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們從小吃到大,耳熟能詳的上海傳統美食,或許曾經對你來說平淡無奇,但是在網際網路盛行的如今,說不定哪天就成了「網紅」,大排長隊也不一定吃得到。今天就來盤點下那些成功逆襲的上海傳統美食,看看你吃過幾樣?
杏花樓蛋黃肉鬆青團
逆襲:排隊10小時,一盒數百元
最近佔據熱點的大「網紅」莫過於杏花樓的蛋黃肉鬆青團了。不少市民不惜排隊10小時,也要嘗一嘗它的創意好味道,店家不得不拿出「限購令」。一盒6個的青團,一度被黃牛炒到了400元,某寶網上的代購更是賣瘋,一下子就成了全國皆知的美食!杏花樓的蛋黃肉鬆青團現做現蒸現賣,做法與傳統青團類似,以艾草等取汁或剁碎與米粉相拌,再裹進做好的蛋黃肉鬆餡而成。
地址:黃浦區黃河路21號
大白兔奶糖
逆襲:穿上法國外衣,身份暴漲
近日,「從小甜到大」的大白兔奶糖出了新包裝,包裝盒上不再是以前那隻經典的咧開大嘴的白兔子,而是用簡單的線條畫出來的白兔子的輪廓,還有一個特別顯眼的英文花體字「b」的標誌,這是法國時尚品牌Agnes.b的符號,價格相對於普通款,也貴了不少。新包裝的大白兔奶糖是定位於年輕人的一種禮盒包裝,禮盒是由Agnes.b公司專門設計的鐵盒,數量上也是限量版。
地址:多家食品店
小楊生煎
逆襲:個人品牌叫響全國
要問上海的傳統小吃中最著名的是哪一樣?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楊生煎。小楊生煎創始人楊利朋,當年用20元買來的一付汽油桶做成火爐,支起一付生煎攤,用一手家傳手藝,做出皮薄餡厚的生煎包。她的攤位不用多久就排起了長隊。這一排,就是十九年。現在開起了連鎖餐廳,但是不變的依舊是那種好味道,難怪它成為許多遊客來到上海指名要嘗的上海小吃。
地址:多家分店
佳家湯包
逆襲:BBC記錄報導
不久前,BBC一部紀錄片《上海之味》在網上走紅。英國美食家兼主持人Rick Stein品嘗了不少上海傳統美食,其中第一站便來到了佳家湯包,品嘗了這裡的招牌——蟹粉小籠包和鮮肉小籠包。佳家湯包是上海湯包界的知名品牌,據說製作方法也有自己的獨門秘方,而且它們家的湯包一定是你點完單廚房才開始做的,絕對新鮮。相較別家的小籠包,他家皮薄得近乎透明,且湯汁豐厚,每天都賣得精光。吃著湯包,再配上一小碟薑絲,米道嗲的不得了。
地址:多家分店
阿大蔥油餅
逆襲:BBC記錄報導
阿大蔥油餅是在BBC紀錄片《上海之味》中出現的另一樣上海傳統美食。不過在Rick Stein到訪之前,阿大蔥油餅早就已經名聲在外,每天排著長隊。阿大蔥油餅每天限量供應300個。老師傅阿大做了三十年蔥油餅,每天早上三點就要起床準備,三十年來風雨不改,絕對是瀕臨絕跡的老上海手藝。阿大師傅做的蔥油餅不是那種薄薄一層的薄餅,而是有著豐富層次的大概半釐米後的圓餅,裡面包了一大把的香蔥,一大塊豬油和肉糜,入口真是齒頰留香。
地址:茂名南路159弄2號後門(近南昌路)
南陽路粢飯糰
逆襲:粢飯糰界的神話
粢飯糰本來是上海人最平常的早餐,但是這家南陽路粢飯糰能從一家店做到全市連鎖,絕對算個傳奇。標配是血糯米包著肉醬、老油條、肉鬆、滷蛋,阿姨手法嫻熟。一個粢飯糰裡最多可以包下2根油條、3個蛋,堪稱「巨無霸」。不要以為這家店的粉絲僅限上海,南京、無錫、常州等地的吃貨經常慕名而來!還有很多人會打電話給老闆,預定粢飯糰帶到外地。
地址:多家分店
國際飯店蝴蝶酥
逆襲:風靡幾十年,如今上高鐵
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飯店之一,一塊小小的蝴蝶酥也在黃河路上香飄了70多年。國際飯店點心外賣部門口,總是排著隊,大部分顧客都是衝著蝴蝶酥來的。國際飯店的蝴蝶酥全靠手工製作。原料很簡單,無非就是司空見慣的糖、鹽、麵粉、黃油和水。之所以如此鬆脆香甜,關鍵在於一半是黃油,而且是進口黃油。據了解,蝴蝶酥還被列為京滬高鐵vip包房的指定配送點心。
地址:黃河路28號
崇明糕
逆襲:淘寶年貨推薦
今年春節阿里年貨節上,一段有關崇明糕的情懷短片亮相網絡,讓全國吃貨了解了這種來自上海的傳統家常點心。產在崇明島的崇明糕,是地地道道的上海糕團,是很多家庭的春節必吃食品。一籠崇明年糕的主料為20斤左右的米粉,加適量水,拌入糖及棗子、核桃肉、慄子、蜜餞,蒸熟後重35斤上下。糕與「高」諧音,年糕寓意「年高」。因此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些。當然你也可以在崇明的農家樂或者在上海各食品商店買到。
(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