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僅僅是肥胖,高糖的「七宗罪」你佔了幾個?

2020-12-22 瀟湘名醫

糖果、蛋糕等各種甜食總讓人們欲罷不能

甜味可以通過神經傳導

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

很多人貪戀糖帶來的幸福感

卻不知高糖的背後不僅僅是肥胖

......

有些人可能會說

我很重視健康

從來不喝甜飲料、不吃甜食

其實,並非甜食裡才含糖

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

吃進了很多「隱形糖」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人們如今攝取的許多添加糖其實都是「隱藏」在通常看起來不甜的加工食品中,也就是所謂的「隱形糖」。以番茄醬為例,一湯匙番茄醬就包含一茶匙糖。

那麼,哪些食物容易含有「隱形糖」呢?

焙烤食品和面點。市場上出售的麵包、甜餅乾含糖量通常都在15%至20%;即便自己動手焙烤,要想做得好吃,糖也不會少。很多中式點心,比如一些小饅頭、小包子、奶黃包之類,也都會加點糖。

甜飲料,包括各種碳酸飲料、果汁、乳酸菌飲料等。一瓶500毫升的可樂、350毫升的乳酸菌飲料,含糖量都在50克左右。市面上銷售的很多果汁飲料,即使是純果汁飲料,含糖量也很高。尤其需要指出,女生偏愛的紅棗漿、蜂蜜柚子茶等所謂的「健康飲料」,實際上加的就是紅糖,其中90%以上都是糖;而蜂蜜的含糖量通常也在75%以上。

日常家庭烹調也會含有很多糖。比如,紅燒肉、糖醋排骨、紅豆沙、綠豆沙等,都會加糖。

近年來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上的多項權威研究

都在證實和傳達這樣一個結論:高糖有毒!

那麼,糖究竟是如何危害我們身體的?

隨小編一起來細數糖的「七宗罪」

第一宗罪:糖尿病更重了

說起糖的「罪行」,就不得不提糖尿病。雖然吃糖和糖尿病的發生,沒有直接關係,但糖尿病患者攝入過多糖,卻跟疾病的發生和進展息息相關。

攝入過多的含糖食物,會讓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而血糖持續處於高位水平,會增加糖尿病各種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通常人們進食過量穀物類或水果類碳水化合物時,這些食物會在腸道消化分解為單糖,其中大量為葡萄糖,可吸收入血,會給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帶來巨大負擔,長此以往,胰島β細胞會累死,分泌功能下降,最終導致糖尿病。

第二宗罪:引發癌症

糖和腫瘤有關係,這事聽起來很可怕,但卻是真的。高糖背後跟著的是一系列癌症——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研究提示,每天每多喝100毫升含糖飲料與癌症風險增加18%相關,即使是看似健康的純果汁,每天多喝100毫升也與癌症風險增加12%相關。

多項研究發現,高血糖環境下,胰腺細胞中致癌的KRAS突變暴增或為導致胰腺癌的罪魁禍首之一;飲料中的糖漿,哪怕僅少量食用,也可直接促進腸道腫瘤的發生……

第三宗罪:出現蛀牙

其實糖果本身並不會導致蛀牙,主要是人體口腔裡的細菌搞的鬼。吃太多糖,會使糖分滯留在口腔內與細菌反應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表面的保護層,從而損害到牙齒,使蛀牙出現。

特別是小孩子自控力較差,經常一吃糖或喝甜飲料,就停不下來。如果每次吃完糖,卻沒有及時刷牙漱口,就會給細菌提供美味大餐,從而導致嚴重的蛀牙。

第四宗罪:導致肥胖

雖說糖分是為人體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質,但如果攝取的糖分超過了人體機制的需求,那超出的糖分,就會被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肥胖。

而肥胖會導致代謝紊亂,包括糖耐量低減、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等,這些因素最終都指向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等。

第五宗罪:容易近視

糖分在體內代謝時,需要大量維生素B1幫忙,維生素B1對視神經有養護作用。維生素B1被消耗,對眼睛自然有很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吃糖還會導致人體內的鈣流失,而缺鈣很容易讓視網膜的彈力減退,晶狀體內壓力上升,眼球變凸,然後變成近視眼。

第六宗罪:會上癮

糖的甜味在讓人愉悅的同時,會讓人上癮,產生依賴性,甚至出現戒斷反應。

糖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使人產生愉悅感。吃糖後,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容易越吃越多。

糖對體內激素的影響,還表現在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所以,吃糖上癮後就會造成攝入更多的糖,長期以往就會引起各種疾病問題。

第七宗罪:痛風也怪它

說起痛風,大部分人會認為高嘌呤食物才是它的罪魁禍首。而事實上,導致痛風的罪魁禍首之一是果糖。

果糖是一種單糖,是「甜度世界裡的王者」,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導致高尿酸的碳水化合物。

一項歷時22年的研究調查了8萬名婦女,最後得出結論:每天喝一杯橙汁和一聽含糖軟飲料的婦女,發生痛風的危險分別增加41%和70%,每天喝兩杯橙汁和兩聽以上含糖軟飲料的婦女,痛風的發生風險增加了2.4倍及以上,引發痛風的原因,就是果汁裡面含有果糖。

糖逐漸成為了「甜蜜的煩惱」

因攝糖過多導致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

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呢?

