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成名後不能「徒有虛名」 工作才是創作之源泉

2021-01-18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6月29日訊,秦明很忙。作為安徽省公安廳的法醫,近幾年,這位畢業於皖南醫學院的副主任法醫師因為《屍語者》、《無聲的證詞》、《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倖存者》五部系列同名小說而收穫了大批讀者。「法醫秦明」這四個字已經成了一個品牌。今年,秦明更忙了。他給自己的寫作任務翻了一倍,從每年一本書變成每年兩本,一本《法醫秦明》,一本《守夜者》。秦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守夜者》是自己的轉型之作,與「法醫秦明」系列完全不同,涵蓋法醫解剖、痕跡解讀、心理畫像、識骨尋蹤等專業技能,但至於讀者喜不喜歡,要「先創作三本看看讀者的反響」,「這也是我獲得一些名氣、榮譽之後想去做的事,人不能徒有虛名」,秦明說。

工作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五年前,秦明只是一名經常出現場、參與公安系統大案要案偵破的法醫,某一天他下班後打開電腦開始將自己經歷的事情創作成小說《屍語者》,隨後一炮而紅,他的微博如今有了365萬的粉絲,成了名副其實的大V,他與《心理罪》系列的創作者雷米、《暗黑者》的創作者周浩暉、《江寧探案錄》的作者江寧婆婆被讀者們稱為中國四大刑偵作家,讀者們叫他「老秦」,「老秦」的粉絲們叫「芹菜」。

「我一直認為,生活永遠大於想像」,秦明告訴記者,他的微信名為「奔跑著的秦法醫」,座右銘是「一雙鬼手,只為沉冤得雪,滿懷佛心,惟願人間太平」。 「我寫書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大家看看我平時是怎樣工作的,法醫秦明寫到現在,沒有為了迎合讀者而轉變初衷」,秦明說,在案件的偵破中,法醫不是唯一的,法醫能發揮關鍵作用的案件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案件是多個部門去協同作戰。

秦明在剛剛開始寫作時就積累了大量素材。從大一實習算起,秦明至今參與檢驗屍體2000多具,親手解剖了近1000具屍體,六本書之後,他也面臨著寫作瓶頸,但靈感卻從未枯竭。「我的現實工作和我的同行們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秦明說,他幾年中創作了近百個刑偵故事,超過兩百萬字,寫過各類案件,但他如今打開文檔創作,故事仍舊「不停地往外冒」,「因為我的本職工作就是法醫,每天的工作都會接觸到新的案件、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同行,同行們見過的、印象深刻的案件也會拿出來討論或跟我講一講。」

在秦明的工作中經常會碰到一些難度超乎想像的事情,由於規定的破案時間等壓力,逼著秦明不停去思考、做出判斷和推理,「可能有壓力就有動力吧,我寫東西根本不需要刻意去編造故事,坐在家裡也想不出這些精彩的故事。」在秦明看來,幾本書過後讀者依舊沒有厭倦的原因是他一直要求自己不能重複,創作的每個案件都是嶄新的,是之前從來沒有寫過的。

專業編劇寫法醫劇很難

第一季和第二季《屍語者》《無聲的證詞》已改編為樂視網絡劇《屍語者》;第三、四季《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已改編為搜狐網絡劇《法醫秦明》;第五季《倖存者》的網絡劇正在拍攝中,最快於2017年年底上線。新系列《守夜者》圖書上市後不久就有影視巨頭開出天價,計劃重金打造高品質的《守夜者》影視系列。

「在《法醫秦明》的網劇熱播之後,我發現影視劇的影響力確實要比書大很多,明星效應對於提高受眾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如果能夠更加完美的影視化,對於實現我的初衷更有利。所以在初衷不改的情況下,今後寫得更方便影視改編也未嘗不可」,秦明的新書中,主角更加年輕化、主線更清晰,更適合拍攝成影視劇,也就必然會加入更多「言情」因素,但這並不是這位專業的法醫所擅長的,秦明稱自己寫言情「有種壯漢打小花傘的感覺」。秦明在新系列《守夜者》裡增加了部分感情戲,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少,「感情戲方面是我的弱項啊!我現在甚至會去讀九夜茴的、桐華的言情小說,看人家是怎麼寫言情的,但我在這方面仍然比較遲鈍,需要漫長的過程」,秦明說。

