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門》這部電影的放映時,我不免俗的上網看了一些資料,以求稍微了解一下有關黃玉郎先生其人其事,與其漫畫王國版圖的奮鬥及輝煌史。也發現黃玉郎先生現今的成就,不單單代表他個人,其作品與香港文化、社會甚至於經濟的緊密關聯性與互為因果的影響,其實是一個相當有趣而且值得研究的香港文化現象。
這部《龍虎門》作為黃玉郎先生橫跨個人創作生涯30年時間的長壽作品,及深受廣大華人讀者群喜愛的——龍虎門漫畫(前身為小流氓)電影版的改編上映,會引起那麼多的注目期待與審視批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本身並沒有看過任何黃先生的作品,對於主角在其電影中戲份的分配、造型、是否合乎原作設定等等的愛恨情愁,這篇文章並不會談到。所以,我也僅能以電影呈現的內容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感受。
這部《龍虎門》在製作團隊及卡司的考量上可見其雄心,導演是「殺破狼」的葉偉信,黃玉郎並親自掛帥編劇,三位主角也是同時期當紅明星:王小龍(甄子丹飾)、王小虎(謝霆鋒飾)和石黑龍(餘文樂飾)也均有其在武術及偶像的地位。劇情倒是一派華語武打動作片宗旨的懲奸除惡、鋤強扶弱及宣揚中國武術博大精深。
所以電影吸引我的真正賣點,還是在於是否打的熱血、打的精彩。在這一方面由甄子丹親任武術導演的確是有所發揮,很多武打場景也似乎有參考電玩或是漫畫的趣味,堪稱熱鬧非凡,打的是讓人目不轉睛,緊湊沸騰。尤其一些分鏡有給我靈光一閃的驚豔之感,讓我非常喜愛。還有他們在打光及動作場面的設計上,也有相當用心及達到效果。角色的設計上,雖然是比較屬於善惡原型二分法,不過,也因為他整部電影瀰漫在一股濃濃漫畫的基調裡,這一點我倒是沒有要求他能有什麼突破之處,只要能符合武俠世界中基本的邪不勝正真理,這應該就很令人開心了!
電影也增加馬小靈(董潔飾)及羅剎女(李小冉飾)為愛犧牲奉獻的情節,在一片陽剛之氣中難得出現的潤滑劑;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黃玉郎先生在電影後半段,以奇俠身份現身與獻聲的表演。雖然,奇俠考驗馬小靈那段為愛自我了斷仍略顯矯情。
但關於黃玉郎先生現身這一點,我覺得喜歡跟討厭的人,可能會有兩極分化的反應;我個人覺得倒像是電影情節正走到一個死胡同時,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種神來之筆。我的意思是,儘管武俠世界裡,男主角們最後都會得到武林秘笈,或是世外高人指點,而有脫胎換骨的神功;但是黃先生以原作者身份出現,而且他只是在地上不斷揮毫作畫,並且滿天飛舞的紙張中,由他口述加持三位主角的轉變,恍然中似真亦幻,這是將電影直接神話化與定調的大膽設定,也仿佛是黃先生與心愛作品角色傳承的一份溫馨對話。
我以非讀者的局外人來看這部電影,覺得《龍虎門》是難得一見的精彩武打動作片,不得不說這部影片中,純正的中國功夫遠比超級英雄電影那些打鬥看的熱血,所以就把這部片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