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這些健身「常識」忽悠了多久?

2021-03-04 盈奧

今兒是愚人節,根據國際慣例:

這天表白的,多半是說真話的。

這天爆料奇聞的,多半是忽悠你的。

這天躺在床上要健身的,多半是忽悠自己的。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愚人節套路,早已見怪不怪,也沒必要防著,畢竟那些愛和你開玩笑的人,往往是關心在乎你的人~

對於健身的肌友,真正應該小心的,是那些乍聽合情合理,細品全是毛病的「健身偽常識」

它們可不是愚人節的產物,有時告訴你這些知識的人,自己都對此深信不疑。可一旦掉進坑裡,健身之路,怕是要化作一把辛酸淚了。

今天呢,咱就來掃一掃雷,健身路上,有哪些看似「常識」的「百年老坑」!

溫情提示:以下藍字內容,請全都別信~

傳聞:多練腹肌,肚子才會瘦下來

真相:練腹肌不等於瘦肚子,如果體脂太高,還是看不到腹肌線條。

剛接觸健身時,很多同學都會下意識以為:腹部有贅肉,想要腹肌線條,就得多練腹肌,其實這隻對了一半。

針對腹部肌肉的訓練動作,確實可以促進腹部肌肉的增長,但對於降低體脂,並不能帶來很有效的幫助。

減脂無法局部進行,想要更有效率的練出腹肌線條,需要同時從:優化飲食結構,適量有氧訓練,加速體脂消耗;一周2-4次腹肌訓練,提高腹部肌肉佔比,同時進行。

傳聞:鍛鍊後肌肉不疼,就沒有訓練效果

真相:不是練後酸痛,肌肉才有增長,酸痛也未必代表練到位,可能是練傷了

訓練時,我們應當關注動作標準,負重強度,充分感受肌肉發力,而不是過度在意訓練後的酸痛程度。

無酸痛不代表肌肉無增長,像穀氨醯胺,BCAA等健身補劑,其中一大功效就是減緩訓練酸痛,從而幫助健身者,能以更好的狀態完成接下來的訓練。

再者說來,訓練後的疼痛,也未必總代表訓練效果好,還可能是因為動作不規範,訓練過度,造成的身體損傷。這時要還美滋滋的加大重量,準備讓自己變得更疼……那可就真成三年訓練五年住院了

傳聞:鍛鍊後拉伸放鬆,肌肉就白練了

真相:訓練後有拉伸放鬆,才能進一步能幫助肌肉生長!

訓練後的拉伸,直接影響著訓練後的增肌效果。

肌筋膜就好比個大麻袋一樣將肌肉包裹在裡面,如果肌筋膜過於緊張,肌肉生長就沒有足夠的空間。此外,靜態拉伸時會短暫的阻斷血流,當放鬆時,更多的新鮮血液會流入被拉伸肌纖維,提供更多的營養和氧氣幫助肌肉生長。

對於不想讓肌肉有過多生長的女生,其實真不用擔心一點訓練量會將自己練成金剛芭比。正常女性體內的睪酮水平遠低於男性,這就限制了肌肉成長的峰值。

肌肉沒那麼好練的,對於女生就更是如此,如果不採用促睪等方式,單靠訓練就想變成大塊頭肌肉女,難於登天……

傳聞:訓練三天,體重不減?一定是方法不對

真相:體重不變,不代表體脂不減,減脂以月看效果

健身三天,發現體重沒減反增?心態不用崩,你不是一個人。

體重不能和體脂劃等號,體重增加了可能不是體脂無消耗,而是肌肉量在漲。同樣的,體重下降也未必代表你瘦了,可能是肌肉量下降,水分流失。

三天的變化,沒多大參考價值,訓練減脂請搭配合理飲食,以月為單位看效果。

傳聞:運動沒出汗,就沒有減脂效果

真相:出汗多少與減脂效果沒多大聯繫

出汗多≠減脂,出汗減掉的體重,更多是人體為調節體內溫度穩定而排出的水分。另外,如果狂出汗,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對身體有害無益。

傳聞:不要喝蛋白粉,傷害腎臟,練出的都是死肌肉

真相:蛋白粉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正常人喝牛奶會傷腎嗎?

