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帶妻子去嶽廟進香,妻子卻被高衙內攔截。林衝抓住歹徒舉拳要打時,卻發現原來此人是他的頂頭上司、奸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林衝萬般無奈,沒想到高衙內仍想霸佔其妻,三番四次迫害林衝,林衝怒而手刃仇人,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很多人要說這與草莓音樂節的線上模式有什麼關係呢?難道你不覺得很像嗎?很多人都說草莓音樂節是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法舉辦線下演唱會,繼而轉戰線上。
我想了一想,真的是這樣嗎?草莓音樂節開啟線上模式,到底是因為疫情逼上梁山,還是時代造英雄,是時代的選擇呢?
(一)《宅草莓:hi,我也在線》與其他線上演唱會
草莓音樂節自2009年開辦以來,已經讓音樂愛好者嗨過好幾個年頭了,而今年2020年,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宣布,聯合知名音樂公司摩登天空推出《宅草莓線上音樂節》,有82組明星歌手參與直播,演出持續7天。這是目前為止國內音樂人參與人數最多的線上音樂節。
2月22日至2月28日,每天早上晚上6點,用戶在手機上打開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或自2月23日起,在智能電視上打開新時光搜索「宅草莓」即可觀看,用戶將通過視頻直播形式,重溫「草莓音樂節」精彩現場,並觀看明星歌手帶來的自製節目。
「宅草莓」線上音樂節目不是中國第一個線上演唱會,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2014年汪峰的「風暴來臨」鳥巢演唱會火爆開唱,線下有6萬歌迷購票入場,而在線下,樂視網以30元每張的價格,銷售了48,000張網絡直播電子票和27,000張回放旋轉撥票,收入超過200萬元。汪峰這一次的線上試水,為接下來的線上演唱會做了一個好的開頭,也讓更多人看見曙光。
2018年2月3日,林俊傑偉大的「渺小」線上新歌演唱會,採取直播方式,破天荒得挑戰無觀眾演唱會形式。演唱會全程在內地、香港、臺灣、新加坡等33家平臺共同播放。演唱會所採用的LED全屏幕、AR特效呈現3D立體畫面,甚至還推出了互動視覺,讓林俊傑在動畫中與虛擬舞者共舞。林俊傑線上演唱會的成功舉辦,顛覆了傳統演出形式,讓觀眾耳目一新,也讓業界發現了演唱會與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從2014年汪峰的試水到2018年林俊傑線上音樂節的完美舉辦,再到2020年草莓音樂節的在線直播可以看出,6年的堅持與改變,印證了線上演唱會可行這一理論。所以即使沒有這一次疫情,國內的線上演唱會也將會繼續進行下去。
(二)長尾理論下的線上演唱會
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託提出的「二八定律」,認為世界上20%的人享有80%的財富。後來這個定律被運用到企業營銷之中,認為80%的收入是由20%的熱門商品提供,或者20%的消費人群為企業創造了80%的利潤。
但是2004年,美國連線雜誌的主編克裡斯·安德森,在長尾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即長尾理論,這也相當於是對二八理論的一個推翻:熱銷榜單的前幾名會創造很大的利潤,但是熱銷榜單排行靠後的物品,即長尾,可以創造和熱銷榜上的商品同樣的市場份額。
運用長尾理論的視角來分析線上演唱會的話:
由於時間、金錢、門票、地點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去參加線下演唱會的人,遠遠多於去看演唱會的人。而這些人就像是一條長尾,規模極其可觀。如果演唱會變成線上演唱會,那麼這條長尾可以創造的影響力以及收益,遠遠大過演唱會現場的受眾。
同年張惠妹的「偏執面」演唱會線下觀眾只有6000人,而線上觀眾卻超過了100萬。
2015年,李易峰的上海演唱會在線觀眾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19萬,相當於國家體育場現場觀眾席容量的27倍。
由此可以看出線上的觀眾遠遠多於線上的觀眾,並且線下演唱會吸引的觀眾幾乎都是粉絲,輻射範圍較小,而線上演唱會還可以吸引一部分潛在的參與者,無形中增加了明星的吸引力,使其更容易出圈,增加路人緣。如此以來,不僅明星的影響力擴大,收入還會增多,何樂而不為呢
線下演唱會的費用一般極其高昂,幾百到幾千不等,雖然基數少,但是盈利非常可觀。通常線上演唱會的單位收益較低,甚至經常會是免費的,但不代表無法挖掘多元收益模式。
線上和線下一樣,都可以販售賣周邊產品,包括虛擬產品和實物紀念品。甚至由於4G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各種虛擬物品,極其發達。
任賢齊的線上演唱會,很多粉絲給他獻上了虛擬鮮花。
華晨宇的線上演唱會,網友們在芒果TV和QQ音樂上,共送出了18萬多的虛擬鮮花,有5萬人參與線上投票,決定演唱會的曲目。該演唱會的線上收入達到400萬元,與當天的線下門票數幾乎持平。同時線上演唱會的觀眾還可以購買虛擬雞蛋,表達對演出的不滿。
