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更專業降噪而生 金悅通月光谷S200降噪耳罩評測

2021-01-18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室】談到主動降噪,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可能更多小夥伴會想起BOSE、索尼和FIIL之類的品牌。是的,在越來越嘈雜無比、傷害聽力的時代,尋得一款有實力的降噪產品來護耳,似乎變得更重要了。今天,要談的這款主動降噪耳罩,卻只專注做好噪音隔絕這一件事,因此與聽音樂毫無關係,其產品定位重心就是降噪。然而,經過幾天的試用,要用兩個詞來概括的話,小編感覺那就是:值得、嚴謹。

外觀細節賞析:電視上我好像見過?!

  之前評測室也已經評測過金悅通多款產品,此次在拿到這款降噪耳罩時略感熟悉,整機方方正正的包裝外殼,沒有過多炫酷的元素,相對比較符合航天金悅通一派的低調風格,表面的「中國航天」logo卻是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掀開蓋子,可見到這款S200耳罩的包裝還算是嚴謹,耳罩被良好的安置在了耳機包裡。耳機包外殼由纖維皮料製成,對於壓力磕碰的防護力較好,能夠有效的防止耳罩在運輸途中所帶來的損壞,同時也能充當日常的收納功能,也算是比較貼心的設計。

  在配件方面,金悅通S200降噪耳罩所附送的配件相對實用,除了基本的說明書、保修卡和合格證之外,耳罩還配備了專屬的USB充電連接線,以及一條高清的通訊麥克風連接線。

 

  其實金悅通S200主動降噪耳罩是出自於航天金悅通的另一品牌——月光谷,它的整體外觀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務實」,長得好像航空母艦艦載船員用的那個耳罩有木有!整體黑色調,簡潔樸實,褪去了普通音樂大耳包的炫酷、時尚、個性等元素,回歸最本真的實用風格。這或許也跟金悅通本質有關,原本它就是為軍方特供產品的民用版本。

  金悅通S200主動降噪耳罩採用的是頭戴式耳機中常見的外觀結構,兩根粗壯的雙金屬頭戴支架初看起來有點嚇人,再配合上本身所用的金屬材質質地較韌,所以在佩戴時無一例外的增強了耳罩抗震效果,這點相信也是因為從軍工產品退局下來的良好傳統。

  兩耳罩之間的頭梁部分採用了手感柔軟的蛋白皮進行包裹,頭粱具有較好的圓弧結構,能在佩戴時起到良好的穩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的字眼非常搶眼,也算是為了凸顯實力有意設計的特點。

  為了進一步增強被動降噪能力,S200的耳罩被設計成了包耳式,尺寸碩大的耳罩觸摸手感卻相當柔軟,內部填充有大量的惰性海綿,彈性十足,密合性好,戴上耳朵不僅能感受到耳罩的柔軟性,還能更好地為S200提升幾分吸音和減震效果。

  兩個耳罩腔體並非固定式,而是可支持前後左右自由旋轉,佩戴時耳罩將根據我們不同的臉型實時調整出合適的我們臉蛋size的佩戴姿勢。

  千萬小編提到了,S200隨機附送有一條高清的通話麥克風連接線,這也就代表著它實際也是支持麥克風通話功能,實測麥克風也兼具著不俗的降噪能力,通話語音清晰明了,這對於高噪聲場景下使用非常必要;另外,可拆卸設計,也方便收納。

試用體驗&降噪簡評

  為了切合這款耳罩的定位,小編先後在吵雜的商場內、地鐵站和家周附近的工地進行簡單試用。

  首先,我們要清楚,主動降噪功能實際是通過位於耳罩內部設置的拾音麥克來接收環境聲音,然後通過內部電路處理並實時產生反向的聲波,從而達到消除外界噪音。市面上眾多的降噪耳機/耳罩產品看似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S200降噪耳罩卻具備了其他品牌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點,例如,它很好地解決了降噪耳罩普遍存在的「悶」問題,「底噪大」的問題,高噪音環境下無法「通話」的問題,因此也成了它也深受專業人員的喜愛。實際在試用的過程中,一鍵開啟降噪電源按鍵藍色燈亮起,小編感覺瞬間進入安靜、無底噪的狀態,身邊的各種噪聲大大消除,降噪效果十分顯著。

  其實往細裡說,作為一款專業的主動降噪耳罩,S200在主動降噪方面,巧妙的運用了軍工級別的技術,採用雙麥克主動降噪系統,使得耳罩能夠對外界環境噪聲進行雙重抓取,並且加之內部並沒有集成其他無用模塊,因此可安置性能更強、尺寸更大的降噪處理電路,進而大大加強降噪的效果,進一步保護聽力健康。而在時間的續航設計上,更是做到了極低的低功耗效果,長達100多小時的超長續航力,這對比傳統降噪耳罩產品優勢相當突出。唯一遺憾的是,這僅是一款降噪的產品,不兼容音樂聽歌,多被用在更專業的消噪場合。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如果你是一位過分追求安靜,不喜被噪聲鬧耳,想要一個安靜的空間學習、工作,或是想要保護聽力,或者是在噪聲環境下工作的,那麼小編十分願意推薦你試試金悅通S200主動降噪耳罩。它並不是耳機,不能用來聽音樂,只為了降噪這件小事而生,外觀也有些低調,但產品本身遺傳金悅通一貫用料、做工猛的特性,十分結實耐用,這些也都十分符合其自身定位於專業級的風格。

