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少,很多人說是攢肚,攢肚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寶寶知道

很多新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孩子兩三個月的時候,大便的次數突然減少了,由原來的一天幾次變成幾天一次,家裡的老人會說沒事,孩子正在攢肚,但是大家還會將信將疑,其實它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攢肚。

攢肚是什麼表現?

到底什麼是攢肚兒呢?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正常的母乳餵養嬰兒大便中水份佔乾濕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內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三分之一是腸道正常細菌,還有微量的礦物鹽類、膽色素及衍化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等。

這些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它們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供人體吸收利用,與人共生共存。而母乳餵養兒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這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由於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很少而不能及時形成對直腸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攢肚」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媽媽就可放心了,這是一種生理現象。

對於這種大便的狀況還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寶寶攢肚的症狀

1.滿月前後出現連續幾天不排便的情況。

2.寶寶一個月至兩個月大期間,經常出現兩至四天,甚至半個月不大便的現象。

3.通常情況下,此現象只會出現在寶寶1-2個月大這30天左右的時間裡。

4.攢肚期間寶寶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顏色且無乾結的軟便。

5.攢肚時孩子排便狀態無異常,也沒有難受的表現。

註:其中,孩子的糞便是否為黃顏色且無硬結現象,乃是區分攢肚和便秘最主要的差異。家長要注意辨別這兩者,不要隨意給寶寶用治療便秘的藥物。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攢肚」還是「便秘」?寶寶6天沒大便急壞寶媽,其實很好區分
    她說她家寶寶3個月了,已經連續6天不拉便便了,是不是便秘了,或者說寶寶連垃圾都吸收了?我這初為人母的表妹想像力可真豐富!你說便秘,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你說連奶的殘渣,所謂的垃圾全都吸收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也有可能是攢肚了。作為常年混跡於社區衛生院群的我和大家探討下攢肚和便秘。
  • 寶寶8天沒大便,老人說是「攢肚」?醫生:胡鬧,再不治就肛裂了
    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便便會突然減少,以前一天拉幾次,這會兒可能幾天才拉一次,寶媽們可能聽到過身邊的老人說,這是寶寶在「攢肚子」了。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寶媽要注意區分,寶寶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如果是後者,太長時間不排便,問題可能會變得很嚴重。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三個多月大的兒子大便奇少,有一次甚至連著七八天都沒拉。沒有經驗的小方非常著急,以為寶寶便秘了,就帶著他去看醫生。醫生簡單詢問了後,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正常的。小方不信,仍然堅持做檢查,後來檢查報告下來,證明了醫生的話,兒子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小方這才放下心來。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寶寶大便一粒一粒的,屬於便秘嗎?
    對媽媽來說,寶寶的吃和拉都一樣重要,如果寶寶哪天大便不正常了,當媽的心裡都會擔心困惑。有媽媽問:「寶寶近來雖然每天都拉大便,但拉的大便一粒一粒的,是不是便秘了。」事實上,這位小寶寶應該是便秘。便秘的重點在於「排便的時候是否困難」,而不在於「是否每天都排便」。