秦明認為,國內目前法醫劇少的原因是法醫這個行業本來人就很少,讓專業的編劇來體驗法醫的生活又不太可能,公安局在辦案的時候也不能帶著一個非公職人員,無法獲得現實題材就比較難寫。「公安部現在各個專業都有專家的工作室,有法醫類、痕檢類、犯罪心理類,我就想新的系列如果將各個工作室都寫出來,把人員年輕化,再加入一些懸疑的因素,比較有看頭」,秦明告訴記者。

創作只能靠業餘時間

不僅「法醫秦明」出名了,小說中秦明的妻子「鈴鐺」也是他現實中的妻子,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鈴鐺姐姐」。不過秦明看來「名氣都是身外之物」,自己還是「該工作工作、該出差出差、該辦案辦案」,唯一的變化就是犧牲了更多的休閒娛樂時間用來創作小說,「同事領導都沒有對我有什麼態度的改變,至少我個人沒有感覺到什麼變化。」

「我自己是公安民警,對於公安宣傳的紀律我非常清楚。公安有很多涉密的專業,在破案過程中他們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不會在書裡去說。」秦明寫第一本書的時候很忐忑,之前沒有人這麼寫過,他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出版,《屍語者》在出版之前秦明拿給上級領導看,領導看過以後說沒有問題。

一年兩本書的計劃過多地佔用了秦明的業餘時間,「現在出差比較多,一上了專案,很多天都沒辦法創作了,勘察現場是沒日沒夜的」,秦明告訴記者,不過目前全省的命案下降地很快,真正的疑難案件還是很少的。只要我不出差,下班回家就開始寫,最重要就是堅持,每天晚上寫五六千字,一本書三十萬字其實也很快,兩三個月就能寫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陳夢溪 王奕 攝