相關焦點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降噪耳機|airpods pro|耳機|耳罩|bose700|airpods max
    測試成績顯示,幾款耳機和暖耳罩的防寒效果基本不相上下。其中最好的是索尼XM3,摘下後溫度可達32.6度。AirPods Max則跟專業的暖耳罩子差不多,體表溫度分別為30度和30.7度。Bose 700就稍遜一籌,以摘下後28.3度的成績,敬陪末座。
  • 舒爾AONIC 50耳機評測:無線主動降噪也有頂級音質
    [PConline 評測]過去一直被定義為專業監聽耳機廠家的舒爾(Shure),在CES 2020上的發布了目標為大眾消費市場的AONIC產品線,藍牙、主動降噪等功能的加入也讓舒爾粉絲和HiFi愛好者們充滿期待。
  • 開箱華為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 智能消噪滿足不同環境
    華為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在配戴的舒適性、消噪效果或是音質表現都很不錯,加入觸控式操作,直覺好上手。華為持續活絡市場,近期在臺推出旗下首款無線耳罩式降噪耳機HUAWEI FreeBuds Studio,售價9490元,即日起到11/30優惠價8490元,將近萬元的售價,準備用頂級的體驗來搶市場。於第一時間取得實機進行開箱,黑色的機身,搭配黑色收納盒,充滿低調內斂的質感。
  • 沿襲錄音室監聽理念,舒爾AONIC 50無線降噪耳機深度評測
    我們評測的這一款為深棕色,可體會到別樣的典雅與沉靜,與AONIC 50所倡導的沉浸式音樂理念相契合。AONIC 50從設計之初就側重了舒適耐用的佩戴感,實際體驗完全不夾頭,會讓人保持自然放鬆的狀態。同時,可摺疊的設計適於放置於便攜包內,便於旅行。
  • 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10強 實用的降噪耳機品牌排行
    一、降噪耳機原理  降噪耳機具體應該分為主動降噪耳機和被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耳機是通過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聲波形相等的反響聲波,來將環境中的噪聲中和抵消掉,以此達到降噪目的。  而被動降噪耳機是將耳朵或耳道與外界隔離,來阻擋外界噪聲傳入,多見於耳罩式的耳機或者耳塞式的耳機。
  • 價格不到索尼1000xm3的一半,但它是國產降噪耳機的頂級之作
    之前個人在評測拜雅、舒爾包括AKG這些一線HIFI大廠時,曾說過一個現象。為什麼這些一線大廠的HIFI耳機受關注度不如索尼和BOSE的主動降噪頭戴耳機,原因很簡單,在外觀上索尼和BOSE確實技高一籌,外觀直接影響的就是出街的佩戴感。你要說索尼和BOSE的高端頭戴降噪真的那麼完美麼?不盡然,至少在音質上算二線都難說。
  • 索尼WH-1000XM4耳機評測:無線降噪耳機霸主?
    從耳罩形狀到黑色款上面的青銅色裝飾,都延續了WH-1000XM3的風格。WH-1000XM4耳機操控電源按鈕和自定義按鈕仍然位於左耳罩的邊緣。電源按鈕同時作為配對控制項使用,「自定義」按鍵默認情況下用來控制噪音消除。可以在ANC打開、ANC關閉以及環境聲音模式之間循環切換。
  • 英雄頭戴式降噪耳機開箱評測
    英雄這個品牌,它見證了我國國產電器早期的發展歷史,也為無數的中國家庭帶來了數不盡的歡樂與幸福。今天咱們有幸拿到了英雄牌一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其實看到這款產品的第一印象是:嗯?它還活著啊?其實它不僅活著,而且活的還很好.這幾年英雄轉攻歐洲市場,在海外的銷量和口碑都很不錯。
  • 專業運動基因,加持主動降噪:JBL新上市真無線耳機無敵了!
    2020降噪需求大爆發,降噪藍牙耳機在天貓小黑盒新品品類銷售增速同比較去年約+235%。疫情後下半年接連上市多個品牌降噪耳機,面對百花齊放的耳機市場, JBL太空艙以「新生代高強度運動降噪真無線耳機」為定位,「動靜皆型,由你定義」的新品主張,千元價位即實現有降噪功能的運動耳機。
  • 索尼WH-1000XM3體驗報告:降噪黑科技,音質更優美
    這款銀色很特別,頭梁部分是純白的銀色,但耳罩部分顏色更深一些,帶有一點類似卡其色的色調,在暖光下看像是極淺極淺的鉑金色,非常漂亮。兩側耳罩上點綴著香檳金色的SONY字樣,很精緻。3、降噪效果:專業降噪,便捷觸控作為一款降噪耳機,WH-1000XM3足足有20檔降噪等級,可以在配套的手機APP上調節。
