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看完後
都表示過年要去
看一場小豬佩奇……
我們都知道佩奇是只粉紅小豬
但在英語裡
用來表達豬的英文
可不只有pig
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聊聊
那些跟豬有關的英文吧~
由於各民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社會生活、價值觀念的差異,不同動物在不同文化中的喻義也不盡相同。
英語語言中有很多表示「豬」詞彙,如pig、hog 、swine 、sow、boar等都可用來表示「豬」,相關的習語就更豐富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頗高。
英語習語通常是固定詞組,其整體的意義往往不能從各個詞彙意義中揣測出來,語義上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具有統一性和固定性兩個特徵。
這些與「豬」相關的習語通常藉助「豬」的性情來形容人,語言生動形象、言簡意賅,具有濃厚的語體色彩和感情色彩。
1.pig
pig是英語中對豬的總稱。說起「豬」的文化,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最初人們對豬是有崇拜心理的,認為野豬威猛健壯,完全不是今天人們眼中「蠢豬」的形象。
中國人認為豬是「福氣」的象徵,十二生肖中就有豬,甚至認為屬豬的人有福氣。每逢過年,人們就會在豬圈貼上「肥豬滿圈」,來表示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期盼。
當然,「豬」在漢語中還有骯髒、愚蠢、懶惰的意思,人們用「豬腦子」來形容某人腦袋不靈光,愚笨,還常用「豬狗不如」來對某人表示厭惡、輕蔑之意。這一點和英語不謀而合,豬在英語中也是很低賤的。
如英語諺語Pigs love that lie together.(臭味相投)和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據生物學家說,豬的智商其實比許多動物都高,而且它們也很愛乾淨,只是愛在泥坑中打滾來降低身上的溫度,不喜歡用水洗澡而已,卻給它們帶來了「骯髒、邋遢」的壞名聲。
英語中pig 除了有骯髒、愚蠢、懶惰的意思,還會使人聯想到貪婪、討厭。因此便有了to be a pig about...(對.貪得無厭)、eat like a pig(像豬一樣吃得多,吃相難看)、to make a pig of oneself(吃得太多)、to live like pigs in clover(養尊處優)、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做荒誕或不可能的事)。
在漢語中,若表示某件事發生的可能性極小,異想天開或者荒誕離奇,常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英語中也有相似的表達:pigs might fly或者when pigs fly。它起源於蘇格蘭諺語,字面意思是除非豬飛起來,表示某事幾乎不可能發生。
在人們看來愚笨的豬肯定飛不起來,除非發生奇蹟。in a pig''s eye和pigs might fly/when pigs fly意思有相似之處,表示絕不、不可能、根本不。
英語中「豬」的文化喻義和漢語中「豬」的不同之處在於,英語中pig還有頑固、固執的意味。
例如:pigheaded除了有愚蠢的意思外,更強調固執、頑固之意。pig還是對警察、胖子、告密者、大男子主義者、蕩婦、法西斯分子、種豬主義分子等的蔑稱。
pigpen 和pigsty則指豬圈或像豬圈一樣邋遢、骯髒的地方。piggy bank意思是豬形存錢罐。
它的由來有兩種較常見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在英國都鐸王朝時期(即Tudor Times1485-1603),每年的12月26日「節禮日」(Boxing Day,聖誕節次日),學徒們都會收到一個裡面裝有硬幣的豬形錢盒。另外一種說法是該詞來源自於15世紀的方言pygg,意為「陶壺或陶罐」。
家庭主婦們把零花錢都存在裡面,後來,為了培養孩子們存錢的習慣,就做出了可愛的豬形象錢盒,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兒童常用piggy這一可愛叫法,意思是豬豬、豬仔,piglet也是豬仔、小豬的意思。
十七世紀時,西方人把紮成"束"的菸草叫做pigtail。到了十八世紀,見多識廣、走南闖北的英國海員來到了中國,見到了中國男子的大辮子後覺得很"酷",便爭相效仿,還把這種髮式當做時髦的象徵,叫做pigtail,並在英國風靡了很久。到了現代,pigtail則用來指女孩的辮子。
