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軍神」上杉謙信,為何終身蝸居冰天雪地的越後?

2021-01-10 解讀歷史迷霧

公元1573年4月,53歲的武田信玄舊疾復發,在歸國途中已經感覺自己不行的武田信玄開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根據《日本外史》記載,武田信玄在病床上告誡自己的兒子武田勝賴:「汝慎勿佳兵以亡我國。吾死天下獨有一謙信而已。汝請援以國託之。彼一受汝託,必不與領國合以侵汝也。」

上杉謙信在得知武田信玄病逝的消息後,正在用餐,他停下進食對身邊的人表示,失去了一位好對手,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這樣一位英勇的對手,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而越後的將士們認為這是進攻的好機會,希望謙信能夠帶領他們打下甲斐。上杉謙信則是對手下將士表示,為何武田信玄戰鬥了這麼久,都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現在他死了,我如果去進攻他的兒子,就算勝利了,你們讓我如何面對天下的所有人?

我想如果是織田信長或者是德川家康遇到這個情況,肯定是欣喜諾狂的率領軍隊發起進攻,取得甲斐國。不過上杉謙信卻不做這種乘人之危的事情,也不落井下石。我想後人喜歡上杉謙信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在日本戰國時期,風評最好的人當中一定有上杉謙信。這位宗教信徒不使用陰謀詭計(沒有歷史資料證明他用過),也不計較個人得失,基本上義字當頭,就連武田信玄都很放心自己死後上杉謙信必定不會來攻。而且交代武田勝賴如果有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向謙信求救。

不過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上杉謙信既然算得上是百戰百勝,終生幾乎都在打戰。為什麼不踏出越後,而是蝸居在冰天雪地的越後呢?

是財力有問題嗎?

越後一直不是一個缺錢的地方,謙信遠徵關東,上洛拜見將軍和朝廷都是因為財力足夠豐富。而越後主要財源是貿易、麻布、以及金山和銀山。越後領地都有貿易專用船和運輸海路。而在棉布尚未普及的時候,麻布是老百姓最貴重的布料,也是公卿貴族使用白布的原料。再加上越後的金山和銀山,越後的財政一直極為富裕。

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後,要求全國各大名繳納金子,上杉家交出的金子就佔到了全國總量的95%。如此豐厚的財政收入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越後真是太有錢了。

越後交通問題嗎?

其實越後的交通問題並不嚴重,因為有錢好辦事。所以在上杉謙信時期就修建了「上杉軍道」。也就和現代的高速公路類型,除了冬天因為大雪封山外,其餘時間都可以快速的調遣軍隊進行戰鬥。因此交通上也是沒有任何問題。

義字當先

其實從上杉謙信每次出徵都會標榜「義」字就可以看出。上杉謙信的戰鬥都不是為了私慾而戰鬥,基本上都是被人打了或者受人之託而出兵。每次擊敗敵人後,上杉謙信都會把佔領的領地歸還給求援者。這種觀念也影響到了第二代上杉家主上杉景勝。這兩人是日本戰國時期少有的受人尊崇的大名,也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太多的人願意和上杉家交戰。

而個人認為也正是因為義字當先,才是上杉家驍勇的原因。上杉軍平時的兵力只有不到6000人。在大規模合戰的時候都是依靠召集領地內的農民兵。這需要上杉家代代相傳的恩義和感化,才能保證在戰時這些農民兵能夠保證置生死於度外,這也足以可見上杉家和領民之間的關係極為堅固。

戰國三英傑低頭

無論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位被譽為戰國三英傑的人物,在上杉謙信面前都要低頭服輸。上杉謙信在世的時候這三人幾乎都不敢和上杉謙信戰鬥。特別是織田、豐臣麾下的將領,只要和上杉軍交過手後,都把上杉謙信神化為軍神,對上杉謙信極為神往。

這種基本屬於被上杉家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那種。哪怕是上杉謙信過世後,也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大名敢於輕視上杉家。這種打出來和義字當先的精神在日本戰國時期是獨一無二的。

戰國時代的上杉謙信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更多的時候他都獨自一人在法堂念經。除了打戰、喝酒、處理內政的時間外,上杉謙信大部分的剩餘時間都在法堂中渡過。也許上杉謙信不繼承長尾家,而是留在寺院繼續當和尚的話,世間將會少一名軍神,而多一名流芳百世的僧侶吧!