這個傳聞的邏輯等於:喝水過多會水中毒,所以推斷水是有毒的一樣。

帶來危險的不是營養物質本身,而是過量。對於身體健康的成年人,蛋白粉在正常產品推薦攝入量下,完全無需擔心存在傷腎這種可能。

至於喝蛋白粉長的是死肌肉?emmm,你不喝蛋白粉練的一身肌肉,也會被鍵盤俠們說成能看不能打。問題不在於肌肉,在於肌肉沒長在他們身上……

傳聞:使用肌酸,人會逐漸變禿

真相:禿不禿,主要看基因

雄性激素水平確實和脫髮存在微弱的聯繫,但脫髮還和皮脂腺分泌,家族基因,飲食結構,作息習慣,生活壓力,洗髮水,洗澡時水溫等等因素密切相關。力量訓練也會增加雄性激素水平,但健身的這麼多,也沒到處禿頭吧~

簡單來說:如果家族沒有脫髮基因,那用肌酸完全無需擔心。

傳聞:氮泵肌酸,結塊就要扔掉了

真相:只要在保質期內,這倆結塊也能吃

結塊不等於變質。氮泵裡含有精氨酸,物理性質就易結塊;一水肌酸結構穩定,受潮結塊也不會變性,分子結構是沒有變化的。就像食鹽結塊,敲開就能接著用,這倆也一樣。

傳聞:促睪補劑屬於用藥,副作用不堪設想

真相:有副作用的是外源促睪,內源促睪不背這鍋

促睪補劑之所以被黑這麼慘,是因為外源促睪、內源促睪,都被簡稱為促睪。雖然目標都是提高睪酮水平,但這倆實際成分卻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傳聞:晚上8點後別吃東西,會肥死

真相:會不會肥主要看你吃什麼,以及一天消耗熱量是否大於攝入熱量

睡前補充蛋白質,不僅不會增肥,而且對訓練後的肌肉生長有所幫助。至於睡前的碳水化合物,也不至於一吃就胖這麼誇張,主要看一天消耗熱量是否大於攝入。如果晚間真想吃點小零點,睡前60—90分鐘,一小把藍莓這種低GI值食物未嘗不可,別吃太多就好。

傳聞:不先吃胖點,怎麼長肌肉

真相:脂肪不會轉化成肌肉,胖人也不比瘦人易增肌

所謂瘦人增肌要多吃,是因為足量的肌糖原,是肌肉增長的前提,而肌糖原主要來自於碳水。這並不等於把自己吃成個胖子才能開始健身,肥胖還會影響睪酮水平,對增肌有害無益。

傳聞:我從今天開始減肥,晚飯就不吃了

真相:不吃飯,短期可能瘦,長期一定反彈

減脂期不是要減少營養攝入量,而是要優化營養攝入比例。節食減肥法,會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水平下降,身體為了自保,不斷轉型成易胖體質,注意力無法集中,訓練時狀態也大受影響。且不說能不能堅持下來,就算這樣減脂成功,也極易反彈,對身體的損傷,也不可磨滅。

傳聞:堅果是健康食品,平時多吃點

真相:堅果雖好,也架不住吃太多

大部分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無論對於健身,還是身體健康都很有好處。但它們的主要營養說白了還是脂肪,再好的東西也要適量,貪嘴無節制只能發胖。每天30-50克混合堅果,大約一小把的量足矣。

傳聞:訓練後必須馬上吃飯,要不白練了

真相:訓練後馬上吃正餐,加重腸胃負擔

剛完成訓練後,大量血液湧向肌肉,胃腸消化能力短時間內本身就弱於平時,這時如果立刻進食普通食物,就會加重腸胃負擔,久而久之,還可能造成胃腸疾病。正因如此,極易吸收的乳清蛋白,為何健身老鐵們人手必備,不用解釋了吧~

