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2月28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張凱倫)近年來,重慶市武隆區白雲鄉以積極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為重要抓手,統攬「三農」工作提檔升級、突破發展、快速提升。該鄉積極鼓勵當地農民,通過種植前胡、黃連、白芍等中藥材,不斷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據介紹,該鄉按照「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政府搭橋+企業唱戲+農民自願」原則,以集中流轉、示範成片、散戶種植等方式,在轄區紅色村、紅雲村等4個村22個村民小組,海拔在600—1000米的撂荒地、閒置地塊、山坡林緣新種植髮展110餘畝百花前胡。實現特色中藥材100畝突破。
據了解,百花前胡植物的根莖部為常用中藥,具有宣散風熱、降氣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痰多、咯痰黃稠等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該鄉與某企業籤訂「產—供—銷」合作協議,從種子提供、技術指導、銷售運輸中始終保持企業與農戶「無縫對接」。增強了當地農戶對發展特色中藥材的信心,有效降低了農戶「抗市場差」的風險能力。
該鄉農業服務負責人表示,按照平均每畝1000—1200斤產量,2.5元∕斤合同收購價格計算,全鄉110畝百花前胡將實現產值30餘萬元。其中涉及農戶80餘戶(其中貧困戶20戶),實現戶增收2000元以上,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