記得點關注加點讚哦!另外還可以參與評論發表你的看法,和其他小夥伴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越後「軍神」上杉謙信與軍神的家臣團
    上杉謙信是被後世稱為日本戰國時代「軍神」的戰國大名,一直以來也都以「軍神」與「大義」的形象活躍在各種藝術作品之中。
  • 北川有聲書 | 越後之龍上杉謙信,軍神的崛起
    「 在講武田信玄故事的時候,關於日本戰國史上的「龍爭虎鬥」,大家應該對「越後之龍」上杉謙信印象深刻。其實,上杉謙信之所以有名,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和武田信玄是好對手,也在於他身上獨有的神秘氣質以及和其他戰國大名不太一樣的特點。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為何一生都在越後?名聲所累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為何一生都在越後?名聲所累上杉謙信,日本戰國時代著名武將,雖然不能說是百戰百勝,但敗績屈指可數。在49歲的人生中,流著長尾的血,冠著上杉的姓,這提升了謙信的家格,但也為他增加了一副沉重的枷鎖。謙信一生都在越後,與武田家和北條家力戰不休,明明有機會向其它方向擴張,為何只在越後打轉呢?
  • 「軍神」上杉謙信真的是無欲無求的人嗎?
    這個刻板印象並非空穴來風,日本史學界權威坂本太郎在其著作《日本史概說》中評價上杉謙信說:  在殺伐無常,狂爭亂鬥的戰國武將當中,上杉謙信以尊神佛、重人倫、尚氣節、好學問的高節之士見稱,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亂中的一股清新氣息。  而所謂「無欲的大義之將」更直接出自上杉謙信的家訓「心中無欲,則義理可行 」。
  • 北川有聲書 | 謎一般的軍神,毘沙門天王上杉謙信
    可以說,這位傳說中的軍神,是日本戰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位人物了。那麼,謙信到底為我們留下了怎樣的懸念,除了上述的這些疑問,圍繞在謙信身上,最大的謎團又是什麼?」喜馬拉雅FM   |  北川有聲書謎一般的毘沙門天王上杉謙信和當時很多大名一樣,政虎也信仰佛教,而且顯得尤為虔誠。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上杉謙信究竟是男是女
    相信玩過日本戰國遊戲,看過日本戰國電影的各位,對於上杉謙信究竟是男是女,抱有相當大的爭議。
  • 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謎?男神?還是女神?
    戰國時期,日本有很多著名的名字,其中上杉謙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稱為"軍神"、"越後之虎",是越後大名。歷史上的上杉謙信1530年,他出生于越後國的長尾家,時間恰逢虎年,故取名虎輩。他自幼喪母,作為吳家最小的兒子,因沒有繼承權,被送到春山腳下的林泉寺,由佛家撫養。
  • 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能否在《九州劫》中再行仁義之師?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日本戰國時代諸侯並起而將星輩出,但將才常有而帥才不常有,真的能被稱為名將的只有寥寥數人。在這一時期有著"越後之龍"稱號的上杉謙信可謂帥才,且他每逢用兵必以仁義為基準,因此他的軍隊也被世人稱為"仁義之師"。
  • 參禪的不敗戰神:上杉謙信
    這首頗具禪意的漢詩出自日本戰國大將上杉謙信, 恰好寫在謙信逝世那年。這首詩的前兩句,後來被豐臣秀吉照搬,作詩「我如朝露降人間,和風櫻花隨春謝。四十九年一睡夢,一期榮華一杯酒」用來紀念舊主織田信長。信長和謙信都在四十九年那年驟然而逝,但白手起家的秀吉的文採和禪學底蘊與謙信相比,可謂是相差甚遠。
  • 上杉謙信與日本酒,一期榮華一杯酒
    有 「戰國軍神」、「越後之龍」 美譽的上杉謙信(景虎),近年來被人疑是女身男裝,日本多位歷史學家列出了佐證。佐證之一,上杉謙信去世後,伊勢龜山城主松平忠明在日記《當代記》裡留下這樣一句話,「越後景虎,卒於大蟲。」
  • 上杉謙信二三事
    本人像,喵~上杉謙信的老爸叫長尾為景,是越後的鄉長(守護代),想奪縣裡(關東)的大權,沒擺平。然後搶了個小地主家的閨女,生下了上杉謙信,因為是虎年出生的,起名叫虎千代。據小說家言,虎千代不招老爸待見,先被送到廟裡接受掃盲教育,之後又寄養別人家當養子。那個時代,次子送出去當養子也是常事,結果他硬是不去。
  • 《三國志14》上杉謙信是誰 新增武將上杉謙信數據一覽