小編教你3招減少「隱形糖」

一起來看看吧

吃水果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其實水果的含糖量也是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議大家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青梅、草莓、楊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蘋果、葡萄、菠蘿、獼猴桃、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山楂、甘蔗、鮮棗。

買零食看標籤

有些零食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籤,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做菜少用紅燒、糖醋

烹飪也要注意,儘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新版膳食指南建議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像紅燒肉、魚香肉絲都是高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糖醋排骨和糖醋裡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另外,番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隨便吃吃就超過了一天的推薦量。

總之,減少糖攝入是當前健康推薦的主流做法。

聲明

本文 綜合整理自健康中國、健康時報等。以上 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文編輯:小機靈兒

責任編輯:劉龍 林美妮

【來源:山東教育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腹式肥胖的危害不僅僅是醜,還會帶來各種疾病
    腹式肥胖的危害不僅僅是醜,還會帶來各種疾病 2020-12-1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4個導致肥胖的原因,你佔了幾個
    肥胖是現在很多人的通病,發現體內脂肪物質堆積,體型出現變化,無法保持體重正常,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調節,有良好生活習慣養成促進熱量消耗,將體內的脂肪物質,糖類物質轉變成能量提供,體重才會保持正常,否則過度肥胖會加速關節的退行性變,還會讓肝臟容易受到脂肪的浸潤發生病變。
  • 這幾個惡習會導致下半身肥胖你知道嗎!肥胖原因與改善方法奉上!
    導語:很多女孩都有下半身肥胖的困擾,明明上半身身材還算標準,但是臀腿是比較粗壯,這是梨形身材的標誌。那麼這種身材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咱們接著往下看!平時擁有這幾個生活惡習的人,更容易出現下半身肥胖的困擾:1、比較容易發胖的原因是首先是飲食量過多,尤其愛吃高、糖高脂肪食品,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偏愛重油鹽辛辣酸等。容易造成下半身水腫,身材虛胖。
  • 肥胖稅紋身稅 世界上的奇葩稅種你見過幾個?
    你都聽過麼?此外,英國還擬徵收「肥胖稅」。英國醫療協會向政府建議,對餡餅、漢堡、牛油、奶油和肉製品等開徵17.5%的「肥胖稅」。該協會認為,這可以迫使食品生產商往產品中加入更健康的成分,有助於解決英國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3
  • 肥肉掛在肚子上,腹式肥胖的危害不僅僅是醜,還會帶來各種疾病
    行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年輕美女身材修長苗條,中老年人大腹便便居多。大肚腩的體型被形象稱為蘋果型身材。蘋果型身材的人腰腹部過胖,狀似蘋果,細胳膊細腿大肚子,又稱腹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 脂肪按部位不同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遍布全身,而內臟脂肪則圍繞在胃腸、肝、腎等腹部臟器周圍。
  • 高糖高熱量的食物有哪些呢?
    核心提示:我們都知道,肥胖過度會讓我們逐漸的失去健康,因為很多慢性疾病的誘因都會與肥胖有關,所以平時生活當中除了要經常運動消耗多餘的能量之外,還需要通過科學的飲食,才能獲得健康的好身材。而導致肥胖的飲食要屬高糖高熱量飲食了。那麼,高糖高熱量的食物有哪些呢?
  • 肥胖分為幾種類型 肥胖的類型有哪些
    其實我們首先要知道,肥胖的類型並不是唯一的,需要針對性地減肥瘦身。那肥胖分為幾種類型?肥胖的類型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肥胖分為幾種類型?(1)單純性肥胖肥胖分為幾種類型?單純性肥胖是各類肥胖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肥胖人群的95%左右。這類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較均勻,沒有內分泌紊亂現象,也無代謝障礙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 七宗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罪,你犯了哪幾條,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發生的連環殺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這些罪的人。兇手胡弄玄虛的作案手法,令資深、冷靜的警員沙摩塞和血氣方剛的新警員米爾期陷入破案的謎團中。
  • 高糖高鹽飲食不可取,這4個壞處,或隨之而來
