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擱淺》結局解析 人類依舊會在萬年後滅絕

2020-12-22 遊俠網

  《死亡擱淺》是一款由Kojima Productions開發,索尼互動娛樂於2019年11月8日發售的動作‎遊戲。遊戲講述了主人公山姆必須勇敢直面因死亡擱淺而面目全非的世界,團結現存社會,拯救異空間人類的故事。

  死亡擱淺已經在PS4平臺上正式發售了,作為以敘事劇情見長的小島秀夫獨立出來之後的首款作品,很多小夥伴對於這款遊戲的劇情故事充滿了興趣,其中比較多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死亡擱淺結局什麼意思。

  其實《死亡擱淺》的結局很簡單,遊戲最後死亡擱淺的現象消失了,但是人類依舊會在萬年後滅絕。Sam和Amelie在冥灘分別的時候,Amelie多次和Sam強調,滅絕不可能停止,只能延緩,而且說了是最後一次滅絕,整個論調近乎於絕望,我理解的這次滅絕的規模大概是毀滅整個多元宇宙。而Amelie在分別之際說的那一絲希望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期待(或者是為了開發2代)。

  然後就是Amelie讓Sam做抉擇,兩個選擇,勇敢面對和苟延殘喘,然後給了Sam一把含有Sam血子彈的槍,並在Sam問該怎麼做之後告訴Sam,你當然知道怎麼做。

  這裡我只能理解為勇敢面對是去擁抱Amelie,而苟延殘喘是開槍,切斷Amelie和冥灘的聯繫。Sam的選擇是抱Amelie,說我會陪著你。這也符合Sam這個人物的塑造,Sam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帶回Amelie,而且Sam這個人對世界是毫不關心的,哪怕他在旅途中結實了那麼多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Sam唯一一次笑就是和Amelie在沙灘上跑的時候,所以對Sam來說Amelie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所以Sam不可能傷害Amelie。在末日,陪伴自己最重要的親人一起面對,這也是符合邏輯的,所以我理解Sam放棄了世界。

  Amelie為了一絲希望放了Sam回去,將自己隔離了起來。很多人覺得Sam變了,不像開始那麼的冷漠,但Sam和Fragile的對話說明了Sam從來都沒變,他和這個世界任何人任何物都沒有關係,Sam抓住了隱生蟲之後沒有吃,而是又放走了,Sam一直是那個Sam。

  而最後小Luo復活的畫面,和Sam復活是一樣的,並且小Luo拿著Amelie的項鍊,說明Amelie並沒有死,死亡擱淺還在繼續,而Luo作為一個Sam的翻版,可能只是下一個循環的見證者。

  綜上,對於Sam來說,這一趟旅程不僅沒能將Amelie帶回來,反而推得更遠了,所以這是一次失敗的旅程,至於連接美國什麼的,這對Sam有什麼意義呢。而Luo作為安慰是Amelie留給Sam的陪伴,可能是循環的見證者,或者2代的主角。

  我個人最期待的結局就是Sam和Amelie一起在冥灘上等待著死亡擱淺。一個如此孤獨的旅程,總不想以更加孤獨的方式結束。小島在死亡擱淺中傾注了太多的思想,感悟,哲理,價值觀,實在不應該只以一種圓滿的,以至於有些童話色彩的解讀來詮釋。