  • 寶寶大便帶奶瓣,帶泡沫,帶綠色,都正常嗎?圖文並茂教你看,多便便圖慎入
    ,拉少了也擔心,稀了擔心,硬了也擔心,顏色深了擔心,顏色淺了還擔心...黃金大便是每個寶媽打開尿不溼最希望看到的。有媽媽開玩笑說每次打開尿不溼感覺跟揭皇榜一樣,希望從孩子的大便中判斷孩子消化、健康、進食等各種指證。而母嬰群裡一言不合就有媽媽拋出大便圖片,求大俠分析更是不足為奇,不管是飯點還是睡前。
  • 如何判斷寶寶大便異常?奶瓣、血絲、綠便、泡沫全解讀
    並不是說孩子就應該逆來順受,無論你給我多少脂肪我都應該消化掉。所以,可以不管,也可以試試媽媽少攝入過於油膩的食物。還有孩子剛開始的消化能力有限,即便媽媽同樣的飲食,過段時間就會消失,也是正常的,證明孩子的消化能力越來越好了。
  • 寶寶拉這4種大便需要立即去醫院!可惜知道得太晚了!
    寶寶年幼,不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大便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通過觀察嬰兒大便,可以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今天就帶大家揭秘寶寶的便便! 新生兒的大便新生兒的胎便大多是黑色或瀝青色,出生3、4天後大便變成墨綠或金黃色,這叫過渡便。
  • 媽媽,請放過我的大便!內有翔圖,不喜勿噴!
    寶寶在黃疸時可能會有顏色較深的綠色大便。對策:讓寶寶多吃奶多拉大便,促進黃疸排出。如果寶寶大便綠色的同時還帶著泡泡,很可能是因為寶寶前後奶攝入不均衡,吃進了過多的前奶。因為前奶含有豐富乳糖,大便裡才會有很多泡泡。寶寶同時還可能會有腸脹氣的症狀。對策:每次哺乳時儘量讓寶寶一邊吃久一些,並且下次哺乳從上次哺乳最後的那邊開始吃。
  • 寶寶大便的「7形11狀」,你一定要了解!
    發現寶寶沒拉臭臭:仔細查詢寶寶吃過什麼、上次拉是什麼時候,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有的家庭甚至全家人圍在寶寶身邊,陪他便便、給他打氣,便便結束後還要歡呼慶祝。 確實,寶寶的便便是身體狀況的直接反映。寶寶拉的好,證明飲食養育都合適,身體健康;拉的不好,說明可能吃錯了東西,或是疾病的徵兆。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睡眠不踏實這是因為小寶寶睡眠分深、淺睡眠,小寶寶則以淺睡眠居多,在淺睡時,寶寶可能會有各種奇怪的動作出現,像您說的,孩子或使勁、擰巴,而有時是吸吮動作,有時面露微笑,有時像是在做鬼臉,有時撅嘴,有時還有大的舞蹈樣肢體運動,身體像伸懶腰,有時突然發生一陣陣顫抖,偶爾還會發聲,呼吸不規則,眼球在閉合或半閉合的眼瞼下活動等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3個月的寶寶,該如何照顧?
    「一睡二哭三攢肚」掌握這個口訣照顧0-3個月的寶寶並不難。寶寶撒嬌時也會像成年人一樣「乾打雷不下雨」,你看寶寶可能哭聲震耳欲聾,但其實並沒有眼淚,而且眼神會時不時看著家長,意思就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這種時候就是需要發揮一切技巧去哄寶寶了。
  • 大便帶血絲,帶奶瓣,帶泡沫,帶綠色,都正常嗎?圖文並茂教你看,多便便圖慎入
    而母嬰群裡一言不合就有媽媽拋出大便圖片,求大俠分析更是不足為奇,不管是飯點還是睡前。不過事與願違,其實黃金大便只是部分寶寶的「樣板便」,還是有很多寶寶有各種正常的「異常」 。瑪雅,簡直嚇死剛為人母的我。然鵝拿大便去化驗,木有便潛血 。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很多年輕夫妻都有這樣的感悟,就是沒當父母之前不知道父母這麼辛苦,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原來養育一個寶寶會這麼難。尤其是在寶寶才出生的時候,作為新手爸媽完全不知道寶寶的一舉一動代表什麼,一天下來,被寶寶折磨得懷疑自己。
  • 從顏色到性狀教你認識寶寶大便!
    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2-3天一次,如人們所說的「攢肚子」「小寶寶長時間不大便」。 只要孩子不漲肚,便不幹,無噁心嘔吐,精神狀態好,就是再多幾天不便也屬於正常。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
  • 吃手、認生……寶寶出現這些異常情況,其實都是正常的!
    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旦有了寶寶,就會格外謹慎小心。尤其是寶寶出現一些「異常」表現,家長們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健康出現了問題。但是,殊不知很多「不良症狀」都是新生寶寶的「正常反應」。這個階段,千萬別逼著寶寶和陌生人或者不常接觸的照顧者接觸,否則寶寶可能留下「和人交往不愉快」的印象。同時平時生活中,也需要帶寶寶多出去走走,多適應人多的場合。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