相關焦點

  • 法醫秦明:真實是小說最好的作料
    談及開始寫作的動機,秦明直言是出於「委屈」。「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這個職業是遭受很多歧視的。有人不願意跟你握手、不願意跟你在一起吃飯,還有人認為法醫代表著死亡,法醫去給傷者驗傷的時候,傷者就會很牴觸,說我不就受傷嘛,你法醫來幹嗎呀!」想要改變大眾對於法醫的誤解,是秦明開始寫故事的動力源泉。
  • 《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開機 顛覆性創作打造法醫最新番
    在談到劇集創作時,導演彭柯表示,在劇集整體風格、人物設定以及剪輯配樂上,都將是一部顛覆性的作品。出品人吳林勵表示:要將《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打造為一部充滿反套路,打破觀眾固有印象的全新力作。超強陣容,盛大集結,在大家第一次亮相的時刻,網劇《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劇組就獻上了「彩蛋」,給網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真香」開機 顛覆創作打造法醫最新番
    在談到劇集創作時,導演彭柯表示,在劇集整體風格、人物設定以及剪輯配樂上,都將是一部顛覆性的作品。出品人吳林勵表示:要將《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打造為一部充滿反套路,打破觀眾固有印象的全新力作。超強陣容,盛大集結,在大家第一次亮相的時刻,網劇《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劇組就獻上了「彩蛋」,給網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重裝上陣的《法醫秦明2》:「秦明」不是那個秦明 「法醫」還是那個法醫
    劇情再升級:主線支線環環相扣最大的Boss最後一集才揭曉《法醫秦明2之清道夫》改編自秦明的小說《清道夫》,與上部採用純單元劇的形式不同,此次《法醫秦明2》則添加了一條串聯全劇的故事線。看過《法醫秦明》的網友一定都記得,這部劇的節奏之快在國產劇當中是相當罕見的,幾乎是一個案件尚未偵破,下一個案件已經露出端倪,而在《法醫秦明2清道夫》當中,這個特性依然得到了延續。但是和第一季最大的不同在於,《法醫秦明2清道夫》從一開篇,就有一個貫穿始終的驚天大案以及一個終級Boss。
  • 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但「法醫」是終身的職業
    「一起參加屍檢的法醫,鼻涕掛在臉上凍成了冰柱,我伸手才給拿下來。」夏天的高溫、冬天的嚴寒、高度腐敗的屍體……普通人避之不及的惡劣環境,卻是法醫工作習以為常的一面。除了條件的惡劣,屍體本身帶來的安全隱患,也同樣磨練著法醫工作者的意志。秦明還記得,自己曾在一次屍體解剖時,發現屍體表面存在一處大面積潰爛的瘡疤。「我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生前可能得過愛滋病。」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為國產職業劇正名
    「這才是一部職業劇的正確打開方式」,這是來自網劇《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下的評論。隨著謎團一步步揭開,9月13日,《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以平均每集播放量超2000萬的亮眼成績,順利收官。據悉,作為《法醫秦明》系列第三部作品,該劇是唯一一部由原著作者法醫秦明親自坐鎮,擔綱編劇的作品,其專業性自是不言而喻。開播至今,《法醫秦明之倖存則》憑藉嚴謹的專業性和高效緊湊的劇情,再掀刑偵劇觀劇熱潮,獲專業範「職業劇」之稱,在骨朵彈幕詞雲中,「普法欄目劇」是出現率最高的詞彙。
  • 《法醫秦明》
    秦明的助理因不堪忍受秦明的古怪脾氣打報告辭職。痕檢科的李大寶被借調加入工作小組。起初秦明對身為女生的大寶不信任,但倔強的大寶在破案中,體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推理和觀察能力,並且嗅覺極度靈敏,挑剔的秦明決定留下大寶。龍番警局的鐵三角也初告形成。
  • 紅星專訪|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但「法醫」是我...
    從2005年入行至今,走過法醫生涯16年,40歲的秦明已是安徽省公安廳副主任法醫師。對這份常人看來嚴肅而冰冷的職業,秦明卻始終保持著忠誠和熱愛。2021年1月10日,是中國首個人民警察節,秦明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節日。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秦明表示自己不會因為現在的「名氣」和小說創作的成功而放棄法醫這份職業:「因為離開了這個基礎,我的創作也便無從下手。」
  • ...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但「法醫」是我終身的職業
    從2005年入行至今,走過法醫生涯16年,40歲的秦明已是安徽省公安廳副主任法醫師。對這份常人看來嚴肅而冰冷的職業,秦明卻始終保持著忠誠和熱愛。2021年1月10日,是中國首個人民警察節,秦明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節日。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秦明表示自己不會因為現在的「名氣」和小說創作的成功而放棄法醫這份職業:「因為離開了這個基礎,我的創作也便無從下手。」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法醫秦明的破案技能與道具在劇中的運用