雖然線下演唱會可以創收的門票費用更高,但是線下演唱會的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化。近幾年直播興起、付費項目的出現,線上演唱會完全可以搭乘東風,步入新的徵途。
在長尾理論中,線上觀眾、多元的盈利模式是長尾,它們同樣可以創造線下觀眾與門票同樣的價值與收益。所以從明星、贊助商、舉辦方來說的話,這一模式是可行的。所以,現行的各種線上演唱會是有理論支撐的, 再經過諸多明星的試驗,線上演唱會會更加具有系統性與可行性,也會更加完備。
(三)線上演唱會的優缺點
線上演唱會作為時代的新產物,既有缺點也有優點。接下來我將一一進行分析。
觀看體驗和現場氛圍不佳是線上演唱會的首要缺點。很多人去現場聽演唱會,不只是為了音樂,還有歌曲背後存在的故事與情感,以及與歌手的互動。在演唱會現場,歌聲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使得觀眾沉浸其中,忘卻時間、地點。即使時隔幾天,卻還能記住當時現場的畫面與感覺。
特別是歌手唱歌的時候,大家產生的反應,大家會跟著齊唱,一次一次的歡呼都像一陣陣聲浪,吸引著所有的人。當臺下的觀眾站起來合唱的時候,那個感覺是無法想像的。就是國外的露天演唱會,每次都是密密麻麻站滿了人,這就是現場演唱會的魅力。
一個封閉空間內,人數的眾多,場景的恢宏以及歌聲的迴蕩,就目前來說,技術層面還不能使線上演唱會達到這樣的體驗。
線上演唱會和歌手的互動,永遠都隔著一個屏幕,缺乏真實感,導致觀眾沒有面對面的氛圍,缺乏在現場的互動感。這種隔著屏幕接觸的互動,不能滿足粉絲渴望與偶像明星近距離接觸的需求。
另一缺點就是線上演唱會,在需要籌備、宣傳、軟硬體設施等多方面的高額支出的情況下,同時還會產生其他方面的額外成本,比如直播活動的宣傳、策劃等成本。這樣來看的話,獲利或者保持收支平衡的不確定因素增加了,會給舉辦方帶來更多的危險性。
突破經濟時間地域門票等諸多限制。擴展擴大演唱會的規模跨越座位視野以及城市距離等現實問題。,2016年王菲歡樂一場演唱會,只演一場服役平直播平臺進行全程免費圍觀,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實現360全景網絡直播的方式,打破地域距離人數上限制的方式,挖掘了表演形式的新業態,演唱會直播2000萬人同步166個國家,演唱會後期網絡累計總播放量達3.5億。
新技術的發展給予線上演唱會不一樣的體驗。2018年林俊傑舉辦的線上演唱會,完美展現了線上演唱會獨一無二的魅力。用v2特效呈現真假難辨的3d立體效果,給人一種衝擊眼球的震撼感。
用戶體驗需求得到不斷優化。智能終端的普及,線上用戶的線上使用習慣,養成直播的快速發展,讓很多人對線上演唱會有了直接強烈和需求體驗。
如何帶給觀眾更加真實的現場體驗,以及效益如何保證,是現在線上演唱會需要觀察和分析的兩大問題。如何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問題能夠解決,相信更多的人會接受線上演唱會,畢竟,足不出戶,就可以看明星演唱會,並且還會有跟線下一樣的體驗,這會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啊!
(四)線上演唱會的發展趨勢
很多人會覺得,線上演唱會的商業模式會影響線下收入,在經濟與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雖然對新技術會有渴求,但仍然會懷舊懷念線下的真實感與現場感。至少在如今來說,線上演唱會是傳統演唱會的一種有益補充。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演唱會的模式,會成為一個新的轉變。就像大年初一,徐崢的《囧媽》一樣,突破院線的限制,直接在網絡上上映,給予觀眾更多的觀影體驗。
線上演唱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網際網路與音樂產業的一種和解與融合,形成新的規模性的營收趨勢。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線上演唱會走上規模化、人性化的道路,和體育賽事一樣,觀眾既可以去到現場,也可以通過各種屏幕觀看。
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草莓音樂節開啟線上模式,到底是因為疫情逼上梁山,還是時代造英雄,是時代的選擇呢?
車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
歷史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
新事物的發展與被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漫長的時間與市場的檢驗。
偉人鄧小平在指導改革開放的時候,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線上演唱會也是如此,總要經過挫折、失敗、爬起、改進,才會成為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產物。
就像草莓音樂節,就算沒有這次疫情,在未來的某一天,也可能會開始線上直播,只不過是把時間提前了而已。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新的產物,我們要試著去接受。剩下的事情交給時間,我們只要好好去享受,就像好好享受這一次的草莓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