蔣?了解蔣家史的人都知道,蔣經國有5個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是他和原配夫人蔣方良的孩子。而章姓兩兄弟,是他和情人章亞若的孩子。話說,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在國民政府江西任職。其母毛福梅死於日軍轟炸機下,剛經歷喪母之痛的他戀上了章秘書溫情的港灣。
  • 蔣介石孫子首回大陸,解決2件頭疼事,一是兩蔣移靈,另一個是啥
    一個越洋電話過去,蔣友柏饒大半個地球,火速奔回臺北,祈禱著,一定是醫生弄錯了。 術後醫生跟病人家屬說「癌細胞擴散了,剩的時間不會很長。」48歲的蔣孝勇要做的事太多了。 大兒子蔣友柏還在大學念書,19歲的二兒子畢業典禮,還能堅持到那一天嗎?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4月5日清明節當天,蔣家老小前去祭祖掃墓跪拜先人。他雙膝跪地,滴淚橫流的給母親做了最後的道別:「此次離開實數不得已,再回來看您不知何年何月了,望慈母原諒兒子不孝......」蔣經國隨後攙扶起父親。一家人拜別先人,離開大陸登上了開往臺灣的渡船。
  • 宋美齡告訴孫子,如果不能將蔣介石安葬回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
    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蔣介石的後人也不例外。宋美齡在1995年曾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說過,希望能將「二蔣」移靈回大陸老家安葬。蔣孝勇聽後很吃驚,不知為何阿婆宋美齡為什麼那麼堅持。
  • 蔣介石孫子回溪口祭祖,買門票進祖宅,嘆息後說了一句話!
    1949年,蔣介石永別故鄉溪口。這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過去,淮海戰役落幕,國民黨軍一敗塗地。四面楚歌中的蔣介石,無奈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隨後就去了臺灣。
  • 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去世前的願望:不去爺爺的故居,我死不瞑目
    1988年逝世,享年78歲。對溪口故居、祖墳也是魂牽夢縈。但和父親蔣中正一樣,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他們出生的奉化。蔣孝勇1948年10月27日出生於上海,蔣介石幼孫,蔣經國五子。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後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1973年7月23日與蔣方智怡結婚。婚後,兩人育有3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後將全家遷往加拿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