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2020-12-23 蜀人未晰

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但家有新寶寶,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這個嬰兒發育口訣新手父母也都應該記牢。

01三個月前的寶寶發育規律

出生一個月總是哭哭啼啼在剛出生的一個月內小寶寶總是哭哭啼啼,例如鬧覺的時候會哭,餓了的時候會哭,尿了或者是排便了也會哭,凡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哭來警示父母。

因為寶寶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之處,而能和父母交流的方式也只有哭。當然這個時期的寶寶因為胃部容量比較小,不管是吃母乳還是喝奶粉,只能維持兩個小時左右,因此受飢餓的影響寶寶會哭哭啼啼。

同時此階段的寶寶睡眠會受到大腦皮層的影響出現較淺的現象,一旦有比較尖銳的聲響就會把寶寶吵醒,因此小寶寶也會哭。

當然大小便次數的增加,會讓正處在睡眠狀態下的寶寶感到身體不適,所以,導致了睡眠周期比較短,而哭也就成了常見現象。

出生兩個月總是鬧個不停當寶寶生長到兩個月時,對外界的環境已經開始逐漸的適應,但生長速度的增加,會讓寶寶的吃奶量越來越大,同時這個時候寶寶也會進入到第1個猛長期,可有不少新手媽媽卻不知曉,還會像以前一樣來餵養。

這時寶寶就會因為飢餓感鬧個不停,有的寶寶甚至在媽媽停止哺乳的時候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也有的寶寶會吸住奶嘴或乳頭不撒口, 但寶媽們不用擔心,這種現象會持續4~6周左右,之後寶寶的哭鬧現象就會減少。

隨著寶寶腸道部位的發育再加上吃奶量的增加,在生長到兩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出現腸痙攣的現象,因此寶寶哭鬧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少寶媽會發現此時的寶寶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安撫都無法停止哭鬧,他們抱著也哭,躺著也哭,因此弄得家人手足無措。

但過上一個小時左右,寶寶又會恢復到正常狀態,其實這都是典型的腸痙攣,若因為這個原因,寶媽們可以經常給孩子的腹部進行按摩,或者使用飛機抱,基本上都能得到很好的緩解。

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有的寶寶睡眠質量很好,甚至有的時候一覺還能到睡大天亮,相信所有的寶媽都想擁有這樣的天使寶寶,但也有一些孩子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而且還會睡反覺,他們晚上玩,白天睡,讓媽媽辛苦不已。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孩子的睡眠規律出現紊亂而導致,只需要寶媽給寶寶更改一下即可,儘量減少小寶白天睡覺的時間或者多逗寶寶玩一玩,等到夜晚就能安安靜靜的睡著。

當然也有一部分寶寶出生三個月時不好好睡覺的原因有可能就是夜間排便所導致,雖然有不少寶寶會在出生三個月時出現攢肚現象,也就是說晚上不會再排便,但仍有不少孩子會推遲攢肚的時間。

我家二寶就是如此,這孩子4個月時才有了攢肚的情況。對此寶媽們不用擔心,可以檢查一下,如果寶寶的肚子沒有發脹,摸上去軟軟的,但吃奶量卻很多,也沒有出現大量排便的現象。尤其是夜晚不再排便,那麼基本上就代表寶寶開始攢肚了,這時寶媽們就可以偷著樂,因為夜晚照顧寶寶要輕鬆很多了。

02面對寶寶的哭鬧,寶媽該注意的事項

1) 控制情緒,不去訓斥

不少寶媽脾氣都比較暴躁,而且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非常勞累,所以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會把自己的負面壓力全部發洩到寶寶的身上,對其訓斥。

寶媽們不要以為寶寶年齡小,聽不懂或者感知不到, 其實母子連心,對於媽媽的壞情緒他們都能體會出來。而這樣不但不能阻止寶寶的哭鬧,甚至還會把寶寶給嚇到。所以照顧寶寶,首先媽媽們應該控制好情緒,還要了解嬰幼兒各個階段發育的標準,幫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

2) 找到哭鬧原因,正確應對

每個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生長的前三個月,寶媽們應該找到這些原因並正確的應對。如果寶寶是因為想要媽媽抱或者安撫而哭鬧,那麼,寶寶們不要遵循老一輩的育兒方法,讓其躺在床上不去抱,而是應該多和寶寶接觸,並經常性地給寶寶進行腹部按摩或者身體的撫觸,這樣不但增加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寶寶的成長。