    二.細緻入微利析秋毫在破案中講究的是不能錯過案發現場的任何一處地方。天蠍座男生正好是非常心思細膩的人。所以在屍檢的過程幾乎不會出現什麼遺漏的地方。也是因為如此的細心,才能發現李秀英體內的粉紅色泡沫推斷出是自殺。再處理富商羅大可的案件中更是能體現出天蠍座秦明的這一點。在屍檢的過程中,秦明就發現了受害者死亡時候的體溫不正常。
  • 法醫秦明2清道夫和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的區別介紹
    網劇《法醫秦明》第一季的爆紅讓投資方繼續拍攝了第二部,新一季依然延續了法醫秦明與刑警隊長林濤的黃金組合。《法醫秦明2》啟用了全新的演員陣容,可能會有不少忠實粉絲不太買帳,第二季的案件將升級,劇情也會反轉不斷。此外還有一部《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也發布了片花,很多網友好奇這兩部劇的聯繫。
  • 追劇《法醫秦明之倖存者》
    花了三天追完了這部豆瓣評分6.0的《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其實這部劇我覺得評分低了。可能是因為張若昀之前飾演的形象非常好,讓人印象深刻,所以很多粉絲不能接受換演員。我們今天不與張若昀出演的《法醫秦明》做對比,也不與原著做對比,僅僅從電視劇本身出發去評價。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他們給這一季的秦明取了很多暱稱——靈媒秦明、通靈法醫、靈魂擺渡之法醫秦明。「在黑暗中工作的人不管是刑警還是法醫他接觸可能都是社會的極少數的陰暗面,在陰暗面中工作怎麼調整自己,就是讓自己心中充滿陽光,如果你心中充滿陽光,就會照亮你身邊的灰暗。」秦明在我們的專訪中說。《倖存者》同時也在關注弱勢群體,林倩倩患有空鼻症,這個故事讓不少人第一次了解這個病症。
  • 《法醫秦明2清道夫》恪守行業劇標準嚴謹展現法醫工作
    網視導讀 :《法醫秦明2清道夫》作為行業劇標杆之作,以專業化的呈現方式深入探討了法醫行業,給觀眾以深入了解法醫的渠道,也為行業劇的製作起到了引領作用。2016年《法醫秦明》播出,為眾多網友打開了一扇了解法醫行業的窗口。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第1~30集全集劇情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大結局是什麼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已於8月9日在騰訊視頻播出,雖然第三部的主演進行了大換血,但好在有原作者秦明當編劇親自操刀,想必劇情邏輯方面應該很不錯。隨著該劇的開播,大家對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的結局也都比較好奇,那最後結局怎麼樣呢,兇手到底是誰?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 專訪法醫「秦明」:這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改編(第1005期)
    秦明:非常慚愧,我的工作繁忙,並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劇本創作工作中去,僅僅是隻言片語。所以很多困難都是製片方和編劇們自己克服的,他們很了不起。我覺得原著作者和編劇之間應該要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多寬容是相處之道,當然,這也是處世之道。
  • 兩部《法醫秦明》出關,還是覺得張若昀的秦明最正宗!
    是啦,這就是改編自秦明文學作品《第十一根手指》,故事以法醫秦明(張若昀)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其與法醫助理大寶(焦俊豔)、刑警隊大隊長林濤(李現)組成的黃金組合攜手其他警官屢破要案的《法醫秦明1》。明明是一個法醫,平時工作接觸到都是各種噁心的屍體之類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卻是一個有著嚴重潔癖的毒舌男人,就連出去吃個小龍蝦都拿著自己的解剖刀慢條斯理的解剖龍蝦肉。
  • 法醫四級測試!昨晚首播的《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你看懂了多少?
    昨晚首播的《法醫秦明之倖存者》裡,在法醫眼裡可以打幾分?文/秦明(老秦友情提示:輕微劇透,慎讀)很久沒有寫過長文了,今天抑制不住內心澎湃的心情,半夜打開電腦,來寫上一篇。昨晚,《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在騰訊視頻開播了。大家知道,這也是我首次參與編劇的作品,所以心情異常激動。這部劇在開拍之前做了很多前期準備工作。
  • 法醫秦明系列合集
    很高興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關注我們前兩天我們後臺收到一位讀者留言了「法醫秦明「但是我們在影視劇方面是主推電影所以今天的內容就是法醫秦明小說系列!另外可以在菜單處留言發送自己喜歡的書及影片名字說不定你可以在歲聿云暮看到ta啦【精彩書評】  ● 也只有老秦這樣身經百戰的法醫,才寫得出這樣一部又緊張又刺激的《屍語者》,讀到深處,讓人汗毛直豎!看上癮了! ——《十宗罪》蜘蛛 ● 喜歡懸疑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屍語者》。
  • 秦明:從神秘法醫到網絡作家
    工作中的秦明一絲不苟、嚴謹求實 工作中,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廳一名普通法醫,用手裡的解剖刀讓死者「說話」,還原案件真相;網絡上,秦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網絡紅人」,會調侃、會賣萌,微博擁有10萬餘粉絲,「法醫秦明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