    在飲食過程中應該注意方法合理,很多人採取高鹽高糖的飲食,殊不知這種行為對人體健康不利,長時間大量獲取鈉鹽或者糖類物質,身體不堪重負,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因此,要了解高鹽高糖飲食的危害有哪些,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積極預防,否則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
  • 警惕!孩子對零食上癮,很可能是睡眠不足
    孩子愛吃零食很常見,但如果你家孩子對零食上癮了,就要警惕咯!有研究報告表明,缺覺的孩子更愛吃零食!具體我們接著往下看: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睡眠不足,會變得不喜歡吃蔬菜水果,而更喜歡吃零食,尤其是高糖分高熱量的零食。由於睡眠不足,體內一種名叫「廋素」的激素就會降低,胃泌素會上升,導致孩子更喜歡吃零食,尤其是高熱量零食。因此,如果你發現孩子對零食上癮,就一定要警惕,孩子很可能是睡眠不足!
  • 3個惡習導致下半身肥胖!4個方法減掉臀腿贅肉,讓身材瘦下來!
    經常吃各種高糖分的奶茶、雪糕、巧克力等食物,脂肪有容易身材,女性生理特點,臀腿也會更容易發胖。 下半身肥胖的人,怎麼才能減掉肥臀、大象腿,擁有細長的雙腿,緊緻翹臀呢?我們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才能幫你改善下肢肥胖問題。
  • 拼多多員工因加班凌晨猝死,醫生提醒:需警惕猝死的這些信號
    目前,全球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猝死正在越來越年輕化,這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01什麼是猝死?猝死是人類的最嚴重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一般患者突然發病24小時之內導致患者死亡的,我們一般都統稱為猝死。
  •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中國肥胖率卻沒有美國那麼高?
    而當糖的攝入量過高時,肝臟的凝結素就會停止工作,不會告訴你的大腦你已經吃飽了,於是你會一直吃,陷入一種進食-患病-上癮的惡性循環。大量「低脂高糖」垃圾食品,卻被貼上對心臟有益的標籤,被人們認為是健康食品而受到熱捧。除了高糖之外,造成美國全民發胖的另一個問題是高熱量的攝入。我們的第三位主角——戴維·沃勒斯坦就要登場了。沃勒斯坦當時還是一家電影院的經理。
  • Gut:卡姆果提取物改變腸道菌群預防小鼠肥胖
    在2018年gut上發表一篇文章,顯示卡姆果提取物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提高新陳代謝預防小鼠肥胖。卡姆果提取物至少部分是通過改變菌群結構而增加能耗、抑制肥胖6. 彩蛋研究人員將48隻10周大的小鼠分為4組,每組12隻,分別餵食不同的食物。Chow組餵食正常的飼料,HFHS組餵食高糖高脂的飼料,CC組在餵食高糖高脂飼料的同時,補充了卡姆果粗提取物。
  • 《七宗罪》不可錯過的燒腦懸疑片!反映宗教的黑暗和人性的泯滅!
    《七宗罪》是一部黑色驚悚懸疑片,本片以連環殺人案為線索展開。在兩名警員的調查中,講述了《七宗罪》系列殺人案的故事。這部年紀比丸子還老的電影,卻讓我大開眼界,這不僅僅是一部懸疑片,也可以看作是挖掘人性的劇情片。整片在節奏的把握非常到位。
  • 壓力過大也會引起肥胖
    和從未感覺到壓力的參與者相比,有1次、2次和3次表示「壓力過大」的參與者,其肥胖的可能性分別增加了17%、24%和73%。   此外還有研究證明,壓力導致肥胖主要是通過飲食實現的。有科學家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發表的《偶爾吃高脂高糖食品的確能舒緩壓力,但可能造成肥胖》一文中說明了這個問題。  科學家研究了食物對深受壓力的大老鼠的化學作用。他們讓處於壓力下的大老鼠吃下高脂與高糖的食物,結果發現食物中的不明成分有抵消壓力激素的作用。
  • 哺乳期高糖飲食會影響嬰兒認知?專家:不是決定性因素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  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
  •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循環,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兇手在殺過一個過度肥胖者後,在牆上寫下了暴食二字。薩默賽特意識到這是《神曲》中七宗罪的一項,很有可能是連環殺人案。 三人來到荒野上以後,沒有看到屍體,卻有個快遞員送來了米爾斯剛剛懷孕的妻子的頭顱。 約翰平靜地對拿槍指著他的米爾斯說道:第六個罪人就是我自己,我嫉妒你有美麗的妻子,幸福的生活,我嫉妒你的一切,現在你可以憤怒了。
  • 甜味足等於高糖?不,低糖水果也可能「甜蜜蜜」
    如果含糖量相等,果糖佔比更大的水果會讓人感覺更為甘甜。除糖分外,水果的甜味還跟酸類物質有關。有機酸多的,酸味會抵消一部分甜味。因此,通過味覺判斷的甜度其實與水果實際的含糖量並不成正比。以山楂為例,據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平臺介紹,在酸味的「外衣」下,人們很難察覺到山楂的含糖量高達22%,是西瓜的3倍之多。
  • 禁止垃圾食品「買一送一」 英國對付肥胖再出招
    今年7月,英國政府便發起「改善健康」運動,其中提到,高脂肪、高糖和高鹽食品的廣告將受到限制,晚上9時之前不得在電視或網絡上出現這類食品的廣告,從而減少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此外,英國政府還考慮今後在網絡上全天禁止「三高」食品廣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這類食品的廣告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