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過滿月就哭鬧暴躁?「二月哭」說來就來,應對方法都在這了

2020-12-22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一過滿月,明顯不如滿月裡睡的老實了,到了晚上就經常是哭得撕心裂肺的,有時候半夜是突然驚醒,然後就變得很激動暴躁,並且莫名其妙地大哭。

媽媽們開始慌了:寶寶這到底是怎麼了?

媽媽們也是因為新手才會如此,因為有經驗的寶媽一定聽說過「二月哭」。

「二月哭」就是寶寶出生進入第二個月的時候,就會經常不定時的哭鬧,而且還不容易安撫。多數時候是因為寶寶在經歷腸絞痛!

第一次應對寶寶「腸絞痛」的新手媽媽們肯定拍著腦袋不知所措。

其實腸絞痛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在嬰兒時期發生的概率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基於很多媽媽們還沒有正確地了解腸絞痛,這就耽誤了寶寶緩解腸絞痛的時間,影響了寶寶的健康。

今天就來講講這個讓寶寶「二月哭」的罪魁禍首——腸絞痛。

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是小寶寶腸胃功能發育尚未成熟而導致哭鬧不止的現象。這算不上是疾病,只是一種生理現象,讓寶寶不舒服。

腸絞痛的表現,方便寶媽們辨別

●多數發生在寶寶3周到6個月之間;

●莫名其妙的哭鬧,並且很有規律,經常是在傍晚或者特定某個時間段;

●不容易安撫;

●吃奶時身體會不停地扭動;

●睡覺不踏實,必須抱著,一放就醒;

●要麼大人抱著才能睡,要麼自己趴著睡才安穩;

●大便次數突然不規律,並且比較稀;

●屁多帶屎,經常把自己小臉憋得通紅還伴隨蹬腿;

●肚子呈現圓、鼓、硬的狀態。

如果以上表現寶寶中了5個,那麼媽媽們就要警惕了,你的寶寶可能正在經歷著煩人的腸絞痛!

寶媽們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就能幫寶寶躲過「二月哭」

①生理現象

小寶寶的腸壁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腸道蠕動不規則,容易糾結在一起,導致排氣不順而引起痙攣疼痛。 這種我們也是可以幹預幫寶寶緩解的,待會兒再講哦。

②吃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如果經常有嘖嘖聲,那就有可能寶寶吸入的不只是奶,還把多餘的空氣給帶進去寶寶的腸胃裡面。

③哭鬧比較多

寶寶總喜歡哭。而哭泣這個動作,張大嘴哭喊的同時也會帶入大量的空氣,這樣他們的小肚子就會鼓起來而哭鬧不止。

④過度的餵養

很多媽媽總想讓自己的寶寶多吃點奶。又或者很多時候媽媽不懂得寶寶的需求,以為寶寶一哭就想吃奶,慢慢就造成了過度餵養。

⑤前奶吃得過多

有些寶寶吃奶量很大,又或者有些寶寶吃奶比較頻繁,為了迎合寶寶,媽媽必須頻繁交替乳房,這樣寶寶就吃到過多的前奶。

前奶含有大量的乳糖,寶寶一下子吃了過量的乳糖而超過了自身的消化能力,很容易引起腸絞痛。所以,媽媽們餵奶時儘量避免頻繁換邊。

腸絞痛來襲,媽媽們應該怎麼做?

在面對寶寶腸絞痛時,首先不要慌張,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兩種抱法變換著來

●飛機抱。這個動作由爸爸來完成會比較合適,畢竟男人的手臂力量大。(注意剛吃飽不要飛機抱,很容易引起吐奶)。

● 豎抱。把孩子的頭緊貼在媽媽的肩膀,然後用手輕輕掃拍寶寶的背。

2)奶後拍嗝。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喝完奶一定要注意拍嗝,不管能否拍的出,都應該堅持。

3)做排氣操。

4)做屈腿動作和踩單車。

5)母乳媽媽應少吃土豆、紅薯,還有豆類和十字花科的蔬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6)給寶寶聽聽白噪音或者在寶寶耳邊吹風。通過「xuxu」的聲音模仿寶寶未出生時在母體內聽到的熟悉聲音,加強寶寶的安全感。

7)可以帶寶寶出去散下步,讓寶寶聽聽大自然的聲音,轉移寶寶注意力。

8)適當補充益生菌。選擇益生菌的時候要看看成分裡面是否含有羅伊氏乳桿菌,這種益生菌是能夠有效緩解寶寶腸絞痛的。

9)如果寶寶出現發燒,反覆嘔吐,便血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寶寶出現腸絞痛時,不要過分擔心。只要用對方法,腸絞痛是可以有效地緩解的。

