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但家有新寶寶,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這個嬰兒發育口訣新手父母也都應該記牢。
01三個月前的寶寶發育規律
出生一個月總是哭哭啼啼在剛出生的一個月內小寶寶總是哭哭啼啼,例如鬧覺的時候會哭,餓了的時候會哭,尿了或者是排便了也會哭,凡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哭來警示父母。
因為寶寶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之處,而能和父母交流的方式也只有哭。當然這個時期的寶寶因為胃部容量比較小,不管是吃母乳還是喝奶粉,只能維持兩個小時左右,因此受飢餓的影響寶寶會哭哭啼啼。
同時此階段的寶寶睡眠會受到大腦皮層的影響出現較淺的現象,一旦有比較尖銳的聲響就會把寶寶吵醒,因此小寶寶也會哭。
當然大小便次數的增加,會讓正處在睡眠狀態下的寶寶感到身體不適,所以,導致了睡眠周期比較短,而哭也就成了常見現象。
出生兩個月總是鬧個不停當寶寶生長到兩個月時,對外界的環境已經開始逐漸的適應,但生長速度的增加,會讓寶寶的吃奶量越來越大,同時這個時候寶寶也會進入到第1個猛長期,可有不少新手媽媽卻不知曉,還會像以前一樣來餵養。
這時寶寶就會因為飢餓感鬧個不停,有的寶寶甚至在媽媽停止哺乳的時候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也有的寶寶會吸住奶嘴或乳頭不撒口, 但寶媽們不用擔心,這種現象會持續4~6周左右,之後寶寶的哭鬧現象就會減少。
隨著寶寶腸道部位的發育再加上吃奶量的增加,在生長到兩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出現腸痙攣的現象,因此寶寶哭鬧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少寶媽會發現此時的寶寶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安撫都無法停止哭鬧,他們抱著也哭,躺著也哭,因此弄得家人手足無措。
但過上一個小時左右,寶寶又會恢復到正常狀態,其實這都是典型的腸痙攣,若因為這個原因,寶媽們可以經常給孩子的腹部進行按摩,或者使用飛機抱,基本上都能得到很好的緩解。
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有的寶寶睡眠質量很好,甚至有的時候一覺還能到睡大天亮,相信所有的寶媽都想擁有這樣的天使寶寶,但也有一些孩子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而且還會睡反覺,他們晚上玩,白天睡,讓媽媽辛苦不已。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孩子的睡眠規律出現紊亂而導致,只需要寶媽給寶寶更改一下即可,儘量減少小寶白天睡覺的時間或者多逗寶寶玩一玩,等到夜晚就能安安靜靜的睡著。
當然也有一部分寶寶出生三個月時不好好睡覺的原因有可能就是夜間排便所導致,雖然有不少寶寶會在出生三個月時出現攢肚現象,也就是說晚上不會再排便,但仍有不少孩子會推遲攢肚的時間。
我家二寶就是如此,這孩子4個月時才有了攢肚的情況。對此寶媽們不用擔心,可以檢查一下,如果寶寶的肚子沒有發脹,摸上去軟軟的,但吃奶量卻很多,也沒有出現大量排便的現象。尤其是夜晚不再排便,那麼基本上就代表寶寶開始攢肚了,這時寶媽們就可以偷著樂,因為夜晚照顧寶寶要輕鬆很多了。
02面對寶寶的哭鬧,寶媽該注意的事項
1) 控制情緒,不去訓斥
不少寶媽脾氣都比較暴躁,而且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非常勞累,所以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會把自己的負面壓力全部發洩到寶寶的身上,對其訓斥。
寶媽們不要以為寶寶年齡小,聽不懂或者感知不到, 其實母子連心,對於媽媽的壞情緒他們都能體會出來。而這樣不但不能阻止寶寶的哭鬧,甚至還會把寶寶給嚇到。所以照顧寶寶,首先媽媽們應該控制好情緒,還要了解嬰幼兒各個階段發育的標準,幫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
2) 找到哭鬧原因,正確應對
每個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生長的前三個月,寶媽們應該找到這些原因並正確的應對。如果寶寶是因為想要媽媽抱或者安撫而哭鬧,那麼,寶寶們不要遵循老一輩的育兒方法,讓其躺在床上不去抱,而是應該多和寶寶接觸,並經常性地給寶寶進行腹部按摩或者身體的撫觸,這樣不但增加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寶寶的成長。
家中若有新寶寶降生,如果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父母也不用擔心,更不要著急,只要了解其生長發育的規律就能簡單應對。
那麼嬰兒發育口訣你都記住了嗎?對於寶寶的哭鬧現象,你又採取了哪些應對的方法呢?歡迎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