我先來:你們都說健身房最常用的是啞鈴,其實你們最常用的是手機~

相關焦點

  • 健身的幾個概念和常識,帶你輕鬆走進健身的世界!
    匯總了幾個健身時經常接觸到的概念和常識,幫你打破健身壁壘,帶你輕鬆走進健身的世界。1、認識熱量單位1-1、大卡,千焦和卡路裡卡、千卡(大卡)、千焦,卡路裡都是常見的熱量單位。人體能正常運轉需要攝入食物,而熱量就來自於這些食物中。一個50KG的正常成年人,每日所需的平均熱量大概是5023.2千焦。按照每碗米飯100g,這些熱量大概是10碗米飯。體重每增加1KG,所需熱量就增加100千焦。
  • 在肩部和胸部訓練當中,這些常識分享給你,健身小白來看一看
    其實並不是誰說的對誰說的錯,而是每一個健身人士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健身之後所總結出來的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可能這些方法並不一定是適合你的。我在這裡建議健身小白在了解健身的基礎常識的時候,先學習一些大眾化的健身方法以及訓練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在健身過程當中少走彎路,那麼關於想要了解的方面是有很多種的。
  • 幾個新手必看健身常識,看懂了再去健身,避開健身盲區!
    健身是一門學科,你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再開啟鍛鍊,不能靠蠻力。健身先掃盲,只有避開健身雷區,讓你更高效地完成訓練,提高健身效率。下面分享幾個健身常識,讓健身新手成功入門,看懂了再去健身!但是,如果你減掉的是體重,有可能減掉的是身體的水分或者肌肉,這並不能讓你瘦下來,反而會讓你身體代謝水平下降,降低減肥速度。想要減掉體內多餘的脂肪,我們需要提高身體的熱量缺口,通過提高身體熱量消耗,降低食物熱量攝入,來促進脂肪的分解。
  • 健身教練承諾你一個月瘦20斤,要不要跟著練?
    如果健身教練承諾,一個月瘦20斤,他們很可能就會跟著練。對於普通的胖子而言,他們平時缺乏鍛鍊,對於健身也缺乏了解,相信那些身材很好的教練會有特殊的方法。不過,我這裡奉勸你一句,如果一個教練告訴你能夠月瘦20斤,千萬不要跟著練,這絕對只是營銷手段,或者不對你的身體的負責。
  • BBC揭秘健身真相,結果顛覆常識:幾億人的健身都是錯的?
    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最近發布了一部紀錄片《鍛鍊的真相》,在這部紀錄片當中給出了很多近身的結論,但是這些結論顛覆了很多人的常識,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1、跑步真的減肥嗎?看完這部紀錄片,顛覆了幾億人的健身常識,那麼我們可以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糾正自己的錯誤,避免在健身這條路上走更多的彎路,接下來或許會讓我們健身這條路走得更順利。那麼在平時我們如何正確的健身呢?首先大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選擇低鹽低脂低熱量的食物,而且還要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
  • 了解健身中的經典訓練動作,提高你的訓練常識,了解一下槓鈴深蹲
    在健身領域當中並不會要求我們強制性地去學習某一項健身動作,但似乎大家不謀而合的都想要更多地了解槓鈴深蹲動作。想要充分地了解某一項訓練動作,我們應該先從基礎的內容開始了解,比如說該訓練動作的發力方式是怎樣的,以及該訓練動作的標準教程是怎樣的。只有了解這些,才能夠真正地著手到日常健身中。
  • 你知道的健身常識都是錯的,BBC教你科學地偷懶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健身其實沒有很高的門檻 有時候連健身房和健身教練都不是必需BBC一檔記錄片曝光健身真相教你如何花最少力氣達到最佳健身效果作為豆瓣上大部分為高分之作而和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話題——健身,也被聚焦到了鏡頭前:跑步不傷膝蓋,散步才最傷;一周鍛鍊2分鐘就能徹底改變身體;運動的功效有時候會像「吸大麻」…..這些讓人難以相信的「事實」,在名為《健身的真相》的記錄片中統統被揭露出來。
  • Angelo的常識
    我在極度的痛苦中讀完了「GoWild」一書,中譯為《醫生最希望你做的事》。之後先開始調整睡眠,然後是飲食,每天堅持散步、健身,開始讀書、練字,一般三個或四個番茄鐘的學習時間。一步步來,書中把這種自救方式,稱之為「多米諾」。某個星期,我一口氣讀完《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奔跑便再一次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 新人零基礎學健身:健身多久才能成為一名教練?
    隨著全民健身政策的實施,現在關注健身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原來良好的健身習慣對於保持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健身房,優秀的健身教練也成為各個大中小健身房都在爭搶的對象。現在想做健身教練的年輕人有很多,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因為社會找工作的壓力,不能迅速及時地找到合適的工作職位,也可以來嘗試學習健身教練的培訓,做一名新時代快速發展的健身行業裡的健身教練。那麼對於新人來說,需要多久才能成為健身教練呢?