    三國志14新增武將上杉謙信數據一覽 背景故事 越後戰國大名。長尾為景之子。名景虎、政虎、輝虎。 替代其兄晴景獲擁立為越後守護代後,平定內亂統一越後。 戰法 軍神,強攻,突擊,急襲,吶喊,攪亂 以上就是三國志14新增武將上杉謙信數據一覽全部內容,大家都了解了吧。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後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捲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於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後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並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後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 「日本百大城堡」越後國-春日山城:上杉謙信的大本營
    戰國泥趣史:講述日本戰國時代的奇怪趣聞與歷史故事!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居城來啦!不過你會失望的!因為戰國時期名將上杉謙信的居城而聞名,不但是國家級史跡,也是日本五大山城之一。上杉謙信的父親 · 長尾為景永正4年(1507),任職越後守護代的三條長尾家家督 · 長尾為景,也就是上杉謙信的爹,決定放逐了自己的老闆 · 上杉房能,轉而擁護了新老闆 · 上杉定實。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是如何在2年內從守護代榮升關東管領的?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是如何在2年內從守護代榮升關東管領的?1546年,日本關東地區爆發了河越夜戰,這次戰鬥原本與上杉謙信沒有任何關係,但結果卻影響到了謙信。這次戰鬥中,由上杉家及古河公方組成的名門陣線對陣北條家,結果這群名門平時沒事就喜歡窩裡鬥,實力早已大幅衰弱,哪裡是北條家的對手,被一頓教訓後被北條家一網打盡,落網之魚上杉憲政只能投靠以能打著稱的謙信。1552年,歷盡艱辛的上杉憲政終於投入謙信的領地中,這下可以鬆一口氣,最起碼以能打、義理著稱的謙信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 薑還是老的辣,軍神謙信一輩子過不去的坎
    文武相兼之名將,相模之獅北條氏康越後之龍,軍神上杉謙信也無可奈何堅壁清野,下回又出其不意不得不說,這薑還是老的辣  相模之獅:北條氏康(六)> 不過去的坎,軍神謙信的無奈就在北條氏康忙著和武田、今川兩家對峙,之後又打成「三國同盟」的時候,北條家與關東兩大上杉家族的恩恩怨怨,還牽扯出了另一位北條家的宿敵,我們《日本戰國英雄傳》中的上一位主人公,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 上杉謙信的「良師益友」,為上杉家拼盡一切,不惜破家
    而這位老爺子有如迷霧一般讓日本史學家為之哀嘆,因為無法真正還原他在歷史中的真正面目。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老爺子吧。有人說宇佐美定滿是上杉謙信的軍師?這點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這位老爺子真的不是一般人物。在50歲的時候宇佐美定滿就辭職跑到京都過起了隱居的日子,當然為什麼跑京都這個是非之地隱居,沒人知道。
  • 聊一聊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的「龍虎鬥」
    「不識庵」是謙信法號,「機山」是信玄法號。據說,謙信在這場戰役中,頭纏白絹,單獨一人騎馬衝進武田軍營,揮刀直砍坐著指揮的武田信玄。信玄來不及拔刀,倉皇之際舉起軍扇抵擋。謙信第一刀砍碎軍扇,第二、第三刀砍傷信玄肘、肩。許多歷史學界權威認為此事時江戶時代初期成書的《甲陽軍鑑》作者捏造,但日本歷史小說家井澤元彥卻主張,這段軼聞極有可能是事實。
  • 龍虎之爭: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
    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他的父親長尾為景原來只是越後守護上杉顯房的守護代,通過一場大戰逼得顯房自殺後,獨攬大權。後來長尾為景打敗了當時的關東管領上杉顯定(上杉顯房的哥哥),尊重朝廷幕府權威並獻金取得了從五位下信濃守的官位。
  • 【科普】日本戰國5大名將
    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全名: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榮軒信玄;  乳名:勝千代;通稱:太郎 原名:晴信;別名:「甲斐之虎」 、 「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