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

2021-01-18 精英爸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人都喜歡根據一些經驗編出順口溜,關於育兒的順口溜,很多老人都會這麼一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一月睡意思是說,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月主要喜歡睡覺,一天有可能有十六七個小時在睡覺;二月哭,指的是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喜歡哭鬧,白天哭晚上哭半夜也哭,弄得爸爸媽媽苦不堪言;三月攢肚,是說寶寶可能好幾天都不會拉臭臭。

01: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是否科學?有沒有科學道理?

文章開頭說的三個情況,在正常人眼裡看著很反常。所以父母就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病了。但是過來的人總結了經驗,編了這句順口溜,很明白地把寶寶一到三個月會出現的生理情況說了出來,讓父母不必擔心。

但這畢竟是以前口口相傳的順口溜,是否有科學依據還不知道,我們看到之後總是覺得不那麼靠譜。那這句老人的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你別說,還真的有!

1)一月睡

從寶寶出生到滿28天,也就是出生頭一個月,這個時期被叫做「新生兒」時期。寶寶出生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大腦的皮質興奮低,容易受到刺激。簡單來說就是,一點點輕微的動靜,比如父母走動、說話的聲音,都會被寶寶帶來很大的刺激。

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大腦很容易受到持續的刺激,他們很容易感到疲勞和睏倦,所以就整天在睡覺。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頭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的睡眠時間一天會在16-20個小時左右。

2)二月哭

前面說,二月哭是指寶寶喜歡哭鬧的情況,背後的因素和寶寶的生理髮育有關。首先,兩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出現意識,他們會通過哭聲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比如餓了、尿了不舒服等等。

另外,由於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很快,所以很容易出現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情況,所以他們才會經常哭泣。當然了,至於夜哭的問題,其實就是因為寶寶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不舒服了哭,就這麼簡單。

3)三月攢肚

攢肚雖然是民間的說法,但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寶寶三個月的時候,腸胃功能和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完善,腸道內的消化酶增加,腸胃蠕動的頻率增加,且變得有規律。

因此,寶寶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變好,加上這個時期寶寶的吃的東西基本都是母乳。容易消化的母乳和食物不會在寶寶的腸胃裡留下太多殘渣,不足以刺激腸胃產生排便反應。所以,就出現了攢肚的情況。

不過,父母還需要判斷一下攢肚和寶寶便秘的情況。一般來說,寶寶幾天拉一次便便的話,便便軟黃,就是正常的;如果幹硬,那就是便秘。如果是便秘的話,要及時治療。

02「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學會照顧寶寶

照顧寶寶是一件很細緻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注意,不然就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給寶寶帶來傷害。下面,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寶寶出生前三個月,需要注意的小問題。

1)注意給寶寶營造合適的睡眠環境

出生的頭一個月,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時間,而一個合適的環境,對寶寶的睡眠有諸多好處。因此,我們要給寶寶營造一個合適的睡眠環境。比如保持房間光線柔和,溫度適宜;儘量不要吵雜,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2)留意腸絞痛的問題

寶寶二月哭,也可能是因為腸絞痛的問題。這個時期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很快,但也很脆弱。像著涼就可以引發寶寶腸絞痛。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寶寶的飲食以及保暖,儘量避免寶寶的肚臍暴露在空氣中。

3)混合餵養注意補充水分

一般情況下,3個月大的寶寶還在喝母乳,但有的寶媽母乳不足,會用配方奶粉混合餵養。在這個階段,飲食方面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但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因為攢肚的小寶寶幾天不拉臭臭,如果攝入的水分不足,會讓便便幹硬,不利於他們排便。