  • 健身之前,練習一下這3個動作,可以幫你提高健身效率
    1、 了解一些健身常識在健身之前,了解一下基本的健身常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健身之前要做充分的熱身,健身之後,要做充分的拉伸運動等,這些常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健身前後做熱身和拉伸都對我們的健身有很多的幫助。
  • 健身過程中的核心訓練,以及健身後的拉伸,讓你健身訓練更全面
    導語:不得不承認,在健身過程當中,全面的健身訓練會讓我們的健身效果更好一些,也能夠讓我們的肌肉線條更加清晰一些。然而很多健身人士很難做到全面的健身。怎樣的健身才是真正全面的健身呢?我們不僅需要做到健身過程當中動作的選擇,正確性,動作的標準。
  • 了解女性健身的好處,以及器械訓練的必要性,讓你正確看待健身
    ,要知道如果你是這樣的健身思想,那麼是很難在健身過程當中獲得好的收益的。接下來我們就以女性健身為主要內容給大家說一下簡單的常識,主要說一下女性健身的一些好處以及進行力量訓練器械訓練的必要性,了解這些內容才能夠正確地看待健身。
  • 獻血前,你該知道這些常識!
    獻血前,你該知道這些常識!
  • 小心被忽悠NIE了
    再往下看,他說華爾街有句名言,什麼市場總是正確的,錯誤的只是你的理論。這句話表示,他認為市場總是有效的,正確的,從來不會有錯的時候。我完全不贊同。市場並非總是有效的,也會偶爾會發羊癲瘋,要不就不會出現股災1.0、股災2.0等版本。而且這種羊癲瘋在我大A股30年來歷史上還出現了好幾次了,當然連成熟的美國股市也出現了多次,這是不容置疑的歷史。
  • 男人內褲可以穿多久?為了健康,這3個常識需要弄清楚
    男人私處衛生,跟內褲也有關係,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內褲穿多久就得更換?內褲又應該滿足哪些篩選條件?對於這3個常識,大家都必須弄清楚。1.男士的內褲,究竟可以穿多久?無論是棉質的內褲,還是其他材質的內褲,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除了做到勤洗之外,還應該做好勤換工作。
  • 被子彈打中後能活多久?上過戰場的老兵: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
    上過戰場的老兵表示,別再被忽悠了,電視劇都是騙人的。我們知道,子彈在發射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動能,並且從手槍裡打出來之後還帶有熱能。如果人體中彈的話,子彈進入人體之後還會一直不停的自轉,因為力量過大。很有可能會把人的器官打出一個窟窿。可以這樣說,被子彈打中要害部位之後基本上離死亡就已經不遠了。人體器官受損是活不了多久的,何況器官上面還有個窟窿。
  • 每天跑步5公裡,到底多久才能瘦下來?別再傻傻被忽悠了!
    最近有不少網友問我,如果我每天跑步5公裡的話,到底多久能瘦下來呢?其實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但真的比較複雜,作為一個資深跑者,從210斤減到160斤的男人,我來聊聊我的觀點,另外不要再被別人傻傻忽悠了!減肥的本質是什麼?
  • 健身訓練時間控制在多久比較合適,取決於這3個因素
    健身的人群日益增多,對於剛步入健身圈的小白來說,每天練多久比較合適呢?是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還是越久越好?這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話題,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話題給大家作詳細介紹。普遍來說,我們去健身房訓練的人群無非有三種:增肌、減肥、塑形。
  • 硬派健身,你的第一本健身書
    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嗎?是因為你的意志不夠堅定嗎?是因為你的基因不夠好嗎?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因為你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呢?身材不是你健身的目的,快樂也不是健身的目的,甚至健身都不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是發現你自己,困縛於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其實健身就像一個越獄的過程。我在訓練中,漸漸發現了曾經忽視的身體。
  • 健身網紅,不要再侮辱跑步了
    小編把這些不知何門何派的減肥類視頻,歸為這三類,來看看你是不是也曾被刷屏過。扔出一視頻,內容全靠編,一點真材實料都沒有,看看這些「健身達人」,身材毫無運動健身訓練痕跡,估計有人連基礎的運動、健身常識都不知道,真的很容易誤導教壞刷視頻的一些小朋友。