2.swine和sow
swine是舊時用法(單複數相同),在口語中多為貶義,常指「下流胚子、豬玀」、或「討厭的人」。
於此相關的習語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七章,「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按字面理解,這個成語與漢語成語中的「明珠暗投」、「對牛彈琴」意思較為接近。
sow在英語中特指母豬,和swine一樣,也是一個貶義色彩頗濃的詞,常指邋遢、嘴饞、懶惰的胖女人。
例如,英語中有這樣一個諺語: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這句諺語的書面意思是,用母豬耳朵上的毛是做不出絲質皮包的。和漢語中的「狗嘴裡吐不出象牙」這一諺語意思接近,但其應用範圍還更廣些,還可引申為"劣材難成器,朽木不可雕",此諺語從十七世紀一直沿用至今。
3.hog和boar
hog特指餵肥供食用的豬,或(供食用的)閹公豬。人們常用hog來指那些貪婪、粗鄙、懶惰、貪吃、骯髒的人。
人們用hogwash表示愚蠢的想法觀點、胡言亂語。hog在俚語中還可以指耗油量大的汽車或摩託車。英語中如果想表示吃得太多,除了可以用上文中提到的to make a pig of oneself,還可以用to make a hog ofoneself。
如果哪位司機開車很慢,就被形容是一頭豬,而不是一輛車,因此,開霸王車的司機,或佔地面積大妨礙其他人的司機通常被稱作「a road hog」。
豬在人們印象中是很笨拙的,一旦豬從豬欄中跑出來到了結冰的湖面,它們就四肢打滑,行動受限了,因此產生了a hog on ice或者as helpless as a hog on ice這樣的說法,來表示笨拙的、無助的、任人宰割。
a hog on ice意思更為含糊,也有無拘無束的意思。as independent as a hog on ice產生於19世紀中葉,當時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人們用該習語表示不受約束、獨立自主、難以控制之意。但這個習語的意思很容易讓人迷惑不解,冰面上的豬明明就是進退兩難,為什麼表示不受約束呢?有種說法是,hog在這裡並不是豬的意思,而是一種「冰上滾石遊戲」中的石頭(curling)。
今天,該習語在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很風行。hog還可以用作動詞,意為「獨佔;多佔」,例如:to hog/pig it表示狼吞虎咽,胡吃海喝,其中hog和pig 就當做動詞。hog在人們眼中自私、貪婪的形象由此可見一般。
在十七世紀的英國,一先令並不是個小數目,大概能購買一隻豬,即使在現代買一頭豬的錢也不是個小數目。
因此,當人們下定決心要徹底做某事,把某事貫徹到底時,人們常用go the whole hog。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在最初競選總統時曾說,自己是「a whole hogger」,一個一幹到底的人。
豬被屠宰前,人們會把它的四隻蹄子綁起來以防掙扎,由此產生了to go hog-wild(撒野、放縱)和hog-tied(束縛、阻礙)。
boar指野豬或未閹割的公豬。十二生肖中的"豬"被翻譯為boar。boar常被賦予野性的意味,其形容詞boarish 意思是兇猛殘忍的、野豬般的、肉慾的。
總而言之,豬在英語中的文化喻義及其產生的相關習語都頗為豐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習語是語言中很能體現文化意蘊的語言形式之一,它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體現出人民的生活感受,並經過時間的磨礪和考驗存留下來的,是語言的精華和縮影,反映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
習語的真正含義往往不是每個單詞字面意思的簡單相加,在理解習語時,應當挖掘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意蘊,並注重對文化因素的處理和移植,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際。
喵君編輯,來源網絡
你喜歡小豬佩奇嗎?
精選外刊共讀群,現開放報名:
每天都會更新的【外刊群】,現可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