結語

我們平時總會聽到很多老人說的育兒經驗,這些育兒經驗有的有一定道理和依據,有的則是落後的陳舊思想。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要全部接納,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今日互動話題:你還聽過老人哪些育兒順口溜?覺得他們的話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新手爸媽應該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去學習這些育兒知識,不然當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會不知所措,什麼都不懂。家裡的老人經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其次攢肚多是生理性現象6月齡以內的小寶寶,出現排便間隔延長,不是疾病指徵,是正常的攢肚現象,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食物被儘可能的吸收,所以就導致了食物殘渣變少,排便間隔延長。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二月哭:第二個月哭聲不斷,需要了解寶寶的哭聲訴求新手媽媽照顧嬰兒,最怕遇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不斷,本來照顧寶寶就很繁重,吃不好睡不好的,寶寶一直哭,讓寶媽更容易「崩潰」了。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其實在育兒界裡,也有一些類似的順口溜,比如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睡二哭三攢肚",也同樣順口,可就是會讓一些寶媽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攢肚",究竟是指的什麼東西呢?剛當寶媽的時候,同事小方也曾對這句順口溜迷惑了好一陣。一睡二哭還好理解,畢竟沒有哪個新生兒是不喜歡睡覺,不喜歡哭鬧的,可是三攢肚卻讓她一直費解。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3個月的寶寶,該如何照顧?
    「一睡二哭三攢肚」掌握這個口訣照顧0-3個月的寶寶並不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並不是連續睡這麼長時間,而是周期性地睡,每次睡三四個小時,中間會有進食的時間。各位家長要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因為在睡眠中寶寶的發育才會快速進行。如果寶寶出現餓了或者尿了等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要影響到他的睡眠。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前3個月的寶寶確實比較難帶,記得當時的睡眠時間一天合計4個小時,每次都不會超過2個小時,也就是說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一月哭剛出生的寶寶最主要的語言就是哭,餓了會哭、醒了會哭、困了會哭、熱了會哭、疼了會哭、尿了會哭、煩了會哭,用哭聲向世界證明他的存在。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我們不難理解老人常說的寶寶「一月睡,二月哭」的狀況,具體是為什麼呢?「一月睡,二月哭」的原因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當媽媽之前,無論書中、電視上還是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會了解一些關於新生兒的事情。一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寶寶;二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雖然育兒的道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相信再多的苦,父母都覺得值得。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因為這代表寶寶有了小情緒,但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所以往往會讓父母抓狂,到底寶寶哪裡不適呢?孫女士最近一段時間特別苦惱,因為自己快兩個月大的寶寶突然變得"不乖"。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餓了的時候會哭,尿了或者是排便了也會哭,凡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哭來警示父母。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有的寶寶睡眠質量很好,甚至有的時候一覺還能到睡大天亮,相信所有的寶媽都想擁有這樣的天使寶寶,但也有一些孩子出生三個月總是不睡覺,而且還會睡反覺,他們晚上玩,白天睡,讓媽媽辛苦不已。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新手媽媽該如何安撫寶貝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護理「二月寶寶」那些事兒。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成長規律全知道,新手爸媽趕緊看過來吧
    文丨媽媽育兒學習屋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全家人最為關心的,如果寶寶不哭不鬧還好,只要一哭鬧那真的是急壞了爸爸媽媽。作為新手父母,了解一些寶寶的成長規律還是很有必要的,當寶寶有個小狀況時,也能心裡有底,不至於手忙腳亂。
  • 寶寶大便少,很多人說是攢肚,攢肚是什麼意思
    很多新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孩子兩三個月的時候,大便的次數突然減少了,由原來的一天幾次變成幾天一次,家裡的老人會說沒事,孩子正在攢肚,但是大家還會將信將疑,其實它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攢肚。攢肚是什麼表現?到底什麼是攢肚兒呢?
  • 老人說:一月睡二月哭,新生兒晚上愛哭鬧,多半是這3種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作為一句俗語,充分反映了寶寶在一兩個月時的發育特徵。它是指剛出生一個月,由於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不健全,孩子大多時間處於睡眠狀態,隨著身體機能逐漸發育,在2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減少睡眠,能感知外界事物,通過哭喊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
  • 「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的英語你會說嗎?
    「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的英語你會說嗎?讓我們把英語閱讀當英語口語練習來讀。1) 我們是把下面的「英語閱讀」當英譯漢,「說」中文來讀呢?還是當英譯英,「說」英語來讀,從而Okay.I got you.I know how to say 一月大二月小 in English now?How many odd,or even numbered months in a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