  • 降噪耳機的原理是什麼?
    目前降噪耳機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主動式降噪耳機,另一種是被動式降噪耳機,它們兩個在降噪原理、降噪效果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下面筆者就來簡單闡述下這兩種降噪耳機的原理吧!被動式降噪被動式降噪也叫物理降噪,其原理非常簡單粗暴,就是通過降噪材料的物理特性將耳朵和外界的噪音隔絕,原理簡單且成本很低,對於高頻聲音降噪效果明顯。說白了,你用手指頭把耳朵堵住,這也算被動式降噪。像入耳式耳機、耳罩式耳機,這些都是通過耳塞、耳罩實現的被動降噪效果的。
  • 1000XM3/BOSE 700橫評,讓你不再糾結降噪大耳怎麼選
    先後發布以來,就不缺話題性,總是被消費者和評測機構進行對位比較,本文也來個馬後炮對比下二者在主動降噪、佩戴體驗、人機互動、音質表達、充電續航等層面的差異,讓你不在糾結如何選擇。
  • 索尼新耳罩式降噪耳機 WH-1000XM4 曝光,升級成藍牙5.0續航更長
    講到抗噪耳機,大家應該會很快地想到 Sony 的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要不然就是無線耳機 WF-1000XM3 這兩款,都是非常熱門、很多人關注的主動降噪耳機,近期在巴西的國家通訊部門曝光了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的下一代產品「WH-1000XM4」
  • 與世隔絕的體驗 FIIL隨身星降噪版評測
    【手機中國 評測】依稀記得本姑娘在大學時代第一次接觸到降噪耳機,是當時男友送的生日禮物。起初還怪我的這個工科男友「不解風情」,不過當帶上降噪耳機開始的那一刻,仿佛沉入了海底,整個世界安靜了。這時我明白了,無論男女,喜歡音樂的人都應該有一個降噪耳機。
  • Razer Opus寂星鯊無線降噪耳機評測
    耳機整體為260g,跟1000XM3差不多,但比QC35二代要重,其實整體佩戴體驗也極為接近1000XM3,一點區別是寂星鯊的頭壓要小一點。摺疊特寫摺疊特寫整體整體整體整體寂星鯊是Razer為偏重影音無線體驗的用戶而打造的一款耳機,開啟降噪可達25小時續航,這個表現也是介於QC35二代和1000XM3之間。寂星鯊在整體做工方面幾乎可以說是Razer自家音頻產品中最優秀的一款了,單元旋轉和摺疊,以及佩戴後沒有任何細小的異響。
  • 試聽FIIL DIVA:當前千元內降噪耳機我的唯一推薦
    之前看了一些網上的評測,對FIIL DIVA的外觀多有溢美之詞,甚至有媒體評價一代產品造型不佳而二代(即FIIL DIVA)變得如何如何美觀等等。汗,我並沒有覺得兩代產品在造型上有太大差異啊!當然,從原來的大耳包(罩耳)設計改成了現在的壓耳款,整個耳罩外殼因此變得更加小巧,FIIL的品牌logo與耳罩表面積比例更協調,整體造型更適合出街什麼的自然沒錯。
  • 五款降噪耳機推薦
    在躍入無線時代的2016年,Bose以一款至今來看都圈粉無數的Bose QC35一代,繼續領頭無線時代的降噪耳機領域,是降噪耳機推薦表單裡的常客。由於採用了頭戴式設計,它的記憶海綿耳罩把人的耳朵整隻裹著,擁有更出色的物理隔絕噪音性能,同時柔軟的耳罩材質也能做到舒適佩戴。
  • 索尼發布 4 款中端無線耳機新品,關鍵字:重低音、運動、防水、降噪
    從價格上來看,產品均為中端機型,相較於旗艦機型,在聲學設計、性能和體驗上,也著實降級了不少。 結合外媒的上手體驗,我們一一為大家做一下介紹。 重低音 + 真無線:WF-XB700 WF-XB700 看起來比 WF-1000XM3 要小巧不少,外形設計更接近其時尚系列 WF-H800。
  • 什麼是主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損傷聽力嗎?
    此外,耳機還經常被用來觀看視頻、通話和背景降噪。而隨著AirPods Pro的悄然發布,主動降噪將會越來越成為大眾關注的耳機功能之一。雖然大多數人更追求音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有著相對安靜的空間去欣賞音樂的機會已經逐漸被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