  對於《死亡擱淺》的結局,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歡迎大家來跟小編一起討論。

更多內容:死亡擱淺專題死亡擱淺論壇

相關焦點

  • 《死亡擱淺》全劇情解析:山姆懷裡的 BB 究竟是誰的 BB?
    就像《星際穿越》一樣,小島秀夫藉助了紮實的科學理論進行了一番嚴謹的暢想,從而構築了《死亡擱淺》的世界。依照小島秀夫的製作習慣遊戲中含有大量沒說透的劇情和信息等著玩家在通關後挖掘,那麼下文我會通過目前我從遊戲中所獲取到的一些關鍵詞以及關鍵人物對《死亡擱淺》進行解析和說明,幫助已經通關的玩家更好的理解《死亡擱淺》的世界。劇透警告!
  • 我們幫你把《死亡擱淺》所有劇情線索都梳理了一遍
    本文並不會把《死亡擱淺》的劇情從頭到尾再捋順一遍,而是將遊戲的世界觀、部分沒在主線中提到的劇情和稍顯混亂的線索進行整理,來展現一個與遊戲中全體物種命運息息相關的故事。由於遊戲中一部分對話和文獻的內容略有衝突,所以文章中的部分內容是基於我個人的整理與理解來敘述介紹的,難免會和部分玩家的觀點有衝突。——包含結局劇透,所以請通關後再閱讀。
  • 《死亡擱淺》背景故事介紹及劇情視頻解析 死亡擱淺劇情是什麼意思
    導 讀 展開 《死亡擱淺》是小島秀夫成立新工作室後的第一部作品,劇情方面包含大量的神秘元素與合金裝備完全不同,今天小編帶來「-極文-」翻譯的《死亡擱淺
  • 《死亡擱淺》結局什麼意思 遊戲結局劇情介紹
    導 讀 死亡擱淺已經在PS4平臺上正式發售了,作為以敘事劇情見長的小島秀夫獨立出來之後的首款作品,很多小夥伴對於這款遊戲的劇情故事充滿了興趣,其中比較多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死亡擱淺結局什麼意思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它們死亡是人類的災難
    1936年的9月7日,最後一隻袋狼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霍巴特動物園中死去,袋狼從此宣告滅絕。它叫「班傑明」,可惜這個名字卻只有在它死亡後才被人銘記。而之所以叫袋狼,是因為像袋鼠一樣,雌性袋狼也擁有一個向後開口的育兒袋,用於容納並攜帶幼崽。20世紀初,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袋狼,甚至出現賞金獵人,導致袋狼數量急劇下降,最終迎來滅絕的命運。雖然班傑明已經死去了81年,但澳大利亞人熱衷於尋找袋狼。「野外又發現了袋狼」的傳聞時不時就會出現,澳大利亞罕見動物協會報導過超過3800起目擊報告。
  • 《死亡擱淺》預告解析:其實我們都被小島「耍」了
    4、此前有知情人士爆料稱,在12月3日舉行的PlayStation Experience上,小島秀夫將會正式公布遊戲引擎,並帶來實機演示。  現在,讓我們正式進入解析環節。  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的一門科學,人類通過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在《死亡擱淺》這個充滿了死亡與破滅的世界裡,也許人類已經無法通過正常的方式生育繁衍,而其他動物則在進化中適應了環境。於是人類模仿那些擁有「臍帶」的生物,研製出了特殊的「人造臍帶」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 一場疫情 讓《死亡擱淺》成為了預言現實的神作
    但像《死亡擱淺》這般口碑反彈如此迅速、過程又如此魔幻的作品還是少之又少。去年年底剛在PS4平臺發售時,《死亡擱淺》還是一部口碑毀譽參半,不是滿分就是零分的爭議之作。有多少人愛它的藝術創新,就有多少人恨它的乏味難懂。很難想像一款收錄了111家媒體評分、滿分佔比接近五分之一的遊戲最終評分只有82分。
  • 《死亡擱淺》完整劇情整理,帶你了解事情始末
    《死亡擱淺》,上市到現在相信一定有不少送貨員已經破完遊戲了吧。但假如你對這款遊戲很有興趣,卻不太喜歡爬山送貨遊戲,又或是玩到結局卻仍然看不懂劇情想表達的意思嗎?那麼就來看看筆者幫各位整理的《死亡擱淺》劇情流程吧,還不想被暴雷的可別繼續往下看囉。
  • 2700萬年是一個輪迴,人類註定無法避免超大規模滅絕
    根據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分析,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以大約2700萬年為一個周期,與之前報導的海洋生物的大規模滅絕相一致。這項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與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熔巖噴發的破壞相關聯,為滅絕發生提供了潛在的證據。
  • IGN解析《死亡擱淺》TGA預告 詭異嬰兒鑽進弩哥喉嚨!
    今日,IGN就帶來了對這款預告片的解析,指出了很多玩家可能不會注意到的細節。TGA《死亡擱淺》預告:  視頻一開始是大量植被迅速地生長和死亡,接著弩哥飾演的角色(後來知道他在遊戲中的角色叫Sam)解釋了世界的進程由來,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宇宙大爆炸科學理論。Sam解釋說,一個大爆炸孕育了時間,空間和我們所知的生命。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出現嗎?有可能地球會誕生「恐龍人」!