家中若有新寶寶降生,如果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父母也不用擔心,更不要著急,只要了解其生長發育的規律就能簡單應對。

那麼嬰兒發育口訣你都記住了嗎?對於寶寶的哭鬧現象,你又採取了哪些應對的方法呢?歡迎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不是特別的了解,寶寶出生之後除了給寶寶吃好,不讓寶寶受傷之外,寶寶其他能力的發展往往很容易忽略,甚至很多家長往往寶寶到了某個月齡不知道寶寶該掌握哪些能力,或是應該鍛鍊孩子什麼能力。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3個月的寶寶,該如何照顧?
    成為一位母親是一個女性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誕生下來一個新生命也是一個母親最艱難的經歷,但是寶寶生下來就能夠讓家長省心嗎?並不是,這才是對家長新一輪的挑戰,因為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去操心。前三個月的寶寶是最不讓家長省心的,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多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而且自身帶有反射意識,這就使得家長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照顧寶寶,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問題。照顧0-3月的寶寶,首先應該做的是了解這個時期寶寶的身體發育規律,以此來制定一系列的應對方式。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新手爸媽應該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去學習這些育兒知識,不然當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會不知所措,什麼都不懂。家裡的老人經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都是正常的,淺睡在嬰幼兒發育中起著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有研究表明,淺睡眠時可以增加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使學到的新知識保留起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在淺睡眠時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擔心,也不要做出叫醒寶寶或抱起寶寶等打斷寶寶淺睡眠的行為。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
    中國人都喜歡根據一些經驗編出順口溜,關於育兒的順口溜,很多老人都會這麼一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一月睡意思是說,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月主要喜歡睡覺,一天有可能有十六七個小時在睡覺;二月哭,指的是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喜歡哭鬧,白天哭晚上哭半夜也哭,弄得爸爸媽媽苦不堪言;三月攢肚,是說寶寶可能好幾天都不會拉臭臭。01: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他們降臨到父母身邊,給全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雖然育兒的道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相信再多的苦,父母都覺得值得。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因為這代表寶寶有了小情緒,但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所以往往會讓父母抓狂,到底寶寶哪裡不適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寶寶餓的時候,就及時餵奶,不用擔心餵奶量的多少,寶寶都是按照自己的生理需求來的。及時更換尿布,等寶寶困了,就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就好了。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成長規律全知道,新手爸媽趕緊看過來吧
    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全家人最為關心的,如果寶寶不哭不鬧還好,只要一哭鬧那真的是急壞了爸爸媽媽。作為新手父母,了解一些寶寶的成長規律還是很有必要的,當寶寶有個小狀況時,也能心裡有底,不至於手忙腳亂。寶寶1-12個月的成長規律,愛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一月~寶寶偏愛睡,黃疸來了勿緊張剛出生的寶寶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小房子,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睡覺,每天能睡16-20小時左右。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0-3個月的寶寶,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喝奶,不會跑不會跳,父母也不用消耗體力。 0-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速度最快,父母不用擔心孩子的營養和身體發育。 0-3個月齡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老人們有句俗語形容0-3月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所以一月內的寶寶對於大人來說並不好玩,因為他們一直在睡覺,根本沒法互動。二哭:二月的寶寶愛哭鬧二哭也是"二月哭"的簡寫,指的是兩個多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哭鬧,餓了哭,拉了哭,受到驚嚇要哭,心情不好了也要哭,所以兩個月大的寶寶也是帶起來最煩人的。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全文共208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遠房姑姑家表妹生寶寶了,等著她們出院回家後,我買了些營養品去看望表妹。到她家後,看到表妹悠閒地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姑姑氣得說:「你看她這個樣子,哪像個當媽的樣,月子不好好坐,孩子也不看。」「媽媽,我怎麼不看寶寶了?主要她每天吃飽了就睡覺,除了餵奶,其他時候根本不需要我。」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為什麼寶寶在第二個月突然「性情大變」呢?經過第一個月的快速發育,第二個月的寶寶小手放鬆了,雙腿也漸漸伸直了。他們的肌肉開始發育、視覺協調能力增強、發出嘰嘰咕咕的聲音,情感和社交能力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