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3個月的寶寶,該如何照顧?

2020-12-23 兩口育兒

成為一位母親是一個女性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誕生下來一個新生命也是一個母親最艱難的經歷,但是寶寶生下來就能夠讓家長省心嗎?並不是,這才是對家長新一輪的挑戰,因為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去操心。

前三個月的寶寶是最不讓家長省心的,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多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而且自身帶有反射意識,這就使得家長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照顧寶寶,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問題。

照顧0-3月的寶寶,首先應該做的是了解這個時期寶寶的身體發育規律,以此來制定一系列的應對方式。

「一睡二哭三攢肚」掌握這個口訣照顧0-3個月的寶寶並不難。

01一月:睡眠護理最重要

第一個月的寶寶是非常需要注重睡眠的,而且他們的睡眠時間也很驚人,每天達到16-20小時,基本上全天都處於睡眠狀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並不是連續睡這麼長時間,而是周期性地睡,每次睡三四個小時,中間會有進食的時間。

各位家長要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因為在睡眠中寶寶的發育才會快速進行。如果寶寶出現餓了或者尿了等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要影響到他的睡眠。

另外寶寶睡覺時,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5℃左右,而且不要給寶寶蓋特別厚的被子,薄薄的就行。

02二月:家長噩夢,寶寶開始哭

相信各位家長都會不約而同地擔心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哭。那麼恭喜了,第二個月就會迎來寶寶的各種哭,保證哭到家長崩潰。但好的一點是,寶寶哭並不是傷心難過,而是在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引起重視。

寶寶撒嬌時也會像成年人一樣「乾打雷不下雨」,你看寶寶可能哭聲震耳欲聾,但其實並沒有眼淚,而且眼神會時不時看著家長,意思就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這種時候就是需要發揮一切技巧去哄寶寶了。

如果哭聲比較低沉,那就是寶寶困了,想睡覺了,通常室內人多或者溫度高時寶寶會這樣哭;哭聲帶有「m」音,如果長時間沒有餵奶就是寶寶餓了,要趕緊給寶寶餵奶;如果餵過奶了還這樣哭,那就說明得給寶寶換尿片了。

但是如果寶寶持續不停地哭,而且哭的聲音尖銳,那就得引起重視了。這很有可能是寶寶得了病,比如:感冒發燒或者腸胃感冒,嚴重的可能是腸絞,需要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03三月:寶寶攢肚

第三個月寶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排便次數少了,可能兩三天排一次,甚至一周排一次都有可能。這時候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便秘了,其實不是,這就是正常的攢肚現象。

寶寶進入第三個月發育良好,消化能力增強,攝入的食物都能吸收,很少會有殘渣,以至於排便量變少。

寶寶的成長是一門複雜且有趣的學科,出現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家長們一定要傾盡全力去照顧寶寶,成為寶寶健康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臂膀。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
    中國人都喜歡根據一些經驗編出順口溜,關於育兒的順口溜,很多老人都會這麼一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一月睡意思是說,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月主要喜歡睡覺,一天有可能有十六七個小時在睡覺;二月哭,指的是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喜歡哭鬧,白天哭晚上哭半夜也哭,弄得爸爸媽媽苦不堪言;三月攢肚,是說寶寶可能好幾天都不會拉臭臭。01: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平均每天在18-20個小時左右,一般需要睡2-3個小時就要起來喝奶了。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新手爸媽應該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去學習這些育兒知識,不然當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會不知所措,什麼都不懂。家裡的老人經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在淺睡眠時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擔心,也不要做出叫醒寶寶或抱起寶寶等打斷寶寶淺睡眠的行為。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排便問題這是因為新生兒腸道發育不成熟,易產生生理性腸道不適的問題,如腸絞痛腸脹氣。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一睡二哭三攢肚,究竟是什麼含義?寶媽應該要知道一睡:一月的寶寶總睡覺所謂一睡,完整地講應該是"一月睡",指的是新生兒出生後的一個月內,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眠,平均一天要睡長達十六七個小時。所以一月內的寶寶對於大人來說並不好玩,因為他們一直在睡覺,根本沒法互動。二哭:二月的寶寶愛哭鬧二哭也是"二月哭"的簡寫,指的是兩個多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哭鬧,餓了哭,拉了哭,受到驚嚇要哭,心情不好了也要哭,所以兩個月大的寶寶也是帶起來最煩人的。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於是她開始自我反省,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事出有因,是不是因為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才導致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呢?其實我們經常從老一輩嘴裡聽到這樣一句:一月睡,二月哭,當寶寶進入他們出生後的第二個月,哭鬧似乎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配,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但家有新寶寶,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這個嬰兒發育口訣新手父母也都應該記牢。>在剛出生的一個月內小寶寶總是哭哭啼啼,例如鬧覺的時候會哭,餓了的時候會哭,尿了或者是排便了也會哭,凡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哭來警示父母。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全文共208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遠房姑姑家表妹生寶寶了,等著她們出院回家後,我買了些營養品去看望表妹。到她家後,看到表妹悠閒地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姑姑氣得說:「你看她這個樣子,哪像個當媽的樣,月子不好好坐,孩子也不看。」「媽媽,我怎麼不看寶寶了?主要她每天吃飽了就睡覺,除了餵奶,其他時候根本不需要我。」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成長規律全知道,新手爸媽趕緊看過來吧
    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全家人最為關心的,如果寶寶不哭不鬧還好,只要一哭鬧那真的是急壞了爸爸媽媽。作為新手父母,了解一些寶寶的成長規律還是很有必要的,當寶寶有個小狀況時,也能心裡有底,不至於手忙腳亂。寶寶1-12個月的成長規律,愛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一月~寶寶偏愛睡,黃疸來了勿緊張剛出生的寶寶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小房子,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睡覺,每天能睡16-20小時左右。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0-3個月的寶寶,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喝奶,不會跑不會跳,父母也不用消耗體力。 0-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速度最快,父母不用擔心孩子的營養和身體發育。 0-3個月齡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老人們有句俗語形容0-3月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為什麼寶寶在第二個月突然「性情大變」呢?經過第一個月的快速發育,第二個月的寶寶小手放鬆了,雙腿也漸漸伸直了。他們的肌肉開始發育、視覺協調能力增強、發出嘰嘰咕咕的聲音,情感和社交能力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