    這時候有一位科學家提到,如果恐龍並沒有滅絕,現在地球上是否會出現更強大文明呢?恐龍霸佔地球大自然界中,人類和動物有很大區別,人類不僅僅有屬於自己意識,並且還能通過雙手創造出高科技產物,學會使用工具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人類會思考生命意義,所以才能誕生高智慧文明,這聽起來非常簡單,卻不是所有生物都能成功的。
  • 《死亡擱淺》到底講了什麼?來自島學家的推測分析
    島學家Akhys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對本作的劇情和玩法進行解析,昨晚預告片發布後,他也在第一時間趕出了分析文章。在獲得其授權後,我們將他的解析做了整理,通過本文,你可能對《死亡擱淺》有進一步的了解。 靠譜推測平行宇宙的概念或貫穿《死亡擱淺》全場,未來世界遭受某種破壞,因為平行世界入侵,眾多人類被分化到另一平行空間中成為了傀儡「BT(Beached Things)」,也就是跟鬼魂一樣的存在,無法完全死去,這被稱為死亡擱淺。
  • 萬一某天,人類真的滅絕了,下一個地表最強物種會是誰?
    萬一某天,人類真的滅絕了,下一個地表最強物種會是誰?就比如,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估計萬萬想不到,它們滅絕了6500萬年後的世界,會變成人類的天下。如果人類也消失5000萬年,地球會孕育出什麼樣的物種?這本《人類滅絕之後——未來世界動物圖鑑》就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儘管我們不可能親眼看到5000萬年後的世界,但進化論似乎可以給我們一個參考答案。
  • 如果地球上連續下10000年的雨,人類會滅絕嗎?為什麼?
    那麼,按照這個理論,如果連續下10000年的雨的話,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都會滅絕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情況下會導致連續的降雨不停?連續降雨一萬年,看起來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地球史上還真的出現過一次長時間的降雨,而且這場雨一下就是100萬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死亡擱淺》主線劇情文字梳理:因連結而亡、為聯結而生
    因為在《死亡擱淺》的世界中,遺留的屍體會和 BT 產生反應,引發毀滅性極強的虛空噬滅。運送的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屍體的腐化時間逐步逼近,最終引來了 BT 的注意。屍體處理分隊的成員紛紛慘遭不測,只有山姆和一個遺落的 BB 倖存。虛空噬滅最終還是發生了,但作為有著遣返者能力的山姆在死亡擱淺的冥灘中抱起了遺落的 BB,返回了現實的世界。
  • 《死亡擱淺》為何讓人著迷的幾個原因
    但是就像小島秀夫自己所說的那樣:「《死亡擱淺》並不適合所有人」。這並非是想表達《死亡擱淺》是一款自我感動式的作品。而是因為其特有的創作理念,才讓《死亡擱淺》變得有些與主流3A大作味格格不入,顯得別樹一格。
  • 《死亡擱淺》/ 快遞員拯救世界的故事?
    萬眾期待的《死亡擱淺》終於在近日解禁了,但媒體評分卻出現了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現象,有的媒體給了滿分的好評,但也有的媒體聲稱「根本玩不下去,不評分了。」那麼死亡擱淺究竟是一款怎樣的遊戲呢?其實《死亡擱淺》能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很大部分原因是它是小島秀夫離開科樂美後的首個作品。
  • 《死亡擱淺》PC上線時間公布 平臺特典內容一覽
    505 Games與KOJIMA PRODUCTIONS合作,由505Games發行的小島秀夫新作《死亡擱淺》PC版將於2020年6月2日(北京時間6月3日)同時在Steam與Epic Games Store平臺上發售,除數字版本也將同步推出實體盒裝版本。值得一提的是Steam商店頁面顯示,《死亡擱淺》PC版將採用D加密技術。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食肉的恐龍只佔據了種群的一部分,也就是恐龍沒有滅絕的話,我們也不一定會輸。如果在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被滅絕的話,那麼它們將可能有幸地和我們的祖先在一起。可是別忘記了我們的祖先在當年也是很猛,吃植物也就算了,還吃肉,而且還會使用石頭等工具充當攻擊工具。
  • 巨齒鯊沒有天敵,為什麼還是滅絕了?人類的命運也會如此嗎
    筆者-小文3D電影《巨齒鯊》給觀影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巨齒鯊作為一種史前生物,在數百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然而編劇卻異想天開認為巨型肉食生物一直藏身在海裡,探索海洋的人們驚擾了海底的巨獸,從此引來了一場血腥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