照顧寶寶本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寶寶哭鬧時,媽媽的情緒也許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時候爸爸就要幫忙一起分擔,讓媽媽能夠適當地休息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腸絞痛不是疾病,它幾乎是每一個寶寶會經歷的情況,媽媽們可以通過了解這些科學方法幫到寶寶的同時也能避免焦慮和無助,很多問題都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解決。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孩子媽一晚上起來五六次,睡眠嚴重不足。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他們降臨到父母身邊,給全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雖然育兒的道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相信再多的苦,父母都覺得值得。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因為這代表寶寶有了小情緒,但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所以往往會讓父母抓狂,到底寶寶哪裡不適呢?
  • 月子裡安靜的「天使」寶寶,為什麼滿月就「性情大變」?原因在這
    第三:新生兒出生自帶抗體,他們對外界的病菌有著成年人的抵抗力,只要對新生兒寶寶耐心護理,他們基本上很少生病,這也是他們不哭不鬧的主要原因。第四:新生兒基本上不哭不鬧,一般只有餓了或者大小便的情況下,他們才會用哭聲來呼喚父母。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 徐佳瑩曬兒子滿月照,寶貝趴爸爸懷裡賣萌,附滿月後寶寶養護重點
    配文是:不知道他這一個月對世界還滿意嗎?還有很多要適應的!我們教學相長,先從回家開始吧…滿月快樂,人類加油。看到這麼可愛的小寶貝,網友們也紛紛祝福,寶貝要健康快樂的長大。也有網友注意到了拉拉寫的「教學相長」一詞,還說想起了初中的校訓,好溫暖的詞。拉拉分娩後,官宣生娃消息,曬了一張兒子的小腳丫,配文也是:我剛剛生了一個孩子。
  • 寶寶一到晚上就哭鬧,是腸絞痛嗎?
    樂樂剛出生的時候,是個「天使寶寶」,他吃飽了就睡覺,睡醒了就玩一會兒。不過好景不長,滿月之後,樂樂每到晚上就特別煩躁、愛哭鬧。每到晚上八九點時,樂樂就開始哭鬧了——媽媽把樂樂抱在胸前,樂樂的小腿又踢又蹬,很不樂意;媽媽嘗試哺乳,樂樂吃了幾口就鬆開了,繼續哭,無法安撫。
  • 寶寶一到傍晚就哭鬧?別擔心,這是寶寶在「黃昏鬧」
    麗麗前不久在老家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家裡人對小傢伙的出生表現出來極大的歡迎,親戚朋友給孩子買的各種生活用品都堆成小山了,用得上用不上的都買來了。人生中擁有第一個小可愛,麗麗和老公同樣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幸福,但是最近,麗麗養孩子養出問題了。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寶寶哭鬧時,家長要不要立刻抱起?這3個方面要了解
    寶寶滿月沒幾天,到了「可怕的二月哭」階段,所以對於新手媽媽小劉來說,是備受煎熬。上個周末婆婆沒上班,過來幫助一起照顧一下寶寶,想讓小劉輕鬆一下。哭了就要及時哄,不然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健康……關於寶寶哭鬧應不應該及時哄的問題,小劉婆媳兩人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點,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前幾年比較流行的「哭聲免疫法」,它與「寶寶哭鬧不應該及時哄」觀點類似,它們都是主張不哄。
  • 寶寶哭鬧一整天,怎麼哄都不行,查明真相後媽媽淚目了
    徐熙的寶寶剛1個月9天,寶寶自出生以來都是「小天使」,吃飽了睡,睡飽了吃,乖巧很少哭鬧。每當看到論壇裡頭大家因為寶寶的哭鬧難哄而糟心不已,感慨家裡的寶寶是「復仇寶寶」時,徐熙都很感恩自家的寶寶真是可愛的「天使寶寶」。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表妹振振有詞地說,「姐,你看我生了一個天使寶寶,完全不哭鬧,和我的預期完全相反啊。」我看著表妹洋洋得意的樣子,忍不住潑冷水說:「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一般孩子從第二個月才開始哭鬧呢。」聽我這麼一說,表妹立馬坐了起來,忙著詢問原因。我笑著說:「你抓緊時間好好享受這一個月的安靜,把月子坐好,身體養好,然後才能迎接寶寶接下來的情況。」
  • 老人說:一月睡二月哭,新生兒晚上愛哭鬧,多半是這3種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作為一句俗語,充分反映了寶寶在一兩個月時的發育特徵。它是指剛出生一個月,由於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不健全,孩子大多時間處於睡眠狀態,隨著身體機能逐漸發育,在2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減少睡眠,能感知外界事物,通過哭喊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滿月寶寶突然哭鬧!新手媽媽不知所措?小寶寶肚子脹氣了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愛玩的好玩具,今天小編來推薦幾款當寶寶腸絞痛時需要的幾樣嬰兒用品。剛滿月的寶寶熟睡中突然驚醒哭鬧?吃完奶沒一會大鬧不止還出冷汗?!寶寶手腳冰涼,腹肌緊張?那麼你家寶寶很有可能是發生腸痙攣了。寶寶腸絞痛,可以表現為突然哭鬧不止、出冷汗、四肢冰涼、腹肌緊張,還可能出現吐奶。由於寶寶年齡小,腸道發育不完善,腸道神經末梢容易痙攣,通常稱為腸痙攣。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新手爸媽應該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去學習這些育兒知識,不然當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會不知所措,什麼都不懂。家裡的老人經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月子裡寶寶不哭不鬧,乖得不行,滿月後就性情大變,寶寶怎麼啦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月子裡寶寶非常安靜的乖寶寶,滿月後就成了愛哭鬼,為什麼呢?相信帶過寶寶的寶媽,都可能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就是寶寶在月子裡,是非常乖的,幾乎除了吃,就是睡,非常的乖巧。即使餓了、拉了哭鬧,寶寶也是很容易哄的,但是出了月子後,寶寶就性情大變,哭鬧得厲害,讓寶媽頭疼不已,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不滿足就哭鬧怎麼辦 如何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
    「要這個要那個」,大概是家長聽到寶寶說得最頻繁的話:「媽媽,我要這個汽車。」「不行,家裡已經有很多汽車了!每次都是買完就扔一邊。」「我要,我要,我就要!」「不行,不行,就不行!」媽媽不肯就範,孩子開始邊哭邊鬧,媽媽的說話分貝也一陣高過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